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大学基础课程《心理学》能力测试试卷A卷 附解析

上传人:学*** 文档编号:333421217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530.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大学基础课程《心理学》能力测试试卷A卷 附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1大学基础课程《心理学》能力测试试卷A卷 附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1大学基础课程《心理学》能力测试试卷A卷 附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1大学基础课程《心理学》能力测试试卷A卷 附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1大学基础课程《心理学》能力测试试卷A卷 附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大学基础课程《心理学》能力测试试卷A卷 附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大学基础课程《心理学》能力测试试卷A卷 附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2021 大学基础课程心理学能力测试试卷大学基础课程心理学能力测试试卷 A A 卷卷 附解析附解析姓名:_班级:_学号:_考试须知: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20 分钟,本卷满分为 100 分。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学号。一、填空题(共一、填空题(共 101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1、能力按照它的功能可划分为认知能力、_和_。2、根据注意有无预定目的和意志努力程度不同,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_ 和_。3、情景记忆是个人以亲身经历的、发生在一定_和_的事件(情景)为内容的记忆。4、马洛斯认为只有_需要满足以后才会出现_

2、需要。5、根据动机的起源,可以把动机分为_动机和_动机。6、表象是从_到_的过度阶段,是认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7、观察过程总是伴随着_活动,因此有把观察称为_。8、同一时间内能够清楚把握的注意对象的数量即注意的_,又称注意的_。9、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通过_而建立起来的_ 的关系。10、美国的心理学家_ 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二、选择题(共二、选择题(共 202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 1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1、气质类型在社会上评价是()A.都是好的B.都是坏的C.有好有坏D.无好坏之分2、不少大学生恋爱态度呈现轻率化的现象表现为()A.“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B.“爱

3、人只有一个,情人可以多个”C.主观学业第一,客观爱情至上第 1 页 共 10 页D.“儿女情长,英雄气短”3、受经验与习惯的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它影响问题的解决时的倾向性,这是()A.定势B.迁移作用C.动机状态D.变式4、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实际上是知识()的三种模式。A.接受过程B.认知过程C.同化过程D.学习过程5、用红笔划出书中的重点是利用了知觉的()特性。A.整体性B.选择性C.理解性D.恒常性6、在非对抗性态度的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他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之产生一致性,称为()A.从众B.顺从C.暗示D.模仿7、 ()被誉为心理学之父或心理学第一

4、人。A.冯特B.洛克C.笛卡儿D.缪勒8、心理辅导员把来访者的主要言谈、 思想加以综合整理,再反馈给来访者的技术是()A.简述语意技术第 2 页 共 10 页B.澄清C.提问D.具体化9、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不断的自我认识和反思能力是()A.教学设计能力B.教学组织能力C.教学决策能力D.教学监控能力10、“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的现象是()A.感觉的适应B.联觉C.感觉的对比D.味觉11、用标准化量表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的方法是()A.实验法B.观察法C.调查法_D.测验法12、把注意保持在同一活动上的时间是指()A.注意的广度B.广义注意稳定性C.狭义注意稳定

5、性D.注意的转移13、根据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以把记忆分成()A.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B.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C.机械记忆和逻辑记忆D.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14、在比纳-西蒙智力测验中,每完成一个题目代表几个月的智龄?(A.l 个月第 3 页 共 10 页)B.2 个月C.3 个月D.4 个月15、遵从、认同和内化是大学生态度与品德的()A.形成阶段B.转化阶段C.习得阶段D.修正阶段16、“活泼好动”是下列哪种表现?()A.能力B.兴趣C.气质D.性格17、汽车司机在驾驶时,能熟练地做到眼耳手脚并用,这种注意特性是(A.注意分散B.注意分配C.注意转移D.注意广度18、各种社会关系得以实

6、现和发展的基础是()A.人际沟通B.人际交往C.亲和行为D.人际关系19、学校教育中通常采用的()措施体现了外部动机的理论。A.正强化B.负强化C.奖惩D.间接强化20、提出多元智力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卡特尔第 4 页 共 10 页)B.吉尔福斯C.斯腾伯格D.达斯和纳格利里三、名词解释(共三、名词解释(共 8 8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1616 分)分)1、注意的转移:2、注意的稳定性:3、发散思维:4、动机:5、性格的情绪特征:6、近因效应:7、意识:8、注意:四、判断题(共四、判断题(共 101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 1 分,共分,共 1010 分)分)1

7、、 ()复述是短时记忆保持的重要机制。2、 ()虚幻的想象是不受现实制约的。3、 ()心理学既是一门自然科学,也是一门社会科学。4、 ()情绪是人和动物都有的。5、 ()不管想象的内容如何荒诞,但它们的组成部分还是取材于客观现实,因此想象是我们知觉的翻版或重复。6、 ()朝令夕改、人云亦云、随风转舵是缺乏意志自制力的表现。7、 ()精神分析学派的最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8、 ()人的特殊能力发展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人的智力水平的高低。9、 ()意志行动有明确的行为目的。10、 ()“谈梅生津”是第二信号系统的作用。五、简答题(共五、简答题(共 6 6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4 4 分,共分,共 2

8、424 分)分)1、简述知觉的特性有哪些?第 5 页 共 10 页2、一个人会面临哪些动机冲突?3、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4、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5、教师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良好观察力?6、梦的伪装方法主要有哪些?六、论述题(共六、论述题(共 1 1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010 分,共分,共 1010 分)分)1、论述知觉的特性?第 6 页 共 10 页第 7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一、填空题(共一、填空题(共 101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1、操作能力社交能力2、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3、时间地点4、低级高一级5、生理性社会性6、再造想象

