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每日一练试题D卷 附答案

上传人:学*** 文档编号:333421935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554.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每日一练试题D卷 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1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每日一练试题D卷 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1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每日一练试题D卷 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1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每日一练试题D卷 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1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每日一练试题D卷 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每日一练试题D卷 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每日一练试题D卷 附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2021 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每日一练试题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每日一练试题 D D 卷卷 附答案附答案姓名:_班级:_学号:_考试须知: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20 分钟,本卷满分为 100 分。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学号。一、填空题(共一、填空题(共 101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1、马斯洛认为,人类有 5 种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和爱的需要、 _和_。2、气质是_现象,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气质的_基础。3、能力按照它参与其中的活动的性质可划分_和_。4、根据需要的对象,可以把需要分为_需要和_需要。

2、5、观察过程总是伴随着_活动,因此有把观察称为_。6、凯尔曼认为,态度形成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_ 、_和内化。7、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不同,把它分为_和_。8、注意分配的条件是,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有一种是_的,而且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之间具有_的。9、表象是从_到_的过度阶段,是认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10、性格的形成和发展是_因素和_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二、选择题(共二、选择题(共 202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 1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1、() 指的是个人按自定标准评价自己的行为之后, 在心理上对自己所做的奖励或惩罚。A.直接强化B.间接强化C.奖惩D.自我强化2、赫茨伯格

3、的双因素理论指出激发动机的二个因素是()A.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B.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第 1 页 共 11 页C.认知因素与意志因素D.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3、已有的问题解决的知识经验与活动方式对解决新课题的影响是()A.原型启发B.概念形成C.迁移D.问题解决4、一般把天才儿童智商的最低临界线定为()A.130B.150C.160D.1705、智力分布呈常态分布就是指()A.人与人之间在能力上没有明显的个别差异B.智力中等的人占多数C.智力超常的人占多数D.智力低常的人占多数6、医生根据病人的体温、血压、心电图等检查资料确诊病患,这属于下列哪种思维特性?()A.间接性B.概括性C.预见性D.抽象

4、性7、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遗传素质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B.环境和教育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C.实践活动和主观能动性是心理发展的关键因素D.人的心理发展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8、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A.气质第 2 页 共 11 页B.性格C.兴趣D.能力9、教学最重要的目标是促进() ,使学生将获得知识、技能和行为方式有效用于新问题的解决。A.理解B.操作C.形成表征D.学习的迁移10、正在上课,一位迟到的学生突然推门而入,这时引起大家注意的是()A.不随意注意B.随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D.有意注意11、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的学科。A.社

5、会对心理制约B.心理现象产生机制C.心理的发生、发展D.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12、因素说认为品德构成的要素是道德行为和()A.道德认识B.道德意识C.道德意志D.道德情感13、受经验与习惯的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 它影响问题的解决时的倾向性, 这是()A.定势B.迁移作用C.动机状态D.变式第 3 页 共 11 页14、在人性的叙述中,认为人是理性的,是善良的和值得尊重的是()A.认知主义B.行为主义C.人本主义D.存在主义15、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马斯洛B.勒温C.默里D.罗杰斯16、 心理辅导员把来访者的主要言谈、 思想加以综合整理, 再反馈给来访者的技术是 (

6、)A.简述语意技术B.澄清C.提问D.具体化17、在教学中为了实现知识的迁移,教师应该应用() ,使学生在学习和思维中将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从本质属性中剔除,更好地掌握概念间的因果联系。A.基本原理B.变式C.概念D.教材结构18、生活中所谓的“爱屋及乌”、 “厌恶和尚,恨及袈裟”反映了哪一种知觉印象的效应?()A.首因效应B.晕轮效应C.近因效应D.刻板效应19、用标准化量表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的方法是()A.实验法B.观察法第 4 页 共 11 页C.调查法_D.测验法20、吃了糖以后会觉得桔子酸,这是()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同时对比D.继时对比三、名词解释(共三、名词解释(共 8

7、 8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1616 分)分)1、性格的意志特征:2、形象记忆:3、无意想象:4、知觉:5、社会刻板效应:6、有意想象:7、自我意识:8、情绪情感:四、判断题(共四、判断题(共 101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 1 分,共分,共 1010 分)分)1、 ()情绪是人和动物都有的。2、 ()气质具有天赋性,“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因此,气质是不能改变的。3、() “天生的聋子决不能想象出悠美的音乐, 天生的盲人决不能想象出春天的美景。 ”说明想象是有现实基础的,材料来自客观现实。4、 ()意志行动有明确的行为目的。5、 ()差别感觉阈限越大,则差别感受性越

8、强。6、 ()“鱼和熊掌不能兼得”指的是接近-回避型冲突。7、 () 心境是一种持久而微弱的情绪状态, 具有弥散性, 有时心境的产生是没有原因的。8、 ()感觉阈限越大,则感受性越强。9、 ()气质无好坏之分,而性格有好坏之分。第 5 页 共 11 页10、 ()人的特殊能力发展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人的智力水平的高低。五、简答题(共五、简答题(共 6 6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4 4 分,共分,共 2424 分)分)1、简述创造性思维及其特征。2、情绪有哪些功能?3、试述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及其培养。4、简述适应及感觉适应的特点。5、感觉,知觉?它们之间有哪些联系和区别?6、为什么说人的心理的实质是人

