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者中级辅导材料

上传人:缘*** 文档编号:333295580 上传时间:2022-09-01 格式:PDF 页数:52 大小:11.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工作者中级辅导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社会工作者中级辅导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社会工作者中级辅导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社会工作者中级辅导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社会工作者中级辅导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工作者中级辅导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工作者中级辅导材料(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工作实务(中级)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社会工作专业强调通才社会工作实务观,以便能面对和服务于不同的服务对象,处理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应对不同的情况。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总结概括了社会工作的一般过程,为工作者提供了基本的助人知识、技巧和程序。本章考点: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通用过程模式的特点运用通用过程模式应考虑的因素四个基本系统对社会工作实务的作用一、通用过程模式的涵义1、模式的意义所谓模式,可以看作是人们对解决某类问题的方法所进行的总结和归纳,以及将这种总结和归纳所做的理论概括,它能为行动提供指引。2、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社会工作实践经验表明,无论是帮助有困难

2、、有需要的个人,还是协助家庭、群体、组织或者社区解决问题,其工作方法和工作过程都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一定的程序,并且是一个前后相继的连续过程,这个过程的每一个阶段都对应着此阶段必须完成的一系列任务。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超越了每个单个服务对象和他们的问题,强调-种适用于帮助各种服务对象和解决各种问题的、具有普遍性的工作过程和方法,它意味着适用于帮助各种服务对象和解决各种问题的社会工作的步骤、过程和方法是“通用”的。故此,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是一种用来协助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的基本程序和方法,是对助人行动的基本程序和方法的概括。通用工作过程说明,社会工作的助人过程具有稳定性和规

3、范性,而通用过程模式则为社会工作者在助人过程中形成系统的助人方法和行动,为社会工作价值、知识和技巧的运用提供了一个框架。二、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基础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是以一套理论为基础的,这些理论既是社会工作实务过程的指导,也为工作过程提供了一套方法和技巧。(一)多元因素决定论(P5)多元因素决定论是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看待个人和社会问题的-利角度。和“多元因素决定论”相对应的是“单一因果决定论”。这种理论或者从个人方面,或者从社会方面看待问题背后的原因,均不能全面准确地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所在,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而“多元因素决定论”认为,贫穷和精神疾病等问题既有个人因素,

4、也有社会因素,通常是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多元”的意思是,个人、家庭、群体和社区问题的产生是社会中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强调助人活动要从个人、家庭、社区、社会政策等多重层面进行。(用多元因素论理解小刚的问题:小刚的问题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包括家庭的贫穷、偏远地区的落后、当地经济的不发展、小刚个人的想法和行为等。)(二)“心理一社会”视角心理一社会视角植根于多元因素决定论,强调从个人和社会两方面理解服务对象和他们的问题。社会工作者首先要认识和评估服务对象有关心理方面 的 情 况(包括人格、应对压力的策略、职能水平和自我功能),然后要了解他们的社会状况和处境(如家庭情况、

5、同辈关系和社会参与状况)。所以,这个方法也被看作是一种“生理一心理一社会”视角的工作原则。(三)“环境中的人”的视角因为人的问题既有个人原因也有社会环境的原因(由于环境的因素阻碍了对资源的获取),所以在认识和对待人的问题上不可将个人与环境割裂。“环境中的人”的理论视角强调个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一方面一,个人的行为和心理产生于具体的环境,我们要认识服务对象问题产生的社会背景,要分析个人问题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并找出它们与整个宏观社会制度安排之间的关联,努力倡导社会政策的变革。另一方面,个人又是具有认知能力的能动个体,可以自主选择自己的生活,而社会工作的任务就是帮助服务对象提升社会功能,增强社

6、会适应能力。当然,“环境中的人的视角”并不是否认个人对自己行为、问题和社会环境应负的责任,它不是每个人不必为自己行为负责的挡箭牌。(四)系统理论社会工作系统视角强调超出服务对象自身问题来评估他们生活环境的复杂性,重视个人问题与环境之间的关系:1、注重个人的整体性和完整性。人与环境相互影响,强调整体环境中完整的人。2、社会系统、包括家庭系统在塑造和影响人的行为及生活状态中有重要作用。所以,社会工作者要努力了解个人与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互动的形态和互动的规则,包括文化习俗对人们生活的影响。3、注重运用社会资源,包括正式和非正式的社会资源,帮助人们解决问题。(五)优势视角强调服务对象的优点,发掘和

