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过关练习试题B卷 含答案

上传人:学*** 文档编号:333221771 上传时间:2022-09-0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53.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过关练习试题B卷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1-2022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过关练习试题B卷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1-2022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过关练习试题B卷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1-2022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过关练习试题B卷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1-2022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过关练习试题B卷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2022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过关练习试题B卷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过关练习试题B卷 含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省省(市市区区)姓姓名名准准考考证证号号密.封线内.不.准答.题A.直接性、引导性和简捷性2021-20222021-2022 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过关练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过关练习试题习试题 B B 卷卷 含答案含答案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 分钟,本卷满分为 150 分。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B.直接性、被动性和简捷性C.间接性、被动性和简捷性D.间接性、引导性和简捷性5、学生集体是否有健康的()是集体成熟的重要标志。A.活动B.集体舆论C.干部队

2、伍一、单选题(本大题共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121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4242 分)分)1、布鲁纳提出的学习过程包括获得、转化和()。A评价B练习C强化D消退2、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物质条件而凭空产生,但同时又是从以往教育发展而来的。这表明了教育具有()。A依附性B永恒性C继承性D时代性3、设计教学法的提出者是()。A杜威B华虚朋C伯克赫斯特D克伯屈4、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它区别于一般认识过程的显著特点是()。D.共同目标6、在一次业务学习中,关于青春期后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进入什么阶段,教师们讨论很热烈,共提出了下列四种见解,其中正确的是() 。A.生理自

3、我阶段B.心理自我阶段C.社会自我阶段D.经验自我阶段7、王老师在化学课上讲到元素周期表中的“锱”元素时, 向学生们介绍了“锱”的发现者居里夫人献身科学的事迹,同学们深受教育。这体现了哪一教学原则?()A.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B.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的原则C.启发性原则D.发展性原则8、“自信、坚强、勤奋”描写的是人的哪种心理特征?()A气质B性格C能力D动机第 1 页 共 6 页9、小明看书时可以“一目十行”,而小华则“一目行”。这反映了他们在哪种注意品质上存在差异?()A.注意广度B.注意分配C.注意稳定D.注意转移10、在专家指导下, 地处贵州东南的侗察中学组织有关教师对面临传承危机的侗族织

4、锦工艺 进行课程幵发,幵设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侗族织锦课程”,该课程属于()。A.国家课程B.地方课程C.校本课程D.社会课程11、 牛顿由“苹果落地”这一现象引发思考, 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鲁班由“茅草划破手”这一现象引发思考,发明了锯子,以上创造活动的心理机制属于()。A思维定势B功能固着C负向迁移D原型启发12、真正为课程论建立起心理学基础的人是()。A、夸美纽斯B、亚里士多德C、赫尔巴特D、卢梭13、小李认为服从、听话就是好孩子,对权威应绝对的尊敬和顺从。依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小李的道德发展处于()。A.服从与惩罚取向阶段B.相对功利取向阶段C.寻求认可取向阶段D.遵守法则取

5、向阶段14、李哲爱好广泛,恰逢本周六晚上既有足球赛,又有演唱会,他都想去看。由于二者时间冲突,他很矛盾。他面临的冲奕是()。A、双趋式冲突B、双避式冲突C、超避式冲突D、多重超避式冲突15、 在专家指导下,地处贵州东南的侗察中学组织有关教师对面临传承危机的侗族织锦工艺进行课程开发,开设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侗族织锦课程”,该课程属于()。A、国家课程B、地方课程C、校本课程D、社会课程16、科学技术知识的再生产有多种途径,最重要的途径是()。A、社会生活B、科学实验C、生产劳动D、学校教育17、教育是新生一代成长的与社会生活延续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手段,为一切人和一切社会所必须,并与人类社会始终,它表

6、明教育具有()。A.永恒性B.历史性C.阶段性D.生产性第 2 页 共 6 页18、德育过程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一分为二”辩证法和认识论的德育原则是()。A.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B.理论与实践相结合C.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D.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19、为了更好地因材施教,新学期伊始,高一化学课李老师对所教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摸底考试,初步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有关能力。这种考试属于()。A.形成性评价B.诊断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相对性评价20、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小红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则她的认知方式是()。A、场依存型教师资格考试B、发散型C、

7、冲动型D、沉思型21、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的代表人物是()。A、斯金纳B、巴甫洛夫C、桑代克D、班杜拉2、目前,我国普通高中不属于基础教育。3、学习迁移是学校过程中常见的现象,它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起促进作用。4、心智技能不必通过外部言语表现出来。三、简答题(本大题共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4 4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1010 分,共分,共 4040 分分) )1、简述态度与品德的关系。二、辨析题(本大题共二、辨析题(本大题共 4 4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8 8 分,共分,共 3232 分)分)1、在当前,如果学校教育不能保证家长所期望的教学质量,家长就有权拒绝送学龄儿童上学。第 3

