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网络课程内容简介

上传人:缘*** 文档编号:333295321 上传时间:2022-09-01 格式:PDF 页数:52 大小:6.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识教育网络课程内容简介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通识教育网络课程内容简介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通识教育网络课程内容简介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通识教育网络课程内容简介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通识教育网络课程内容简介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识教育网络课程内容简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识教育网络课程内容简介(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 件 2通识教育网络课程内容简介开课单位北京师范大学课 程 编 号A1中文名称中国文化概论课 程 学 分1授课对象全校本科生所属领域A中华文化与历史传承教师姓名李山 职称 教授课程简介: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文化瑰宝数不胜数,值得大家深入了解与学习。中国文化概论 系统而又简约的带领大家领略中国文化历史及其风采,这次讲座主要从中国文化的地理环境、经济基础、社会政治结构、发展历程、文化交流、语言文字、科学技术、教育、文学、艺术、史学、伦理道德、宗教、哲学,以及传统文化的特点、基本精神、价值系统等方面来介绍中国文化。参考书:1、李平主,中国文化概论,2002年06月第2版2、李山,牟宗三传,2002年

2、01月第1版3、侯外卢,中国思想通史,1957年03月第1版4、华林甫,中国历史地理学五十年,2001年01月第1版5、英林虎,中国诗歌源流史,2001年02月第1版6、褚斌杰,诗经与楚辞,2002年11月第1版相关讲座:1、夏文化探索,李伯谦,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北京文化的地域性与创新性,刘勇,北京师范大学3、中国文明的起源、形成与早期东传,范毓周,南京大学4、汉代文化与汉代民族的基本特征,周天游,陕西历史博物馆5、黄帝陵与黄帝文化,张宏彦,西北大学文博学院6、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国地域文化的差异,胡阿祥,南京大学历史系7、不学礼,无以立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王三山,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任课

3、教师简历:李山,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启功先生弟子。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文化史。先 后 出 版 过 诗经的文化精神、诗经析读、诗经新注等诗经研究专著,及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大纲第一章西周分封建国与统一化文明进程的开始第一节族群凝聚及代兴一、原始社会的社会状况本节重点:原始社会的社会状况描述。二、上古时期的族群凝聚本节重点:上古时期的族群凝聚情况,当时是宗教起着凝聚的作用。三、族群代兴本节重点:从夏到西周这一段历史时期的族群代兴情况。第二节分封制一、西周分封建国本节重点:西周分封建国的情况。二、分封制与民族团和本节重点:分封制对民族团和的决定性意义,用礼乐融合民族,诸夏

4、意识的产生。周人跟别的族群消除隔闵。第三节西周礼乐本节重点:礼乐的概念、特点、几种礼的介绍。第二章民众的历史品格第一节国人本节重点:国人的概念、权力,国人怎样逐渐失去了他们的权利及其原因,当权者对小农的看法。第二节诸子的文化思想一、大同观念本节重点:大同观念的概念及要求。二、天下观念本节重点:怎样看待天下。三、天人合一本节重点:天人合一的概念及表现。第三节儒家一、仁本节重点:儒 家“仁”的概念及要求,仁者、仁政等的要求。二、教化论和性善论本节重点:儒家的教化论观点,儒家的性善论与性恶论。第三章 老子与中国各朝官僚文化第一节教化论本节重点:为什么说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教化论的社会,教化论的含义,教

5、化论下的人性论。第二节诸子的政治思想本节重点:道儒法墨的治国理念。第三节中国古代的政治本节重点:宗法制,重农轻商,文治政府,各朝官僚制度。开课单位复旦大学历史系课 程 编 号A3中文名称明史十讲课 程 学 分1授课对象全校本科生所属领域A中华文化与历史传承教师姓名樊树志职称教授课程简介:明史十讲主要涉及了明朝的历史分期及其成就以及扭曲和贬抑明史的几种观点,是樊树志教授从自己的读史心得中提炼出来,力图对中华文明史上的重要问题,进行具有深度和新意的解读,不再纠缠于历史的线索和细枝末节。虽然该课程没有做到面面俱到,但是它选择重点,深入透彻的讲解,讲深讲透,讲出个所以然。给不同专业的学生一个历史深邃感

6、的启示,激发他们重新思考中华文明史的兴趣。参考书:1、樊树志,晚 明 史(15731644),2003年10月第1版2、陈梧桐,洪武皇大传,1993年06月第1版3、潘运告,冲决名教的羁络:阳明心学与明清文艺思潮,1999年11月第1版4、方尔加,王阳明心学研究,1989年08月第1版5、陈清华,毕竟是书生晚明知识分子的思想苦旅,2009.076、张速业,李贽论丛,2001年10月第1版7、孙顺霖,历代争雄记,1992年06月第1版8、王鸿儒,张居正:悬崖之舞,2002年04月第1版9、王行国,华夏五千年名人胜迹明朝后期卷,2006年06月第1版10、孙玉琴,中国对外贸易史教程,2005年08

