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每日一练试卷A卷 含答案

上传人:学*** 文档编号:333421942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552.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每日一练试卷A卷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1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每日一练试卷A卷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1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每日一练试卷A卷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1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每日一练试卷A卷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1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每日一练试卷A卷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每日一练试卷A卷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每日一练试卷A卷 含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2021 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每日一练试卷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每日一练试卷 A A 卷卷 含答案含答案姓名:_班级:_学号:_考试须知: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20 分钟,本卷满分为 100 分。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学号。一、填空题(共一、填空题(共 101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1、情绪和情感作为人反映客观世界的一种形式,具有、_和_功能。2、能力按照它参与其中的活动的性质可划分_和_。3、记忆表象(简称表象)具有两个特征:_和_。4、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不同,把它分为_和_。5、马斯洛认为,人类有 5 种基本

2、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和爱的需要、 _和_。6、认识过程是指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地反映客观事物的特征联系与关系的心理活动,主要包括感觉、知觉、_和_想象。7、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_的客观事物的_的反映。8、思维是客观事物或现象在人脑中_和_的反映。9、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通过_而建立起来的_ 的关系。10、在心理学发展过程中, 罗杰斯属于_心理学流派的心理学家。二、选择题(共二、选择题(共 202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 1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1、心理健康教育的灵魂和根基是()A.全体性B.科学性C.主体性D.发展性2、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指出激发动机的二个

3、因素是()A.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B.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第 1 页 共 11 页C.认知因素与意志因素D.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3、创造性思维中能对问题提出超乎寻常的新颖独特的见解的思维特征是()A.流畅性B.变通性C.新颖性D.独特性4、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A.气质B.性格C.兴趣D.能力5、根据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强、平衡、不灵活的类型是()A.不可遏制型B.活泼型C.安静型D.抑郁型6、用标准化量表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的方法是()A.实验法B.观察法C.调查法_D.测验法7、引起动机的内在心理条件是()A.感觉B.思维C.需要D.性

4、格8、社会刺激和个体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A.社会心理B.社会知觉第 2 页 共 11 页)C.社会态度D.社会归因9、记忆过程包括()A.识记、保持、回忆或再认B.形象记忆、运动记忆、情绪记忆和语词记忆C.识记、保持和遗忘D.再认、重现和记忆10、在心理学发展过程中,属于人本主义心理学流派的心理学家是()A.弗洛伊得B.罗杰斯C.威特海默D.斯金纳11、人在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方面的性格特征是()A.性格的态度特征B.性格的意志特征C.性格的情绪特征D.性格的理智特征12、心理辅导教师全神贯注地聆听来访者叙述, 认真观察其细微的情绪变化, 并表达对来访者关注和理解的技术是()A.简述语意技

5、术B.倾听技术C.提问技术D.澄清技术13、 ()被誉为心理学之父或心理学第一人。A.冯特B.洛克C.笛卡儿D.缪勒14、教学最重要的目标是促进() ,使学生将获得知识、技能和行为方式有效用于新问题的解决。第 3 页 共 11 页A.理解B.操作C.形成表征D.学习的迁移15、把特质划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的心理学家是()A.奥尔波特B.卡特尔C.吉尔福特D.艾森克16、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为()组块A.92B.72C.52D.6317、 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活动的本质与规律, 探讨学生学习与一般成人学习的不同之处的学习是()A.人和动物的学习B.人类的学习C.学生的学习D.知识和技能的学习18、

6、气质类型在社会上评价是()A.都是好的B.都是坏的C.有好有坏D.无好坏之分19、因素说认为品德构成的要素是道德行为和()A.道德认识B.道德意识C.道德意志D.道德情感第 4 页 共 11 页20、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主要包括()A.感觉、知觉和记忆B.知、情、意过程C.需要、动机和世界观D.能力、气质和性格三、名词解释(共三、名词解释(共 8 8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1616 分)分)1、性格的情绪特征:2、无意注意:3、心理学的三大流派:4、感觉:5、错觉:6、记忆:7、能力:8、近因效应:四、判断题(共四、判断题(共 101

7、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 1 分,共分,共 1010 分)分)1、 ()差别感觉阈限越大,则差别感受性越强。2、 ()虚幻的想象是不受客观现实制约的。3、 ()动机越强,则学习效率越高。4、 ()不管想象的内容如何荒诞,但它们的组成部分还是取材于客观现实,因此想象是我们知觉的翻版或重复。5、 ()“印度狼孩”卡玛拉的故事说明了社会生活实践在人心理产生中的制约作用。6、 ()气质具有天赋性,“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因此,气质是不能改变的。7、 ()知觉是人脑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8、 ()错觉是在客观刺激作用下产生的对刺激的错误知觉。9、 ()“谈虎色变 ”是第一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10、(

8、) “天生的聋子决不能想象出悠美的音乐, 天生的盲人决不能想象出春天的美景。 ”说明想象是有现实基础的,材料来自客观现实。第 5 页 共 11 页五、简答题(共五、简答题(共 6 6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4 4 分,共分,共 2424 分)分)1、试分析说明气质在实践活动的作用。2、教师的情绪与情感的及其作用。3、有哪些动机理论?请分别叙述之。4、意识有哪些特征?5、课堂上怎样组织学生的注意。6、简述注意的分配及注意分配的条件。六、论述题(共六、论述题(共 1 1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010 分,共分,共 1010 分)分)1、什么是问题解决,举例分析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第 6 页 共