8、 页 共 6 页2、简述发散想维的基本特征。3、简述德育过程中疏导原则的含义及贯彻要求。4、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2、小林进入初中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小学时她经常把“这是老师说的”挂在嘴边,现在她经常和同学们一起讨论书本以及老师的一些观点。觉得书本上和老师的很多观点不合理,经常以独立批评的态度对待老师和家长给出的建议,有时候会为了一个问题的观点同老师争的面红耳赤,老师觉得小林有时候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对所学原理恰当的加以运用,看待问题有点片面,对一些观点怀疑和批评缺乏充足的证据。根据心理学原理分析小林思维变化的特点,提出小林思维发展的建议。四、四、材料分析材料分析(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2

9、2 小题,小题,每小题每小题 1818 分,分,共共 3636 分)分)1、齐白石先生幼年家境贫寒, 没有上学的机会, 长大后做了木工, 四十岁以后才开始自学绘画。他虚心求教,勤学苦练,终于在画坛独树一帜,成为著名的国画犬师。问题:(1)试述影响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因素。(2)在齐白石先生的成才过程中哪些因素起关键作用?对你有何启示?第 4 页 共 6 页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121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4242 分)分)1、A2、【答案】C3、D4、【参考答案】D5、B6、答案:B7、B8、B9、A10、C11、【答案】D【解析】

10、原型启发是指从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12、C13、A14、A15、C16、D17、答案:A 永恒性18、【答案】A。解析:“一分为二”即要求辩证看待问题,辩证看待学生的过与失,凭借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促进学生品德发展。故本题选A。19、B20、D21、A起促进作用是不准确的。4、此说法是正确的。心智技能具有内隐性和简缩性。三、简答题(本大题共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4 4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1010 分,共分,共 4040 分分) )1、(1)共同之处:态度与品德的实质是相同的。品德也是一种习得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而态度也是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行动

11、时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态度与品德的结构是一致的,都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等三个方面构成。(2)区别之处:二者所涉及的范围不同。态度涉及的范围较大。二者价值内化的程度不同。只有价值观念经过组织且已成为个人性格的一部分时的稳定态度才能被称为品德。2、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其主要特征有三个:(1)流畅性(2)变通性(3)独创性3、【答案】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贯彻要求:(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4、各种心理机能中感知

12、觉发展最早,然后是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个体差异性,过程是连续不间断的,方向性顺序性。(1)连续性与阶段性。个体的心理发展是一个逐渐由低级向高级前进的过程,具有连续性;而从另一方面,心理发展又是一个逐渐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2)定向性与顺序性。在正常条件下,心理的发展总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发展是不可逆的,也不可逾越。(3)不平衡性。心理的发展可以因进行的速度、到达的时间和最终达到的高度而表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模式。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对同一个体而言,不同心理的各组成成分发展的速度、发展的起讫时间与到达成熟的时期不同;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13、4)差异性。个体心理发展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不同个体发展的速度、最终达到的水平、达到成熟水平的时期以及发展的优势领域等方面。只有了解这些个体差异,才能通过因材施教满足具有不同智力结构和学习风格的学生的不同需求。二、辨析题(本大题共二、辨析题(本大题共 4 4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8 8 分,共分,共 3232 分)分)1、此说法是错误的。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保障的公益事业。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2、【参考答案】错误。我国普通高

14、中属于基础教育并且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教育重在“基础”,重在学习基础知识(这里指广义的知识,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目标领域) , “基础知识”的本质在于“一是它的普遍性, 二是它的实用性”。基础教育阶段不是培养人才的,而是为培养人才打基础的,要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一级学校教育打下基础,为学生进入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总之,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好基础。3、【参考答案】。解析: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学习迁移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会有不同的分类结果。如根据迁移的性质和结果来划分,可以把学习迁移分为正迁移和

15、负迁移,其中正迁移对学习起促进的积极作用,负迁移对学习起干扰、阻碍的消极作用。由此,笼统地说学习迁移对学习新知识四、材料分析四、材料分析(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2 2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1818 分,共分,共 3636 分)分)1、【参考答案】(1)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既包括先天素质,也包括后天因素。先天素质。先天素质是人们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点,它包括感觉器官、运动器官以及神经系统和脑的特点。它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前提和物质基础。环境、教育对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影响。第一,产前环境及营养状况的影响。胎儿生活在母体环境中,这种环境对胎儿的生长发育及出生后智力的发展,都有重要

16、的影响。第 5 页 共 6 页第二,早期环境的作用。在儿童成长的整个过程中,智力的发展速度是不均衡的,往往是先快后慢。因此儿童期的发展对后期能力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第三,教育条件的影响。一个人能朝什么9-向发展,发展水平的高低、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后天的教育条件。家庭环境,生活方式,家庭成员的职业、文化修养、兴趣、爱好以及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与态度,对儿童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有极大的影响。实践活动的影响。实践活动是人与客观现实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人所特有的积极主动的运动形式。可以说,实践活动是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其他个性因素的影响。环境和教育是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外部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一个人要想发展能力,除必须积极地投入到实践中之外,还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的个性心理特征,即理想、兴趣及勤奋和不怕困难的意志力。(2)齐白石勤奋、进取的人格特质及他的虚心求教、勤学苦练的品质是他成才的关键因素。在外部环境不利时,要创造条件,勤奋努力,逆流而上,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同样也能取得成功。2、(1)在整个小学时期内,小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但仍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