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每日一练试题 附解析

上传人:学*** 文档编号:333221727 上传时间:2022-09-0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519.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每日一练试题 附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1-2022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每日一练试题 附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1-2022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每日一练试题 附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1-2022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每日一练试题 附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1-2022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每日一练试题 附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2022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每日一练试题 附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每日一练试题 附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省省(市市区区)姓姓名名准准考考证证号号密.封线内.不.准答.题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我国中小学课程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开设的学2021-20222021-2022 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每日一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每日一练试题练试题 附解析附解析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 分钟,本卷满分为 150 分。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段是()。A.小学一年级至高中B.小学三年级至高中C.小学五年级至高中D.初中年级至高中5、初三学生小岩晚上在家复习

2、功课,忽然灯灭了,他根据物理课上所学的知识,推测可能是保险丝断了,然后检查了闸盒里的保险丝。这是问题解决过程中哪个阶段?()。一、单选题(本大题共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121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4242 分)分)1、 人的发展既体现出里的积累, 又体现出质的飞跃。 当某代表新质要素的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出现新的年龄特征。这表明人的发展具有()。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2、否定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割裂教育的历史传承,把教育完全做完政治、经济的附庸。 这样的观念违背了教育的哪一特性?()。A.生产性B.永恒性C.相对独立性D.

3、工具性3、在群众体育,竞技体肓相比,学校体育的突出特点是()。A.娱乐与竞技性B.普及性与文化性C.教肓性与基础性D.全体性与全面性A.发现问题阶段B.理解问题阶段C.提出假设阶段D.检验假设阶段6、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我国中小学课程设置 “综合实践活动”,开设的学段是()。A.小学一年级至高中B.小学三年级至高中C.小学五年级至高中D.初中一年级至高中7、董老师总是希望在课堂上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爱与被爱的需要。董老师的做法体现了哪种课堂管理取向?()A.建构取向B.行为取向C.认知取向D.人本取向8、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

4、,这叫作刺激的()。第 1 页 共 7 页A获得B消退C泛化D分化9、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中国古代教育家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10、在教学理论著述中,强调学科的基本结构要与儿童认知结构相适应,重视学生能力培养 .主张发现学习的专著是()。A应答性行为B操作性行为C联结过程D观察学习14、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A.教学工作B.公共关系C.行政工作D.总务工作15、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的思想,落实在课程类型上表现为()。A、学科课程B、综合课程C、活动课程D、隐性课程16、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我们首先确立()。A、先进的教学观念B、与新课程相适应的

5、、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学观念C、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D、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教学观念17、杨老师在教学中对所讲例题尽可能出多种解法,同时鼓励学生“一理多解”。杨老师的教学方式主要用来进学生那种思维的发展()。A.动作思维B.自觉思维C.辐合思维D.发敢思绝A.普通教育学B.大教学论C.教学过程D.论教学过程最优化11、马克思认为,复杂劳动等于倍加的简单劳动,这主要说明教育具有哪种功能?()A.经济功能B.政治功能C.文化功能D.人口功能12、良好测验标准中显示测验能测到预先想测的知识和能力程度的指标是()。A.效度B.难度C.区分度D.信度13、根据斯金纳的观点,人的膝跳反射属于()

6、。第 2 页 共 7 页18、完形一顿悟理论的提出者是()。A桑戴克B苛勒C托尔曼D奥苏贝尔19、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桑戴克提出学习的实质在于()。A构造一种“完形”B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C形成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D对环境条件的认知20、学生的兴趣、好恶、意志以及其他个性品质等因素实际上是指()。A智力因素B非智力因素C理性因素D感知因素21、班主任李老师接手一个新班后,针对该班纪律散漫学风懈怠的情况,首先运用板报墙壁等媒介做好舆论宣传,建立良好的班风,同时以真诚的爱感化学生,促使学生积极进取。一个学期下来,该班班风学风焕然一新。李老师运用的主要德育方法是()。A.个人修养法B.榜样示范法C.实践锻炼

7、法D.情感陶冶法2、课程目标的确定取决于知识或学科的内容。3、 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在良好的外界环境作用下,学生的认知发展可以从前运算阶段直接跨越至形式运算阶。4、程序教学是合作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三、简答题(本大题共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4 4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1010 分,共分,共 4040 分分) )1、思维品质主要包括哪些方面?二、辨析题(本大题共二、辨析题(本大题共 4 4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8 8 分,共分,共 3232 分)分)1、接受学习不可能是有意义学习。第 3 页 共 7 页2、简述教师培养学生注意力的方法(1)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3、学习动机的定义

