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坑水库除险加固初设报告

上传人:缘*** 文档编号:333295543 上传时间:2022-09-01 格式:PDF 页数:84 大小:11.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坑水库除险加固初设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东坑水库除险加固初设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东坑水库除险加固初设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东坑水库除险加固初设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东坑水库除险加固初设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坑水库除险加固初设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坑水库除险加固初设报告(8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长汀县策武镇东坑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审批稿)初步设计报告厦门市国水水务咨询有限公司二。一二年 H 一月福建省长汀县策武镇东坑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书设 计 证 号:A235005258审 定:曹声九审 查:纪华炮校 核:杨黎勇张大林编 写:付涛冯宏耀厦门市国水水务咨询有限公司二。一二年 H 一月目 录前言.11、综合说明.21.1水库基本概况.21.2除险加固的必要性.61.3除险加固的主要内容.121.4工程特性表.132、水 文.1 52.1基本资料.152.2设计洪水复核.152.3洪水调节复核.183、工程地质.2 33.1、概述.233.2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263.3各岩

2、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建议值.323.4结论与建议.324、除险加固工程设计.3 44.1工程任务和规模.344.2设计依据.354.3洪水复核.384.4加固设计.395、施工组织设计.6 25.1施工条件.6 25.2主体工程施工.6 45.3主要设备、劳力计划.6 75.4施工进度计划.6 85.5施工安全管理.6 86、环境保护设计.706.1工程所在地区环境状况.7 06.2环境影响分析.7 06.3综合评价与结论.7 17、工程管理.727.1总 则.7 27.2管理机构及体制.7 27.3管理范围.7 27.4管理制度.7 37.5仪器监测.7 77.6施工期工程管理.7 78、设计

3、概算.788.1编制说明.7 88.2定额依据.7 88.3费率标准.7 98.4工程概算表.8 0东坑水库位于长汀县策武镇红江村东坑,流域属汀江支流的红江河支流东坑河,东坑水库大坝为均质土坝,坝址以上集雨面积0.4 3 k m 2,总库容为2 5.2万m3o水库正常蓄水位为3 0 8.8 m,正常水位库 容1 8.0 2万nA水库按2 0年一遇设计,2 0 0年一遇校核,设计洪水 位3 0 9.8 0 m,校核洪水位3 1 0.2 5 m。原设计灌溉面积6 3 0亩,现有实际灌溉面积6 3 0亩。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养殖的综合开发利用水利工程,属 小(2)型水库。库区下游涉及策武镇红江村,约

4、1 7 0 0余人,耕 地6 3 0亩。受长汀县水利局的委托,厦门市国水水务咨询有限公司承担东坑水库水库大坝安全鉴定报告编写工作。2 0 1 2年5月-6月安全鉴定参与人员进行了现场检查踏勘及收集安全鉴定资料的具体工作。在专家组的指导下,开展大坝各项安全鉴定的具体工作。根据运行期间资料分析及现场检查,并根据工程质量评价和洪水复核、溢洪道泄洪安全分析、大坝结构稳定及渗流等分析报告看,该工程运行管理评价为差,工程质量评价为不合格,防洪安全评价为A级,结构安全评价为A级,大坝渗流安全评价为C级。经综合评价,东坑水库为三类坝。2 0 1 2年7月我公司受长汀县水利局的委托,承担东坑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

5、设计任务,并于2 0 1 2年1 0月底完成该工程除险加固初步设计报告的编制任务。我们在设计过程中,得到龙岩市水利局、长汀县水利局及长汀县策武镇政府等单位相关领导和技术人员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11、综合说明1.1 水库基本概况1.1.1 地理位置东坑水库工程位于长汀县策武镇红江村.,所在河流为汀江支流。1.1.2 流域概况汀江是韩江的一条支流,发源于三明市宁化县的赖家山,自北向南流经长汀、武平、上杭、永定诸县,沿途纳入濯田河、桃澜溪、旧县河、黄潭河、永定河、金丰溪等支流,于永定县峰市进入广东省,于广东省大埔县三河坝与梅江汇合后称为韩江。汀江流域面积11802km2,主河道长32 2

6、 km,河道平均坡降1.5%。东坑水库位于汀江中上游左岸的一条支流上,地处长汀县策武镇红江村。东坑水库坝址以上集雨面积0.4 3km)主河道长2.5 km,河道平均坡降8.8%oo1.1.3 水文气象汀江流域以中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由于境内由峦起伏,地形复杂,兼有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山地气候,全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据统计分析,流域多年平均气温在18.4 20.之间,极端最高气温39.4 (长汀县19 51年9月),极端最低气温-6.5 (长汀县19 63年1月),多年平均相对湿度在76%80%之间,年日照时数1759小时2022小时,水面蒸发量1000mm 1200mm,陆地蒸发量在59 0m

