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建设

上传人:橙** 文档编号:333300022 上传时间:2022-09-01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237.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等学校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等学校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等学校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等学校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建设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等学校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建设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等学校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学校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建设(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项目编号:2012 年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立项项目申请书项 目 名 称:高等 职业学校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建设项 目 主 持 人:董先申 请 学 校:威海职业学院联 系 电 话:06315700567 电 子 邮 箱: 填 表 日 期:2012年 5 月 25 日山东省教育厅制二一二年四月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 页,共 15 页 -一、简表项目名称高等 职业 学校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建设起止时间2012.42014.4 预期成果项目申请人姓名董先性别男民族汉出生年月1965.10 专业技术职务行政职务副教授/工业系主任最终学历学位本科主要教学工作简历时间课程名称授课对象

2、学时所在单位威海职业学院威海职业学院威海职业学院威海职业学院威海职业学院主要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项目或成果时间项目或成果名称在研、结题或获奖情况2012年 3 月职业技术教育引入企业标准化管理的研究与实施在研课题(不含主持人)项目组主要成员姓名性别年龄职称专业特长学位承担任务工作单位个人签名刘华男48 正高汽车维修学士负责子课题 1 威海职业学院李传伟男39 正高电气自动化学士负责子课题 3 威海职业学院曲海波男35 副高电气自动化负责子课题 2 威海职业学院姜义男49 副高电气自动化高职教学质量现状研究(研究报告)威海职业学院参与人员姓名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2 页

3、,共 15 页 -二、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一)该课题国内研究现状1.研究背景近 10 几年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迅猛发展,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与普通高等教育各占半壁江山的规模发展目标。但是,目前来看,高职的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制约了高职的健康发展。国务院在“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努力提高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教育部在2006 年 16 号文件中指出:“适当控制高等职业院校招生增长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因此,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个高等职业院校必须思考的问题,也是教育行政部门必须探讨的问题

4、。目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标准化管理的研究方兴未艾,高等职业院校的标准化管理理论研究日益完善,但高等职业院校的标准化管理实践仍然在摸索中。我国对高职高专的评估始于2003 年,教育部组织了对26 所学校的试评估工作。2004 年 4 月12 日,教育部颁发了 200416号文件,正式启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工作,并委托各省教育厅负责对本地区的高职高专院校进行评估,教育部负责每年抽查50 所左右高职高专的评估情况。2005 年开始,开展了示范性高职院校评估,到2007 年评示范性高职院校100 所。我国高职评估工作还只有5 年历史,虽然取得了一些经验,但也反映出一些问题。特别是高职高专评估

5、的理论研究滞后,实践探索方面的成果也很少,缺乏适合高职的、科学的、易操作的质量标准和评估指标体系。针对高职评估中存在的问题,教育部组织专家对评估指标体系进行了修订,于2008年 4 月 9 日颁发了新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该方案分为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和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体系两部分。由于采用了数据平台,使评估更加客观和更易于操作。2.研究现状(1)理论教学环节的标准化缺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实施“必需、够用为度”这一原则,已成为广大职业技术教育工作者最大的难题:一是如何制定统一的衡量标准,落实“必需、够用为度”原则。二是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落实好

6、“必需、够用为度”的标准,进而实行标准化管理。(2)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标准化缺失。目前学生在学校内的实践性教学中,更多采用的是教育部门内部制度的标准,这个标准与国家劳动保障部组织进行的技能鉴定和企业的实用技能标准并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3 页,共 15 页 -不能完全匹配,很多学生虽然能够获到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但并不能完全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要。怎样分专业制定不同的人才培养标准,真正达到企业的用人标准,是各职业院校目前要去研究与解决的问题。(3)高职院校管理的标准化缺失。目前的职业院校的管理模式,大都采用普通高校的管理模式,学生的自由活动空间很大,除了上课或集体活动时

7、间,学生几乎可支配自己的所有时间。而这一现象与企业的准军事化管理,是格格不入的。这也造成了很多学生在刚入企业时,需要花很长时间来适应企业的要求。(二)该课题国外研究现状国际上现代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制定和评估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美国于 20 世纪初开展的教育鉴定,然后影响到加拿大等国家,他们的评估从理论到实践,从制度到方法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美国的大学排行榜所采用的质量标准和评估指标体系由7 个一级指标、16 个二级指标构成,主要反映高等院校教育投入和教育产出方面的指标。整个指标体系简练、可测性强,因而具有很高的可行性。评价导向的稳定性、连续性有利于各高校明确其发展目标,保持教育质量的稳定发展。英

8、国于 1964 年成立了第一个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组织全国学位授予委员会(CNAA)。CNAA的质量保证范围仅限于多科技术学院和其他学院,主要通过对其教学、师资、招生、课程设置、考试、学生学习等方面进行质量监控和评估。日本的高等教育评估可以分为三类,即国家评估、协会评估和民间评估。他们主要依据一系列的“基准”来对高等学校的设置以及高等教育质量作出评估。如:大学设置基准、大学基准、大学院基准等等。这些国家对高等教育评估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比较深入和细致,各种研究成果丰富。有关文献对这些评估指标体系进行了较深入的讨论和比较,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评出的1997 年美国前25 名的大学在学术声誉、学生择校、教师

