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提升训练试题B卷 含答案

上传人:学*** 文档编号:333422107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31.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提升训练试题B卷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1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提升训练试题B卷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1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提升训练试题B卷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1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提升训练试题B卷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1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提升训练试题B卷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提升训练试题B卷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提升训练试题B卷 含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证证号号答.题A、选修课程20212021 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提升训练试题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提升训练试题 B B 卷卷含答案含答案注意事项:注意事项:B、地方课程C、校本课程D、必修课程5、()是衡量一个测验正确性的重要指标,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考考1、考试时间:120 分钟,本卷满分为 150 分。准准准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度。.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A、信度B、效度一、单选题(本大题共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121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2、 4242 分)分)C、难度1、我国的第一部教育专著是()。D、区分度不A.大学6、我国先秦时期,主张 “ 有教无类 ” ,倡导 “ 因材施教 ” 的教育家是(B.春秋A、孔子名名C.学记B、孟子姓姓.D.论语C、荀子内2、中学生小博得知自己物理竞赛成绩名列年级第一,在家里高兴得手舞足蹈,但在学校却表现D、庄子出若无其事的样子。这反映小博的情绪具有()。7、元认知研究的代表人物是()。A.矛盾性A.加涅B.激动性B.弗拉维尔线C.掩饰性C.维果斯基D.短暂性D.列昂捷夫3、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8、基于问题解决活动来建构知识的过程属于()。)封区区A、政治制度A意义学习市市(B、生产关

3、系B机械学习省省.C、生产力C接受学习密D、生活方式D探究学习4、综合实践活动是()。9、主张以个人的本性和个体发展的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就形成了()。第 1 页 共 7 页)。A.神学的教育目的论B.教育无目的论c.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D.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10、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A英国B美国C德国D法国11、人类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A、学记B、孟子C、论语D、中庸12、丁老师在工作中常以自己的想法代替学生的想法,以自己的思维方式推测学生的思维方式。丁老师的行为体现了哪种效应?()。A.首因效应B.晕轮效应C.刻板效应D.投射效应13、确立我国教育目

4、的的理论基础是()。A.素质教育理论B.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C.创新教育理论D.生活教育理论14、皮格马利翁效应的主要启示是,教师对学生应该()。A 鼓励合作学习B.给予积极期望C.提出纪律要求D.引导发现学习15、小黄在学目时关注的是知识的内容和价值,而不是为了获得分数和奖赏。根据成就目标理论,小黄的目标导向属于()。A.成绩趋近B.成绩回避C.掌握趋近D.掌握回避16、班杜拉总结的学习过程的四个环节是()。A注意再现模仿练习B注意保持再现动机C观察一一模仿练习巩固D观察练习保持动机17、我国近代教育史上,对封建教育制度所进行的废科举,兴学堂等改革始于()。A.明朝末期B.清朝初期C.

5、清朝末期D.民国初期18、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这叫作刺激的()。A获得B消退C泛化D分化第 2 页 共 7 页19、小华最近遇到了一些困难,心理辅导老师为了引导他梳理了错误观念,便形成了正确的认识,解决了问题,小华所接受的这种心理辅导方法是()。A.行为分析法B.合理情绪疗法C.系统脱敏法D.来访者中心疗法20、学生小辉由于会打羽毛球,很快就学会了打网球,这种现象为()。A.顺向正迁移B.逆向正迁移C.顺向负迁移D.逆向负迁移21、教学是一种交往过程,是()。A.认知过程B.教师主导学生主体C.教师与学生双主体D.学生主导教师主体3

6、、人的心理发展具有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特点。4、教育可以改变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方向。三、简答题(本大题共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4 4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1010 分,共分,共 4040 分分) )1、教学过程有哪些基本规律可循?二、辨析题(本大题共二、辨析题(本大题共 4 4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8 8 分,共分,共 3232 分)分)1、学习材料的灌度越大,越难以产生迁移。2、 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在良好的外界环境作用下,学生的认知发展可以从前运算阶段直接跨越至形式运算阶。2、加涅将学习结果分为哪几类。第 3 页 共 7 页3、教学过程有哪些基本规律。4、筒述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7、2、大学毕业不久,我就担任了初二( 1)班的班主任,一天中午,一个学生急匆匆跑来说:“老师,小杨不知为什么事正和二班老师争吵,还骂老师了。”我赶紧过去问缘由。得知二班的卫生区有几片废纸,被学校的值日生扣了分,据说二班有学生看见他正好走过,就告诉王老师,认为他扔的。于是王老师就找到小杨,并训斥了他。小杨不服气,就骂老师“瞎了眼”,结果惹恼了老师。我当时也很生气:“小杨,就算你没扔,也要好好和王老师说明,怎么可以骂老师么?”“他根本不听我说,劈头盖脸训斥我”见他如此冲动,我知道说什么都没用,要四、四、材料分析材料分析(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2 2 小题,小题,每小题每小题 1818 分,分,共共