7、运用服务对象的优点和自身资源帮助他们解决困难:1、个人、小组、家庭和社区都有有点,都有他们内在和外在的资源。2、贫穷、歧视、疾病和困难可能是伤害,但它们也可能成为挑战和机遇。3、认真对待个人、群体及社区的理想和抱负,因为人的成长和转变的能力是巨大的,常常超出人们的预期。4、社会工作者只有通过与服务对象的协作才能更好地为他们服务。5、每一种环境都充满资源。三、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框架(一)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它界定了社会工作实务活动涉及的三个系统:(1)微观系统,指个人系统。(2)中观系统,对个人有影响的小群体,包括家庭、工作群体和其他社会群体。(3)宏观系统,指比家庭更大的群体和系统,包

8、括组织、机构、社区和社会文化。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框架将系统理论的抽象性和社会工作实务的要求和具体问题联系起来,强调社会工作的实务目标是使个人能够适应环境的要求。根据社会生态系统的理论框架,社会工作将其实务焦点放在如下方面:一是促进人们的成长和发展;二是增强人们适应环境的能力;三是消除环境中阻碍人们成长和发展的因素;四是增加社会资源,促使环境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要。案例:社工元元街道个案例,小文,2 7岁,幼年发高烧使其双耳失聪,而后其父母离异,小文由母亲照顾至今。前段时间,母亲发现小文出现种种抑郁症状,并悄悄辞去在印刷厂的工作。运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分析此案例,并为元元设计简单的工作介入目标。要点:

9、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界定了社会工作实务活动的三个系统,即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宏观系统。上述案例中的微观系统即小文的个人系统,包括小文的生理缺陷、心理障碍等子系统。中观系统是对小文有影响的小群体,包括小文的母亲、小文的工作伙伴和朋友。宏观系统是比家庭更大的群体和系统,包括小文的工作单位、所在社区等。依据社会生态系统的理论框架,社工元元可考虑将目标设为:一是通过促进小文个人的成长,增强她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抗逆力;二是通过各种方法治愈小文的抑郁症,消除其病理阻碍,鼓励其重返工作岗位;三是联动各子系统,帮助小文及其家庭发掘各方资源,满足生活需求,营造有利于小文家庭朝更明朗方向发展的外部环境。(二)社会功能

10、发挥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框架下,社会工作实务关注的核心在于通过分析服务对象的各种社会问题,帮助服务对象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资源,来消除干扰个人社会功能发挥的因素,使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各种联系变得更加丰富和更加顺畅。(三)内外影响力范式(P 1 0图)内外影响力范式融合了系统理论和生态理论的元素。所 谓“内部”力量是指个人内在的动机,以及在个人内在动机下产生的行为;外部 则是指所有对个人行为施加了影响的外资因素,包括自然的和社会的因素。内外影响力范式的假设是,人自身及其环境中的各种力量促成了他用某种方式行事,这些力量的相互作用产生了特定的行为。(用内外影响力范式分析小刚的社会处境和他产生的问题)(四

11、)生命周期理论人的发展都要经过儿个普遍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是逐步攀升、成长的。从生命周期理论出发,通用过程模式的社会工作实务要求系统地、全面地思考个人或者群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找出影响个人或者群体的内外因素,消除人们成长和发展的个人和社会因素。(在生命周期理论框架下,社会工作者对小刚的帮助要针对他所处的生命阶段来进行,其需要既有生物性的,也有社会性的。)(五)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中的基本要素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重视人与系统在其所出社会环境中的互动。不同的社会环境构成了个人与社会系统的处境,影响人们完成生命任务的状况。这样,社会工作对改善人与社会系统所处的社会环境所做的各种努

