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教案范文(多篇)

上传人:老** 文档编号:333495778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DOC 页数:207 大小:145.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教案范文(多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07页
古诗教案范文(多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07页
古诗教案范文(多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07页
亲,该文档总共20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诗教案范文(多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教案范文(多篇)(20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古诗教案范文(多篇) (一)竞赛说词,引入课题。 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来个词语竞赛吧? 1、你们知道描写春天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春风送暖,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百花齐放,这真是一个生气勃勃的季节啊! 2、春花有哪些颜色,你知道吗? 这真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啊! 3、春花除了颜色明丽,还有什么特点?(数量多)那你们能送个词给这么多的花吗? 这真是一个万紫千红的世界啊! (二)介绍由来,解诗题。 1、指着事先写好的课题江畔独步寻花 齐读课题 从课题中,你知道了什么? 2、你对课题的说法有什么疑问吗? (谁一个人到江边来寻花?为什么一个人到江边来寻花?他到江边寻到花了没有?) (三)初读,感悟诗情。

2、 1、大家带着疑问自由读诗。要读得字正腔圆、通顺。读的时候,还要认真看看书上的插图和解释 。 自由读,开头。 2、读了古诗,你们知道是谁一个人到江边来寻花了吗?(杜甫) 3、唐朝大诗人杜甫生在战乱历经磨难,看尽人间离苦、红尘悲情,擅用七律、排律忧黎民,忧天下;他晚年曾“飘泊西南”,臆想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任一腔喜悦随风潜入;也曾立于草堂赏早春,听两个黄鹂鸣翠柳,望一行白鹭上青天,把递进的豪情隐蔽;他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被称为“诗圣”,和李白齐名“李杜”。他忧国忧民直面战乱后由盛而衰的现实,用沉郁顿挫的风格记录历史。今日,我们就再次和他一起同行吧! 4、好,哪个同学来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留

3、意听,听他是否读正确了。 5、读得正确,流利,特别好。这首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觉? 6、教师对这首诗也有自己的感觉,我想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可以吗?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伴着音乐,随着教师的朗读,去那个莺歌蝶舞的地方 。 7、同学们,睁开眼睛。在教师读的过程中,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8、很好,请看大屏幕,诗中的景物花、蝶、莺是许多人都看到过,但是却能将这些景物写成了千古传唱的名篇,这其中有什么奇异之处呢?让我们随着诗人渐渐前行,边赏边品吧! (四)品读。 1、齐读古诗 诗人在江边看到了什么景物?(花、蝶、莺) 哪几句是详细写花的? 2、出示图和“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谁来读第

4、一句?这句中点明白什么?(寻花的地点)地点在哪儿?(黄四娘家四周的小路上。)你怎么知道是在小路上?(解释上写着“蹊:小路。”)什么样的小路?还描写了哪些景物?(花)什么样的花?此刻,你就是杜甫,明媚的阳光下,你闲逛在乡间小路上,看到“黄四娘家(花满蹊)这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啊?(繁花将小路都盖住了,连成片了。)是啊,让人不由得感慨:出示“花真多呀,把小路遮得严严实实的!”指名读。你们能像我这样说一说吗? 出示:“花真 啊, !”(引导学生从花的颜色、气味、数量、姿势等进展自由表达。) (花真多啊,你看,把小路都遮得严严实实的了。) (花真多啊,你看,把花枝都压弯了。) (花真美啊,你看,红的似火,

5、白的如雪,黄的胜金) (花真香啊,你看,把小蝴蝶小蜜蜂都引来了呢。) 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语言真美。那里的花多、花美,你们猜猜都可能有什么花呢? 好一派繁花似锦的美景啊,你们看,杏花开了,远远看去,就象天涯粉红的彩霞;桃花呢,笑得小脸粉粉的;梨花挤满枝头,仿佛一夜间枝头坠落了满树的白雪,香气四溢。 3、孩子们,当杜甫一个人来到江边,看到这繁华盛开的景象之时,他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呀?(快乐的,喜悦的,赞美的)是呀,那你就应当带着这种感觉去读呀! 4、杜甫除了看到许多漂亮的花儿,还看到哪些景物?诗中是怎样形容蝴蝶和黄莺的呢?(展现课件) 出示:“留连戏蝶时时舞,拘束娇莺恰恰啼。”男同学读“留连戏蝶

6、时时舞”。这一句中写了什么景物?蝶儿在做什么啊?假如我是杜甫,你是蝶儿,你会怎么对杜甫说呢? 对话:杜甫:蝶儿啊,你为什么在这儿飞来飞去啊? 蝶儿: 蝶儿:先生啊,你为什么 ? 杜甫: (舍不得离去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由于他舍不得那五彩缤纷的花,那五颜六色的花,那散发着阵阵香气的花呀。) (是呀!蝴蝶在花丛中时而起,时而落,时而左,时而右。) 看来,艳丽芳香的春花不仅吸引了蝴蝶,让彩蝶蹁跹不舍离开,也让诗人因此留连忘返。真是“留连(戏蝶时时舞。)” 留连繁花的除了蝴蝶、诗人,还有什么?女同学读“拘束娇莺恰恰啼。”句。这一句提到了什么景物?黄莺正在做什么呢?假如你是杜甫,你会对黄莺怎么说?