8、3636 分)分)1、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从三个班中将成绩排名后六位的学生抽出来,组成一个l8 名学生的班级,心理学家对这18 名学生进行了智力测验,发现每一名学生智商都在正常范围。于是要求这 l8 名学生的任课老师对他们做到以下几点:一、分析他们在学业上失败的原因;二、上课提问时,难度适当;三、对回答问题正确的同学给予鼓励,回答错误的同学给予肯定并耐心纠正错误;四、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后来,这 18 名同学在半年以后学习大有进步,已经不再是差生了。请结合以上材料试用动机理论对案例进行分析。等待时机。机会终于来了,在学校举办的秋季运动会上,我充分发挥了小杨热爱体育的特长

9、,引导他为班级参加的体育项目出谋划策, 协助体育委员组织, 我鼓励他报了大家都未参加的3000 米长跑,对此,我对他提出表扬,并号召全班同学向他学习。运动会那天,小杨的 3000 米长跑得了冠军,成了班级最亮的一颗星,很多同学和他拥抱,给他送水、送毛巾,为他热烈鼓掌,使他感到了集体的力量和温暖,会后我找他谈心:“小杨,运动会证明了你的实力,说明你是一个不甘落后的好学生,我相信你也会在其他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取得好成绩。”“老师你真的相信我吗?”“我当然相信你。”他的眼中闪烁出激动的亮光,突然说:“那么老师,你也相信那天的废纸不是我扔的吗?我敢对天发誓,真不是我扔的。”看到他委屈又可笑的样子,我笑

10、了:“我相信你,当时我就相信不是你干的!”“真的吗?”他很惊讶也很高兴。”“可你也有错,知道错在哪里吗?”他有些不好意思的低下头:“知道老师,我会跟第 4 页 共 7 页王老师道歉的,您放心!”此后,小杨同学各方面有了长足的转变。问题:(1)案例中的“我”主要贯彻了哪些德育原则?(2)请结合案例加以分析论述第 5 页 共 7 页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121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4242 分)分)1、C2、【参考答案】C3、B4、答案:D5、B6、答案:A7、B8、D9、C10、C11、A12、【参考答案】D13、B14、B15、

11、C16、B17、C18、D19、【参考答案】B20、A21、C作用,其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教育领导权、受教育权利、部分教育内容;其次,虽然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具有影响作用,但其不能够改变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方向。三、简答题(本大题共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4 4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1010 分,共分,共 4040 分分) )1、(1)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2)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3)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4)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2、加涅根据学生的学习结果,把学习分为如下五类:(1)言语信息的学习即掌握以言语信息传递的内容,学习结果是以言语信

12、息表现出来的,帮助学生解决“是什么”的问题。(2)智慧技能分为辨别、概念、规则、高级规则(解决问题)等。(3)认知策略是学习者用以支配他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的有内在组织的才能,这种才能使得学习过程的执行控制成为可能。(4)态度指对人、事物及事件所采取的行动。包括对家庭、社会关系的认识,对某种活动产生的情感等。(5)动作技能又称运动技能,如体操运动、写字技能,它也是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3、(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3)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4、正确答案:(1.客观性原则;2.教育性原则;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3、4.系统性原则 )四、材料分析四、材料分析(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2 2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1818 分,共分,共 3636 分)分)1、(1)正确指导结果归因;(2)充分利用反馈信息;(3)创设适合学生难度的问题情境;(4)运用正强化的方式鼓励学生不断进步。2、(1)德育的疏导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 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2)首先,教师的做法体现了疏导原则。材料中,当小杨同学激动,与老师发生争执时,教师没有立刻发作,辱骂学生,而是采用冷处理,并不是与小杨发生争执等待时机;后来借运动会循循善诱,让学生自己认识到问题,取得了良好的德育效果。其次,教师

14、的做法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德育原则。教师根据小杨在跑步方面的特长,鼓励他积极参加运动会角逐,让小杨通过运动会实现自己的价值,提升中集体自豪感,促进个人在其他方面的发展。第三,教师的做法体现了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材料中,教师在比赛前鼓励他挑战自己,积极训练;比赛后,又利用这个机会给予表扬,引导他在其它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最后,教师的做法体现了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材料中,教师一方面对于学生的体育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表扬,另一方面也给学生提出了纪律要求,让学生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二、辨析题(本大题共二、辨析题(本大题共 4 4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8 8 分,共分,共 3232

15、 分)分)1、该说法错误。一方面,奥苏贝尔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认为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产生的,该迁移理论指出,学生学习新知识时,认知结构可利用性高、可辨别性大、稳定性强,就能促进对新知识学习的迁移。学习材料如果与学习者头脑中认知结构建立起一定的联系,是可以发生迁移的。另一方面,从迁移的角度说,学习材料如果具备科学、合理的逻辑关系,能体现出事物的各种内在联系,各材料的构成要素能整合成为具有内在联系的整体也是有利于学习迁移的。所以,学习材料难度越大,越难以产生迁移的说法是错误的。2、【参考答案】此说法错误。皮亚杰根据对自己的孩子的观察研究提出认知发展阶段论,将个体的认知发展从低到高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 岁)、前运算阶段(2-7 岁)、具体运算阶段(7-12 岁)、形式运算阶段(12-15 岁)、这四个阶段都有对应的年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年龄特征,是具有不可逾越性和不可逆性。3、正确。理由: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它具有四个基本特征:其一,连续性与阶段性;其二,定向性和顺序性;其三,不平衡性;其四,差异性。4、错误。本题考查的是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之间的关系。首先,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具有制约第 6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