广东省茂名市高州第四高级中学2022年高二数学文期末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专*** 文档编号:334202988 上传时间:2022-09-0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29.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茂名市高州第四高级中学2022年高二数学文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广东省茂名市高州第四高级中学2022年高二数学文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广东省茂名市高州第四高级中学2022年高二数学文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省茂名市高州第四高级中学2022年高二数学文期末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茂名市高州第四高级中学2022年高二数学文期末试卷含解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茂名市高州第四高级中学2022年高二数学文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与抛物线x24y关于直线xy0对称的抛物线的焦点坐标是()A(1,0) B(,0) C(1,0) D(0,)参考答案:C略2. 某单位为了解用电量y(度)与气温x ()之间的关系,随机统计了某4天的用电量与当天气温,并制作了对照表:气温x () 181310 用电量y(度)24343864由表中数据得线性回归方程中,预测当温度为5时,用电量的度数约为( )A. 64B. 66C. 68D. 70参考答案:D【分析】由题意先求

2、出回归方程,再将代入回归方程,即可求出结果.【详解】由已知,将其代入回归方程得,故回归方程为,当时,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回归直线方程,由回归直线必然过样本中心即可求回归直线的方程,属于基础题型.3. 抛掷两枚骰子,设出现的点数之和是的概率依次是,则( )A B. C. D. 参考答案:B略4. 函数f(x)=xlnx的单调递减区间为()ABC(,e)D参考答案:A【考点】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分析】求出函数的定义域,求出函数的导函数,令导函数小于等于0求出x的范围,写出区间形式即得到函数y=xlnx的单调递减区间【解答】解:函数的定义域为x0f(x)=lnx+1令lnx+10得0x,

3、函数f(x)=xlnx的单调递减区间是( 0,),故选:A5. 若集合,则()A. B. C. D. 参考答案:D6. 已知点P是双曲线C:左支上一点,F1,F2是双曲线的左、右两个焦点,且PF1PF2,PF2两条渐近线相交M,N两点(如图),点N恰好平分线段PF2,则双曲线的离心率是A B2C D参考答案:C7. 已知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且与椭圆有公共焦点则的方程为( )ABCD参考答案:B8. 将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抛掷一次,出现“正面向上的点数为6”的概率是( )ABCD参考答案:D考点:等可能事件的概率 专题:计算题分析:抛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有6种结果,每种结果等可能出现,

4、正面向上的点数为6的情况只有一种,即可求解答:解: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有6种结果,每种结果等可能出现,出现“正面向上的点数为6”的情况只有一种,故所求概率为 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古典概率中的等可能事件的概率的求解,如果一个事件有n种可能,而且这些事件的可能性相同,其中事件A出现m种结果,那么事件A的概率P(A)=属基础题9. 分别在两个相交平面内的两条直线间的位置关系是( )A异面 B平行 C相交 D以上都有可能参考答案:D10. 若函数的导函数在区间上是增函数,则函数在区间上的图象可能是( )参考答案:A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1. 已知直线与函数的图象

5、相切,则切点坐标为 参考答案:12. 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则k的值等于 参考答案:略13. 已知椭圆+=1的长轴在y轴上,若焦距为4,则m= 参考答案:8【考点】椭圆的简单性质【分析】根据条件可得a2=m2,b2=10m,c2=a2b2=2m12,由焦距为4,即c=2即可得到m的值【解答】解:由椭圆+=1的长轴在y轴上,则a2=m2,b2=10m,c2=a2b2=2m12由焦距为4,即2c=4,即有c=2即有2m12=4,解得m=8故答案为:814. 曲线在点处的切线与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是_参考答案:略15. 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_;表面积为_.参考答案:

6、(1). (2). 【分析】根据三视图画出原图,根据体积和面积公式得到结果.【详解】根据三视图得到原图是:正方体去掉一个三棱锥,剩下的部分,体积为正方体的体积减去三棱锥的体积,;表面积为三个边长为2的正方形,分别为正方体的上面,前面,右面,两个直角梯形,分别为下底面的,左侧面的梯形,两个三角形,三角形和三角形,其中一个三角形为, 故答案为:(1). ;(2). 【点睛】思考三视图还原空间几何体首先应深刻理解三视图之间的关系,遵循“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基本原则,其内涵为正视图的高是几何体的高,长是几何体的长;俯视图的长是几何体的长,宽是几何体的宽;侧视图的高是几何体的高,宽是几何体的宽.由

