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大学基础课程《心理学》押题练习试卷B卷 附答案

上传人:学*** 文档编号:333421932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501.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大学基础课程《心理学》押题练习试卷B卷 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1大学基础课程《心理学》押题练习试卷B卷 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1大学基础课程《心理学》押题练习试卷B卷 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1大学基础课程《心理学》押题练习试卷B卷 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1大学基础课程《心理学》押题练习试卷B卷 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大学基础课程《心理学》押题练习试卷B卷 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大学基础课程《心理学》押题练习试卷B卷 附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2021 大学基础课程心理学押题练习试卷大学基础课程心理学押题练习试卷 B B 卷卷 附答案附答案姓名:_班级:_学号:_考试须知: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20 分钟,本卷满分为 100 分。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学号。一、填空题(共一、填空题(共 101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1、记忆表象(简称表象)具有两个特征:_和_。2、性格的情绪特征主要有:情绪强度特征、_ 、_特征和主导心境特征。3、凯尔曼认为,态度形成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_ 、_和内化。4、根据注意有无预定目的和意志努力程度不同,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

2、_ 和_。5、人的能力形成和发展,主要是_因素和_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6、 人与人之间在能力上的个别差异, 主要表现在能力类型差异、 _的差异和 _ 差异。7、性格的情绪特征主要有:情绪强度特征、情绪稳定性特征、_特征和_特征。8、在心理学发展过程中, 罗杰斯属于_心理学流派的心理学家。9、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_而产生的_。10、心理学是研究_ 及其_科学。二、选择题(共二、选择题(共 202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 1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1、吃了糖以后会觉得桔子酸,这是()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同时对比D.继时对比2、学校的环境气氛、压力与学生的愿望是

3、影响大学生发展的()A.表现性因素B.知识性因素C.组织性因素第 1 页 共 10 页D.个体性因素3、因素说认为品德构成的要素是道德行为和()A.道德认识B.道德意识C.道德意志D.道德情感4、在学习遇到困难或环境中出现干扰因素时,努力地把自己的注意维持在学习内容上,这时的注意是()A.随意后注意B.有意注意C.不随意注意D.有意后注意5、社会心理主要是通过哪个方面表现出来的?()A.社会行为B.社会舆论C.社会潮流D.社会传统6、用标准化量表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的方法是()A.实验法B.观察法C.调查法_D.测验法7、根据言语描述或图形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新形象的过程是()A.有意想

4、象B.随意想象C.创造想象D.再造想象8、在人性的叙述中,认为人是理性的,是善良的和值得尊重的是()A.认知主义B.行为主义第 2 页 共 10 页C.人本主义D.存在主义9、性格属于下列哪种心理现象?()A.认识过程B.情感过程C.意志过程D.个性心理特征10、下列属于社会文化的是()A.学校文化B.民族文化C.企业文化D.制度文化11、智力分布呈常态分布就是指()A.人与人之间在能力上没有明显的个别差异B.智力中等的人占多数C.智力超常的人占多数D.智力低常的人占多数12、人的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称为()A.个性特点B.心理过程C.心理现象D.个性倾向13、在测验时,如果一个10

5、 岁的儿童通过 10 岁组的全部项目,还通过 11 岁组的两个项目和 12 岁组的一个项目,他的智龄是()A.10 岁 6 个月B.10 岁 8 个月C.10 岁 10 个月D.11 岁14、提出多元智力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卡特尔第 3 页 共 10 页B.吉尔福斯C.斯腾伯格D.达斯和纳格利里15、黏液质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基本特征是()A.强、平衡、灵活B.强、不平衡C.强、平衡、不灵活D.弱16、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按现成方案与程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是(A.常规性思维B.创造性思维C.直觉性思维D.分析性思维17、编制 16 种个性因素问卷的心理学家是()A.奥尔波特B.卡特尔C.吉尔

6、福特D.艾森克18、在人脑中重现过去所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叫()A.想象B.表象C.印象D.迹象19、“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的现象是()A.感觉的适应B.联觉C.感觉的对比D.味觉20、“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明了心理是()A.脑的机能第 4 页 共 10 页)B.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C.在实践中发生发展的D.来自客观现实三、名词解释(共三、名词解释(共 8 8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1616 分)分)1、想象:2、心理学:3、人格:4、实验法:5、晕轮效应:6、社会刻板效应:7、首因效应:8、B 型人格:四、判断题(共四、判断题(共 101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7、 1 1 分,共分,共 1010 分)分)1、 ()错觉是在客观刺激作用下产生的对刺激的错误知觉。2、 ()精神分析学派的最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3、 ()虚幻的想象是不受现实制约的。4、 ()复述是短时记忆保持的重要机制。5、 ()指根据新任务的要求, 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的注意特征是注意的分散现象。6、 ()所谓“潜移默化”,就是指影响通过有意识记而接受。7、 ()自我意识是人的意识活动能动性的体现, 是人的心理区别于动物心理的本质特征表现。8、 ()朝令夕改、人云亦云、随风转舵是缺乏意志自制力的表现。9、 () 心境是一种持久而微弱的情绪状态, 具有弥散性, 有时心境

