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大学基础课程《心理学》提升训练试题C卷

上传人:学*** 文档编号:333421991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561.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大学基础课程《心理学》提升训练试题C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1大学基础课程《心理学》提升训练试题C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1大学基础课程《心理学》提升训练试题C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1大学基础课程《心理学》提升训练试题C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1大学基础课程《心理学》提升训练试题C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大学基础课程《心理学》提升训练试题C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大学基础课程《心理学》提升训练试题C卷(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2021 大学基础课程心理学提升训练试题大学基础课程心理学提升训练试题 C C 卷卷姓名:_班级:_学号:_考试须知: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20 分钟,本卷满分为 100 分。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学号。一、填空题(共一、填空题(共 101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1、凯尔曼认为,态度形成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_ 、_和内化。2、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不同,把它分为_和_。3、表情动作是情绪的外部表现形式,主要有_、_和言语表情。4、根据需要的起源,可以把需要分为_需要和_需要。5、能力按照它参与其中的活动的性质可

2、划分_和_。6、美国的心理学家_ 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7、气质的 4 种基本类型是多血质、胆汁质、_和_。8、沙赫特的情绪三因素说把情绪产生归之于三个因素的相互作用:_、_和认知因素。9、从_到_是性格形成的最主要的阶段。10、散性思维的指标有:_、_和独特性。二、选择题(共二、选择题(共 202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 1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1、在实际需要时,能够迅速灵活地提取信息以解决当前实际问题的记忆品质是()A.记忆准备性B.记忆正确性C.记忆持久性D.记忆敏捷性2、闻到苹果香味,看到苹果红色外观,触摸苹果光滑的果皮等所引起的心理活动活动是()A.感觉B.知觉第 1

3、页 共 11 页C.感受性D.感觉阈限3、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马斯洛B.勒温C.默里D.罗杰斯4、智力分布呈常态分布就是指()A.人与人之间在能力上没有明显的个别差异B.智力中等的人占多数C.智力超常的人占多数D.智力低常的人占多数5、心理辅导教师全神贯注地聆听来访者叙述,认真观察其细微的情绪变化,并表达对来访者关注和理解的技术是()A.简述语意技术B.倾听技术C.提问技术D.澄清技术6、个性心理特征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A.认知过程B.情感过程C.意志过程D.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7、() 指的是个人按自定标准评价自己的行为之后, 在心理上对自己所做的奖

4、励或惩罚。A.直接强化B.间接强化C.奖惩D.自我强化8、社会刺激和个体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A.社会心理第 2 页 共 11 页B.社会知觉C.社会态度D.社会归因9、后继的学习与记忆对先前学习材料的保持与干扰作用是()A.动机性抑制干扰B.前摄抑制干扰C.倒摄抑制干扰D.痕迹衰退抑制干扰10、在教学中为了实现知识的迁移,教师应该应用() ,使学生在学习和思维中将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从本质属性中剔除,更好地掌握概念间的因果联系。A.基本原理B.变式C.概念D.教材结构11、与社会性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的心理活动是()A.情绪B.情感C.心境D.应激12、 心理辅导员把来访者的主要言谈、 思想

5、加以综合整理, 再反馈给来访者的技术是 ()A.简述语意技术B.澄清C.提问D.具体化13、当人们在交谈中提到“黄山”时,头脑中出现迎客松的形象,这是()A.知觉B.重现C.表象D.想象14、不少大学生恋爱态度呈现轻率化的现象表现为()第 3 页 共 11 页A.“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B.“爱人只有一个,情人可以多个”C.主观学业第一,客观爱情至上D.“儿女情长,英雄气短”15、医生根据病人的体温、血压、心电图等检查资料确诊病患,这属于下列哪种思维特性?()A.间接性B.概括性C.预见性D.抽象性16、根据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以把记忆分成()A.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B.有意记忆

6、和无意记忆C.机械记忆和逻辑记忆D.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17、属于大学教师的教育能力的是()A.班级管理能力B.心理辅导能力C.敏锐的思维能力D.教学的能力18、“北方人比较毫爽、耿直,南方人比较精明、感情细腻”这种区分是()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刻板印象19、 ()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界定为心理学的诞生。A.1789B.1879C.1798D.1897第 4 页 共 11 页20、汽车司机在驾驶时,能熟练地做到眼耳手脚并用,这种注意特性是()A.注意分散B.注意分配C.注意转移D.注意广度三、名词解释(共三、名词解释(共 8 8 小题,每题小题,

7、每题 2 2 分,共分,共 1616 分)分)1、有意后注意:2、心理状态:3、情景记忆:4、能力:5、意识:6、兴趣:7、问题解决:8、首因效应:四、判断题(共四、判断题(共 101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 1 分,共分,共 1010 分)分)1、 ()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前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做正迁移。2、 ()指根据新任务的要求, 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的注意特征是注意的分散现象。3、 ()差别感觉阈限越大,则差别感受性越强。4、 ()意志行动有明确的行为目的。5、 ()意志行动有明确的行为目的。6、 ()潜移默化是指有意识记的结果。7、 ()复杂意志行动过程中,执行决

8、策阶段是最关键的阶段。8、 ()虚幻的想象是不受客观现实制约的。9、 ()“谈梅生津”是第二信号系统的作用。10、 ()复杂意志行动中,决策阶段是其关键阶段。五、简答题(共五、简答题(共 6 6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4 4 分,共分,共 2424 分)分)第 5 页 共 11 页1、为什么说人的心理的实质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2、什么是气质?气质类型的构成是什么?3、表象和想象有哪些区别与联系?4、课堂上怎样组织学生的注意。5、梦的伪装方法主要有哪些?6、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六、论述题(共六、论述题(共 1 1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010 分,共分,共 1010 分)分)1、什么是

