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环保意识和行为的培养策略分析研究 学前教育专业

上传人:不*** 文档编号:333419299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环保意识和行为的培养策略分析研究 学前教育专业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幼儿环保意识和行为的培养策略分析研究 学前教育专业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幼儿环保意识和行为的培养策略分析研究 学前教育专业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幼儿环保意识和行为的培养策略分析研究 学前教育专业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幼儿环保意识和行为的培养策略分析研究 学前教育专业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环保意识和行为的培养策略分析研究 学前教育专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环保意识和行为的培养策略分析研究 学前教育专业(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环保意识和行为的培养研究摘 要: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呈欣欣向荣发展态势。 但是在经济迅猛发展的背后,却是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 因此,保护环境已经刻不容缓,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保护环境最重要的是要提高我国人民的环保意识,引导人们从小就树立“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思想。 我国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中也强调了中小学及幼儿园在日常教育中要普及环保知识,因此,幼儿的环保意识和行为的培养已经成为了当下幼儿园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关键词: 幼儿教育;环保意识;原因与措施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 也出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大自然受到严重破坏后,我国的

2、生态环境也变得日益脆弱。在经历了冰雪灾害、大地震等大灾难后,人们开始认识到保护环境至关重要。 同时人们也领悟到,环保意识要从幼儿时期就开始培养, 让人们从小养成爱护环境的习惯。 为此,我国有关规定中要求,小学和幼儿园的教育要进行环境保护知识的普及。一、环保对幼儿的重要性当前社会已经迈入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 人们的生活环境也越来越趋于城市化,但是,大气污染却严重地破坏着环境, 它已经被定为全球性的公害。 早在 1985 年,联合国就召开了会议,主要内容为国际环保教育, 会议通过了两项重要的决议,即人类环境宣言和人类环境行动计划1。会议号召各成员国、团体、机构和个人都要提高环保意识,加强相关环保

3、知识和技能,防止所有破坏环境的因素和现象,并付诸实践。由此可见,环保意识对于人类有多重要。 那么幼儿时期的环保意识的培养就更为重要了, 它不单单是一门课程, 这是因为幼儿期是人生中的特殊时期,有着其独特的特点:第一,幼儿期更依赖于情感,缺少理智。 第二,人生中经验的积累,世界观的形成,最早是从幼儿时期开始的。 居于以上特点,幼儿对任何事物都有非常强的好奇感。 幼儿时期由于经验少,不论是在探求世界的时候,还是在进行游戏时,都是靠情感来支配行为,通过具体的形象,用直接感受、亲身体验、动手操作、付诸实践的方式来认识事物。 所以,幼儿时期的教育不能像中小学那样,要合理地安排每日的生活,把环保教育融入到

4、游戏活动中,贯穿到整个教育进程中。二、幼儿环保意识薄弱的原因(一)家长没有以身作则目前,我国大多家庭仅有一个孩子,因此父母特别呵护孩子,甚至达到极限成为溺爱。 孩子无论做什么,都不阻止,无论要什么,都一味地满足,甚至不惜破坏自然,甚至违背公德,如随地吐痰、乱扔垃圾, 长此以往, 孩子变得娇气、自私、自以为是、理所当然,孩子也就缺失了环境保护意识。 其次,家长不以身作则。 孩子常以父母为模仿对象,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 特别在公共场所,如果父母不能遵守公共道德,环保意识薄弱,随处乱扔垃圾,或者乱涂乱画,这都无可替代地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3。(二)教师环保意识薄弱近几年,幼儿教育逐

5、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幼儿教师队伍也逐渐扩大。 虽然有些大城市幼儿园已趋于专业化,幼儿教师、设施也比较先进,但在一些县级市的幼儿园,教师素质并不高,专业知识、环保知识缺乏,教学设施也不够完善,因此,幼儿无形中会受到教师本身不良行为的影响, 而教师又不能将教学内容渗透环保知识传授给幼儿,所以对幼儿就不能进行环保意识引导教育, 从而使幼儿缺乏环保意识。(三)幼儿园环保资源匮乏就目前的幼儿园而言,多数没有环保课程,甚至连书籍也没有, 这隔断了幼儿接触环保知识的途径。 老师或许能讲一些有关环保的知识,但很零散,在儿童的记忆中是短暂的,肤浅的。 幼儿连基础的环保知识都了解甚少, 甚至不知从何处去了解,

