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关怀的发展史

上传人:小****克 文档编号:333393673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17.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终关怀的发展史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临终关怀的发展史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临终关怀的发展史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临终关怀的发展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终关怀的发展史(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临终关怀的发展史临终关怀 (Hospice) 运动始于英国的圣克里斯多费医院。 50 年年代,英国护士桑德斯 (CicellSaunders) 在她长期从事的晚期肿瘤医院中,目睹垂危病人的痛苦,决心改变这一状况。1967 年她创办了世界著名的临终关怀机构(ST.Christophers'Hospice) ,使垂危病人在人生旅途的最后一段过程得到需要的满足和舒适的照顾, “点燃了临终关怀运动的灯塔”。最后,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开展了临终关怀服务实践和理论研究,70 年代后期,临终关怀传入美国,80 年代后期被引入中国。“临终关怀”一词的正式应用,始于 1988 年天津医学院临终关怀研究中

2、心的建立。此前,许多学者对 Hospice 和 HospiceCare 的翻译往往不能很好地表达其内涵和外延。Hospice 曾被译为“济病院”或“死亡医院”。HospiceCare 则被译为“安息护理”或“终末护理”等。香港的学者称之为“善终服务”,在台湾被称为“安宁照顾。1988 年 7 月 15 日,美籍华人黄天中博士与天津医学院院长吴咸中教授以崔以泰副院长合作,共同创建了中国第一个临终关怀研究机构天津医学院临终关怀研究中心。 黄博士先后资助人民币 10 万元,天津医学院也拿出相应的经费, 天津护理学会理事长王桂英个人资助1000元, 护理专家甘兰君任该机构的副主任 (1991年5月改任

3、顾问) ,共同开展临终关怀研究工作。天津医学院临终关怀研究中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已跻身于世界临终关怀研究与实践的行列。 由于是中国第1一个临终关怀研究机构,新闻媒介颇感兴趣,通过各报刊宣传,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上海、北京、安徽、西安、宁夏、成都、浙江、广州等城市也相继建立了临终关怀医院、 病区或护理院。在积极开展学术研究的同时, 天津医学院临终关怀研究中心着手筹建临终关怀病房。1990 年 10 月,该病房开始收治病人。各大报予以报道,北京科教电影制片厂投资 10 多万元摄制题为临终关怀的科教影片,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首映式。迄今数百名临终病人在这里尊严舒适、 安详地抵达人生终点。该病房成立

4、后接待了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参观学习者上千名,及来自美、英、日、爱尔兰、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专家、学者,受到普遍的赞扬和肯定。至今,中国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虽然只有短短九年的历程, 但已取得了令人注目的进展。自 1988 年天津医学院临终关怀研究中心成立以来,中国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即理论引进了研究起步阶段, 宣传普及和专业培训阶段以及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全面发展阶段。1991 年 3 月,临终关怀研究中心召开了“首次全国临终关怀学术研讨会暨讲习班”。在此基础上,又先后举办了五期临终关怀讲习班。其中包括两期“中美临终心理关怀研习班”和“中英临终关怀研习班”、“93 北

5、京临终关怀国际研习班”等,并在天津、北京、西安、武汉、唐山、青岛、烟台、庐山等地举办临终关怀学术报告会或临终关怀系列讲座,先后有近 2000 名从事医疗、护理、心理等方面工作的人参加,从而促成了临终关怀事业队伍在中国的形成和发展。 1992年 5 月,经国家科委批准,天津医学院与美国东西方死亡教育研究学2会联合在天津举办“首届东方临终关怀国际研讨会”, 卫生部长陈敏章等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对临终关怀事业给予充分肯定, 认为这次会议应载入中国卫生事业发展的史册。 卫生部决定将其纳入全国医疗卫生工作发展规划。国际研讨会之后,临终关怀机构如雨后春笋在全国很多省市建立,中国临终关怀事业开始进入了全面发展时期。1993 年 5 月,在山东烟台市召开了“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临终关怀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二次全国临终关怀学术研讨会”。1995 年 5月,在广西桂林市召开了“第三次全国临终关怀学术研讨会”。 1996年 3 月在昆明召开了“全国死亡教育与临终关怀学术研讨会”。 并经多年筹备,创刊临终关怀杂志 ,以推动临终关怀事业的进一步发展。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心理咨询与治疗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