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岁感言6篇

上传人:1340****918 文档编号:333502294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DOCX 页数:76 大小:86.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百岁感言6篇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一百岁感言6篇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一百岁感言6篇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一百岁感言6篇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一百岁感言6篇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亲,该文档总共7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百岁感言6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百岁感言6篇(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百岁感言6篇【篇一:杨绛百岁感言读后感】 杨绛被人们尊称为先生。一位高知女性,被这样尊称,是因为人们由衷地敬仰她的学识、品德和修养。 偶然看到她的百岁感言,平实的文字,竟然带着那么强烈的一种穿透力,贯入我的胸膛,有什么被逼出了眼睛 我们平时总是遵从孔子对自己的总结来对照成长: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当青春渐行渐远,在诚恐诚惶中,在懊恼悔恨中,在被拍在沙滩的路上,扮着过来人,扮着无所不知的样子。当你忽然看到活了一个世纪的杨绛先生淡定从容的样子,你会作何感想? 说到杨绛先生,就不能不提钱钟书先生。他们夫妻两个,我们最早知道的,是钱钟书,是他诙谐幽默的围城,是他那段围城理论。他的渊博和聪颖

2、光芒四射,以至于盖住了他的身后那个温柔敦厚的才女杨绛。 干校六记和我们仨沉定简洁的文字让人们重新认识了这位淡定从容的学者。 活了一个多世纪的她,见证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那些惨烈和风暴,今天都落满尘埃,定格成画面。她亲身经历的那一段段痛苦,今天都被她用诙谐幽默的文字表达出来,少了当时的凌厉和残酷。 在她玲珑瘦弱的身体里,有着怎样的胸怀?在她淡然微笑的眼睛背后,有着怎样的睿智?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篇二:杨绛百岁感言读后感】 今天上午在翻阅报纸时,读到杨绛先生的

3、一百岁感言,虽然只有短短的那么几句,可我还是有些深思。 我现在三十岁,读杨绛先生的一百岁感言,在想自己到一百岁的时候,也会有她这时的感慨吗?当然,我是啥学历,啥身份,啥水平,怎么能和杨先生比,我只是想说,到自己一百岁之后又会怎么样呢?我不曾知道了。但是,杨老师的一席话,确让我深有感慨;是的,“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说的真的好好啊,我虽然到现在也是一事无成,但有时我内心是淡定的,我现在在一个地方有一个居所安定下来,不要跑来跑去,不在不知道明天会居住那个地方;我现在也有了宝宝,我只想陪在

4、他的身边,和他度过每一分每一秒就好,一起感受着他的喜怒哀乐、健康平安! 在家一年没有上班了,这一年真的让我从当初的抓狂,自己就这么废了,大学白上了,自己的雄情壮志就这么结束了,等等,到现在的淡定,难受不是自己的转变吗,日子都是这么一天一天的度过啊,我不图过上怎样的富裕生活,只求家人都有饭吃,家人都健康平安;可能有人会讲,你也太颓废了,怎么一点都没有志向,呵呵,这个问题我也知道怎么说了,自己通过努力去达成自己的梦想、志向当然是高兴、快乐的事;可话又讲回来,我们的目的不都是让自己最后开心快乐吗,怎么做都好啊,不是吗?呵呵 不知道,又有些语无伦次了,但多少有些让我反思,一段时间内让自己停下来,好好的

5、反思下,或者回头看看最近一段时间自己的行程,总感觉蛮好的,呵呵,去掉不好的,总结好的,再继续后面的生活 【篇三:读杨绛一百岁感言有感】 7月17日,是杨绛先生的105岁生日。杨绛是著名作家钱钟书先生的夫人,称她为先生,是因为她老人家不仅仅是钱老的夫人,而且是著名的翻译家、戏剧家、学者,更是人生智者,她是一位安静、优雅、博学的女性,高贵、生动而深刻的灵魂,扣动着从知识界到普通老百姓的心。她是一个从容优雅的精神贵族,却有着一个世纪令人感动的平民情怀,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的楷模。 杨绛先生出生于1911年7月17日,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王朝 清朝的最后一年宣统三年出生的。她在100岁时发表了自己的一百

