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管理系统

上传人:橙** 文档编号:333368562 上传时间:2022-09-01 格式:PDF 页数:32 大小:919.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位管理系统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学位管理系统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学位管理系统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学位管理系统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学位管理系统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位管理系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位管理系统(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内封面)题目:学位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学生姓名:葛鑫学号:B40614041 院(系):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专业:电子科技专业入学时间:2006年9月导师姓名:徐怡职称/学位:讲师/博士导师所在单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 页,共 32 页 -2-学位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摘要学位管理是教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整个学位管理工作可分为五个阶段:申请、预审、复审、答辩和学位信息管理。学位管理信息系统可划分为以下几个模块:论文预审模块、论文评审模块、论文答辩模块和学位信息管理模块四个子系统。本系统的特点是支持远程论文评审

2、。教育信息化作为学校公共服务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校园网络己成为学校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信息化建设对安徽大学的发展来说,是一种根本的解决方案。因此该系统可解决长期以来论文评审工作的复杂繁琐问题。建立一个高效、整合的学位管理信息平台,对于学院的发展,一定会起到推动作用。关键词:学位管理平台;信息技术;数据库;校园信息化;C+开发工具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2 页,共 32 页 -3-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cademic Degree Management System Abstract Academic degree managemen

3、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work.The degree management can be divided into five phases:application,pre-trial,review,reply and degree information management.Degre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modules:paper pre-module papers review module,reply module and degree informati

4、on management module.Characteristics of this system is to support remote thesis review.Education information system as a major component of public services has become the most important infrastructure.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nhui University is a fundamental solution.So the sys

5、tem can solve the long paper assessment of complex and cumbersome problem.Establishment of an efficient,integrated management information platform of degree will play a catalytic role in the colleges development Key words:degree;management platform;information technology;database;campus information;

6、C+development tools 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3 页,共 32 页 -4-目录第一章绪论.51.1 系统开发背景.5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6第二章 需求分析.7第三章 系统设计.113.1 总体设计.123.2 详细设计.143.3 数据库设计.17第四章 实现.18第五章 总结.21主要参考文献.22 附录.24 致谢.32 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4 页,共 32 页 -5-学位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第一章绪论1.1 系统开发背景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因特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社会生活、工作、

7、思维和交往的方式,对传统教育体系制度产生根本性的影响。数字化校园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在上世纪70 年代提出的。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美国已经构建出一个比较成熟的数字化校园模型。在美欧,由于政府的强力支持,各学校纷纷对校务管理和教学进行了数字化改革。据调查,90 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大部分名牌高校均己较成功地完成了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 1。新的世纪开端,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加快了信息化进程,这也包括教育信息化作为学校公共服务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校园网络己成为学校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信息化建设对安徽大学的发展来说,是一种根本的解决方案。由于学校原有的分散部门的系统没有实现数据的共享,在

8、目前的管理中,各部门之间的数据还通过手工传递。希望通过实施信息系统在各部门之间架起一个信息交流的桥梁,相关的部门可以及时互相了解信息。以教务管理工作为主线,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一个高效、整合的信息化平台,对于学院的发展,一定会起到推动作用。学位管理是教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确保本科生的培养质量,学校实行论文预审、复审制度,不合格的论文没有答辩资格。过去由于没有相关系统,尤其是适合安徽大学实际的软件支持,安徽大学的论文评审和答辩工作完全依赖人工进行管理和控制,其缺点在于:1)工作量大,效率低下。这部分工作的流程比较复杂,管理和监控费时费力,而且由于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在校外实习,人员分散,组织

9、和管理难度比较高2。过去为了避免消息传递不及时造成的损失,教务人员往往需要耗费更多地精力做好这部分工作。同样,在外审工作中,需要聘请校外专家对学生论文进行评审,因为地域的限制,这部分工作耗费的人力物力也是可想而知的。2)公平和公正性,安全性和保密性难于保证。与人工操作相比,计算机随机抽取及分发论文时严格按照事先编制好的抽取程序执行,按条件匹配分发论文,公平而且效率高,抽取及分发过程完全自动化,一般不需人工干预,一份几百人的名单,瞬间即可完成。抽取活动由人工完成,很难做到像计算机一样高效、公平、保密。同时,安徽大学学位办决定自今年起对申请学位本科生信息采集工作进行改革,拟实行信息的在线采集与提交

10、。实行本科生学位信息的在线采集与提交,毫无疑问必须建立起相应的配套系统。目前各高校正在使用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5 页,共 32 页 -6-的国务院学位办与清华大学联合开发的 学位授予管理信息系统 采用 C/S结构,需要各培养单位(院、系、所)组织学生填写表格,然后再由学位办工作人员集中录入学位信息,这样做工作量大、效率低。为了配合上述工作的展开,迫切需要相关软件系统的支持,特别是适合我校及我院实际情况的管理信息系统的支持。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大学校园网络基础设施面貌得到了根本改变,与之相适应的校园信息化水平也得到了较大提高。我国的数字化

