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每周一练试卷A卷

上传人:学*** 文档编号:333421928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522.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每周一练试卷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1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每周一练试卷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1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每周一练试卷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1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每周一练试卷A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1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每周一练试卷A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每周一练试卷A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每周一练试卷A卷(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2021 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每周一练试卷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每周一练试卷 A A 卷卷姓名:_班级:_学号:_考试须知: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20 分钟,本卷满分为 100 分。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学号。一、填空题(共一、填空题(共 101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1、性格是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_和习惯化了的_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2、美国的心理学家_ 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3、注意保持在某一_上的时间是狭义注意稳定性;注意保持在某一_上的时间是广义注意稳定性。4、记忆表象(简称表象)具有两个特征:_和_。5、

2、心理学是研究_ 及其_科学。6、艾宾浩斯用首创的便于控制的识记材料,即无意义音节来研究记忆,从而揭示了人类遗忘的规律是_ 、_ 。7、人的能力形成和发展,主要是_因素和_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8、同一时间内能够清楚把握的注意对象的数量即注意的_,又称注意的_。9、人类获取外界信息的最重要的两种感觉是_和_。10、凯尔曼认为,态度形成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_ 、_和内化。二、选择题(共二、选择题(共 202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 1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1、吃了糖以后会觉得桔子酸,这是()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同时对比D.继时对比2、汽车司机在驾驶时,能熟练地做到眼耳手脚并用

3、,这种注意特性是()A.注意分散B.注意分配第 1 页 共 10 页C.注意转移D.注意广度3、 心理辅导教师对来访者模棱两可或意义隐藏的语句给予进一步详细叙述的技术属于 ()A.澄清技术B.具体化技术C.提问技术D.面质技术4、编制 16 种个性因素问卷的心理学家是()A.奥尔波特B.卡特尔C.吉尔福特D.艾森克5、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为()组块A.92B.72C.52D.636、比率智商的公式是()A.IQ=CA/MA100B.IQ=CA/MA100%C.IQ=MA/CA100%D.IQ=MA/CA1007、学生能做到“一题多解”的思维活动是()A.再现思维B.集中思维C.发散思维D.抽象思

4、维8、在心理学发展过程中,属于人本主义心理学流派的心理学家是(A.弗洛伊得B.罗杰斯第 2 页 共 10 页)C.威特海默D.斯金纳9、记忆过程包括()A.识记、保持、回忆或再认B.形象记忆、运动记忆、情绪记忆和语词记忆C.识记、保持和遗忘D.再认、重现和记忆10、同一感受器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所发生的感受性的变化现象是()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感觉相互作用D.联觉11、一般能力的综合体是()A.社交能力B.智力C.操作能力D.创造能力12、各种社会关系得以实现和发展的基础是()A.人际沟通B.人际交往C.亲和行为D.人际关系13、在实际需要时,能够迅速灵活地提取信息以解决当前实际问题的

5、记忆品质是()A.记忆准备性B.记忆正确性C.记忆持久性D.记忆敏捷性14、在非对抗性态度的条件下, 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他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之产生一致性,称为()A.从众第 3 页 共 10 页B.顺从C.暗示D.模仿15、“北方人比较毫爽、耿直,南方人比较精明、感情细腻”这种区分是()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刻板印象16、多血质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基本特征是()A.强、平衡、灵活B.强、不平衡C.强、平衡、不灵活D.弱17、 问题解决效率受问题的难易和问题解决者情绪状态的影响当在解决难度大的问题时其动机水平应处于()水平。A.强B.弱C.中等D.偏低18、心理健康教

6、育的灵魂和根基是()A.全体性B.科学性C.主体性D.发展性19、在比纳-西蒙智力测验中,每完成一个题目代表几个月的智龄?()A.l 个月B.2 个月C.3 个月D.4 个月20、根据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以把记忆分成()第 4 页 共 10 页A.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B.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C.机械记忆和逻辑记忆D.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三、名词解释(共三、名词解释(共 8 8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1616 分)分)1、情景记忆:2、性格的情绪特征:3、表象:4、创造想象:5、心理学:6、性格的态度特征:7、需要:8、人格:四、判断题(共四、判断题(共 1010 小题

7、,每题小题,每题 1 1 分,共分,共 1010 分)分)1、 ()差别感觉阈限越大,则差别感受性越强。2、 ()动机越强,则学习效率越高。3、 ()复杂意志行动中,决策阶段是其关键阶段。4、 ()印度狼孩“卡玛拉”事件说明了社会现实与生活实践在人心理发展中的重要性。5、 ()绝对感觉阈限越大,则绝对感受性越弱。6、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说明的是气质的稳定性特征。7、 ()所谓“潜移默化”,就是指影响通过有意识记而接受。8、 ()所谓“潜移默化”,就是指影响通过有意识记而接受9、 ()“谈梅生津”是第二信号系统的作用。10、 ()气质无好坏之分,而性格有好坏之分。五、简答题(共五、简答题