6、岁感言,并以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向世人道出了她的人生感受,让我们读来受益匪浅。 “我今年一百岁,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上苍不会让所有幸福集中到某个人身上,得到爱情未必拥有金钱;拥有金钱未必得到快乐;得到快乐未必拥有健康;拥有健康未必一切都会如愿以偿”。“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才是淬炼心智,净化心灵的最佳途径。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这种快乐把忍受变为享受,是精神对于物质的胜利,这便是人生哲学”。“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

7、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当我读到“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时,如醍醐灌顶,惊叹杨绛先生这位百岁老人,大彻大悟,以自己所走过的人生之路,总结提炼出人生真谛。杨绛一辈子与清华有缘,她与清华同龄。年少时一心想上清华,结果当年清华不向南方招文科生,只得上家乡的东吴大学,后来向父亲软磨硬泡,硬是到清华外文系借读,圆了清华梦,又促成了中国文坛上一对传世姻缘佳话,与钱钟书结为伉俪。夫妇两人携带周岁的女儿,远渡重洋,赴英伦牛津大学留学。本可以继续读博士,但是夫妇二人在烽火抗战中回到祖国,不做亡国奴,表现出

8、文人的爱国情怀。1949年新中国成立,夫妇俩坚定地留在大陆,用杨绛自己的话说:我们是倔强的老百姓,不愿做外国人。她从大家闺秀、留学生、教授,回国后成为家庭主妇、“灶下婢”、中小学代课教师,无怨无悔。上世纪50年代末下乡时,她居然学会了掌握平衡难度很大的推独轮车,装载着比人还高的秫秸秆上坡下坡。文革中,夫妇俩受到冲击,被批斗,住大杂院,为羞辱杨绛,造反派让她打扫厕所,可她却能安然处之,把厕所打扫得干干净净。当自己的爱女钱瑗、爱人钱老接连去世,92岁高龄的她在悲痛之中,把自己的思念写成著名的回忆录我们仨,寄托思念。之后又出版了走在人生边上散文集,编撰钱钟书笔记二十卷出版。近十年来,她把钱老和自己的

9、稿费捐献给清华大学,成立“好读书奖学金”,共有基金一千多万元,恩泽学子。 我们都知道钱钟书有著名的小说围城,但是杨绛其实出名比钱老还早,她的成就也非常突出。特别是她47岁自学西班牙语,翻译出塞万提斯的作品堂吉诃德,而且在第一次翻译到七章半(总共八章)接近尾声的时候,自己感觉不满意后,推倒重来。堂吉诃德中文版后来作为国礼,由邓小平赠送给西班牙国王。1988年,她出版了自己的长篇小说顶峰之作洗澡,时年77岁。问及她艺术上得来成就的秘诀时,她说:艺术就是克服困难,而珍惜光阴和自强不息就是她克服困难的重要法宝。 对于一位度过105岁生日的老人,估计她所走过的桥,比我们走过的路还要多。对人生、生死、荣辱

10、、苦乐,有着自己的切身体验,这不是她的研究成果,而是她实实在在一步一步走出来的,体验出来的。她认为人要有念想,就是要有信念。人活一辈子,总是为理想信念活着。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理想,谈不上高低、贵贱,文人雅士有自己的家国情怀,凡夫俗子有自己最通俗、最实际的想法,有念想,就有希望,就支持着自己走得更远。一个人不可能什么都满意,我们常常祝愿万事如意,其实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不满意怎么办?杨绛说: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这种快乐把忍受变为享受,是精神对于物质的胜利。知足者常乐,人生不满意是常有的事,要学会忍耐,学会忍受,学会接纳,精神上的享受大于物质上的享受。 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

