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大学基础课程《心理学》提升训练试卷B卷

上传人:学*** 文档编号:333420969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566.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大学基础课程《心理学》提升训练试卷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1大学基础课程《心理学》提升训练试卷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1大学基础课程《心理学》提升训练试卷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1大学基础课程《心理学》提升训练试卷B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1大学基础课程《心理学》提升训练试卷B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大学基础课程《心理学》提升训练试卷B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大学基础课程《心理学》提升训练试卷B卷(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2021 大学基础课程心理学提升训练试卷大学基础课程心理学提升训练试卷 B B 卷卷姓名:_班级:_学号:_考试须知: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20 分钟,本卷满分为 100 分。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学号。一、填空题(共一、填空题(共 101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1、凯尔曼认为,态度形成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_ 、_和内化。2、根据需要的起源,可以把需要分为_需要和_需要。3、能力按照它参与其中的活动的性质可划分_和_。4、根据注意有无预定目的和意志努力程度不同,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_ 和_。5、观察过程总是伴随

2、着_活动,因此有把观察称为_。6、艾宾浩斯用首创的便于控制的识记材料,即无意义音节来研究记忆,从而揭示了人类遗忘的规律是_ 、_ 。7、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它是_和_的总合。8、气质是_现象,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气质的_基础。9、散性思维的指标有:_、_和独特性。10、 在心理学史上, 一般把_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的心理实验室视为心理学独立的标志,把_誉为心理学独立的旗手。二、选择题(共二、选择题(共 202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 1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1、能力是一种()A.认识过程B.情感过程C.意识过程D.个性心理特征2、编制 16 种个性因素问卷的心理学家是

3、()A.奥尔波特B.卡特尔第 1 页 共 11 页C.吉尔福特D.艾森克3、学校教育中通常采用的()措施体现了外部动机的理论。A.正强化B.负强化C.奖惩D.间接强化4、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活动的本质与规律,探讨学生学习与一般成人学习的不同之处的学习是()A.人和动物的学习B.人类的学习C.学生的学习D.知识和技能的学习5、根据信息加工的观点,感觉属于()A.信息的输入和登录B.信息的识别C.信息的选择D.信息的储存和提取6、一俊遮百丑、一坏百坏描述了社会认知信息整合过程中的()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刻板印象7、教师一边讲课,一边观察学生的反应的注意特性是()A.注意广度B.注

4、意稳定性C.注意分配D.注意转移8、看见一株玫瑰花并能认识它,这时的心理活动是()A.色觉第 2 页 共 11 页B.知觉C.感觉D.统觉9、汽车司机在驾驶时,能熟练地做到眼耳手脚并用,这种注意特性是()A.注意分散B.注意分配C.注意转移D.注意广度10、一般能力的综合体是()A.社交能力B.智力C.操作能力D.创造能力11、教学最重要的目标是促进() ,使学生将获得知识、技能和行为方式有效用于新问题的解决。A.理解B.操作C.形成表征D.学习的迁移12、在测验时,如果一个10 岁的儿童通过 10 岁组的全部项目,还通过 11 岁组的两个项目和 12 岁组的一个项目,他的智龄是()A.10

5、岁 6 个月B.10 岁 8 个月C.10 岁 10 个月D.11 岁13、把注意保持在同一活动上的时间是指()A.注意的广度B.广义注意稳定性C.狭义注意稳定性D.注意的转移第 3 页 共 11 页14、根据言语描述或图形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新形象的过程是()A.有意想象B.随意想象C.创造想象D.再造想象15、学生情绪情感发展最突出的特点是()A.具有两面性B.具有稳定性C.具有外显性D.具有境遇性16、多血质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基本特征是()A.强、平衡、灵活B.强、不平衡C.强、平衡、不灵活D.弱17、需要层次理论提出的需要层级依次为()A.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学习需要、审美需要;自

6、我实现需要B.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C.生理需要、自尊需要、归属需要、求知需要、自我实现需要D.生理需要、安全需要、自尊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18、提出多元智力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卡特尔B.吉尔福斯C.斯腾伯格D.达斯和纳格利里19、性格属于下列哪种心理现象?()A.认识过程B.情感过程C.意志过程D.个性心理特征第 4 页 共 11 页20、狭义的文化的核心是()A.物质文化B.精神文化C.价值观及其行为方式D.制度文化三、名词解释(共三、名词解释(共 8 8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1616 分)分)1、动机:2、注意

7、的稳定性:3、社会刻板效应:4、知觉的恒常性:5、需要:6、人格:7、形象记忆:8、首因效应:四、判断题(共四、判断题(共 101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 1 分,共分,共 1010 分)分)1、 ()差别感觉阈限越大,则差别感受性越强。2、 ()动机越强,则学习效率越高。3、 ()复杂意志行动中,决策阶段是其关键阶段。4、 ()复杂意志行动中,决策阶段是其关键阶段。5、 ()朝令夕改、人云亦云、随风转舵是缺乏意志自制力的表现。6、 ()所谓“潜移默化”,就是指影响通过有意识记而接受7、 ()“谈梅生津”是第二信号系统的作用。8、 ()“谈虎色变 ”是第一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9、 ()自我

8、意识是人的意识活动能动性的体现, 是人的心理区别于动物心理的本质特征表现。10、 ()差别感觉阈限越大,则差别感受性越强。五、简答题(共五、简答题(共 6 6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4 4 分,共分,共 2424 分)分)第 5 页 共 11 页1、人格结构包含哪些成分?各个成分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关系。2、简述注意的品质。3、记忆的品质和培养。4、什么是再造想象?再造想象的形成与发展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5、性格差异的教育意义。6、梦的伪装方法主要有哪些?六、论述题(共六、论述题(共 1 1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010 分,共分,共 1010 分)分)1、论述知觉的特性?第 6 页 共 11

