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笔记带你读懂教育心理学

上传人:缘*** 文档编号:333289071 上传时间:2022-09-01 格式:PDF 页数:63 大小:6.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笔记带你读懂教育心理学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考研笔记带你读懂教育心理学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考研笔记带你读懂教育心理学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考研笔记带你读懂教育心理学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考研笔记带你读懂教育心理学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研笔记带你读懂教育心理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笔记带你读懂教育心理学(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研笔记超市】带你读懂教育心理学笔记信息 教育心理学书本笔记 r 教育心理学冯忠良、伍新春、姚梅林、王健敏编著,教育心理学(第3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1.1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规律(内在效度)教学情境中师生的心理活动的一般机制及规律规律的应用(外在效度)教学情境中如何遵循师生的心理特点和规律有效指导教育学,从而促进主体的健康发展1.2教育心理学研究任务.理论探索任务学科范畴看揭示教育学的基本心理规律,研究怎样遵循这些规律去设计教学内容、改革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优化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效能、培养高素质人才学科任务看探索教育学情境中主体获得知识、发展智能、形成健全人格

2、的心理机制和规律,为建构科学合理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体系服务,以期推进整个心理科学和教育科学的发展.实践指导任务为学校教育系统的确立和应用提供实施途径、策略、方法等方面的具体指导.1 3教育心理学历史发展阶段创立阶段 1920以前,体系不完整迷茫阶段 1920-1950,体系不一,内容零散有分歧选择阶段 1960-1990,理论体系进一步完善整合阶段 1990以后,求同存异,淡化学派之争发展特点 与社会发展密切联系 以教育发展要求为前提 受心理科学思潮的直接影响 受自身研究方法的制约 研究趋势 研究取向上:行为范式、认知范式向情景范式转变 研究思路上:强调教学并重、认知与非认知并举、传统领域与新领

3、域互补 学科体系上:由零散庞杂转向系统、综合、完善 研究方法上:注重分析与综合、量与质、现代化与生态化、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结合第二章心理发展与教育.2.1心理发展及其规律心理发展是什么个体从胚胎期由出生、成熟、衰老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发生的持续而稳定的内在心理变化过程反映的是个体心理随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的稳定而持久的系列变化过程,主要包括认知发展和人格发展两大方面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关系心理发展是有效给予的背景和前提有效教育又反过来促进心理的发展认知发展是什么 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其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言语等认知的功能系统不断发展并趋于完善的过程。规律 简单具体到复杂抽象儿童最初只

4、有非常简单具体的反射活动,随年龄增长认知活动越来越复杂、抽象 无意到有意儿童的认知活动由不自觉、无意的逐渐向有意识的心理活动方向发展,出现有意注意、有意记忆等 笼统向分化认知活动从混沌到分化和明确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应用合理方法,从易到难 提高学生的感知理解和记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人格发展是什么个体从出生经成年到老年的整个生命过程中人格特征或个性心理形成、发展和表现的过程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规律(参照人的发展的规律性)连续性和阶段性并存 定向性和II同学性 不平衡性 共同性和个别差异性 教学中的应用.2.2认知发展理论与教育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

5、论认知发展的实质认 知(智力)的实质是适应,即在已有图式的基础上,通过同化、1 1 顺应和平衡,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图式儿童用来适应环境的认知结构图式从简单的本能反射到逻辑思维,是不断丰富和完善的同化图式的量变儿童把新的刺激纳入已有图式的认知过程顺应图式的质变儿童通过改变已有图式或形成新图式来适应新刺激的过程创造一个能纳入新刺激的图式或改变原有图式使其能纳入新刺激平衡同化和顺应之间的平衡,是一种相对状态儿童的认知通过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循环过程而从彳氐级到高级发展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成熟基础,可能性 练习与习得经验必要条件 社会经验重要因素 平衡化决定因素认知发展的阶段感觉运动阶段(0-2)儿童

