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押题练习试题D卷 含答案

上传人:学*** 文档编号:333421619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580.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押题练习试题D卷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1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押题练习试题D卷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1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押题练习试题D卷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1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押题练习试题D卷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1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押题练习试题D卷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押题练习试题D卷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押题练习试题D卷 含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2021 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押题练习试题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押题练习试题 D D 卷卷 含答案含答案姓名:_班级:_学号:_考试须知: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20 分钟,本卷满分为 100 分。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学号。一、填空题(共一、填空题(共 101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1、性格的形成和发展是_因素和_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2、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包括_保持_。3、有意后注意是在_基础上产生并与目的任务相联系,但又不需要_的注意。4、从_到_是性格形成的最主要的阶段。5、马斯洛认为,人类有 5 种基

2、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和爱的需要、 _和_。6、思维是客观事物或现象在人脑中_和_的反映。7、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_的客观事物的_的反映。8、沙赫特的情绪三因素说把情绪产生归之于三个因素的相互作用:_、_和认知因素。9、气质是_现象,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气质的_基础。10、情绪和情感作为人反映客观世界的一种形式,具有、_和_功能。二、选择题(共二、选择题(共 202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 1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1、属于人的心理发展特点的是()A.集中性与分散性B.连续性与阶段性C.平衡性与差异性D.方向性与可逆性2、闻到苹果香味,看到苹果红色外观,触摸苹果光滑

3、的果皮等所引起的心理活动活动是()A.感觉第 1 页 共 11 页B.知觉C.感受性D.感觉阈限3、属于大学教师的教育能力的是()A.班级管理能力B.心理辅导能力C.敏锐的思维能力D.教学的能力4、把特质划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的心理学家是()A.奥尔波特B.卡特尔C.吉尔福特D.艾森克5、看到别人穿时装,自己也去买来穿上,属于()A.服从B.从众C.模仿D.暗示6、“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的现象是()A.感觉的适应B.联觉C.感觉的对比D.味觉7、把注意保持在同一活动上的时间是指()A.注意的广度B.广义注意稳定性C.狭义注意稳定性D.注意的转移8、创造性思维中能对问题提出超乎寻常的新颖

4、独特的见解的思维特征是(A.流畅性第 2 页 共 11 页)B.变通性C.新颖性D.独特性9、在家庭诸因素中,对儿童性格形成和发展具有特别重要作用的是()A.家庭结构B.出生顺序C.家庭的贫富程度D.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态度10、人的个性结构的核心成分是()A.性格B.气质C.能力D.兴趣11、心理学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系统性的原则、发展性原则和()A.客观性原则B.自然性原则C.社会性原则D.主观性原则12、个体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力是()A.感觉B.知觉C.需要D.能力13、根据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强、平衡、不灵活的类型是(A.不可遏制型B.活泼型C.安静型D.抑郁型14

5、、同一感受器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所发生的感受性的变化现象是()A.感觉适应第 3 页 共 11 页)B.感觉对比C.感觉相互作用D.联觉15、人们常说的“一己之心,度人之腹”表现了社会知觉的哪个特征?()A.选择性B.显着性C.投射性D.两极性16、人们对人或事物所持有的一套比较笼统、 概括、固定的看法, 并以这种看法作为评价人或事物的依据()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刻板印象效应17、将人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的是()A.荣格B.谢尔顿C.威特金D.霍兰德18、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主要包括()A.感觉、知觉和记忆B.知、情、意过程C.需要、动

6、机和世界观D.能力、气质和性格19、教师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 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去探究和发现新知识和问题的方法是()A.讲授法B.发现法C.掌握学习法D.头脑风暴法第 4 页 共 11 页20、吃了糖以后会觉得桔子酸,这是()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同时对比D.继时对比三、名词解释(共三、名词解释(共 8 8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1616 分)分)1、人格:2、性格的意志特征:3、知觉:4、近因效应:5、晕轮效应:6、意志:7、注意的范围:8、概念:四、判断题(共四、判断题(共 101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 1 分,共分,共 1010

7、分)分)1、 ()虚幻的想象是不受现实制约的。2、 () “笨鸟先飞”、 “勤能补拙”, 说明优良的个性品质是促进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3、 ()动机越强,则学习效率越高。4、 ()自我意识是人的意识活动能动性的体现, 是人的心理区别于动物心理的本质特征表现。5、 ()指根据新任务的要求, 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的注意特征是注意的分散现象。6、 ()情绪是人和动物都有的。7、 ()意志行动有明确的行为目的。8、 ()在复习时把相似的材料放在一起进行,复习效果会更好。9、 ()知觉是人脑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10、 ()心境是一种持久而微弱的情绪状态,具有弥散性,有时心境的产生是

8、没有原因第 5 页 共 11 页的。五、简答题(共五、简答题(共 6 6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4 4 分,共分,共 2424 分)分)1、什么是注意?注意具有哪些功能?2、简述注意的品质。3、培养创造思维的具体方法。4、简述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5、记忆的品质和培养。6、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六、论述题(共六、论述题(共 1 1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010 分,共分,共 1010 分)分)第 6 页 共 11 页1、简述动机的内涵及功能,举例说明动机强度与工作、学习效率的关系。并结合个人经验,阐述个体性格形成的影响因素与作用。第 7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一、填空题(共一、填空

