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提升训练试题C卷 含答案

上传人:学*** 文档编号:333421919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548.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提升训练试题C卷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1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提升训练试题C卷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1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提升训练试题C卷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1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提升训练试题C卷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1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提升训练试题C卷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提升训练试题C卷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提升训练试题C卷 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2021 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提升训练试题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提升训练试题 C C 卷卷 含答案含答案姓名:_班级:_学号:_考试须知: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20 分钟,本卷满分为 100 分。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学号。一、填空题(共一、填空题(共 101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1、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_而产生的_。2、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_和_。3、记忆表象(简称表象)具有两个特征:_和_。4、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通过与相互影响而建立起来的_ 的关系。5、根据需要的起源,可以把需要分为_需要

2、和_需要。6、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气质、_和_。7、思维是客观事物或现象在人脑中_和_的反映。8、艾宾浩斯用首创的便于控制的识记材料,即无意义音节来研究记忆,从而揭示了人类遗忘的规律是_ 、_ 。9、有意后注意是在_基础上产生并与目的任务相联系,但又不需要_的注意。10、同一时间内能够清楚把握的注意对象的数量即注意的_,又称注意的_。二、选择题(共二、选择题(共 202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 1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1、不爱与人交往、有孤独感,动作显得缓慢、单调、深沉的特征属于()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2、下列哪个选项是根据动机对活动作用大小划分的。 ()A

3、.主导动机和辅助动机B.意识动机和潜意识动机C.高尚动机和低级动机第 1 页 共 10 页D.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3、多血质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基本特征是()A.强、平衡、灵活B.强、不平衡C.强、平衡、不灵活D.弱4、个体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力是()A.感觉B.知觉C.需要D.能力5、 “心不在焉, 则黑白在前而不见, 擂鼓在侧而不闻”说明人的心理活动过程离不开 (A.感知B.记忆C.注意D.思维6、编制 16 种个性因素问卷的心理学家是()A.奥尔波特B.卡特尔C.吉尔福特D.艾森克7、学生能做到“一题多解”的思维活动是()A.再现思维B.集中思维C.发散思维D.抽象思维8、需要层

4、次理论提出的需要层级依次为()A.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学习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B.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C.生理需要、自尊需要、归属需要、求知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第 2 页 共 10 页)D.生理需要、安全需要、自尊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9、一俊遮百丑、一坏百坏描述了社会认知信息整合过程中的()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刻板印象10、用标准化量表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的方法是()A.实验法B.观察法C.调查法_D.测验法11、人类主要的社会性动机是()A.饥饿动机和干渴动机B.成就动机和交往动机C.好奇动机和探索动机D.探索

5、动机和操弄动机12、在人脑中重现过去所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叫()A.想象B.表象C.印象D.迹象13、实验表明,学习材料的中间部分记忆效果较差,原因是受到()影响。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干扰抑制D.双重抑制14、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事物加以处理并作出解释或判断的组织加工过程是(A.知觉整体性B.知觉选择性C.知觉理解性第 3 页 共 10 页)D.知觉恒常性15、用红笔划出书中的重点是利用了知觉的()特性。A.整体性B.选择性C.理解性D.恒常性16、学校的环境气氛、压力与学生的愿望是影响大学生发展的()A.表现性因素B.知识性因素C.组织性因素D.个体性因素17、开卷考试的记忆活动是

6、()A.识记B.保持C.回忆D.再认18、当人们在交谈中提到“黄山”时,头脑中出现迎客松的形象,这是(A.知觉B.重现C.表象D.想象19、人的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称为()A.个性特点B.心理过程C.心理现象D.个性倾向20、一般把天才儿童智商的最低临界线定为()A.130B.150C.160第 4 页 共 10 页)D.170三、名词解释(共三、名词解释(共 8 8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1616 分)分)1、发散思维:2、表象:3、实验法:4、形象记忆:5、社会刻板效应:6、有意注意:7、心理学:8、气质:四、判断题(共四、判断题(共 1010 小题,每题小

7、题,每题 1 1 分,共分,共 1010 分)分)1、 ()气质无好坏之分,而性格有好坏之分。2、 ()斯坦福-比纳智力测验量表所用的智商是离差智商。3、 ()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前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做正迁移。4、 ()动机越强,则学习效率越高。5、() “天生的聋子决不能想象出悠美的音乐, 天生的盲人决不能想象出春天的美景。 ”说明想象是有现实基础的,材料来自客观现实。6、 ()朝令夕改、人云亦云、随风转舵是缺乏意志自制力的表现。7、 ()在复习时把相似的材料放在一起进行,复习效果会更好。8、 ()意志行动有明确的行为目的。9、 ()错觉是在客观刺激作用下产生的对刺激的错误知觉。10、 ()差

8、别感觉阈限越大,则差别感受性越强。五、简答题(共五、简答题(共 6 6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4 4 分,共分,共 2424 分)分)1、简述注意的稳定性及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第 5 页 共 10 页2、梦的伪装方法主要有哪些?3、什么是启发法,常见的启发性策略有哪些?4、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5、培养创造思维的具体方法。6、试分析说明气质在实践活动的作用。六、论述题(共六、论述题(共 1 1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010 分,共分,共 1010 分)分)1、如何将注意的规律运用到实际的教学活动当中去?第 6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一、填空题(共一、填空题(共 1010 小题

9、,每题小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1、需要 主观体验2、保持再现(或回忆和再认)3、直观性概括性4、沟通心理5、生理需要 社会需要6、性格能力7、间接概括8、先快后慢先多后少9、有意注意意志努力10、广度范围二、选择题(共二、选择题(共 202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 1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1、D2、A3、A4、C5、C6、B7、C8、B9、C10、D11、B12、B13、D14、C15、B16、A17、D18、C19、B20、A三、名词解释(共三、名词解释(共 8 8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1616 分)分)1、发散思维:又称为