9、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六、论述题(共六、论述题(共 1 1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010 分,共分,共 1010 分)分)第 6 页 共 11 页1、论述知觉的特性?第 7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一、填空题(共一、填空题(共 101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1、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2、心理生理3、模仿能力创造能力4、物质精神5、思维思维的知觉6、服从、同化7、集中性思维发散性思维8、熟练内在联系9、再造想象创造想象10、遗传环境二、选择题(共二、选择题(共 202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 1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1、D2、D

10、3、C4、A5、B6、A7、D8、B9、D10、A11、D12、B13、A14、C15、A16、A17、B18、B19、D20、D三、名词解释(共三、名词解释(共 8 8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1616 分)分)1、性格的意志特征:是指人在自觉条件自己行为方式与控制水平、目标明确程度以及在处理紧急问题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2、形象记忆:是指个人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为内容的记忆。3、无意想象:是指没有预定目的的、不自觉的想象,又称不随意想象。4、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5、社会刻板效应:指人们对社会上某一类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的看法,也

11、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6、有意想象:又称为随意想象,指根据预定目的,在意识的控制下,自觉进行的想象。7、自我意识:是指人对自身以及对自己与客观环境关系的觉察与认识。自我意识是人的意第 8 页 共 11 页识活动能动性的体现,是人的心理区别于动物心理的本质特征表现。8、情绪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四、判断题(共四、判断题(共 101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 1 分,共分,共 1010 分)分)1、对2、错3、对4、对5、错6、错7、错8、错9、对10、错五、简答题(共五、简答题(共 6 6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4 4 分,共分,共 2424 分)分)1、创造性思

12、维是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的特征:(1)由想象表象的参与(2)发散性思维和辐合性思维的共同作用,使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3)远距离联想的能力2、情绪功能:一适应环境的功能;二影响和调节认知活动的功能;三信息传递的功能。3、特征:1、既需要发散思维,又需要集中思维;2、创造性思维没有现成的答案;3、迷恋和目的指向性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特征;4、灵感状态;5、创造性思维需要创造性相象的参与。4、 适应是感受器在刺激的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适应可以引起感受性的提高,也可以引起感受性的降低。 除了视觉适应既可以引起感

13、受性的提高, 也可以引起感受性的降低外,其他感觉的适应都只能引起感受性的降低。视觉适应是最重要的一种适应现象,包括暗适应和明适应。暗适应是个体在暗环境中,视分析器感受性不断提高的过程。 明适应是个体在强光的持续作用下, 视分析器的感受性不断降低的过程。其他感觉适应,如嗅觉适应非常明显。“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即为此现象。 嗅觉适应的速度以刺激物及其强度而转移。 触压觉适应也相当明显,带上眼镜开始感觉到有压感, 但很快就感觉不到。温度觉适应在日常生活中是常见的现象,洗热水澡时,开始感到水烫,经过几分钟后就觉得水不太热了。味觉适应也很明显,厨师由于要不断品尝各种菜肴的

14、味道而使后来烧出的菜愈来愈咸,但痛觉和听觉适应不太明显。5、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第 9 页 共 11 页二者的区别表现为:在反映客观事物属性方面存在差异。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各个属性的综合整体的反映。生理机制上不同。感觉是单一分析器活动的结果,知觉是多种分析器同时或相继协同活动对刺激物或刺激物之间关系的整合结果。经验的参与程度不同。人的感觉是生理心理活动,一般知识经验对感觉的产生影响不大。知觉则以知识经验为基础, 是知觉产生的不可或缺的条件。在知觉过程中,既包

15、括了当前刺激引起的兴奋,也包括了以往相应知识经验的暂时神经联系的恢复过程。感觉和知觉的联系表现为:感觉是知觉产生的基础。感觉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知觉产生的基本条件,没有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反映的感觉,就不可能有反映客观事物整体的知觉。知觉是感觉的深入与发展。一般来说,若能对某客观事物或现象感觉到的个别属性越丰富、越完善,那么对该事物的知觉就越完整、越准确。知觉是高于感觉的心理活动,但并非是感觉的简单相加之总和,它是在个体知识经验的参与下以及个体心理特点,如需要、动机、兴趣、情绪状态等影响下产生的。6、答: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活动内容的源泉;社会生活实践对人的心理起制约作用;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

16、映象;心理是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六、论述题(共六、论述题(共 1 1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010 分,共分,共 1010 分)分)1、答:人对于客观事物能够迅速获得清晰的感知, 这与知觉所具有的基本特性是分不开的。知觉具有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和恒常性等特性。一、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选择性在于把一些对象(或对象的一些特性、标志、性质)优先地区分出来。客观事物是多种多样的, 人总是有选择地以少数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 对它们的知觉格外清晰,被知觉的对象好像从其他事物中突出出来, 出现在“前面”, 而其他的事物就退到后面去了。与此相关的生理基础是: 大脑皮层中一个兴奋中心占优势, 同时皮层的其余部分受抑制。 知觉的选择性揭示了人对客观事物反映的主动性。知觉的选择性依赖于个人的兴趣、态度、需要以及个体的知识经验和当时的心理状态;还依赖于刺激物本身的特点 (强度、 活动性、 对比) 和被感知对象的外界环境条件的特点 (照明度、距离) 。二、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理解性表现为人在感知事物时,总是根据过去的知识经验来解释它、判断它,把它归入一定的事物系统之中,从而能够更深刻地感知它。这就是知觉的理解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