9、资源和经费资源等项指标,用SPSS8.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学术声誉、学生择校、教师资源以及经费资源与大学的综合排名间均存在非常显著的相关性。(三)研究意义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立足我国高职高专迅猛发展的大背景,对高职教学质量标准进行理性思考,并初步构建出高职教学质量体系,为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提供理论标准,对高职教学质量的提高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本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在于通过教学质量标准体系的应用,为社会和教育行政部门监测高职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4 页,共 15 页 -院校的办学水平提供切实可行的评估方法,对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保障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具体意

10、义表现在:1.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有关规定,建立适合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的职业教育制度,逐步建立有别于普通教育的、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人才培养、选拔与评价的标准和制度。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质量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推进职业院校课程标准和职业技能标准相衔接。2.全面落实“必需、够用为度”原则,目前,进入职业技术教育领域的学生,大多是在参加普通高考中后30%左右的学生,他们在基础知识方面的学习能力比较

11、低。按照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教学管理方式、考试考查方式实施教育教学工作,是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较低及某些学科大面积的不及格的主要原因。改革的出路就在于实现职业技术教育的标准化,系统设计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考试评价方式,基础理论课做到:必需够用、了解知道、学以致用、用时再查。社会实践及技能训练做到:强化训练、熟练掌握、精以求精、超越标准。让老师一开始就明白“教什么”“怎样教”;让学生本人一开始就明白在学业理论知识方面“考什么”“怎样学”,在技能训练上“练什么”“怎样练”,在生活上“做什么”、“怎样做”,在毕业后“做什么”“怎样做”。使教育工作者变成“学生成长的引导者”。3.全面落实“校企合作”

12、办学方针,把企业标准引入职业院校的日常教学和管理之中,实现“准军事化管理”“准企业化管理”。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职业素质标准、岗位职责标准、岗位考评标准、企业组织管理、生产管理、技术研发管理、设备管理、质量管理、物控管理、营销管理、经济合同管理、管理判例等方面完全的无缝对接。建立健全以技术标准为主体核心,以管理标准为支持,以工作标准为保障的职业院校标准化管理体系。掌握标准是掌握适用技术和管理方法的捷径,是成为适用人才和卓越管理者的佳径。因此,职业技术教育要体现出自己的办学特色,证明自己具有能够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律要求的教育服务的能力,真正培养出优秀的适用人才,就必须积极推进标准化管理。名师

13、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5 页,共 15 页 -三、研究内容、方案和进程(一)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本课题拟通过考察高职教学质量的现状来分析影响高职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研究和建立我校高职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初步确定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高职教学质量现状研究。通过高职教学质量现状研究,分析高职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2高职教学质量标准体系研究。通过对高职质量标准体系研究,制定质量标准体系框架,探讨各系统质量标准确定的方法。在进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标准化管理研究的过程中,要结合职业技术教育的实践,建立教学质量标准化体系并积极推行ISO9000 族标准。要对整个职

14、业技术教育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全面的审视和规范,逐步实现教学内容标准化、教学管理标准化。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并以此建立三个子课题研究小组:(1)高职教育专业建设的标准化。(2)高职教育课程建设的标准化。(3)高职教育日常教学管理的标准化。(二)改革方案设计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根据本课题的实际情况拟采用以下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根据国家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有关法律法规,参考各位同仁已研究的成果。通过广泛收集整理有关高等职教育规范性文件、收集整理有关职业院校的管理、企业标准化管理、职业院校实施标准化管理等方面的文章和研究成果,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职业院校引入企业标准化管理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15、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了解研究课题的全貌。2.定性分析法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揭示内在规律,提出切实可行的、全面系统的职业院校标准化管理方案。3.跨学科研究法职业院校标准化管理研究是个系统工程,涉及的教育教学、学生管理、思想政治工作、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考核评价机制的建立等方方面面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教学单位比如一个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6 页,共 15 页 -学校或一个学院的各职能科室、各专业、各学科以及全体师生的共同

16、参与,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这一课题进行综合研究的方法,也称“交叉研究法”。4.功能分析法功能分析法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是社会调查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它通过说明社会现象怎样满足一个社会系统的需要(即具有怎样的功能)来解释社会现象。职业院校的标准化管理研究就是想通过研究和实践,使学校与企业这两个具有不同功能的社会团体,在人才培养和人才使用上找到一个平衡点。使学校教育培养的人才适应企业的需要,适应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需要。5.经验总结法经验总结法是通过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上升为经验的一种方法。职业院校的标准化管理研究目的在于培养社会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手段是在实践中通过实际工作的经验的归纳与分析,使之固化为一种规范、一种制度,进而在人才培养的过程发展最大的效益。(三)创新点和预期成果(包括成果形式等)1.创新点本课题依据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理论上在与实践结合上实现重大突破。旨在全面落实国家有关高等职业教育的政策法规,进一步使企业的标准化管理系统化、理论化、实践化,实现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突破。在理论上重点解决上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