6、思维的萌芽期通过探索感知觉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主要手段是手的抓取和嘴的吮吸获得客体永恒性前运算阶段(2-7)表象思维阶段 能运用语言或较为抽象的符号 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刻板性、自我为中心 尚未获得守恒概念 具体运算阶段(7-11)相当于41浮阶段 认知结构已经发生重组和改善 思维具有一定弹性、可逆性 思维不能离开具体事物的支持 出现守恒概念形式运算阶段(1116)思维接近成人水平能理解符号的意义并作概括具备抽象思维和系统思维认知发展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对教学的启示)认识儿童认知发展水平的有限性,创设最佳难度根据图式和平衡 提供活动根据同化和顺应 关注儿童思维过程 让儿童多参与社会活动

7、强调环境的互动作用维果茨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心理发展的实质在教育条件下,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个体的心理机能由低级向高级转化的过程心理机能发展的标志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的发展指心理活动是主动随意的,由主体按预定目的自觉引发儿童心理活动随意性越强,心理水平越高心里活动的抽象-概括机能的发展指心理活动的反映水平是概括抽象的儿童年龄的增长、语言能力的发展、日常生活经验的增多,促进了他们认知活动的概括性和间接性的发展高级心理结构的形成指认知结构的转换性和自调性增强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他们的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发生变化,形成了更高级的心理结构心理活动的社会文化历史制约与促进指儿童的社会化随着年龄增长,

8、儿童不断社会化,其心理发展才能趋于成熟,儿童才能成长为社会人心理活动的个性化指个性形成和发展儿童的心理发展不仅是个别机能的成熟和发展,主要是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个性的形成是高级机能形成的重要标志,对个体机能发展有重要意义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两种工具理论物质工具精神工具人类特有的语言符号等两种心理机能低级机能靠生物进化获得基本的知觉加工和自动化过程高级机能文化历史发展的结果,即以精神工具为中介的高级心理机能,是与周围人交往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最近发展区是什么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现有发展水平即将到达的发展水平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为最近发展区即独立解决问题的真实水平和在成人指导或与其他儿童合作情况下解决问题的潜

9、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什么用最近发展区的教学为儿童提供了发展的可能性。他主张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叫足额中既要考虑学生现有发展水平,又要能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向学生提出更高的发展要求教学的作用教学决定儿童发展的内容、水平、速度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如果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上都考虑到儿童现有水平,并根据最近发展区向儿童提出更高要求,则更有利于儿童发展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对教学的启示)教学的含义广义 狭义 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 学习存在着最佳期 认知发展的内化学说.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与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的关系联系 都对儿童认知发展的特征做了系统探讨区别侧重点不同皮亚杰更强调认知发展对学习的制

10、约作用维果茨基更强调通过教学促进儿童发展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启示 教学要适应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 教学要引导并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学习是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必须在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教育教学要适应个体差异2.3人格发展理论与教育.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内涵埃里克森认为个体的人格发展是在社会背景下进行的,受文化和社会背景的影响和制约人格的发展是一个经理一系列阶段的过程,每个阶段都有一种特定的危机和特定的任务,危机的解决标志着前一阶段向后一阶段的转化危机的成功解决有助于自我力量的增强和对环境的适应;而不成功的解决则会削弱自我力量,阻碍对环境的适应8阶段婴儿期(0-1.5)基本冲突信任对怀疑主要任务满足

11、生理上的需求,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儿童早期(L5-3)基本冲突自主对羞怯主要任务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着意志的实现学前期(3-6)基本冲突主动感对内疚感主要任务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体现着目的的实现学龄期(6-12)基本冲突勤奋感对自卑感主 要 彳 王 务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青年期(12-18)基本冲突角色同一对角色混乱主要任务建立同一感,防止混乱,体验着忠诚的实现成年早期(18-30)基本冲突亲密感对孤独感主要任务发展亲密感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和婚姻的实现成年中期(30-60)基本冲突精力充沛对颓废迟滞主要任务获得繁殖感,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成年