7、m2780 n l m 之间。全年以静止无风为最多,西北风次之,年平均风速为2.3 m/s,实测定时最大风速为2 5 m/s,风向东南,实测瞬时最大风速3 2 m/s,相当1 1 级1 2 级台风。汀江流域年降雨量在1 4 5 0 m m2 2 0 0 m m之间,其分布随地形变化而异,大致趋势由西南向东北方向递增,并随海拔升高面增加。降雨量年内分布不均,3 月6月受西南季风影响,形成锋面雨,雨量占年降雨量5 0%60%,7月 9月台风雨季,降雨量占全年的2 0%3 0%,1 0 月次年2 月为干燥少雨季,仅占年降雨量1 5%2 0%。1.1.4 水文基本资料汀江流域现有观音桥、杨家坊、上杭和

8、罗潭四个水文站,观音桥站为汀江上游控制站,上杭站为汀江干流下游控制站,杨家坊站位汀江支流旧县河上控制站,罗潭站位汀江支流永定河上控制站,四个测站中,除上杭站于1 94 0 年5 月设立外,其他各站均于1 95 8年设立,观测项目有水位、流量、降雨、蒸发、泥沙等,观测至今,且历年观测资料均有整编,资料完整可靠,精度较好。1.1.5 水库建设过程东坑水库坝区枢纽工程于1 994 年动工兴建,于1 995 年竣工,东坑水库设计灌溉面积63 0 亩,目前实际灌面积63 0 亩。当年的建设单位为长汀县策武片农业综合开建设指挥部。由策武乡主要领导任工程指挥部指挥,抽调公社行政干部任工作人员,策武乡水利工作

9、站站长任技术负责人。31.1.6加固前工程概况东坑水库位于长汀县策武乡红江村东坑,距离策武乡政府3 公里,距离汀江河L 2 公里,水库集雨面积0.4 3 k m 正常水位库容1 8.0 2万 总 库 容 2 5.2 万 m3,水库设计灌溉面积为63 0 亩,实际面积63 0亩。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的小(二)型水库。1、大坝东坑水库大坝为均质土坝,最大坝高1 4 m,坝顶宽3.5 m,长4 3.6m,防浪墙顶高程3 1 1.5 0 m,防浪墙高1.2 m(现有坝顶以上0.7 m),宽 0.5 m。2 0 年一遇设计洪水位3 0 9.8 m,2 0 0 年一遇校核洪水位3 1 0.2 5 m,大坝坝顶

10、高程3 1 0.8 0 m(黄海,下同)。大坝迎水坡为干砌块片石护坡,坡比自上而下分别为1:2、1:2,变坡处高程分别为3 0 3.8 m,平台宽度为1.0 m。背水坡为草皮护坡,坡比自上而下分别为1:2、1:2,变坡处高程为3 0 2.8 m(平台宽度1.5 m)o河床截水槽底宽2.0 m。下游设有贴坡排水,贴坡顶宽为2.2 m,坡比为1:2。贴坡底脚未设排水沟或排水体。2、泄水建筑物溢洪道设在主坝左岸,进口段为宽顶堰式,堰顶高程3 0 8.8 m,堰顶净宽3.0 m,平顶段长7 m,下接陡坡段全长3 1 m,末端设消力池。设计洪水(P=5%)下泄流量5.0 2 n r7 s,校核水位(P=

11、0.5%)下泄流量 8.5 6 m3/S o3、输水建筑物大坝输水涵管长度为5 8 m,前段4 8 m 为钢筋碎压力管,坝后1 0 m为压力钢管,直径为0.3 m,流量由坝后闸阀控制。校核洪水时最大4输水量为0.Im7so51.1.7本次除险加固的项目和任务本次除险加固设计的主要任务包括:1、对坝体、坝基强风化层采取三管高压旋喷灌浆的防渗处理方案,布设一排孔,孔距为1.0 m,孔深从坝顶钻孔至强风化底板,从孔底旋喷灌浆至设计洪水位。灌浆范围为坝体及溢洪道全断面,同时右岸向山体延伸1 1 m,左岸向溢洪道左侧山体延伸5 m02、对大坝迎水坡(高程3 0 3.8 0 m以上)采用C2 0碎预制块铺