11、校园建设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从整体来看,高等教育信息化仍处于起步阶段。部分高校起步较早,多数高校已有相当基础。如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校园网络化建设是在90年代初开始的,经过近10 年的建设,现已基本建成了以高速校园网为核心,包括以学术研究、网络教学、信息资源、社区服务和办公管理为功能的数字化教育系统。他们也是最早提出建设数字化校园概念的学校之一。全国重点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研讨会于2002 年 5 月份在珠海举行,全国 40余所高校参加了会议,会议决定在全国重点高校率先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并确定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重庆大学作为召集单位。会后,全国很快出现了校园数字化建设的新

12、高潮,各高校纷纷设立数字化校园建设项目,在全国各个相关的研讨会上,关于数字化校园建设项目的研讨也更加火热,数字化校园建设己经成了各高校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新的热点。各大高校纷纷拟订了校园信息化建设的规划,逐步建立起符合各自实际的集教学、办公等为一体的管理信息系统。但是从系统的开发水平来看,还是以基于 C/S 架构的分布式应用系统为主,而且数据比较分散,信息孤岛的情况还比较严重。论文评审工作是整个学位管理工作的重点。网上评审系统的开展和使用可以追溯到科技部863 计划的“863 课题网上评审系统”,此系统将课题的申报、评审全部转到网上进行,使863 计划管理工作更加走向程序化、规范化;更有利于公正性

13、、公开性、公平性和保密性的执行和监督;大大减少了人力、纸张消耗以及会议、差旅费开支,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随着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单位和组织,借助于科技手段,开发网上评审系统,将项目或者一些竞赛的评审工作转到网上进行。然而,每一类的评审工作流程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并且操作的细节也各不相同。尤其对于软件工程硕士的论文评审工作来说,更无既成的系统可用。另外,针对学位管理工作中的学位信息管理,为弥补国务院与清华大学联合开发的学位授予管理信息系统的不足,采用B/S 结构实现信息的分散采集是一个十分可行的方案。国内虽然已经有高校建立了类似的系统,如华中科技大学已经有类似的系统投入使用,但大都只是针对各自学

14、校情况的,并不完全适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6 页,共 32 页 -7-第二章需求分析解决任何问题的第一步都是理解问题的根本原因,与软件开发有关的、最常见最严重的问题都与需求有关,需求分析无疑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重要一环,直接关系到项目的成败。需求获取是在问题及其最终解决方案之间架设桥梁的第一步,是软件开发中最困难、最关键、最易出错及最需要交流的方面。本系统需求获取有以下几个途径:一、了解客户方的所有用户类型以及潜在的类型。在软件工程学士的培养过程中,学位管理工作主要由论文评审答辩和学位信息管理两部分组成。二、论文评审答辩工作主要由教务部主管本科生工作

15、的人员负责,根据本科生培养计划制定具体的评审和答辩细则,包括时间、地点、参与人员等等。评审秘书是联系各项工作的纽带,负责控制整个流程,向学生和教师传达各项信息,以及安排和协调工作。论文评审和答辩过程中涉及到的用户有:教务部、学生、导师、评审人员、学院。由教务部组织学生提交论文,安排评审人员对论文进行评审,然后进行答辩,最后将人员名单上报学院。将各项工作转到网上进行,各类用户只要能有一台连入Internet 的 pc 机,便可直接在网上完成所要求的工作。学位信息管理主要由院系学位办负责,是将授予学位的学生信息采集上报国务院学位办。涉及到的用户有:教务处学位办、学生、各培养单位评审秘书。由于需要采

16、集的信息量大,希望能够通过使用网络实现信息的分散采集,学生本人将个人信息录入系统,评审秘书及研究生院只负责审核把关、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三、对用户进行访谈和调研。交流的方式包括会议、电话、电子邮件、小组讨论、模拟演示等不同形式。每一次交流都有记录,对于交流的结果进行分类,便于后续的分析活动。四、对收集到的用户需求做进一步的分析和整理。五、将调研的用户需求以适当的方式呈交给用户方的相关人员。由以上原则可画出本系统的数据流图,见图1 至图 4。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7 页,共 32 页 -8-图 1:学位管理系统顶层数据流图图 2:学生基本信息审核数据流图学位证书信息系统登记员信 息审 核更新学生信 息答 辩处 理打 印答 辩成 绩学生学生基本信息库学校论文库评审教师信 息采 集学生输 入处 理判 定 是否违纪判定学分是否修满判定学费是否交清学 生 信息录入学生基本信息库教师信息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8 页,共 32 页 -9-图 3:学生论文网上评审数据流图图 4:用户密码管理数据流图学生论 文 上传处理论文审 核论文下 载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