9、创造想象7、思维思维的知觉8、广度范围9、沟通与相互影响心理10、加德纳二、选择题(共二、选择题(共 202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 1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1、D2、A3、A4、C5、B6、C7、A8、A9、D10、A11、D12、B13、B14、B15、C16、C17、B18、A19、C20、C三、名词解释(共三、名词解释(共 8 8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1616 分)分)1、注意的转移:是指根据新任务的要求,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的注意特征。2、注意的稳定性:也叫注意的持久性,是指注意能较长时间地保持在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上的注意特

10、征。3、发散思维:又称为求异思维或分散思维,是指从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解决问题答案的思维。4、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使活动朝着某个目标产生行为的内在动力。5、性格的情绪特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强度、稳定性、持久性以及主导心境等方面的特征。第 8 页 共 10 页6、近因效应:是指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7、意识:心理反应具有不同的形式, 意识是心理反应的最高形式,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广义的意识是作为直接经验的个人的主观印象,表现为知、情、意的统一。8、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四、判断

11、题(共四、判断题(共 101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 1 分,共分,共 1010 分)分)1、对2、错3、对4、对5、错6、错7、错8、错9、对10、对五、简答题(共五、简答题(共 6 6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4 4 分,共分,共 2424 分)分)1、答: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恒常性。2、动机冲突有:(1)接近接近型冲突又称双趋冲突) :人以同样强度追求同时并存的两个目的,但又不能兼得时所产生的内心冲突。(2)回避回避型冲突又称双避冲突, 指人同时遇到两个威胁性事情, 但必须接受其一才能避免其二的内心冲突。 ;(3)接近回避型冲突又称趋避冲突, 指人对同一目的

12、同时产生两种对立的动机, 一方面好而趣之,另一方面恶而避之的内心冲突。(4)多重接近回避型冲突又称多重趋避, 指人面对两个或两个一上目的, 每种目的都有吸引和排斥作用, 而又不能简单地选择一种目标回避另一种目标, 必须作出多重选择以避免导致内心冲突。3、 (1)加深对任务的理解,合理地组织活动。对任务的重要性理解的越清楚深刻,完成任务的愿望越强烈,与完成任务有关的一切事物越能引起人的注意; 在明确任务的前提下, 合理地组织安排好活动直接有利于注意的集中。(2)排除无关因素的干扰。有意注意是需要以顽强的意志同各种干扰作斗争而坚持的。(3)培养间接兴趣。间接兴趣是指对活动目的或结果的兴趣, 间接兴

13、趣越稳定,越能对活动对象产生有意注意。4、影响人际吸引有:外貌、能力、邻近、相似、互补、性格。5、观察是知觉的高级形式,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具有主动性的知觉过程。观察是一种有意知觉, 按照个体预定的目的与计划来组织自己的知觉活动。 观察是人的实践活动所必需具有的心理活动,观察力是智力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观察力培养是学校教育、 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与任务; (2)制定周密的观察计划; (3) 具备观察事物或现象的必要知识; (4) 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 (5)记录并整理观察记录; (6)分析、归纳和总结观察结果;(7)养成良好的观

14、察品质与观察习惯。6、答:伪装的方法有四种:第 9 页 共 10 页1、减缩:删减显性梦境的情节。2、转移:转移显性梦境的情节。3、象征:潜性梦境中被压抑的冲动或欲望以象征性的表征出现在显性梦境中。4、再修正:个体在陈述显性梦境时,会对梦中情节加以修正。六、论述题(共六、论述题(共 1 1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010 分,共分,共 1010 分)分)1、答:人对于客观事物能够迅速获得清晰的感知, 这与知觉所具有的基本特性是分不开的。知觉具有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和恒常性等特性。一、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选择性在于把一些对象(或对象的一些特性、标志、性质)优先地区分出来。客观事物是多种多样的,

15、人总是有选择地以少数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 对它们的知觉格外清晰,被知觉的对象好像从其他事物中突出出来, 出现在“前面”, 而其他的事物就退到后面去了。与此相关的生理基础是: 大脑皮层中一个兴奋中心占优势, 同时皮层的其余部分受抑制。 知觉的选择性揭示了人对客观事物反映的主动性。知觉的选择性依赖于个人的兴趣、态度、需要以及个体的知识经验和当时的心理状态;还依赖于刺激物本身的特点 (强度、 活动性、 对比) 和被感知对象的外界环境条件的特点 (照明度、距离) 。二、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理解性表现为人在感知事物时,总是根据过去的知识经验来解释它、判断它,把它归入一定的事物系统之中,从而能够更深刻地感知

16、它。这就是知觉的理解性。从事不同职业和有不同经验的人,在知觉上是有差异的。如工程师检查机器时能比一般人看到、 听到更多的细节; 成人的图画知觉与儿童相比, 能更深刻地了解图画的内容和意义,知觉到儿童所看不到的细节。三、知觉的整体性人在知觉客观对象时,总是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反映,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知觉对象是由许多部分组成的,各部分具有不同的特征, 但是人们并不把对象感知为许多个别的、 孤立的部分, 而总是把它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它是客观对象的许多部分形成的复合刺激物,大脑皮层对复合刺激物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进行分析、综合,从而反映客观对象各种属性的关系,形成关于对象的完整映象。例如,走进教室,人们不是先感知桌椅,后感知黑板、窗户而是完整地同时反映它们。知觉的整体性是多种感知器官相互作用的结果。知觉的整体性与感知的快慢,同过去经验和知识的参与有关,阅读速度就是随着人的阅读经验的积累及把较小的单元 (词)组成较大的单元(句子)而逐渐加快的。四、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改变时,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例如,对过去认识的人,决不会因为他的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