9、问题解决,举例分析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第 6 页 共 11 页第 7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一、填空题(共一、填空题(共 101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1、服从、同化2、集中性思维发散性思维3、面部表情身段表情4、生理需要 社会需要5、模仿能力创造能力6、加德纳7、黏液质抑郁质8、环境因素生理因素9、出生 5、6 岁10、变通性(灵通性)流畅性二、选择题(共二、选择题(共 202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 1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1、D2、A3、A4、B5、B6、D7、D8、A9、D10、B11、B12、A13、C14、A15、

10、A16、B17、D18、D19、B20、B三、名词解释(共三、名词解释(共 8 8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1616 分)分)1、有意后注意:又称随意后注意,是指有一定目的,不需要意志的注意。2、心理状态:是指某一时刻或某段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背景。包括意识状态、注意、情绪状态、疲劳状态等。3、情景记忆:是指个人以亲身经历的、 发生在一定时间和地点的事件或情景为内容的记忆。4、能力:是指能够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即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心理特征。5、意识:心理反应具有不同的形式, 意识是心理反应的最高形式,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

11、广义的意识是作为直接经验的个人的主观印象,表现为知、情、意的统一。6、兴趣:是指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并在其中产生积极情绪体验的心理第 8 页 共 11 页倾向。人类的兴趣表现在力求认识世界,因此又叫认识兴趣。7、问题解决:是指问题解决者寻找操作系列以达到预定目标的心理活动过程。8、首因效应:指的是人们在对他人总体印象的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四、判断题(共四、判断题(共 101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 1 分,共分,共 1010 分)分)1、错2、错3、错4、对5、对6、错7、对8、错9、对10、错五、简答题(共五、简答题(共 6 6 小题

12、,每题小题,每题 4 4 分,共分,共 2424 分)分)1、答: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活动内容的源泉;社会生活实践对人的心理起制约作用;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心理是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2、 气质是指一个人典型和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它不以人的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气质类型的构成:多血质的人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不随意反应性强,具有外向性和可塑性,情绪兴奋性高而且外部表现明显,反应速度快而不灵活;胆汁质的人耐受性低而感受性高,不随意反应强反应的不随意性占优势,外向性明显,情绪兴奋性高,抑制能力差,反应速度快而不灵活;黏液质的人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不随意的反应性和情绪兴奋性均低,明显内向,外

13、部表现少,反应速度慢而且有稳定性;抑郁质。抑郁质的人感受性高而耐受性低,不随意的反应性低,严重内向,情绪兴奋高并且体验深,反应速度慢,具有刻板性和不灵活性。3、表象是指人脑对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的反映。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是以表象为内容的特殊形式的思维活动。想象表象与记忆表象的区别联系:区别:(1)概念上的区别(2) 记忆表象基本上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的重现, 而想象表象是新的没有直接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 是经过加工改造过的。 它可以是世界是还不存在或根本不可能存在事物的形象。如西游记人物;对月球的形象等。(3)想象中出现的形象是新的, 不是表象的简单再现,

14、 想象的内容往往出现在现实生活之前,乍看起来似乎是“超现实”的。联系:想象表象的基本材料是记忆表象,记忆表象越丰富,则想象表象越丰富。想象是有现实基础的,材料来自客观现实。如仙人:童颜、白发、鹤骨、松姿形象组合。第 9 页 共 11 页“天生的聋子决不能想象出悠美的音乐,天生的盲人决不能想象出春天的美景。”4、 (一)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进行教学(1)教学环境要整洁、安静,教学生动灵活。 良好的教学环境是避免无意注意产生消极影响的重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善于利用有关刺激物的特点组织学生的注意。(2)教学内容要满足学生的需要。实践证明, 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需要,切合学生的实际,能够激起学生的

15、兴趣,就能保持学生持久的注意。(二)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进行教学(1)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教师要通过各种教育和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对于学生没有直接兴趣的学科, 老师要引导学生向往学习活动的美好结果,以引起他们自觉的有意注意。(2)严密组织课堂教学。 教师要严密组织课堂教学, 使教学每一个环节都有充实的活动内容,保证学生的有意注意长时间的处于稳定状态。(3)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力。 这有利于使学生们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学习, 增强他们有意注意的力量,从而减少注意分散的现象。(三)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相互转化的规律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单纯依靠无意注意,会使教学活

16、动缺乏目的性和计划性,而过分要求学生依靠有意注意来学习,学生容易疲劳,造成注意的分散。因此老师要善于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相互转化的规律进行教学。5、答:伪装的方法有四种:1、减缩:删减显性梦境的情节。2、转移:转移显性梦境的情节。3、象征:潜性梦境中被压抑的冲动或欲望以象征性的表征出现在显性梦境中。4、再修正:个体在陈述显性梦境时,会对梦中情节加以修正。6、 (1)客观刺激物的特点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的强度是引起无意注意的重要原因。一般来说,强烈的刺激物容易引起无意注意。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如果刺激物之间在强度、大小、颜色等方面的差异显著则容易引起无意注意。刺激物的活动与变化。活动的变化的刺激物比不活动不变化的刺激物更易引起人的注意。刺激物的新异性。任何新奇的东西都易成为注意的对象。(2)人的主观心理状态人对事物的需要、兴趣和态度。凡是能满足人的需要,符合人的兴趣的事物都易成为无意注意的对象,引起个体的注意。人的情绪和精神状态。人的情绪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无意注意。知识和经验。无意注意的引起和保持与一个人已有的知识经验有很大的关系。凡是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相联系又能增进新知识的事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