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全真模拟试卷B卷 附解析

上传人:学*** 文档编号:333420026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555.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全真模拟试卷B卷 附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1年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全真模拟试卷B卷 附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1年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全真模拟试卷B卷 附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1年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全真模拟试卷B卷 附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1年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全真模拟试卷B卷 附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年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全真模拟试卷B卷 附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全真模拟试卷B卷 附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2021 年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全真模拟试卷年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全真模拟试卷 B B 卷卷 附解析附解析姓名:_班级:_学号:_考试须知: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20 分钟,本卷满分为 100 分。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学号。一、填空题(共一、填空题(共 101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1、沙赫特的情绪三因素说把情绪产生归之于三个因素的相互作用:_、_和认知因素。2、知觉是人脑对_感官的客观事物各个属性和部分的_的反映。3、性格的形成和发展是_因素和_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4、根据思维过程中的凭借物或思维形态不同,把它

2、分为_、_和语词逻辑思维。5、人类获取外界信息的最重要的两种感觉是_和_。6、观察过程总是伴随着_活动,因此有把观察称为_。7、艾宾浩斯用首创的便于控制的识记材料,即无意义音节来研究记忆,从而揭示了人类遗忘的规律是_ 、_ 。8、气质的动力特征主要指心理过程的强度、速度、_和心理活动的_。9、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的_ 的_ 特征。10、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气质、_和_。二、选择题(共二、选择题(共 202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 1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1、由医疗实践中的问诊法发展来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是()A.个案研究法B.观察法C.定性研究法D.定量研究法2、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现象

3、是()A.社会促进B.社会抑制第 1 页 共 11 页C.社会进步D.社会退步3、教师一边讲课,一边观察学生的反应的注意特性是()A.注意广度B.注意稳定性C.注意分配D.注意转移4、引起动机的内在心理条件是()A.感觉B.思维C.需要D.性格5、在刺激物作用下,人脑独立形成具有社会意义的形象的过程是()A.有意想象B.随意想象C.创造想象D.再造想象6、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遗传素质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B.环境和教育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C.实践活动和主观能动性是心理发展的关键因素D.人的心理发展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7、 “心不在焉, 则黑白在前而不见, 擂鼓在侧而不闻”说明人的心

4、理活动过程离不开 (A.感知B.记忆C.注意D.思维8、当人们在交谈中提到“黄山”时,头脑中出现迎客松的形象,这是()A.知觉B.重现第 2 页 共 11 页)C.表象D.想象9、各种社会关系得以实现和发展的基础是()A.人际沟通B.人际交往C.亲和行为D.人际关系10、根据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以把记忆分成()A.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B.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C.机械记忆和逻辑记忆D.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11、下列哪个选项是根据动机对活动作用大小划分的。 ()A.主导动机和辅助动机B.意识动机和潜意识动机C.高尚动机和低级动机D.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12、教师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

5、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去探究和发现新知识和问题的方法是()A.讲授法B.发现法C.掌握学习法D.头脑风暴法13、人们常说的“一己之心,度人之腹”表现了社会知觉的哪个特征?()A.选择性B.显着性C.投射性D.两极性14、在自然环境下,使用实地体验、开放性访谈、参与型与非参与型观察、个案调查、文献分析等方法对人的心理现象进行深入细致和长期的研究方法是()第 3 页 共 11 页A.个案研究法B.观察法C.定性研究法D.定量研究法15、由认知、情感、意向三个因素构成的、比较持久的个人的内在心理倾向是。 ()A.从众B.服从C.定势D.态度16、已有的问题解决的知识经验与活动方式对解决新

6、课题的影响是()A.原型启发B.概念形成C.迁移D.问题解决17、学校的环境气氛、压力与学生的愿望是影响大学生发展的()A.表现性因素B.知识性因素C.组织性因素D.个体性因素18、下列属于社会文化的是()A.学校文化B.民族文化C.企业文化D.制度文化19、 ()被誉为心理学之父或心理学第一人。A.冯特B.洛克C.笛卡儿D.缪勒20、某大学生既想自主创业,但同时又不想耽误学习,这属于动机冲突中的(第 4 页 共 11 页)A.趋避冲突B.双趋冲突C.双避冲突D.双重趋避冲突三、名词解释(共三、名词解释(共 8 8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1616 分)分)1、发散思维:2

7、、感觉对比:3、感觉:4、注意的稳定性:5、晕轮效应:6、情绪情感:7、人格:8、倒摄记忆:四、判断题(共四、判断题(共 101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 1 分,共分,共 1010 分)分)1、 ()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前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做正迁移。2、 ()潜移默化是指有意识记的结果。3、() “天生的聋子决不能想象出悠美的音乐, 天生的盲人决不能想象出春天的美景。 ”说明想象是有现实基础的,材料来自客观现实。4、 ()错觉是在客观刺激作用下产生的对刺激的错误知觉。5、 ()复杂意志行动中,决策阶段是其关键阶段。6、 ()差别感觉阈限越大,则差别感受性越强。7、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8、说明的是气质的稳定性特征。8、 ()在复习时把相似的材料放在一起进行,复习效果会更好。9、 ()“鱼和熊掌不能兼得”指的是接近-回避型冲突。10、 ()想象的基本材料是表象。五、简答题(共五、简答题(共 6 6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4 4 分,共分,共 2424 分)分)第 5 页 共 11 页1、什么是注意?注意具有哪些功能?2、试述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及其培养。3、试阐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4、意志品质及培养。5、梦的伪装方法主要有哪些?6、什么是气质?气质类型的构成是什么?六、论述题(共六、论述题(共 1 1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010 分,共分,共 1010 分)分)1、简述动机的