11、毫无关系!让我们淡定、从容地面对人生、面对一切! 【篇四:杨绛百岁感言读后感】 我以为,人世间最充满智慧的人其实是孩子和老人,孩子天真烂漫,知道自己最需要什么;老人饱经风霜,知道自己不需要什么;而那些雄心勃勃、不可一世的青壮年们,许多被红尘迷花了眼,使尽了浑身解数,对身外之物汲汲而求。 古人云“人之将老,其言也善”,谚语也说“不听老人言,吃苦在眼前”,因此,我敬重人瑞们的真言,愿借以犀利自己迟钝的目光、宽广自己狭隘的心胸。 我从天马兄的博文中看到了杨绛老人的一百岁感言,自然欣喜。 杨绛,作家、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1935 1938年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1

12、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所工作。著作有洗澡、干校六记、我们仨以及96岁成书的走到人生边上;另有堂吉诃德等译著。杨绛生于1911年7月17日,属清宣统三年;10月10日发生辛亥革命,她于是和中华民国同岁。在她102岁生日之际,能读读一百岁感言,应该是人生快事。 然而,读着读着,越读越觉矛盾和不对劲,除“不同程度的锻炼,必有不同程度的成绩;不同程度的纵欲放肆,必积下不同程度的顽劣”这种略为积极的心态我比较认同,余者许多不敢恭维。例如,当一个百岁老人,连衣食住行也要仰仗他人照料,怎么还可能说出“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之类不合时宜的话?既然“心静如水,我该平和地迎接

13、每一天,准备回家”,又怎么会愤世嫉俗的感叹“人生一世实在是够苦”云云?至于“少年贪玩,青年迷恋爱情,壮年汲汲于成名成家,暮年自安于自欺欺人”之类的话,更不是一个尊重自己名节的大家说得出口的,难道她暮年发感言也是“自欺欺人”不成?再说,即使真有杨绛百岁感言,也该2023年发表,不该最近才出现呀。 终于看到有消息说,人民文学出版社通过官方微博澄清,这篇文章的开头几句,“我今年一百岁,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往前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我没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细想至此,我心静如水,我该平和地迎接

14、每一天,过好每一天,准备回家。”确实是来自坐在人生的边上 杨绛先生百岁答问,但后面诸多人生感悟系拼凑而成。 我从未认真读过杨先生的著作,因此也无法从她的写作风格来分辨其真伪。但细读再三,越发感觉人文社的说法成立。 我喜欢阅读,但不喜欢读流行。据说,此感言在网络上疯狂流传,也与其被李开复等大V转载有关。呵呵,国情如此! 我热爱文学,但受够现代作品瞒和骗的肆虐后,宁肯陪伴古代的文豪们,屈原、陶潜、李白、苏轼、辛弃疾,嬉笑怒骂,直抒胸臆,何等痛快。 经此一事,又长一智。为便于与天马兄日后一起交流,看来,我应该虔诚地拜读杨绛的走到人生边上了,那才是她的作品。 【篇五:杨绛百岁感言读后感】 今天上午在翻

15、阅报纸时,读到杨绛先生的一百岁感言,虽然只有短短的那么几句,可我还是有些深思。 我现在三十岁,读杨绛先生的一百岁感言,在想自己到一百岁的时候,也会有她这时的感慨吗?当然,我是啥学历,啥身份,啥水平,怎么能和杨先生比,我只是想说,到自己一百岁之后又会怎么样呢?我不曾知道了。但是,杨老师的一席话,确让我深有感慨;是的,“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说的真的好好啊,我虽然到现在也是一事无成,但有时我内心是淡定的,我现在在一个地方有一个居所安定下来,不要跑来跑去,不在不知道明天会居住那个地方;我现在也有了宝宝,我只想陪在他的身边,和他度过每一分每一秒就好,一起感受着他的喜怒哀乐、健康平安! 在家一年没有上班了,这一年真的让我从当初的抓狂,自己就这么废了,大学白上了,自己的雄情壮志就这么结束了,等等,到现在的淡定,难受不是自己的转变吗,日子都是这么一天一天的度过啊,我不图过上怎样的富裕生活,只求家人都有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