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指标解释

上传人:姜泥 文档编号:333429297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2.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指标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山东省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指标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山东省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指标解释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山东省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指标解释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山东省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指标解释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指标解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指标解释(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5山东省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指标解释园区管理机构应指定或专门设立职能部门,负责建设指标涉及数据的调查收集、汇总统计工作,并协调各关联单位开展相关工作。测算评价指标所需的相关数据,应尽量从法定统计渠道或统计文件中获取;无法获取的,园区管理机构应建立相应的数据收集统计工作机制。1.高新技术企业工业总产值占园区工业总产值比例指园区内高新技术企业工业总产值与园区工业总产值的比值。计算公式如下:数据来源:统计部门、科技部门2.人均工业增加值指园区内工业企业从业人员人均创造的工业增加值。计算公式如下:数据来源:统计部门3.工业增加值三年年均增长率指园区工业增加值的三年年均增长率。计算公式如下:数据来源

2、:统计部门4.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增加值占园区工业增加值比例指园区内的资源再生利用产业的增加值占园区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其中,资源再生利用产业是以保障环境安全为前提,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目的,运用先进的技术,将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转化为可重新利用的资源和产品,实现各类废物的再利用和资源化的产业,包括废物转化为再生资源及将再生资源加工为产品两个过程。计算公式如下:数据来源:统计部门、工信部门5.单位工业用地面积工业增加值指园区内工业企业的单位工业用地面积产生的工业增加值。其中,工业用地面积指园区内工业企业按照土地利用规划作为工业用地并已投入生产的土地面积,包括工矿企业的生产车间、库房及其附属设

3、施等的用地,以及企业或企业集团内部专用的铁路、码头和道路等设施的用地,不包括露天矿用地。计算公式如下:数据来源:统计部门、自然资源部门6.单位工业用地面积工业增加值三年年均增长率指园区内工业企业单位工业用地面积产生工业增加值的三年年均增长率。计算公式如下:数据来源:统计部门、自然资源部门7.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实施率指园区内重点企业依法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并通过评估验收的总数占重点企业总数的比例。其中,重点企业是指清洁生产审核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38号令)中规定的,由省级生态环境部门每年发布的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名单的企业(包括园区从建设规划基准年到验收年公布的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

4、名单中的全部企业)。计算公式如下:数据来源:生态环境部门、重点企业8.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的符合性园区要符合“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的相关要求。数据来源:生态环境部门9.建设规划实施后新增构建生态工业链项目数量指自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规划基准年之后,园区建设规划范围内新增以构建生态工业链为目的的基本建设工程项目和设备更新及技术改造工程项目,如资源循环、梯级利用项目,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和园区工业企业间资源、代谢物梯级利用等。项目在验收年应实现稳定运行。数据来源:园区管理机构、生态环境部门、企业10.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指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占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包括综合利用往年贮存

5、量)的百分率。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指园区内企业通过回收、加工、循环、交换等方式,从固体废物中提取或将其转化为可以利用的资源、能源和其他原材料的固体废物量(包括综合利用往年贮存量)。有关标准参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2020)执行。计算公式如下:数据来源:生态环境部门、工信部门、发改部门11.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率指园区内资源再生利用产业企业对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程度,即园区内资源再生利用产业企业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量与再生资源收集量的比值。其中,资源再生利用产业是以保障环境安全为前提,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目的,运用先进的技术,将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转化为可重新

6、利用的资源和产品,实现各类废物的再利用和资源化的产业,包括废物转化为再生资源及将再生资源加工为产品两个过程。再生资源是指废旧金属、报废电子产品、报废机电设备及其零部件、废造纸原料(如废纸、废棉等)、废轻化工原料(如橡胶、塑料、农药包装物、动物杂骨、毛发等)、废玻璃等再生资源。计算公式如下:数据来源:统计部门、生态环境部门、工信部门、发改部门12.新鲜水耗弹性系数指园区内工业企业的工业用新鲜水量建设期年均增长率与工业增加值建设期年均增长率的比值。其中,工业用新鲜水量指园区内工业企业的用水单元或系统取自任何水源被该企业第一次用于生产和生活的水量总和,不包括生活用水单独计量且生活污水单独排放(不与工

7、业废水混合)的部分。计算公式如下:数据来源:统计部门、生态环境部门13.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指园区内工业企业产生的单位工业增加值所消耗的新鲜水资源量。计算公式如下:数据来源:统计部门、生态环境部门14.工业重复用水率指在一定的计量时间内,园区内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工业重复用水量与工业用水总量的比值。其中,工业用水重复利用量指园区内工业企业在确定的用水单元或系统内,使用的所有未经处理和处理后重复使用的水量的总和,即循环水量和串联水量的总和。循环水量指在确定的用水单元或系统内,生产过程中已用过的水,再循环用于同一过程的水量。串联水量指在确定的用水单元或系统,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或使用后的水,在

8、用于另一单元或系统的水量。工业用水总量指园区工业企业在确定的用水单元或系统内,使用的各种水量的总和,即工业用新鲜水量和工业重复用水量之和。计算公式如下:数据来源:统计部门、生态环境部门15.再生水(中水)回用率指园区内再生水(中水)的回用量与污水处理厂排放总量的比值。其中,再生水(中水)指对经过或未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的集纳雨水、工业排水、生活排水进行适当处理,达到规定水质标准,可以被再次利用的水。在此指经过园区内污水处理厂处理再经再生工艺净化处理后,达到再生水水质标准的水。回用指用于地下水回灌、工业、农业、林业、牧业、城市非饮用水、景观环境用水等用途。计算公式如下:数据来源:城市建设部门16.

