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历史构建人文和谐特色鲜明的可持续发展校园-天津大学校园景观绿化建设的几点体会

上传人:lil****ar 文档编号:333429453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80.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承历史构建人文和谐特色鲜明的可持续发展校园-天津大学校园景观绿化建设的几点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传承历史构建人文和谐特色鲜明的可持续发展校园-天津大学校园景观绿化建设的几点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传承历史构建人文和谐特色鲜明的可持续发展校园-天津大学校园景观绿化建设的几点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承历史构建人文和谐特色鲜明的可持续发展校园-天津大学校园景观绿化建设的几点体会(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校后勤研究校园文化2010 年第 6 期“花堤蔼蔼,北运滔滔,巍巍学府北洋高;悠长称历史,建设为同胞,不从纸上逞空谈,要实地把中华改造”这是天津大学校歌。歌词完美诠释了校园花如笑靥、水为心声的自然和谐美景,诠释着百年老校的办学品位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天津大学原北洋大学创建于1895 年,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现代大学。沧海桑田,如今的天津大学依然风华绝代,校园占地面积约 147 万平方米,总绿化面积约 70 万平方米,水面 13 万平米,假山、喷泉、花架、亭台等 11000 平米,绿地率 32.5%,绿化覆盖率 47.7%,人均绿化面积 26 平方米。校园内绿树成荫,春天海棠飘香,金秋荷花绽放,

2、四大湖掩映其间,环境优雅。此等景色与天津大学充分利用历史资源优势和人文积淀,始终秉持历史的重任,传承历史文脉,在不断改革和锐意进取中,注重校园景观绿化建设,保护生态环境,逐步提升校园文化品质,构建人文和谐、特色鲜明的可持续发展校园是密不可分的。一、构建自然和谐校园( 一 ) 合理的植物群落天津大学地处天津市西南部,位于中环以内。由于其特殊的自然地域条件,土壤盐碱、黏重、低涝,对植物的选择形成很大局限。天津大学在进行校园景观绿化时,不盲目求全,尊重自然规律,并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绿化树种规划时坚持物种多样性原则,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引进与本地带植物气候相适应的树种,并合理配置花灌木。注重“绿

3、量”概念,强调生态功能,发展复合结构的植物群落,打造“树林草地”开放式景观,乔灌草配比精美的植物景观,并因势建造了牡丹园,樱花园等专类园,以提升校园景观绿化品位。对暂不开发利用的闲置土地,建成了两块兼具改善环境和苗圃功能的开放式林地。经多年的努力,校园内种植乔木 18260 株、花灌木 17731 丛、爬藤 6115 株,绿篱 6212 米、草坪 107000 平方米。形成春花、夏荫、秋色、冬绿的四季景物,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植物群落。( 二 ) 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天津大学有着悠久的历史,以四大湖为中心的古树群正是这悠久历史的见证。天津大学在景观建设中加强对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宣传教育,提高认识。组

4、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状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建立健全我校的 古树名木定级标准 和 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条例 ,强化保护与管理。设立专项经费,动员向我校捐助友谊树或纪念树的校友和在校师生,认养一定数量的古树名木,发动各界力量参与古树名木保护管理。面对古树,能读出大自然造化的神奇和历史的厚重悠远。每一棵古树上都闪烁着光彩绚丽的历史文化色泽,它的生长与校园文化的发展同步,在每个发展时期又铭铸着时代的印记。任之时代变迁,它们依然挺拔傲然,苍穹有力,彰显校园景观自然和谐之美。( 三 ) 湖面改造天津大学拥有四大湖,13 万平米人文水景,生态条件优越。在校园景观规划中,提倡在保护四大湖的前提下进行合理改造,全力

5、提升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四大湖中尤以青年湖沿岸改造力度最大,学校紧紧抓住天津市全力改造提升各大公园景观绿化的契机,引进先进的专业施工单位和改造理念,打破原有生硬的水泥堤岸,景石筑造生态驳岸,利用旱季的时候在较浅处裸露出的湖泥上种植适合水生的蒲草,芦苇等水生植物,大块景石点缀,还原自然古朴的生态水系。传承历史构建人文和谐特色鲜明的可持续发展校园天津大学校园景观绿化建设的几点体会李继平郭美95高校后勤研究校园文化2010 年第 6 期步入现在的天津大学,满园翠色映入眼帘:白杨、翠柳、银杏、桃花、海棠、紫荆、木槿品种繁多的乔木、灌木营造了层次分明、色彩富于变化的空间,装扮了和谐而又充满生气的生态校园