8、(共 6 6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4 4 分,共分,共 2424 分)分)1、什么是创造想象?创造想象的形式与发展的基本条件有哪些?第 5 页 共 10 页2、什么是情绪?情绪有哪些种类?3、情绪与情感的功能及效用。4、教师应如何对学生进行良好情绪的培养?5、注意的品质有哪些?6、教师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良好观察力?六、论述题(共六、论述题(共 1 1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010 分,共分,共 1010 分)分)1、什么是问题解决,举例分析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第 6 页 共 10 页第 7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一、填空题(共一、填空题(共 101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2 2

9、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1、态度行为方式2、加德纳3、对象活动4、直观性概括性5、心理现象规律6、先快后慢先多后少7、遗传环境8、广度范围9、视觉听觉10、服从、同化二、选择题(共二、选择题(共 202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 1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1、D2、B3、A4、B5、B6、D7、C8、B9、A10、A11、B12、A13、D14、C15、D16、A17、B18、B19、B20、B三、名词解释(共三、名词解释(共 8 8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1616 分)分)1、情景记忆:是指个人以亲身经历的、 发生在一定时间和地点的事件或情景为内容

10、的记忆。2、性格的情绪特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强度、稳定性、持久性以及主导心境等方面的特征。3、表象:是指人脑对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的反映。4、创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不根据现成的描述,在人脑中独立创造事物新形象的心理过程。5、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6、性格的态度特征:是指人在对现实的稳定态度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它是性格特征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第 8 页 共 10 页7、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生理与心理的不平衡状态,它是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8、人格: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

11、一的心理品质。四、判断题(共四、判断题(共 101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 1 分,共分,共 1010 分)分)1、错2、错3、错4、对5、对6、对7、错8、错9、对10、对五、简答题(共五、简答题(共 6 6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4 4 分,共分,共 2424 分)分)1、创造想象是指根据一定目的和任务,不依据现成的描述,在人脑中独立创造事物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创造想象是不依据现成描述而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它是人类创造性活动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 也是创造性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 因此创造想象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发展创造想象的基本条件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具有创造动机。社会生活

12、不断地对个体提出创造新事物、 解决新问题的要求, 这种要求反映在人脑中就成为创造新事物的需要和动机,成为创造想象的推动力。扩大知识范围,增加表象的储备。没有一定知识作基础,没有相应表象作储备, 创造想象很难顺利进行, 因为创造想象既有将有关表象的某些要素重新排列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也有通过抽取事物某些本质特征而构成新形象的过程, 这些创造想象的形成都是以丰富的表象储备为先决条件的。 积极的思维活动。 创造想象受思维活动的调节。人的思维是由一定问题引起,并指向问题的解决,如果不加以思索,信马由缰,就很难创造出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 令人信服的形象来。艰巨劳动与灵感。灵感是创造活动接近突破时出现

13、的心理状态, 带有突然性。但是,灵感的出现首先表现为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创造对象上,意识处于十分清晰、敏锐状态中,思维活动极为活跃并有极高的工作效率。灵感的出现解决了久思不解的问题, 常会伴有无法形容的喜悦。 灵感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人脑中所固有的,而是经过艰巨劳动,长期酝酿促成的。2、情绪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美国心理学家克雷奇将人类情绪分为:原始情绪,与感觉刺激有关的情绪,与自我评价的情绪,与别人有关的情绪。3、 (一)动机推动功能。动机是推动个体从事某种行为、趋向某些目标的内部动力,可以说个体所有有意识的行为都是在动机的推动下完成的。 情绪和情感对个体行

14、为具有增力性或减力性的作用。 (积极、消极的情绪)(二)适应调节功能。对情绪进行自我控制、引导、调节和适度的发泄,有利于适应当今复杂的社会生活,有助于工作、学习和身心健康。(三)信号表达功能。情绪和情感的信号表达功能主要表现在它的预警功能和沟通、交流功能。4、老师对学生的教育要以“自我”训练为主,教育学生如何了解识别他人的情绪,了解自身情绪以及内在情绪感受调节, 将情绪教育融入各科课程有意识地加强教学活动中的情绪智力色彩,以提高学生的情绪智力水平。第 9 页 共 10 页5、答:注意的品质主要有:注意广度、注意稳定性、注意分配、注意转移。6、观察是知觉的高级形式,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具有主动性

15、的知觉过程。观察是一种有意知觉, 按照个体预定的目的与计划来组织自己的知觉活动。 观察是人的实践活动所必需具有的心理活动,观察力是智力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观察力培养是学校教育、 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与任务; (2)制定周密的观察计划; (3) 具备观察事物或现象的必要知识; (4) 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 (5)记录并整理观察记录; (6)分析、归纳和总结观察结果;(7)养成良好的观察品质与观察习惯。六、论述题(共六、论述题(共 1 1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010 分,共分,共 1010 分)分)1、问题解决指一系列有目的指向性的认知操作过程。运用新颖独特的方法解决问题的叫创造性问题解决; 运用现有方法解决问题的叫常规性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过程一般经历四个阶段: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主要有知觉情境,知觉情境越简单、明显,有关条件越容易感知,问题越容易解决;情境较复杂、隐匿时,问题就不易解决;定势这种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有时会妨碍问题的解决, 它突出地表现在“功能固着”上; 动机和情绪状态,耶克斯多得逊定律表明,问题解决者应保持适中的动机激奋水平;个性差异,如性格特等。第 10 页 共 1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