6、更不用说深层地去理解了。 幼儿园里大多不会栽花、种树、种草,更不会饲养小动物,缺少自然环境对幼儿的熏陶, 这难免为幼儿的环保意识培养增加了障碍。(四)教学方式传统单调要使幼儿增加环保意识, 幼儿园教师的教学方法很重要,方法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效果。 有的教师在教育幼儿方面,经常用反面教育的方式,比如告诉幼儿一些环境污染的事件,这会使幼儿对自然环境缺少美的认识。 因为幼儿时期, 世界观、自然观都处在萌芽阶段,对自然的认识都是从情感出发,而并非理智地去认知和辨别,激发幼儿对自然和世界的热爱才是最重要的。 幼儿都是在“充满爱的情感中学会去爱,在充满恨的情感中学会去恨”,因此,幼儿教师要更多地

7、灌输给幼儿美好的事物,以此激发幼儿对自然界的热爱。三、培养幼儿环保意识和行为的措施(一)家长以身作则,培养幼儿环保习惯作为家长, 主要是通过用实际行动去影响幼儿的行为,从而使幼儿有环保意识,再逐渐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首先,家长要提高自觉性,时刻检查自己的行为,特别是在孩子面前,不要做任何对环境美化有影响的行为, 要经常在孩子面前强调环境对于人类的重要性,要倡导保护环境,并尽可能地经常带着孩子到环境保护区,让孩子感受其中的氛围,从而受到良好的熏陶和感染,从而加深环保意识,逐渐养成环保好习惯。 其次,父母也要监督孩子, 当孩子在不良环境影响下做出损害环境的行为时,家长要及时纠正,并当场示范,还要

8、从思想上深刻教育孩子这种行为将给自身的形象造成不良印象,使孩子具有羞耻感,从而加深环保意识,主动改掉陋习,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4。(二)教师增加环保专业知识,提高素质幼儿的时间除了在家外,就是在幼儿园里,所以,幼儿教师对于幼儿的言传身教是非常重要的。幼儿园教师,自身要不断提高教师素质,把自己的职业性质加以重视,并不断学习环保专业知识,以便施教于幼儿。 幼儿教师不专业,环保知识匮乏将使幼儿的环保教育直接受到影响,因此,幼儿教师在进幼儿园之前, 就要进行专业和环保知识的培训。 在教学中,幼儿教师要把小游戏与环保知识融合,渗透给孩子们,使孩子们感兴趣,然后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环保知识。(三)日常生活中培养

9、幼儿的环保意识保护环境是一项大事业,需要全人类的努力, 需要家长和教师将其教育贯穿到整个日常生活中。 在日常生活中, 就要培养孩子节约环保的习惯,不浪费一张纸、一双筷子、一个塑料袋,让孩子从小事做起,为人类做贡献。 在做游戏的时候,要引导孩子不要浪费游戏材料,在吃放时,要告诉孩子不要浪费一粒粮食、一滴水。 在室外活动中,要教育孩子不要攀折花木、践踏草被,要引导儿童爱护每株花、每棵树、每根小草,亲和小动物。 通过点点滴滴,长期坚持,由浅入深,使幼儿逐渐树立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5。(四)在课堂外营造环保的氛围除了课堂上的教学,营造的外部环境更有利于幼儿的环保教育。 如在室外种树种草,通过对

10、树木的栽培、绿化、养护、美化等一系列环节,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在校园内利用空地,栽花植草,建设幼儿种植园地,以便于幼儿对自然物进行观察。在室内还可以摆放盆花,创造自然气息。还可以设立“变废为宝”活动,让幼儿把纸盒、塑料瓶、废纸收集到一起, 教会幼儿用这些废物制作小汽车、小飞机等各种玩具,在玩乐中培养其环保意识。(五)以专题的形式,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在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中, 幼儿的身心和教育途径要完整结合。 因此,可组织各种游戏,让幼儿在实践中从不同角度得到环保教育。 如开设“垃圾从哪里来”“垃圾多了会怎样” 的专题表演、实验,让幼儿知晓垃圾对环境的损害,自觉处理好垃圾,保护环境。另外,教师和家长都应多带幼儿接触大自然, 到公园、动物园等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同时从教育幼儿认知环保宣传广告、 标语中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当幼儿在路途中将垃圾扔进垃圾箱时,教师和家长要及时给予肯定、表扬和赞赏,加深幼儿的环保观念。总而言之,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因此把环保教育的着眼点放在幼儿身上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幼儿环保意识的培养,要坚持贯穿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去,要通过家长、教师以及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让幼儿确立环保意识,形成环保观念, 从而提高幼儿的环保觉悟, 增强幼儿的环保责任感,身体力行地参与到保护环境中去,长此以往, 将对我国的环境保护起到积极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