10、求异思维或分散思维,是指从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解决问题答案的思维。2、表象:是指人脑对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的反映。3、实验法:实验法是指有计划、有目的的控制条件,使被试产生某种心理现象,然后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4、形象记忆:是指个人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为内容的记忆。5、社会刻板效应:指人们对社会上某一类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6、有意注意:也叫随意注意,是指一种自觉的,有预定目的的,必要时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第 7 页 共 10 页的注意。7、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8、气质:是指一个人典型和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它不以

11、人的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四、判断题(共四、判断题(共 101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 1 分,共分,共 1010 分)分)1、对2、错3、错4、错5、对6、错7、错8、对9、错10、错五、简答题(共五、简答题(共 6 6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4 4 分,共分,共 2424 分)分)1、注意的稳定性:指注意保持在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上的时间长短。其标志是在某一段时间内注意的高度集中,这是注意在时间上的特征。注意的稳定性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指注意维持在同一对象上的时间。人在感受同一事物时,注意很难长时间地保持固定不变。广义:指注意维持在同一活动上的时间。虽然人接触的对象或行动有所变化,但

12、人对整个活动的注意却保持不变。如完成做作业的任务活动。影响因素:(1) 和对象本身的特点有关: 内容丰富, 复杂多变易稳定; 内容贫乏, 单调静止难维持稳定(如看照片与看电影) 。(2)和活动的内容及活动的方式有关:复杂而持续时间长的活动适当变化流动的内容和方式。初中生的功课安排问题:性质不同的文理科,难易不同的内容适当隔开。(3)和主体状况有关:意志强,善于控制,有积极态度,兴趣,目的任务明确易保持;生病,失眠,疲劳,心境不佳难保持。2、答:伪装的方法有四种:1、减缩:删减显性梦境的情节。2、转移:转移显性梦境的情节。3、象征:潜性梦境中被压抑的冲动或欲望以象征性的表征出现在显性梦境中。4、

13、再修正:个体在陈述显性梦境时,会对梦中情节加以修正。3、答:启发法是人根据一定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搜索,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常见的启发性策略有:代表性启发,指人们估计事件发生的概率时,受它与其所属总体的基本特性相似性程度的影响。易得性启发: 指倾向于根据事件或者现象在记忆中获得的难易程度来评估其概率的现象,即根据事件或现象在记忆中是否容易提取到来做判断和决策。锚定和调整启发法:指人们根据给定的信息作出最初的估计后,以后根据当前的问题对第 8 页 共 10 页最初的估计做出调整,但是调整的幅度不大。4、 (1)加深对任务的理解,合理地组织活动。对任务的重要性理解的越清楚深刻,完成

14、任务的愿望越强烈,与完成任务有关的一切事物越能引起人的注意; 在明确任务的前提下, 合理地组织安排好活动直接有利于注意的集中。(2)排除无关因素的干扰。有意注意是需要以顽强的意志同各种干扰作斗争而坚持的。(3)培养间接兴趣。间接兴趣是指对活动目的或结果的兴趣, 间接兴趣越稳定,越能对活动对象产生有意注意。5、 (1)要让学生了解关于创造思维的一般原理和基本规律, 掌握创造思维特点和构成要素。(2)要引导学生对照自身的思维特点,找出优缺点,扬长避短,认准努力方向。(3)要在学习上自觉地训练,开发自己的创造思维,消除思维惯性,克服思维惰性,不人云亦云,不唯名人言论是从,不局限于一家之言,独立思考,

15、创造性的去学习。(4)要让学生学会科学用脑,充分利用思想高潮。6、气质影响人的实践活动,对人的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了解个体的气质特征和气质类型对于人才和选拔人才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气质对智力的影响。人类气质与整个人的身体组织有关,但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气质主要的生理基础。巴甫洛夫认为, 4 种高级神经活动可能具有不同的气质;相同气质的人可能表现出不同的智力水平。 气质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 对智力发展确有影响。 一些研究表明:气质与 5 种思维品质(思维的深刻性、独创性、灵活性、批判性和敏捷性)的相互关系中发现,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在这5 种思维品质上存在差异,这表明气质与思维品质有密切联系。另外,气

16、质还影响着个体智力活动的特点和方式一。气质对教育工作的意义。在教育工作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气质类型和气质特征,做到“因材施教”,从而提高教育质量。气质类型, 没有好坏之分,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气质特征,找到适合于学生气质特点的最佳策略和方法。 例如,对多血质的学生不能放松对他们的要求,要使他们在多种有意义的活动中培养踏实、 专一和克服困难的精神; 对黏液质的学生要热情,不能操之过急,要允许他们有充分时间考虑问题和作出反应, 鼓励他们参加集体活动,发展他们的灵活性和积极性。 由于胆汁质和抑郁质的学生都具有情绪不稳定的特征, 应该是教师特别关怀和注意的对象。 教师要使具有胆汁质特征的学生多得到工作与休息交替的机会; 使具有抑郁质特征的学生在集体中获得友谊和生活乐趣。 教师要培养这两种气质类型的学生的情绪稳定性。气质类型对职业选择的意义。气质类型和气质特征是职业选择的依据之一,某些气质特征为一个人从事某种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 一般地说,要求持久、细致的工作对黏液质和抑郁质的人较为合适, 对多血质和胆汁质的人不太合适; 要求迅速灵活反应的工作对多血质和胆汁质的人较为合适, 对黏液质和抑郁质的人则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