9、综合能耗弹性系数指园区内工业企业综合能耗总量建设期年均增长率与工业增加值建设期年均增长率的比值。其中,综合能耗总量指园区内所有工业企业消耗的能源总和,包括煤、油、电等各种形式能源的消耗量,并按统计部门规定的系数折算成标准煤进行统计。计算公式如下:数据来源:统计部门17.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指园区内工业企业产生的单位工业增加值所消耗的综合能耗量。计算公式如下:数据来源:统计部门18.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 指园区内工业企业的可再生能源使用量与能源消耗总量的比值。其中,可再生能源是指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并有规律地得到补充或重复利用的一次能源。包括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氢能、风能、波浪能以

10、及海洋表面与深层之间的热循环等非化石能源。仅包括人们通过一定技术手段获得的,并作为商品能源使用的部分。计算公式如下:数据来源:统计部门 19.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年均削减率指园区内工业企业产生单位工业增加值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建设期年均削减率。此处二氧化碳排放量主要包括园区工业企业化石能源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电力、热力调入调出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以及工业生产过程排放的二氧化碳。计算公式如下:园区工业企业二氧化碳排放量根据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通则(GBT 32150-2015)、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

11、与报告指南 发电设施(2022年修订版)中国钢铁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中国化工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山东省化工行业建设项目温室气体排放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试行)等已发布的相关行业核算方法核算,并根据最新更新的核算办法调整进行计算。数据来源:统计部门、生态环境部门20.具备安装有自动在线监控装置的污水集中处理设施除回用外,园区内所有工业企业生产废水经预处理达到集中处理要求后进入安装有自动在线监控装置的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区内或区外)(温排水、高盐水等特殊类型的工业排水可不进入污水集中处理设施,但必须依法依规选择排放去向并稳定达标排放)。数据来源:城

12、市建设部门21.工业园区重点污染源稳定排放达标情况指园区内重点污染源的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的情况。其中,重点污染源是指环境统计中的“重点调查工业企业”,按“环境统计报表制度说明”的解释界定。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是指主要污染物及特征污染物稳定达到排放标准。数据来源:生态环境部门22.工业园区内企事业单位发生特别重大、重大突发环境事件数量指园区从建设规划基准年以来,发生特别重大或重大突发环境事件的次数。其中,特别重大、重大突发环境事件指根据关于印发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国办函2014119 号)中的规定的特别重大和重大突发环境事件的分级标准。数据来源:生态环境部门23.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

13、处置利用率指园区范围内各工业企业安全处置及综合利用的危险废物量(含医疗废物)之和与当年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产生量之和的比值。危险废物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和感染性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危险特性,以及不排除具有以上危险特性的固体、液体或其他形态的废物。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是指企业将危险废物焚烧和用其他改变工业固体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特性的方法,达到减少或者消除其危险成分的活动,或者将危险废物最终置于符合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填埋场的活动。计算公式如下:数据来源:生态环境部门24.主要污染物排放弹性系数指园区内工业企业排放

14、的各类主要污染物排放弹性系数的算术平均值。其中,主要污染物指从建设规划基准年到验收年,国家政策明确要求总量减排和控制的污染物,包括COD、氨氮、NOX、挥发性有机物等。某种主要污染物排放弹性系数,指园区内工业企业排放的某一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期年均增长率与工业增加值建设期年均增长率的比值。计算公式如下:数据来源:生态环境部门、统计部门25.单位工业增加值废水排放量指园区单位工业增加值排放的工业废水量,不包括企业梯级利用、再生利用和中水回用的废水和园区内居民排放的生活废水。计算公式如下:数据来源:生态环境部门、统计部门26.单位工业增加值固废产生量指园区单位工业增加值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量。

15、其中,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指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半固体和高浓度液体状的废弃物的总量,包括冶炼废渣、粉煤灰、炉渣、煤矸石、危险废物、尾矿和其它废物等。不包括矿山开采的剥离废石和掘进废石(煤矸石和呈酸、碱性废石除外,酸性和碱性废石是指采掘的废石,其流经水、雨淋水pH值小于4或pH值大于10.5者)。其它废物包括污泥、工业垃圾等工业固体废物。工业垃圾包括机械工业切削碎屑、研磨碎屑、废沙型等;食品工业的活性渣;硅酸盐工业和建材工业的砖、瓦、碎砾、混凝土碎块等。污泥是指工业废水处理中所排出的固体沉淀物(以干泥量计)。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包括园区内企业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量,不包括园区外运送至园区内进行安全处置或综合利用得的工业固体废物量。计算公式如下:数据来源:生态环境部门、统计部门27.绿化覆盖率指标解释:指园区内各类绿地的总面积占建成区总面积的百分比。计算公式:数据来源:城市建设部门28.环境管理能力完善度指园区环境管理能力的完善程度。以下4项内容每一项完成完善度为25%,4项均达到则完善度为1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