7、月第1版11、李金明,明代海外贸易史,1990年04月第1版12、朱文杰,东林书院与东林党,1996年01月第1版13、苗棣,魏忠贤专权研究,1994年12月第1版14、吴廷桢,西学东渐,1993年03月第1版15、果迟,1 64 4,帝星升沉(上册),2007年04月第1版相关讲座:1、“山人”与晚明政局,方志远,江西师范大学2、明末高僧隐元与江户时代的日本,吴疆,美国亚利桑那大学东亚研究系3、明清商帮文化比较研究,李刚,西北大学4、重识明史,刘志琴,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任课教师简历:樊树志,现为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学科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专家组成员,中

8、国明史学会顾问。专攻明清史、中国土地关系史、江南地区史。主要学术著作有:中国封建土地关系发展史等。课程大纲第一讲朱元埠与胡蓝党案本讲简介:讲述了发生胡蓝党案的原因,胡蓝党案发生的过程,胡蓝党案过程中的另外一些悲剧人物,胡蓝党案后朱元璋所采取的相应的制度措施。第二讲阳明心学与异端思想本讲简介:讲述了阳明心学的主要内容及其与朱子理学的区别,阳明心学发展到极致的观点,李贽异端思想的主要内容,文人在理学与心学之间的选择,理学与心学的利弊。第三讲嘉靖与严嵩本讲简介:讲述了严嵩得宠于嘉靖的原因,严嵩权倾一时的情况,言官对严高的弹劾,后来严嵩失宠的原因经过,海瑞的上书。第四讲张居正与万历本讲简介:讲述了张居

9、正如何铲除异己,张居正改革的内容,改革中所遇的反对势力和阻碍,张居正处于权力巅峰时产生的想法及做法,张居正死后所受的惩罚。第 五 讲“海禁”与“倭寇”本讲简介:主要讲述了“海禁”与“倭寇”的含义,以 及“倭寇”的产生与“海禁”的关系,当时人们对“倭寇”的理解。第六讲东林书院与东林党本讲简介:讲述了对东林书院与东林党的误解,以及该如何正确理解东林书院与东林党。第七讲 魏忠贤与“阉党”专政本讲简介:讲述了魏忠贤此人出身,如何登到高位,阉党的构成,魏忠贤以及阉党横行的恶状,魏忠贤专权的衰落。第八讲 耶稣会士与西学东渐本讲简介:讲述耶稣会上本土化传教过程、内容及特点,西学东渐的成果及影响,简介东学西渐

10、,对于早期传教士的评价。第 九 讲“全球化”贸易与白银资本本讲简介:讲述了“全球化”贸易的正确理解,中国在早期“全球化”贸易中所处的地位,专家对白银资本的研究,引出晚明的经济状况。第十讲王朝的末路崇祯十七年本讲简介:讲述了崇祯应对内忧外患的措施,分析了崇祯非亡国之君而亡国的观点。开课单位首都师范大学课 程 编 号A6中文名称先秦君子风范课 程 学 分2授课对象全校本科生所属领域A中华文化与历史传承教师姓名赵敏俐职称教授课程简介:先秦君子风范通过对先秦君子文化人格的历史追怀,以达到瞻仰先人风采,追溯中华民族文化人格的历史探源的目的。其中主要包括先秦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各位仁人志士的事迹、人格以及

11、业绩,先秦文化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制度的确立,社会秩序的完善等,该课程从典籍、史书缅怀现任的言行事迹,对他们的文化人格进行一番历史的追怀。寻根以振叶,沿波而讨源,其叙述时间范围大体上自周初到春秋时期结束,而不包括战国时期,相关的文献取材,也 以 尚书、诗经、左传、国语为主,再附之以战国秦汉间其他著作。参考书:1、聂宝平,先秦儒家性情论,2007.72、徐克谦,先秦思想文化论札,2007年05月第1版3、李健胜,先秦文化批判思想研究,2006.114、陈智勇,先秦社会文化丛论,2005年09月第1版5、罗永麟,先秦诸子与民间文化,2003年04月第1版6、戴永明,先秦儒学要略,2002年7、杨华