9、页第 7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一、填空题(共一、填空题(共 101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1、服从、同化2、生理需要 社会需要3、模仿能力创造能力4、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5、思维思维的知觉6、先快后慢先多后少7、个性心理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8、心理生理9、变通性(灵通性)流畅性10、1879冯特二、选择题(共二、选择题(共 202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 1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1、D2、B3、C4、C5、A6、C7、C8、B9、B10、B11、D12、A13、B14、D15、A16、A17、B18、C19、D20、C三、名词解

10、释(共三、名词解释(共 8 8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1616 分)分)1、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使活动朝着某个目标产生行为的内在动力。2、注意的稳定性:也叫注意的持久性,是指注意能较长时间地保持在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上的注意特征。3、社会刻板效应:指人们对社会上某一类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4、知觉的恒常性:知觉对象的物理特性在相对微小的范围内发生变化时,知觉形象仍然不变的特性。5、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生理与心理的不平衡状态,它是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6、人格: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区别第 8

11、 页 共 11 页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7、形象记忆:是指个人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为内容的记忆。8、首因效应:指的是人们在对他人总体印象的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四、判断题(共四、判断题(共 101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 1 分,共分,共 1010 分)分)1、错2、错3、错4、错5、错6、错7、对8、错9、对10、错五、简答题(共五、简答题(共 6 6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4 4 分,共分,共 2424 分)分)1、答:人格结构包括:(1)知情意系统。(2)心理状态系统。(3)人格动力系统。(4)心理特征系统。(5)自我调控系统。关系:以上五

12、种人格系统之间并非完全独立,相互之间会有重合,这种重合使各成分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2、注意的广度(注意的范围)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觉察到客体的数量。“一目十行”注意的稳定性指注意保持在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上的时间长短。其标志是在某一段时间内注意的高度集中,这是注意在时间上的特征。注意的稳定性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指注意维持在同一对象上的时间。人在感受同一事物时,注意很难长时间地保持固定不变。广义:指注意维持在同一活动上的时间。虽然人接触的对象或行动有所变化,但人对整个活动的注意却保持不变。如完成做作业的任务活动。注意的分配,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或活

13、动上。注意的转移,指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有目的地、及时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或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另一活动上。如课与课间的转移。3、 (1)记忆的品质是衡量一个人记忆力好坏的标准,它主要包括:记忆的敏捷性、记忆的持久性、记忆的准确性、记忆的准备性(2)记忆力的培养唤起记忆的愿望。 教师在各科教学中应及时给学生提供识记的目的、 任务和具体要求,在此基础上, 中学阶段应该培养学生主动自觉地提出记忆的任务, 特别是长远的记忆目标和任务。增强记忆的信心。记忆活动是一种艰苦的脑力活动,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意志坚强,信心十足,因此老师要打破学生的自卑感,培养学生的记忆信心。第 9 页 共 11 页 教授记

14、忆的方法。 帮助学生掌握与运用记忆的方法, 是培养记忆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此,老师要加以正确引导,让学生掌握符合记忆规律的科学记忆方法。 培养自我检查的习惯。自我测验、自我复述、自问自答、独立作业等都是自我检验的有效方式。 讲究记忆卫生。主要包括:保持稳定而愉快的情绪,劳逸结合,积极参加文体活动,科学用脑等。4、 再造想象是指根据语言的描述图形或符号示意, 在人脑中产生的有关事物新形象的过程。要形成正确的再造想象就必须能正确理解和掌握词与实物之间标志的意义,否则想象活动难以进行并会导致错误。 由于表象是想象的基本材料, 表象愈丰富, 想象的内容也愈丰富,因此,丰富的表象储备是再造想象形成的基

15、本条件之一, 同时,再造想象不仅依赖于已有表象的数量,也依赖于已有表象的质量, 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直观材料愈丰富, 再造想象的内容就愈生动、愈正确。5、 (1)要摸清学生性格中的优缺点,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培养积极的性格。(2)结合学生日常学习或纪律方面存在的问题,查清原因,对症下药。(3)性格不是短时间内能够改变的, 必须适当照顾学生的性格特点, 采取灵活而有原则的方法进行性格教育。(4)利用集体教育培养性格。(5)利用榜样人物的影响,用性格来培养性格。(6)帮助学生形成自我反省、自我教育的能力和习惯。6、答:伪装的方法有四种:1、减缩:删减显性梦境的情节。2、转移:转移显性梦境的情节。3、

16、象征:潜性梦境中被压抑的冲动或欲望以象征性的表征出现在显性梦境中。4、再修正:个体在陈述显性梦境时,会对梦中情节加以修正。六、论述题(共六、论述题(共 1 1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010 分,共分,共 1010 分)分)1、答:人对于客观事物能够迅速获得清晰的感知, 这与知觉所具有的基本特性是分不开的。知觉具有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和恒常性等特性。一、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选择性在于把一些对象(或对象的一些特性、标志、性质)优先地区分出来。客观事物是多种多样的, 人总是有选择地以少数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 对它们的知觉格外清晰,被知觉的对象好像从其他事物中突出出来, 出现在“前面”, 而其他的事物就退到后面去了。与此相关的生理基础是: 大脑皮层中一个兴奋中心占优势, 同时皮层的其余部分受抑制。 知觉的选择性揭示了人对客观事物反映的主动性。知觉的选择性依赖于个人的兴趣、态度、需要以及个体的知识经验和当时的心理状态;还依赖于刺激物本身的特点 (强度、 活动性、 对比) 和被感知对象的外界环境条件的特点 (照明度、距离) 。二、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理解性表现为人在感知事物时,总是根据过去的知识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