9、题(共 101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1、遗传环境2、识记再认或回忆3、有意注意意志努力4、出生 5、6 岁5、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6、间接概括7、感觉器官个别属性8、环境因素生理因素9、心理生理10、适应环境影响和调节认知活动信息传递的功能二、选择题(共二、选择题(共 202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 1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1、B2、A3、D4、B5、C6、A7、B8、C9、D10、A11、A12、C13、C14、A15、C16、D17、A18、D19、B20、D三、名词解释(共三、名词解释(共 8 8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2 2

10、分,共分,共 1616 分)分)1、人格: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2、性格的意志特征:是指人在自觉条件自己行为方式与控制水平、目标明确程度以及在处理紧急问题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3、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4、近因效应:是指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5、晕轮效应:是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主要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第 8 页 共 11 页6、意志:是人自觉的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自

11、己的行为,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7、注意的范围:也叫注意的广度,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意识能清楚地把握对象数量的多广的注意特征。8、概念:在心理学上指的是反映客观事物共同特点与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高级认知活动的基本单元,以一个符合,就是词的形式来表现。四、判断题(共四、判断题(共 101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 1 分,共分,共 1010 分)分)1、错2、对3、错4、对5、错6、对7、对8、错9、错10、错五、简答题(共五、简答题(共 6 6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4 4 分,共分,共 2424 分)分)1、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基本特

12、点。指向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内, 人的心理活动有选择地朝着一定的对象。 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客观事物上的强度或紧张度。 指向和集中是同一注意状态下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 注意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它是心理过程的共同特性, 是心理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具有动力性。它具有三个功能:第一,选择功能。它使人在某一瞬间选择具有意义的、符合活动需要的客观事物,避开或抑制无关刺激。 第二,保持功能。它使人的心理活动持续保留在所选择的对象上,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第三, 对活动的调节与监督功能。它使人的心理活动沿着一定的目标和方向进行, 并根据当前需要作出适当分配和及时转移, 以此来适应瞬息万蛮的客观环境。

13、2、注意的广度(注意的范围)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觉察到客体的数量。“一目十行”注意的稳定性指注意保持在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上的时间长短。其标志是在某一段时间内注意的高度集中,这是注意在时间上的特征。注意的稳定性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指注意维持在同一对象上的时间。人在感受同一事物时,注意很难长时间地保持固定不变。广义:指注意维持在同一活动上的时间。虽然人接触的对象或行动有所变化,但人对整个活动的注意却保持不变。如完成做作业的任务活动。注意的分配,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或活动上。注意的转移,指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有目的地、及时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或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个

14、对象或另一活动上。如课与课间的转移。3、 (1)要让学生了解关于创造思维的一般原理和基本规律, 掌握创造思维特点和构成要素。(2)要引导学生对照自身的思维特点,找出优缺点,扬长避短,认准努力方向。(3)要在学习上自觉地训练,开发自己的创造思维,消除思维惯性,克服思维惰性,不人云亦云,不唯名人言论是从,不局限于一家之言,独立思考,创造性的去学习。(4)要让学生学会科学用脑,充分利用思想高潮。第 9 页 共 11 页4、答:(1)有正常的智力水平。(2)能够了解并接受自己。(3)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4)善于调节与控制情绪。(5)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5、 (1)记忆的品质是衡量一个人记忆力好

15、坏的标准,它主要包括:记忆的敏捷性、记忆的持久性、记忆的准确性、记忆的准备性(2)记忆力的培养唤起记忆的愿望。 教师在各科教学中应及时给学生提供识记的目的、 任务和具体要求,在此基础上, 中学阶段应该培养学生主动自觉地提出记忆的任务, 特别是长远的记忆目标和任务。增强记忆的信心。记忆活动是一种艰苦的脑力活动,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意志坚强,信心十足,因此老师要打破学生的自卑感,培养学生的记忆信心。 教授记忆的方法。 帮助学生掌握与运用记忆的方法, 是培养记忆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此,老师要加以正确引导,让学生掌握符合记忆规律的科学记忆方法。 培养自我检查的习惯。自我测验、自我复述、自问自答、独立作业

16、等都是自我检验的有效方式。 讲究记忆卫生。主要包括:保持稳定而愉快的情绪,劳逸结合,积极参加文体活动,科学用脑等。6、 (1)动机强度。在一定的限度内,动机强度与解决问题的效率成正比。在解决问题中,中等水平的动机是最佳状态。(2) 知识容量与结构。 只有依据一定的知识, 才能为问题的解决确定方向、 途径和方法。这里的知识既指一个人所拥有的知识经验的数量,也是其所拥有的知识经验的质量及结构。(3)思维定势。思维定势是指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作了特定加工方式的准备, 它使人倾向于以一定特定的方式进行认知操作。(4)酝酿效应。当人们反复致力于某一问题的解决而又不得其解时, 如果把问题暂时搁置一段时间,然后再回过头来解决,这时往往能很快找到解决的方法。(5)思维策略。思维策略指的是个体在信息加工过程中采用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它是影响问题解决过程的最直接的因素。(6) 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是个体面临的问题呈现模式与其已有的知识结构所形成的差异。若两者之间差异越小,问题越易解决。六、论述题(共六、论述题(共 1 1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010 分,共分,共 1010 分)分)1、答:动机的内涵: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