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考前练习试卷D卷

上传人:学*** 文档编号:333421185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532.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考前练习试卷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1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考前练习试卷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1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考前练习试卷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1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考前练习试卷D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1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考前练习试卷D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考前练习试卷D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考前练习试卷D卷(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2021 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考前练习试卷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考前练习试卷 D D 卷卷姓名:_班级:_学号:_考试须知: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20 分钟,本卷满分为 100 分。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学号。一、填空题(共一、填空题(共 101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1、情景记忆是个人以亲身经历的、发生在一定_和_的事件(情景)为内容的记忆。2、思维是客观事物或现象在人脑中_和_的反映。3、散性思维的指标有:_、_和独特性。4、人的能力形成和发展,主要是_因素和_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5、高级神经过程的基本特征是神经

2、过程的强度、神经过程的_和神经过程的_。6、动机具有引发、_和_的功能。7、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不同,把它分为_和_。8、根据思维过程中的凭借物或思维形态不同,把它分为_、_和语词逻辑思维。9、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气质、_和_。10、根据动机的起源,可以把动机分为_动机和_动机。二、选择题(共二、选择题(共 202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 1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1、每次看见“月晕”就要刮风,“潮湿”就要下雨,即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的结论,这属于下列哪种思维特性?()A.抽象性B.概括性C.间接性D.情境性2、在比纳-西蒙智力测验中,每完成一个题目代表几个月的智龄?(

3、)A.l 个月B.2 个月第 1 页 共 10 页C.3 个月D.4 个月3、正在上课,一位迟到的学生突然推门而入,这时引起大家注意的是()A.不随意注意B.随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D.有意注意4、“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明了心理是()A.脑的机能B.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C.在实践中发生发展的D.来自客观现实5、根据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强、平衡、不灵活的类型是()A.不可遏制型B.活泼型C.安静型D.抑郁型6、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学者是()A.冯特B.华生C.费希特D.弗洛伊德7、学校教育中通常采用的()措施体现了外部动机的理论。A

4、.正强化B.负强化C.奖惩D.间接强化8、将人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的是()A.荣格第 2 页 共 10 页B.谢尔顿C.威特金D.霍兰德9、比率智商的公式是()A.IQ=CA/MA100B.IQ=CA/MA100%C.IQ=MA/CA100%D.IQ=MA/CA10010、在学习遇到困难或环境中出现干扰因素时, 努力地把自己的注意维持在学习内容上, 这时的注意是()A.随意后注意B.有意注意C.不随意注意D.有意后注意11、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实际上是知识()的三种模式。A.接受过程B.认知过程C.同化过程D.学习过程12、人类主要的社会性动机是()A.饥饿动机和干渴动机B.成就动

5、机和交往动机C.好奇动机和探索动机D.探索动机和操弄动机13、 ()指的是个人按自定标准评价自己的行为之后,在心理上对自己所做的奖励或惩罚。A.直接强化B.间接强化C.奖惩D.自我强化第 3 页 共 10 页14、 ()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界定为心理学的诞生。A.1789B.1879C.1798D.189715、“活泼好动”是下列哪种表现?()A.能力B.兴趣C.气质D.性格16、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的学科。A.社会对心理制约B.心理现象产生机制C.心理的发生、发展D.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17、在人脑中重现过去所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叫()A.想象B.表象C.印象D

6、.迹象18、把注意保持在同一活动上的时间是指()A.注意的广度B.广义注意稳定性C.狭义注意稳定性D.注意的转移19、心理辅导教师对来访者模棱两可或意义隐藏的语句给予进一步详细叙述的技术属于()A.澄清技术B.具体化技术C.提问技术第 4 页 共 10 页D.面质技术20、已有的问题解决的知识经验与活动方式对解决新课题的影响是()A.原型启发B.概念形成C.迁移D.问题解决三、名词解释(共三、名词解释(共 8 8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1616 分)分)1、前摄抑制:2、发散思维:3、情景记忆:4、情绪和情感:5、性格:6、感觉对比:7、需要:8、动机:四、判断题(共四、

7、判断题(共 101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 1 分,共分,共 1010 分)分)1、 ()印度狼孩“卡玛拉”事件说明了社会现实与生活实践在人心理发展中的重要性。2、() “天生的聋子决不能想象出悠美的音乐, 天生的盲人决不能想象出春天的美景。 ”说明想象是有现实基础的,材料来自客观现实。3、 ()在复习时把相似的材料放在一起进行,复习效果会更好。4、 ()人本主义心理学反对精神分析论对人的异化, 反对行为主义的生物还原论和机械论的观点。5、 () 心境是一种持久而微弱的情绪状态, 具有弥散性, 有时心境的产生是没有原因的。6、 ()动机越强,则学习效率越高。7、 ()复杂意志行动中,决策阶

8、段是其关键阶段。8、 ()朝令夕改、人云亦云、随风转舵是缺乏意志自制力的表现。9、 ()无意识水平,指个体对其内在身心状态或对外环境变化没有觉知的意识状态。第 5 页 共 10 页10、 ()感觉阈限越大,则感受性越强。五、简答题(共五、简答题(共 6 6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4 4 分,共分,共 2424 分)分)1、意志品质及培养。2、简述创造性思维及其特征。3、什么是归因?归因分析的维度有哪些?4、什么是创造想象?创造想象的形式与发展的基本条件有哪些?5、教师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良好观察力?6、什么是气质?气质类型的构成是什么?六、论述题(共六、论述题(共 1 1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9、1010 分,共分,共 1010 分)分)第 6 页 共 10 页1、如何将注意的规律运用到实际的教学活动当中去?第 7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一、填空题(共一、填空题(共 101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1、时间地点2、间接概括3、变通性(灵通性)流畅性4、遗传环境5、平衡性灵活性6、指引激励7、集中性思维发散性思维8、动作思维、形象思维9、性格能力10、生理性社会性二、选择题(共二、选择题(共 202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 1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1、B2、B3、A4、B5、C6、A7、C8、A9、D10、B11、C12、