9、内涵及功能,举例说明动机强度与工作、学习效率的关系。并结合个人经验,阐述个体性格形成的影响因素与作用。第 6 页 共 11 页第 7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一、填空题(共一、填空题(共 101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1、环境因素生理因素2、直接作用整体3、遗传环境4、动作思维、形象思维5、视觉听觉6、思维思维的知觉7、先快后慢先多后少8、稳定性指向性9、稳定动力10、性格能力二、选择题(共二、选择题(共 202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 1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1、A2、B3、C4、C5、C6、D7、C8、C9、A10、B11、

10、A12、B13、C14、C15、D16、C17、A18、B19、A20、B三、名词解释(共三、名词解释(共 8 8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1616 分)分)1、发散思维:又称为求异思维或分散思维,是指从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解决问题答案的思维。2、感觉对比:是指感受器接受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3、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4、注意的稳定性:也叫注意的持久性,是指注意能较长时间地保持在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上的注意特征。5、晕轮效应:是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主要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

11、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6、情绪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第 8 页 共 11 页7、人格: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8、倒摄记忆:是指后学习与记忆的材料对先学习与记忆材料的保持与回忆的干扰。四、判断题(共四、判断题(共 101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 1 分,共分,共 1010 分)分)1、错2、错3、对4、错5、错6、错7、对8、错9、错10、对五、简答题(共五、简答题(共 6 6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4 4 分,共分,共 2424 分)分)1、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

12、和集中性是注意的基本特点。指向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内, 人的心理活动有选择地朝着一定的对象。 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客观事物上的强度或紧张度。 指向和集中是同一注意状态下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 注意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它是心理过程的共同特性, 是心理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具有动力性。它具有三个功能:第一,选择功能。它使人在某一瞬间选择具有意义的、符合活动需要的客观事物,避开或抑制无关刺激。 第二,保持功能。它使人的心理活动持续保留在所选择的对象上,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第三, 对活动的调节与监督功能。它使人的心理活动沿着一定的目标和方向进行, 并根据当前需要作出适当分配和及时转移, 以此来适

13、应瞬息万蛮的客观环境。2、特征:1、既需要发散思维,又需要集中思维;2、创造性思维没有现成的答案;3、迷恋和目的指向性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特征;4、灵感状态;5、创造性思维需要创造性相象的参与。3、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类有五种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后来他在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之间加上认知需要和审美需要。个体具有复杂多层次的需要组合,基本的、具体的需要位于低层,抽象的精神需要位于上层。人类各种需要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 彼此重叠的,只有低层次的需要基本得到满足以后,才会出现高层次需要。个人需要的发展过程像波浪似的演进,各种不同需要

14、的优势,有低一级演进到高的一级, 每一时刻最有优势的需要支配着与个人的意识, 成为组织个体行为产生的核心力量。已满足了的需要,则不再是行为的积极推动力。4、特点: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坚韧性如何培养:(一)明确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制定目标时应注意目标应反映需要,目标应适度,目标应明确(二)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坚强的意志是从实践中磨砺出来的,离开了实践活动,就谈不上意志锻炼。第 9 页 共 11 页(三)充分发挥集体和榜样的力量在良好的集体环境中,同学互相帮助,尊重集体意见,努力为集体争光,从而可以表现出良好的意志品质。且榜样对学生改变认知、情感、意志、行动等都具有巨大的力量。(四)加强意志的自

15、我锻炼在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过程中,尽管社会环境、教育条件、人际关系、交往活动等很重要,但这些都必须通过自我修养、自我锻炼才能真正起作用。(五)根据自己的个性特征来进行意志锻炼人的意志过程同人的个性特征密切相关。我们应在实践中做到扬长避短,自觉的克服不良的意志品质的影响。5、答:伪装的方法有四种:1、减缩:删减显性梦境的情节。2、转移:转移显性梦境的情节。3、象征:潜性梦境中被压抑的冲动或欲望以象征性的表征出现在显性梦境中。4、再修正:个体在陈述显性梦境时,会对梦中情节加以修正。6、 气质是指一个人典型和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它不以人的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气质类型的构成:多血质的人感受性

16、低而耐受性高,不随意反应性强,具有外向性和可塑性,情绪兴奋性高而且外部表现明显,反应速度快而不灵活;胆汁质的人耐受性低而感受性高,不随意反应强反应的不随意性占优势,外向性明显,情绪兴奋性高,抑制能力差,反应速度快而不灵活;黏液质的人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不随意的反应性和情绪兴奋性均低,明显内向,外部表现少,反应速度慢而且有稳定性;抑郁质。抑郁质的人感受性高而耐受性低,不随意的反应性低,严重内向,情绪兴奋高并且体验深,反应速度慢,具有刻板性和不灵活性。六、论述题(共六、论述题(共 1 1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010 分,共分,共 1010 分)分)1、答:动机的内涵:动机是为激发、维持、调节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 例如,热时寻找比较凉爽的地方; 饿时寻找食物并奔向有食物的场所;渴时寻找水源等。这时,需要就成为人的活动的动机了。电影中国合伙人中,很多学生为了出国参加“新梦想”的英语培训班, 最后参加托福考试、签证面试等。对于更好的学习英语知识,是这些学生的需要,目标就是通过考试,通过签证面试,这就是他们参加英语培训班的动机。动机的功能:一)激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