6、。漫步其间,波光粼粼的湖畔,芳草萋萋,花木飘香,书声朗朗,清新的空气和宜人的风景令人心旷神怡。二、建设具有天大特色的人文校园天津大学在一如既往的遵循“教育为本”办学理念的同时,注重“环境育人,润物无声”特色校园建设。( 一 ) “牛顿苹果树”的引进2007 年 2 月由天津大学校长龚克率领的代表团到牛顿的家乡伍尔斯索普庄园,亲手剪下了“牛顿苹果树”的枝条带回国内,被嫁接种植到天津大学第九教学楼前,成为中国第一株直接引进的“牛顿苹果树”供莘莘学子瞻仰。牛顿苹果树的引进是弘扬科学精神的“活教材” ,正如 牛顿苹果树碑记 中所言:“实惟愿吾校秉实事求是之校训,承爱国奉献之传统,以独立精神为髓,以科学

7、求索为责,以作育英才为任,守望大学精神家园之志愈坚也。 ” ( 二 ) 中韩友谊树的栽植2010 年 4 月,天津大学名誉博士韩国国会议长金炯午向天津大学捐赠纪念树银杏,那独特的两大主枝相拥而立便成了两国深厚友谊的见证见证外籍友人不仅在中国传播知识与智慧,更在这片土地上播种绿色和希望!( 三 ) 景观文化石的矗立2008 年 9 月,天津大学 77 级、78 级校友在毕业 30 年后向母校捐赠“溯源”景石,那份对母校的眷恋、挚爱之情时刻感染着后人,那饱含沧桑的历史时刻鞭策着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2010 年 9 月,在天津大学迎来 115 年校庆之际,由北洋大学理学院物理系八旬老校友捐资,在校

8、园中心区景石上镌刻由龚克校长书写的石文,石文内容摘自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歌中的“穷学理,振科工;重实验,薄雕虫” 。石文的镌刻不但展现了北洋大学天津大学百十年来贯坚持的穷究学理、振兴科工、重视科学应用和理工结合的革新的教学方针,而且展示北洋大学天津大学一脉相传的文化底蕴。无论是牛顿苹果树、中韩友谊树、牡丹园还是樱花园的景点均配以美观自然的景观石和相应的题字和碑文。如今的天津大学在景观规划上,注重意境的创造,寓情于景,托物言志,让整个校园环境成为一个无声的大课堂。这些特殊的文化景观,既推动了校园景观建设,又提升了校园文化品质,彰显了特色的校园文化,使天津大学独具一格。三、建设人性化、可持续发展校园

9、随着社会发展,天津大学的教育在与时俱进,天津大学的校园绿化在日新月异。每一次的校园景观规划,天津大学都从人的活动与自然环境和自然生态过程的关系出发,注重使用者的参与性、观赏性、舒适性,创造多样、安全、舒适的校园共享空间,即,注重人性化理念。例如,校园景观桌凳安装工程强调以人为本,生态自然。景观桌凳选择混凝土塑制木桌凳,成本低廉,经久耐用,颜色与纹理处理自然巧妙,易融于环境,利于提升校园景观、深化生态型校园建设理念。可持续发展思想要求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与其他多样性生物共生,是尊重物种多样性,减少资源破坏,对环境友好的一种生存方式。人性化、可持续性校园景观建设在青年湖沿岸改造中得以充分实践,改造中

10、在充分保护湖岸小湿地的基础性生态环境基础上,提高景观质量和生态状况,打破原有生硬的水泥堤岸,进行亲水设计,利用山石堆成高低错落、疏密有变的生态边坡,在湖中加种本土的浮叶水生植物如芡实,沉水植物如金鱼藻和挺水植物如水菖蒲、芦苇等,岸边配植小檗和黄杨球;花灌木木槿、紫薇等;落叶小乔木如枣树、杏树,背景配以常绿乔木雪松,创造了多个小生物栖地空间。呈现出“虽由人造,宛自天开”巧夺天工之美的生态景观。改造后的景观形成水生湿生生态驳岸陆生的校园生态系统,使校园环境正向生态演替方向发展,以达到协调稳定的生态状态,营造出真正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校园。四、结语校园景观的构成要素主要有建筑、广场、植被、雕塑、书画题字、碑刻、山水园路等。它们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统一协调于校园精神文化内涵下。结合天津大学自身的特点,力求与当地的自然条件、当地文化、校园文化相渗透,形成自身的特色。天津大学将会矢志不渝的传承历史文脉,本着“构建人文和谐、特色鲜明的可持续发展校园”的指导思想建设校园景观。校园景观绿化分五步实现:绿化、美化、彩化、果化、香化。整体规划目标是以道路为骨架、以四大湖为重点、突出校园特色,点线面相结合,相互呼应,各有主题,用十年或者更长的时间,打造一种生态化的、本土的和富有自身特色的自然景观。作者:天津大学总务处( 责编:李爱英安万林 )9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