12、砌,背水坡设置C2 5碎框格,其内重植草皮,坝顶进行碎硬化并重建M 7.5浆砌石防浪墙,拆除原贴坡排水改建棱体排水。3、溢洪道底板重铺,并新建下游消能设施。4、新建进水口,并配相应闸门及启闭设备,新建启闭房。基本同意输水涵管内套直径为2 0 c m钢管,并进行回填灌浆。5、架设低压输电线路1.0 km。6、对近坝0.4 km防汛公路进行拓宽改建并进行碎硬化,碎面宽3.0 m,厚 1 8 c m。7、新建管理房6 0 m 2。8、设置大坝沉陷、位移观测设施及坝后量水堰。9、对水库进行白蚂蚁防治及库容库貌整治。61.2 除险加固的必要性1 2 1 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1.2.1.1 大坝东坑水库工程

13、于1 994年1 0月动工兴建,1 9 9 5年冬竣工,大坝为均质土坝,坝体填筑材料为砂质粘土,施工中未出现洪水过坝情况。但施工过程中部份坝体由于采用装载机碾压,部份填土碾压未到位。目前下游坝体有局部渗,但未发现大坝有明显的沉陷、开裂、变形等,未出现过坝体滑坡、塌陷问题。现有坝体排水采用贴坡排水,底脚未设排水沟或排水体。经现场检查,未发现明显的变形、裂缝,工程施工及运行期的沉降已基本结束。1.2.1.2 溢洪道溢洪道底板面层碎断裂,碎骨料出露,伸缩缝填料老化,下游未建消能设施。1.2.1.3 输水设施经现场检查,钢筋碎管有老化现象,渗水较为严重。1.2.1.4 其他方面存在的问题(1)大坝运行

14、至今,尚未设置沉陷、位移、渗漏观测点,通信设施不完善,达不到科学管理水库的要求。7(2)库貌情况较差,坝后坡杂草重生,无踏步等设施。(3)建坝期间资料匮缺,有限的工程档案资料,前后不一致。(3)大坝无管理房,防汛公路为黄泥路。1.2.2安全鉴定结论受长汀县水利局的委托,厦门市国水水务咨询有限公司承担东坑水库水库大坝安全鉴定报告编写工作。2 0 1 2年5月-6月安全鉴定参与人员进行了现场检查踏勘及收集安全鉴定资料的具体工作。在专家组的指导下,开展大坝各项安全鉴定的具体工作。根据运行期间资料分析及现场检查,并根据工程质量评价和洪水复核、溢洪道泄洪安全分析、大坝结构稳定渗流分析等分析报告看,其中工

15、程运行管理评价为差,工程质量评价为不合格,防洪安全评价为A级,结构安全评价为A级,大坝渗流安全评价为C级。故综合评价为三类坝(详见大坝安全综合评价表)。东坑水库大坝安全综合评价表序号项目等级A/优良/好B/合格/较好C/不合格/差1工程质量评价不合格2大坝运行管理评价差3防洪标准复核A4结构稳定A5渗流分析C6综合评定三类坝根据运行期资料分析和这次安全鉴定结果,我们认为目前仍存在较大质量问题,据此提出如下建议:1、坝体渗漏,只做了贴坡排水,未设置排水沟,需进行防渗处8理和重建排水棱体及新建排水沟。2、坝迎水坡石料粒径过小,需进行重建迎水坡护坡。3、放水涵管采用卧管放水,输水涵管存在主要问题为卧

16、管砌体老化漏水。放水涵管需进行处理且进水口重建并改为斜拉闸门,更换启闭设施,重建启闭房。4、溢洪道底板面层碎断裂,碎骨料出露,伸缩缝填料老化,消力池淤积、渗漏严重,需溢洪道加固处理。5、防汛公路路况差,需新建防汛公路0.4 k m。6、无水库管理房,需新建管理房。7、大坝无沉陷位移观测等设施,需布设大坝的沉陷、位移、渗漏观测设施并定期观测及资料整理。遇有异常情况要及时采取进一步加固措施确保大坝安全运行。8、库容库貌差,需进行库容库貌整理。安全鉴定主要结论:东坑水库大坝安全鉴定报告由厦门市国水水务咨询有限公司编制,专家组根据现场检查及各项专题报告,经评审认为:大坝工程质量评价为不合格,大坝运行管理评价为差,防洪安全性定为A级,大坝结构稳定评价为A级,大坝渗流分析评价为C级,综合评东坑水库大坝为三类坝。1、坝体渗漏,需对大坝进行防渗处理。2、只做了贴坡排水,未设置排水沟,建议重建排水棱体及新建排水沟。3、坝迎水坡石料粒径过小,需进行重建迎水坡护坡。4、放水涵管采用卧管放水,输水涵管存在主要问题为卧管砌体9老化漏水。放水涵管需进行处理且进水口重建并改为斜拉闸门,更换启闭设施,重建启闭房。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