12、晚期(60-死亡)基本冲突自我完善对悲观沮丧主要任务获得完善敢,避免绝望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评价优 既注重社会因素,又注重文化因素 不止考虑心理发展的某一方面,而是考虑各个方面的关系 不止研究某一年龄阶段,而是涉及人的一生缺其理论过分强调本能,而相对忽略人的意志理智等高级心理情感在发展中的作用其发展阶段的划分及每一阶段的矛盾不一定全部合理,也不一定适合所有文化背景的人教育启示揭示了人格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从个体心理发展的各个层次和相互关系中考察人的社会性发展和道德发展,体现了人的全程发展观,对转变教育观念有重要意义提出教育要了解学生人格发展的不同阶段的独特性有助于教育工作者了解中小学生在不同

13、发展阶段所面临的各种冲突,从而采取相应措施,因势利导对症下药,有助于教育适应中小学生的发展把青少年看做独立自主的人有助于教育工作的展开中尊重青少年意志,不忽视,从而更好把握师生关系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内涵柯尔伯格运用道德两难的故事,对儿童道德判断的思维结构提出道德发展阶段模式和三水平六阶段的发展理论水平和阶段前习俗水平(0-9)儿童的道德观念是纯外在的,是为了避免受罚或好的奖励而顺从权威以惩罚和服从为定向阶段根据行为后果来判断行为好坏和程度没有真正准则概念朴素的享乐主义或功利主义定向阶段为了获得奖赏或满足个人需要而遵从准则能部分地根据行为者的意向来判断过错行为的严重程度习俗水平为了得到赞

14、赏表扬或维护社会秩序而服从准则人际和谐(好孩子)的定向阶段尊重大多数人的意见和惯常的角色行为,重视顺从和做好孩子能根据行为的动机和感情来评价行为权威和维持社会现有秩序的定向阶段判断行为的好坏要看是否符合维护社会秩序的准则后习俗水平(原则水平)道德行为由社会责任和普遍的道德准则所支配,道德标准已被内化为自己内部的道德命令社会契约和法律的定向阶段以普遍的道德原则和良心的道德阶段评价优发现了人类道德的两大规律由他律到自律循序渐进提出道德教育必须配合儿童心理发展缺强调的是道德认知而不是道德行为,因而不能作为学校实施道德教育的依据教育启示 在了解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德育才能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儿

15、童道德发展是有一定的II质序且不可颠倒,但与文化背景等因素影响其时间的迟早,因此教育要充分考虑儿童的个性差异 要促进儿童发展必须要让他不断接触道德环境和道德两难问题,从而提高儿童的道德敏感度和道德推理能力 现代社会中由于各种文化的影响,出现了利于多元、价值泛滥的情况,因此必须把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作为德育目标之一2.4心理发展的差异性与教育认知方式差异与教育认知差异的类型认知水平的差异主要表现为智力水平的差异 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智力发展速度的差异 认知类型的差异 知觉方式的差异 记忆方式的差异 思维方式的差异针对认知方式差异的教育 教师必须帮助学生识别自己的认知方式 教师要明确适应认知方式

16、的两类教学策略匹配策略失配策略 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认知风格,提供多模式教学补充名词 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 沉思型和冲动型 辐合型和发散型 抽象型和具体型.人格差异与教育.人格差异的表现 人格类型的差异 人格特质的差异 气质差异人格差异与教育的关系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人格差异,因材施教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人格特质,因势利导人格差异的教育意义 教师应具备学校心理学知识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人格 在集体中形成良好人格 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性别差异与教育性别差异的表现 智力方面 言语发展方面 行为方面 兴趣方面 自信心方面性刺耳差异的教育意义改变传统观念,一视同仁改变不同性别学生性格局限,培养积极兴趣,提高多种能力2.5社会性发展与教育社会性发展的内涵社会个体由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 个体在其生物特征的基础上,在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掌握社会规范,学习社会角色,获得社会性需要、态度、价值,发展社会行为,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亲社会行为(积极的社会行为)含义人们表现出来的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发展阶段 享乐主义、自我关注取向 他人需求取向 赞许和人际关系取向 自我投射的、移情的取向 内化法律、规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