12、,先秦礼乐文化,1997年03月第1版8、赵敏俐,国学备览,2007.19、赵敏俐,中国中古文学论文集,2005.1210、赵敏俐,中国古代文学通论先秦两汉卷,2005年05月第1版11、赵敏俐,先秦君子风范,1999年相关讲座:1、先秦诸子与先秦文学,王长华,河北师范大学2、中国先秦时期国家形态的演变社会史与考古史层面的考察,朱凤瀚,北京大学历史系3、先秦,宋镇豪,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4、人类视角下的先秦文化,萧兵,淮阴师范学院5、先秦文学,赵逵夫,西北师范大学6、先秦北方民族文化遗存的考古学观察,魏坚,中国人民大学任课教师简历:赵敏俐,现任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诗经学会副会

13、长,近年来的主攻方向是运用艺术生产的理论进行中国古代歌诗研究,在学术界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科研主要方向为先秦两汉文学与文化、中国古代诗歌、中国现代学术史。出版过 两汉诗歌研究、汉代诗歌史论等学术专著。课程大纲第一章鹤鸣九皋,声闻于野构建与贵族时代的人格理想引言本节重点:中国的古代圣王,道德渊源;殷纣王的残暴与周文王的德行;周文的道德建构和对中国文化的开创性功绩第一节君子喻于义一、君子的含义本节重点:君子的含义,先秦的身份地位差别;君子的才、德要求;孔子论子产的四条君子之道;钟仪应对晋景公二、达到君子境界的条件本节重点:达到君子境界的条件;冉有应对,道德和学习对人的教化作用第二节明主贵有德一、周

14、朝的历史本节重点:殷商灭亡对周朝的教训,敬德保民;周朝先王的历史传承,摆脱尊天事鬼的巫术观念;重天到重人的变革二、周代之敬德本节重点:文王和周公的言行,道德追求的典范;穆王将征犬戎;晋怀公之灭亡,不敬德第三节人生三不朽一、周人对历史的文饰本节重点:周人对祖先的重塑的用意及对国家兴亡的深刻思考二、人生价值的探讨本节重点:价值尺度,精神追求;叔孙豹答范宣子,立德立功立言;人生三不朽的历史意义第四节贵族大传统一、君子人格本节重点:齐崔杼弑君,晏子议论;人文精神的变革,道德风范的建立;民族精神与先前君子文化的形成及其意义二、周朝的贵族文化本节重点:周代社会的统治思想,各阶级的道德观念;左传示例,奴仆为

15、主人尽忠,太史赴死;在历史环境下理解君子道德三、对理想的追求本节重点:周朝动乱下的理想追求;贵族精英的文化教育和他们对于社会的作用第一章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世俗生活中的彬彬君子第一节风度翩翩的一代一、狐裘黄黄 先秦君子的服饰讲究本节重点:服饰区分,庶民、贵族、君王三者的服饰差异;玉饰在贵族个阶层中的佩戴讲究和作用;秦风终南诗讲解二、步履闲闲先秦君子的言行举止本节重点:国语 周语下和 礼 记 玉藻的解析,对君子言行举止的具体规定是怎样的;论语乡党解析,孔子举止风范解析三、威仪棣棣先秦君子的威仪本节重点:诗 经 鄙 风 相鼠和 大雅 抑等诗文解析;左转示例;威仪在先秦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威仪的意义和价

16、值四、温其如玉先秦君子的美好品质本节重点:诗经以玉象征美德,玉与道德品质的关系;晋语范例讲解,进德修业与君子风度的关系第二节出言有章的诗人一、抒情讽谏本节重点:史书对君子作诗的记载;贵族赋诗的作用和意义二、赋诗言志本节重点:赋诗的形式;左传示例,赋诗言志在政治活动中的作用:诗的多种功能和艺术特征第三节熟习礼乐的大夫一、天生众民,有礼有则本节重点:周代贵族的礼仪;周礼、仪礼的地位;礼仪在贵族生活和政治活动中的重要性;晏子春秋示例礼仪对于君子的重要意义。二、琴瑟在御,莫不静好本节重点:乐在先秦贵族的文化教育中的地位;周代乐制;季札听乐,音乐的政治和道德意义;琴瑟等周代乐器;周代君子的音乐修养第四节博学多识的才子一、博物君子本节重点:子产之博学;观射父之博学;官学时代的巫、史、太师之博学二、慎思明辨本节重点:富辰论外交,明辨是非的政治修养;单襄公论孙周,正确的道德价值判断;王孙圉对赵简子,君子对事物价值的判断;史书中贵族的预言第三章言念君子,温其如玉立身行事中的道德追求第一节孝子不匮一、孝子深情本节重点:孝在先秦伦理中的地位;小雅蓼莪释意;周文中的孝文化二、父命不可违本节重点:孝在维护社会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