7、对话:杜甫:黄莺啊, 黄莺: 听到黄莺的鸣叫,诗人认为黄莺是特意为自己唱歌的。由此可见,诗人此时心情非常(欢愉)的确是“拘束(娇莺恰恰啼。)” 5、岷江岸边,春光无限。艳丽芳香的春花醉了蝴蝶,迷了黄莺,也留了诗人。让我们一起读出诗人在春光中的沉醉吧!齐读:(留连戏蝶时时舞,拘束娇莺恰恰啼。) (五)指导吟诵。 1、同学们,江畔独步寻花 品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特别真实地感受到了那无边的欢快,那么你们能连起来读一读吗? 2、听得出,你们已经沉醉在颜色浓丽的意境之中了,你们的思绪也随着那莺歌蝶舞飞到了迷人的岷江边了。 看,小路弯弯,百花烂漫。万紫千红,芳香四散。杜甫独步西郊,不禁快乐地吟道全 词 (

8、学生齐读) 看,彩蝶蹁跹,留连不去;听,黄莺啼啭,娇柔轻软。杜甫独步西郊,不禁欢快地吟道全 词 (学生齐读) 这就是独步寻花时那沉醉的杜甫,这就是独步寻花时杜甫的沉醉。 (六)拓展 1、同学们,读到此,我们再回过头来看诗题,齐读诗题。读了诗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诗中写到花不仅多,而且美,这风光在春天随处可见,只要一出门就可以看到,为什么要“寻”呢? 2、介绍写作背景 杜甫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闻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 裘马清狂, 漫游吴越,曾期许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 仕途失意,忧国忧民,曾愤懑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战乱被俘

9、,历尽艰难,曾伤悲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 辞官赴蜀,辗转流亡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 上元元年(760)杜甫卜居成都西郭草堂,在饱经离乱之后,开头有了安家的处所,诗人为此感到欣慰。春暖花开的季节,他单独沿江畔漫步,情随景生,一连成诗七首。此为组诗之六。 3、现在,大家知道杜甫为什么要江畔寻花了吗?(战乱中哀鸿遍野、满目疮痍,难得见到这如画的美景。诗人更没心情去查找这种美景。)诗人查找的仅仅是花吗?(他查找的是一份远离战乱的安静与和谐。) 4、那就让我们一起读出诗人心中久违的欣慰与欢愉吧! 推举第2篇:古诗教案 1、熟悉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

10、读两首古诗,背诵并会默写。 3、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4、培育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鉴赏力量。 5、激起对祖国诗歌的喜爱之情,培育学生课外主动积存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预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做好对课文的预习。 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熟悉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理解“西辞”“烟花三月”“尽”“唯”等词语。 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3、培育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鉴赏力量。 教学过程: 一

11、、激趣导入,整体把握。 1、谈话激趣,提醒课题 2、师生互动,沟通收集到的材料,了解李白、孟浩然两位诗人。 3、了解预习状况,指读正音。 4、沟通初步感受。(了解这是一首送别诗。板书:送) 二、通读诗文,理解大意。 1、回忆以前学诗句的方法。(如:查字典、看解释、看插图、读资料等。) 2、引导学生自主选用以上方法同桌说说诗的大意。 3、全班沟通诗的大意。 三、品读诗句,进入诗境。 (一)理解第 一、二句诗。 1、请找出第 一、二句中的地名,师生互动,明确位置。 (教师板画帮忙理解。) 2、图文对比,理解“西辞”。 板书:名楼送 3、抓住“烟花三月”,绽开想象。 (拓展学生思维,体会“盛世、盛景

12、融名人”的华美画面。) 板书:盛景送 4、师生互动,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二)理解第 三、四句诗。 1、读读这两句,请学生找出用得好的词语谈感受。 2、重点体会“远影”“尽”“流”等词语的丰富内涵。 (1)算算帆影远去直到终点大约会用多长时间,谈由此产生的感受。 (引导体会目送时间之长,情意之深。) 板书:目光送 (2)想象“尽”了的是什么,无“尽”的是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情深意更重的挚友情意。) (3)争论:滚滚东去的仅仅是一江春水吗? (引导体会虽然“多情自古伤别离”,但“人虽分,心相随,情永在”的丰富内涵。) 板书:心随送 (4)师生互动,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四、赏读诗句,深悟诗情。

13、1、自由赏读。 (敬重学生共性的情感体验,请学生把自己就当作李白,换位赏读。) 2、师生配乐互读,有感情地背读。 3、简单观赏李白的赠孟浩然。 (帮助理解李白与孟浩然之间的真挚情感。) 4、请用一个词或用一句感慨的话来形容一下两位诗人的深厚友情。 (依据学生发言相机板书。如:情深意长。) 五、阶段总结,布置作业。 1、围绕“朋友间的真挚情意”做总结。 2、谈话激发学下一首诗和连续搜集这一类诗的兴趣。 3、布置作业。 1、学习“孟、浩、陵、辞、唯”5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在教师的指导下,借助工具书、解释、图片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3、激发学生对祖国诗歌的喜爱之情,培育学生课外主动积存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初步感悟诗歌的内容,能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教学难点】能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意。 【课前预备】 教师预备:阅读了解古代送别诗相关内容,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备:预习课文,搜集相关内容。 一、情景导入,提醒诗题 1、播放送别名曲,引导学生回忆读过或学过的几首送别诗。 2、指名背诵赠汪伦、别董大。 3、介绍诗歌创作的背景:古代交通不便,离别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