9、11 页第 7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一、填空题(共一、填空题(共 101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1、适应环境影响和调节认知活动信息传递的功能2、模仿能力创造能力3、直观性概括性4、集中性思维发散性思维5、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6、记忆思维7、感觉器官个别属性8、间接概括9、沟通与相互影响心理10、人本主义二、选择题(共二、选择题(共 202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 1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1、B2、D3、C4、B5、C6、D7、C8、A9、A10、B11、A12、B13、A14、D15、B16、B17、C18、D19、B20、

10、D三、名词解释(共三、名词解释(共 8 8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1616 分)分)1、性格的情绪特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强度、稳定性、持久性以及主导心境等方面的特征。2、无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做意志的努力的注意。无意注意不是由意识控制的注意,也叫不随意注意。3、心理学的三大流派:格式塔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学说4、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5、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6、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人们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感和从事过的活动,都会在

11、人们头脑中留下不同程度的印象, 这就是记的过程;在一定的条件第 8 页 共 11 页下,根据需要这些储存在头脑中的印象又会被唤起,参与当前的活动, 得到再次应用,这就是忆的过程。7、能力:是指能够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即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心理特征。8、近因效应:是指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四、判断题(共四、判断题(共 101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 1 分,共分,共 1010 分)分)1、错2、错3、错4、错5、对6、错7、错8、错9、错10、对五、简答题(共五、简答题(共 6 6 小题,每题小题,每

12、题 4 4 分,共分,共 2424 分)分)1、气质影响人的实践活动,对人的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了解个体的气质特征和气质类型对于人才和选拔人才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气质对智力的影响。人类气质与整个人的身体组织有关,但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气质主要的生理基础。巴甫洛夫认为, 4 种高级神经活动可能具有不同的气质;相同气质的人可能表现出不同的智力水平。 气质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 对智力发展确有影响。 一些研究表明:气质与 5 种思维品质(思维的深刻性、独创性、灵活性、批判性和敏捷性)的相互关系中发现,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在这5 种思维品质上存在差异,这表明气质与思维品质有密切联系。另外,气质还影响着个体智力

13、活动的特点和方式一。气质对教育工作的意义。在教育工作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气质类型和气质特征,做到“因材施教”,从而提高教育质量。气质类型, 没有好坏之分,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气质特征,找到适合于学生气质特点的最佳策略和方法。 例如,对多血质的学生不能放松对他们的要求,要使他们在多种有意义的活动中培养踏实、 专一和克服困难的精神; 对黏液质的学生要热情,不能操之过急,要允许他们有充分时间考虑问题和作出反应, 鼓励他们参加集体活动,发展他们的灵活性和积极性。 由于胆汁质和抑郁质的学生都具有情绪不稳定的特征, 应该是教师特别关怀和注意的对象。 教师要使具有胆汁质特征的学生多得到工作与休息交替的机会; 使

14、具有抑郁质特征的学生在集体中获得友谊和生活乐趣。 教师要培养这两种气质类型的学生的情绪稳定性。气质类型对职业选择的意义。气质类型和气质特征是职业选择的依据之一,某些气质特征为一个人从事某种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 一般地说,要求持久、细致的工作对黏液质和抑郁质的人较为合适, 对多血质和胆汁质的人不太合适; 要求迅速灵活反应的工作对多血质和胆汁质的人较为合适, 对黏液质和抑郁质的人则较难适应。 在一般实践活动中,由于气质各种特征之间可以互相补偿, 因此对活动效率影响不大, 但在一些特殊职业,如飞行员则具有一定作用。了解气质类型特点对于培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2、 (一)教师情绪与情感的亲切功能,可促使

15、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师生关系是影响学生发展、成长的重要人际关系,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生活、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乐于亲近老师,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健康发展。第 9 页 共 11 页(二)教师情绪与情感的理解功能,可引起学生心理上的共鸣。老师利用自己情绪与情感的感染力向学生提出要求,会使学生感到亲切与善意,就易于为他们所接受,成为学生前进的动力。(三)教师情绪与情感的迁移功能,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对学生真挚的感情“投射”到学生的心灵上,会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使学生产生对老师的亲切感、信任感,进而把对老师的爱迁移到他所教授的课上。(四)教师情绪与情感的内化功能,可使学生效法老师。模仿是青少年学习的一

16、种有效方式,而积极的情感能够促进他们进行模仿学习。3、本能理论:它认为人的活动与行为是先天就内在安排好的。驱力理论:它强调驱力在个体行为激起中的作用,认为动机是由驱力、习惯和诱因共同决定的。诱因理论:动机的诱因论转向外部,强调外界诱因在个体行为激起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关注外界刺激、奖赏、目标等如何引导个体行为的发生。认知失调理论:人的认知、包括思想、信仰和态度等的不一致会产生动机。不一致导致人减少或消除某种不一致的行为, 也就是说人的社会认知过程是一个由平衡到不平衡再到平衡的动态过程。自我效能理论:自我效能是指个体认知到如何应付具体情境的能力。自我效能判断在动机的确定与维持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当个体对目标的实现有高的自我效能判断时, 就会保持高的动机;缺少有关目标进展的信息或低的自我效能认知都会使人放弃努力。4、人类意识概括起来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意识的觉知性,它是人类意识的最基本特征,指人对外界刺激和自身内部心理事件的了解。意识的能动性。它是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表现为意识活动的目的性与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意识的前进性。意识的社会历史制约性。人类意识是在社会生产劳动的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