12、力,以及这种努力所涉及的社会资源便构成了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的基本要素。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的要素包括:1、完成生命任务的条件和资源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人们在生命历程中的每一个阶段都有要完成的生命任务。人们需要依靠社会系统得到物质、情绪和精神资源,从而实现愿望和满足需要,来完成生命任务。协助人们完成生命任务的资源系统包括正式的资源系统(一种是各种群团组织,如工作单位、各种专业团体、群众组织及各种协会等,另一种是社会性资源,如学校、医院、各种社会服务机构、派出所等)和非正式的资源系统(家庭、邻里、同时、亲戚、朋友等)。在考查一种社会情境时,社会工作者首先关注的是人们所面对的生命任务,以及能促使人

13、们完成生命认为的资源条件,这些资源帮助人们实现价值、愿望并减轻痛苦和压力。只有先认定服务对象所处的社会情境,分析服务对象完成生命任务的条件和资源状况,才能决定提供哪些帮助。(P 1 2,一个2 5岁男青年,患精神病,刚出院。社会工作者如何帮助他?)2、人与资源系统的互动社会工作对问题产生根源的认识,不是简单地归结于个人,而是认为,人之所以产生问题,根源在于人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的互动。所以,通用过程模式关注的不是“谁”有问题,而是环境中的各种因素怎样相互作用,从而影响了人们在完成生命任务的过程中对问题的处理。(讨论:用“人与资源系统互动”的视角分析认识流浪儿童产生的原因)人与资源系统的互动关系

14、有三种类型:人在资源系统中的互动、人与资源系统的互动、资源系统之间的互动。这三种互动已超出了简单的“人和资源系统”的二分法的观点,而是关注到互动各系统之间联结的性质以及人与他们的各种资源系统之间的关系。3、个人问题与社会问题的关系通用过程模式对个人与社会问题关系的关注目的,是指出个人问题不但与他所处的社会情境有关,而且与社会公共问题密不可分。这就使得许多个人性问题不可能由个人或家庭解决,不解决社会问题,个人问题就得不到解决。所以,社会工作不仅要为有需要的个人和群体提供服务和资源,而且要研究个人问题对形成社会问题的影响。将个人问题与社会问题的关系、社会问题对个人的影响反映和演绎出来是社会工作者的

15、责任(P 1 3,个人无钱就医的问题)。综上所述,通用过程模式的基本框架包括了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框架下社会情境中三个互相关联的方面:1、人所面对的生命任务及能保证其完成生命任务的资源和条件。2、人与资源系统的互动、资源系统内部的互动与系统之间的互动。3、个人问题与社会问题之间的关系。四、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的特点(特点并不是绝对的,教材中对几个特点有补充说明P16)1、助人活动是一个连续的、有目的的改变过程。社会工作知识协助人们改变的媒介,是通过助人关系帮助服务对象处理困难和解决问题、改变态度和行为,这本身就是一个过程。2、综合的理论取向。从各种知识和方法中选区最适当的加以综合运用。3、工作

16、过程阶段化。通用过程模式将助人过程划分为逻辑上前后相连的几个阶段,但不意味着助人过程是截然分开、各自独立的,在实际工作中,不同的阶段可以交叉和重叠。4、工作任务阶段化。每一个阶段都有具体任务,一个阶段的任务完成不好,会影响下一个阶段任务的完成。5、整合的价值观。通用过程模式整合了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观,每一个阶段都强调服务对象的参与、接纳,强调社会工作伦理守则等。五、通用过程模式的四个基本系统社会工作过程是社会工作者运用各种知识和资源,与各要素系统共同努力,通过一系列具体的工作达到工作目标的改变过程。四个基本系统:改变媒介系统、服务对象系统、目标系统、行动系统。(一)改变媒介系统所谓改变媒介系统,是指受雇于公立、志愿、非营利机构、组织、社区中的社会工作者,是促使服务对象发生改变的媒介。担任改变媒介角色的不仅是社会工作者,通常由与服务对象有关的、具有不同专长的助人者组成一个改变媒介系统,社会工作者和其他专业人士形成一个团队共同工作,社会工作者是“主要改变媒介”,担当主要责任。(二)服务对象系统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也是社会工作服务的直接受益人。服务对象系统可以是个人、家庭、团体、组织或社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