7、三视图画出直观图的步骤和思考方法:1、首先看俯视图,根据俯视图画出几何体地面的直观图;2、观察正视图和侧视图找到几何体前、后、左、右的高度;3、画出整体,然后再根据三视图进行调整.16. 已知点A(4,4),若抛物线y22px的焦点与椭圆1的右焦点重合,该抛物线上有一点M,它在y轴上的射影为N,则|MA|MN|的最小值为_。参考答案:417. 直线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_ 参考答案:略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8. 已知函数.(1)求的最小值;(2)若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19. (本小题12分)已知,且. 求的值.参考

8、答案:,20. 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ABBC,顶点A1在底面ABC内的射影恰好是AB的中点O,且AB=BC=2OA1=2,(1)求证:平面ABB1A1平面BCC1B1;(2)求直线A1C与平面ABC所成的角的余弦值参考答案:【考点】MI: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LY: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分析】(1)根据A1O平面ABC可得A1OBC,结合ABBC即可得出BC平面ABB1A1,于是平面ABB1A1平面BCC1B1;(2)由A1O平面ABC可知A1CO是直线A1C与平面ABC所成的角,计算OC,A1C,从而得出cosA1CO【解答】(1)证明:A1O平面ABC,BC?平面ABC,A1

9、OBC,又BCAB,A1OAB=O,A1O?平面ABB1A1,AB?平面ABB1A1,BC平面ABB1A1,又BC?平面BCC1B1,平面ABB1A1平面BCC1B1(2)解:A1O平面ABC,A1CO是直线A1C与平面ABC所成的角,OB=AB=1,BC=2,ABBC,OC=,又A1O=2,A1C=3,cosA1CO=21. 已知动圆P与圆F1:(x+1)2+y2=1外切,与圆F2:(x1)2+y2=9内切动圆P的圆心轨迹为曲线E,且曲线E与y轴的正半轴相交于点M若曲线E上相异两点A、B满足直线MA,MB的斜率之积为(1)求E的方程;(2)证明直线AB恒过定点,并求定点的坐标参考答案:【考点

10、】轨迹方程【分析】(1)确定PF1|+|PF2|=4|F1F2|,可得曲线E是长轴长2a=4,焦距2c=2的椭圆,且b2=a2c2=3,即可求E的方程;(2)分类讨论,设直线方程,代入椭圆方程,利用韦达定理,结合直线MA,MB的斜率之积为,即可证明直线AB恒过定点,并求定点的坐标【解答】解(1)设动圆P的半径为r,由已知|PF1|=r+1,|PF2|=3r,则有|PF1|+|PF2|=4,化简得曲线E的方程为=1(2)由曲线E的方程得,上顶点M(0,),记A(x1,y1),B(x2,y2),由题意知,x10,x20若直线AB的斜率不存在,则直线AB的方程为x=x1,故y1=y2,因此,kMA?

11、kMB=,与已知不符,因此直线AB的斜率存在设直线AB:y=kx+m,代入椭圆E的方程=1,得(3+4k2)x2+8kmx+4(m23)=0,因为直线AB与曲线E有公共点A,B,所以方程有两个非零不等实根x1,x2,所以x1+x2=,x1?x2=,又kAM=,kMB=由kAM?kBM=得4(kx1+m)(kx2+m)=x1x2,即(4k21)x1x2+4k(m)(x1+x2)+4(m)2=0,所以4(m23)(4k21)+4k(m)(8km)+4(m)2?(3+4k2)=0,化简得m23+6=0,故m=或m=2结合x1x20知m=2,即直线AB恒过定点N(0,2)22. (12分)通过计算可得下列等式:22-12=21+132-22=22+142-32=23+1(n+1)2-n2=2n+1将以上各式分别相加得:(n+1)2-12=2(1+2+3+n)+n即:1+2+3+n=类比上述求法:请你求出12+22+32+n2的值.参考答案:证明:23-13=312+31+1, 33-23=322+32+1 43-33=332+33+1(n+1)3-n3=3n2+1+3n+1 (4分)将以上各式分别相加得:(n+1)3-13=3(12+22+32+n2)+3(1+2+3+n)+n(6分). 12+22+32+n2=(n+1)3-1-n-3n=n(n+1)(2n+1) (12分).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