10、B13、D14、B15、C16、D17、B18、B19、A20、C三、名词解释(共三、名词解释(共 8 8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1616 分)分)1、前摄抑制:是指先学习与记忆的材料对后继学习与记忆材料的干扰。2、发散思维:又称为求异思维或分散思维,是指从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解决问题答案的思维。3、情景记忆:是指个人以亲身经历的、 发生在一定时间和地点的事件或情景为内容的记忆。4、情绪和情感:是个体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其需要所产生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5、 性格: 是指个体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的个性心理特征。6、感觉

11、对比:是指感受器接受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7、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生理与心理的不平衡状态,它是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8、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使活动朝着某个目标产生行为的内在动力。第 8 页 共 10 页四、判断题(共四、判断题(共 101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 1 分,共分,共 1010 分)分)1、对2、对3、错4、对5、错6、错7、错8、错9、对10、错五、简答题(共五、简答题(共 6 6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4 4 分,共分,共 2424 分)分)1、特点: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坚韧性如何培养:(一)明确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制定目标时应注意目标应反映需要,目

12、标应适度,目标应明确(二)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坚强的意志是从实践中磨砺出来的,离开了实践活动,就谈不上意志锻炼。(三)充分发挥集体和榜样的力量在良好的集体环境中,同学互相帮助,尊重集体意见,努力为集体争光,从而可以表现出良好的意志品质。且榜样对学生改变认知、情感、意志、行动等都具有巨大的力量。(四)加强意志的自我锻炼在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过程中,尽管社会环境、教育条件、人际关系、交往活动等很重要,但这些都必须通过自我修养、自我锻炼才能真正起作用。(五)根据自己的个性特征来进行意志锻炼人的意志过程同人的个性特征密切相关。我们应在实践中做到扬长避短,自觉的克服不良的意志品质的影响。2、创造性思维是重

13、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的特征:(1)由想象表象的参与(2)发散性思维和辐合性思维的共同作用,使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3)远距离联想的能力3、归因是指对自己和他人行为的原因进行分析与推理的过程。韦纳提出归因的三维结构:部位、稳定性和控制性。4、创造想象是指根据一定目的和任务,不依据现成的描述,在人脑中独立创造事物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创造想象是不依据现成描述而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它是人类创造性活动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 也是创造性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 因此创造想象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发展创造想象的基本条件主要有以下

14、四个方面: 具有创造动机。社会生活不断地对个体提出创造新事物、 解决新问题的要求, 这种要求反映在人脑中就成为创造新事物的需要和动机,成为创造想象的推动力。扩大知识范围,增加表象的储备。没有一定知识作基础,没有相应表象作储备, 创造想象很难顺利进行, 因为创造想象既有将有关表象的某些要素重新排列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也有通过抽取事物某些本质特征而构成新形象的过程, 这些创造第 9 页 共 10 页想象的形成都是以丰富的表象储备为先决条件的。 积极的思维活动。 创造想象受思维活动的调节。人的思维是由一定问题引起,并指向问题的解决,如果不加以思索,信马由缰,就很难创造出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 令人

15、信服的形象来。艰巨劳动与灵感。灵感是创造活动接近突破时出现的心理状态, 带有突然性。但是,灵感的出现首先表现为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创造对象上,意识处于十分清晰、敏锐状态中,思维活动极为活跃并有极高的工作效率。灵感的出现解决了久思不解的问题, 常会伴有无法形容的喜悦。 灵感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人脑中所固有的,而是经过艰巨劳动,长期酝酿促成的。5、观察是知觉的高级形式,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具有主动性的知觉过程。观察是一种有意知觉, 按照个体预定的目的与计划来组织自己的知觉活动。 观察是人的实践活动所必需具有的心理活动,观察力是智力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观察力培养是学校教育、 教学活动

16、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与任务; (2)制定周密的观察计划; (3) 具备观察事物或现象的必要知识; (4) 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 (5)记录并整理观察记录; (6)分析、归纳和总结观察结果;(7)养成良好的观察品质与观察习惯。6、 气质是指一个人典型和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它不以人的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气质类型的构成:多血质的人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不随意反应性强,具有外向性和可塑性,情绪兴奋性高而且外部表现明显,反应速度快而不灵活;胆汁质的人耐受性低而感受性高,不随意反应强反应的不随意性占优势,外向性明显,情绪兴奋性高,抑制能力差,反应速度快而不灵活;黏液质的人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不随意的反应性和情绪兴奋性均低,明显内向,外部表现少,反应速度慢而且有稳定性;抑郁质。抑郁质的人感受性高而耐受性低,不随意的反应性低,严重内向,情绪兴奋高并且体验深,反应速度慢,具有刻板性和不灵活性。六、论述题(共六、论述题(共 1 1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010 分,共分,共 1010 分)分)1、根据注意时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程度不同,把注意分为无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