8、的产生是没有原因的。10、 ()上课时学生被外面传来的歌声所吸引,这是注意转移的表现。五、简答题(共五、简答题(共 6 6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4 4 分,共分,共 2424 分)分)第 5 页 共 10 页1、简述注意的分配及注意分配的条件。2、人的心理活动主要包括哪些方面?3、简述知觉种类。4、简述问题解决及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5、一个人会面临哪些动机冲突?6、什么是归因?归因分析的维度有哪些?六、论述题(共六、论述题(共 1 1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010 分,共分,共 1010 分)分)1、什么是问题解决,举例分析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第 6 页 共 10 页第 7 页 共 10

9、页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一、填空题(共一、填空题(共 101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1、直观性概括性2、情绪稳定性特征情绪持久性3、服从、同化4、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5、遗传环境6、能力发展水平能力表现的早晚7、情绪持久性主导心境8、人本主义9、需要 主观体验10、心理现象规律二、选择题(共二、选择题(共 202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 1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1、D2、A3、B4、B5、A6、D7、D8、C9、D10、B11、B12、B13、A14、C15、C16、A17、B18、B19、A20、B三、名词解释(共三、名词解释(共 8 8 小

10、题,每题小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1616 分)分)1、想象:是对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事物新形象的过程。2、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3、人格: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4、实验法:实验法是指有计划、有目的的控制条件,使被试产生某种心理现象,然后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5、晕轮效应:是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主要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6、社会刻板效应:指人们对社会上某一类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第 8 页 共 10 页

11、统的看法。7、首因效应:指的是人们在对他人总体印象的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8、B 型人格:系一种典型的中庸性格。其特点是:不争强好胜,不贪图名利;不前不后,甘居中游;血液中儿茶酚胺含量较低,不易患高血压、冠心病等。此种性格者有的接近A 型或 C型性格,经过环境影响或自我信念改变亦可发生一定程度的性格改变。四、判断题(共四、判断题(共 101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 1 分,共分,共 1010 分)分)1、错2、错3、错4、对5、错6、错7、对8、错9、错10、错五、简答题(共五、简答题(共 6 6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4 4 分,共分,共 2424 分

12、)分)1、注意的分配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或活动上。注意分配的条件:(1)同时进行的两种或几种活动, 其中最多只能有一种活动是生疏的, 其余的活动必须是熟练的、自动化了的或部分自动化了的。 人对自动化了的活动就不需更多的注意, 而把中心集中在生疏的活动上。(2)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间形成了动作系统。 (反应系统)2、答: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心理过程又分为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其中个性倾向性有需要、动机、 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3、根据知觉的分类标准不同,可把知觉划分为以下种类:根据在知觉

13、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分析器活动,把知觉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以及视听知觉和触摸知觉等。根据知觉对象的特性,把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空间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空间特性的知觉,包括大小知觉、形状知觉、方位知觉、 距离知觉和立体知觉等。 时间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运动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在空间位置移动速度的知觉。根据知觉能否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把知觉分为正确知觉与错觉。错觉是在客观刺激作用下产生的对刺激主观歪曲的知觉。4、问题解决指一系列有目的指向性的认知操作过程。运用新颖独特的方法解决问题的叫创造性问题解决; 运用现有方法解决问题的叫常规性问题解决。 问题解

14、决过程一般经历四个阶段: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主要有知觉情境,知觉情境越简单、明显,有关条件越容易感知,问题越容易解决;情境较复杂、隐匿时,问题就不易解决;定势这种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有时会妨碍问题的解决, 它突出地表现在“功能固着”上; 动机和情绪状态,耶克斯多得逊定律表明,问题解决者应保持适中的动机激奋水平;个性差异,如性格特等。第 9 页 共 10 页5、动机冲突有:(1)接近接近型冲突又称双趋冲突) :人以同样强度追求同时并存的两个目的,但又不能兼得时所产生的内心冲突。(2)回避回避型冲突又称双避冲突, 指人同时遇到两个威胁性事情, 但必须接受其一才

15、能避免其二的内心冲突。 ;(3)接近回避型冲突又称趋避冲突, 指人对同一目的同时产生两种对立的动机, 一方面好而趣之,另一方面恶而避之的内心冲突。(4)多重接近回避型冲突又称多重趋避, 指人面对两个或两个一上目的, 每种目的都有吸引和排斥作用, 而又不能简单地选择一种目标回避另一种目标, 必须作出多重选择以避免导致内心冲突。6、归因是指对自己和他人行为的原因进行分析与推理的过程。韦纳提出归因的三维结构:部位、稳定性和控制性。六、论述题(共六、论述题(共 1 1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010 分,共分,共 1010 分)分)1、问题解决指一系列有目的指向性的认知操作过程。运用新颖独特的方法解决问题的叫创造性问题解决; 运用现有方法解决问题的叫常规性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过程一般经历四个阶段: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主要有知觉情境,知觉情境越简单、明显,有关条件越容易感知,问题越容易解决;情境较复杂、隐匿时,问题就不易解决;定势这种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有时会妨碍问题的解决, 它突出地表现在“功能固着”上; 动机和情绪状态,耶克斯多得逊定律表明,问题解决者应保持适中的动机激奋水平;个性差异,如性格特等。第 10 页 共 1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