8、与功能是什么。4、简述我国中学德育的任务与主要内容。这种胆怯心理。考试之前,我会非常紧张,几天前就会睡不着觉连续失眠,考试时常因为太紧张而不能认真审题;并且考试时,感到心跳加速,头脑发胀,昏昏沉沉。结果考试成绩越来越差。老师,你说我能改变这种情况吗?问题:请结合材料,说明中学生考试焦虑的主要表现,产生的原因和调方法。2、班主任王老师就一位学生的化妆问题,找她谈了一次话。老师:“为您服务”节目看了吗?有趣吗?学生:有趣。老师:那个要大家评论四张妇女化妆像好坏的节目,你觉得怎么样?你能讲出她们的优缺点吗?学生:这还不晓得!第一个脸长却梳高发型;第二个年纪好大还化浓妆;第三个脸大细眉,脸就更大了,丑

9、死啦四、四、材料分析材料分析(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2 2 小题,小题,每小题每小题 1818 分,分,共共 3636 分)分)1、一位高中女生接受心理辅导时的自述:进入高三以来,我就觉得自己被笼罩在一种紧张学习迎接高考的氛围中,时常感觉到心烦意乱,学习成绩也时好时坏,为此整天惴惴不安。我常常想到高考问题,感觉也与以前有所不同。心跳的剧烈程度比以前强很多,身体有种不舒服的躁热,思维不太受控制。注意力也难集中。我怕老师提问,老师一叫我回答问题。不论是能答上来还是答不上来,回答时总是语无论次而且声音发颤。虽然经常被老师提问,却还是消除不了老师:为什么丑死啦?学生:那些妆不合她们的身份和特征。老师:

10、哦要是她们都是中学生,应该怎么化妆?学生:我不晓得,老师讲讲。老师:我看,中学生应该朴素自然、 整洁大方、健康活泼。化妆切记莫乱学别人的浓妆艳抹。学生:为什么呢?第 4 页 共 7 页老师:因为中学生接触的主要是同学和老师,浓妆艳抹会在同学之间、师生之间造成隔膜;青少年应有自然朴素的美,过分的化妆会掩盖住青春活力和红润的肤色,让人觉得矫揉造作,不伦不类。学生:嗯,有道理。老师:还有,中学生应该有蓬勃向上的气质,浓妆艳抹会让人以为你是几十岁的妇女,把少女天真活泼的自然美都糟蹋了。学生:想不到化妆还有这么多的学问!老师:是啊!穿着也是一样,要注意自己的身份、体型、肤色等特征。学生:哎!老师,我那天

11、化妆就化得嘻嘻。问题:试运用德育原则和方法的相关理论对这次谈话加以评析。第 5 页 共 7 页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121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4242 分)分)1、C2、C3、C4、B5、【参考答案】D6、B7、D8、D9、A10、C11、A12、A13、A14、A15、答案:C16、答案:B17、D18、B19、C20、【答案】B21、D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因此,程序学习与合作学习是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不能混为一谈。三、简答题(本大题共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4 4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101

12、0 分,共分,共 4040 分分) )1、【参考答案】思维品质,实质是人的思维的个性特征。思维品质反映了不同个体智力或思维水平的差异,主要包括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和敏捷性五个方面。2、(1)要消除那些容易分散学生注意教学内容的无意注意因素,如保持教室安静;其次应充分利用容易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无意注意的因素。(2)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一方面,要经常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目的越明确,注意越容易集中;另一方面,要合理地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保持有意注意,如课堂提问。同时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和坚强意志品质。(3)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两种注意转换的

13、规律来组织教学。 如上课之初教师通过组织教学活动把学生的注意转移到本节课上来,以形成有意注意;在讲授新的教学内容时,教师设法让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无意注意;当讲授重点、难点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维持有意注意;期间,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使学生适当放松一下,使学生由有意注意转为无意注意;在课要结束时,教师要提出明确的要求,使学生保持有意注意,然后布置作业。此外,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有意后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3、(1)学习动机的含义学习动机是指激发和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将学习活动指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动力机制,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这种动力机制表现为推力、拉力和压力三种动力因

14、素之间的相互作用。(2)学习动机的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能;维持功能。4、 我国中学德育的任务就是通过学校的德育教育使中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应达到一定的要求或培养规格。其主要内容有四点:(1)培养学生逐步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2)引导学生逐步树立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3)逐步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法纪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4)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良好的品德心理品质。二、辨析题(本大题共二、辨析题(本大题共 4 4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8 8 分,共分,共 3232 分)分)1、正确答案: (错误 美国著名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所谓

15、有意义学习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能够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当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合理地联系起来时,有意义学习便发生了。接受学习则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由此可见,有意义学习和接受学习并不矛盾,教师可以将二者结合起来,能够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2、错误。理由:确定课程目标,首先应该处理好课程与教育目标之间的关系,其次,要对学生的特点、社会需求、学科发展等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确定行之有效盼课程目标。3、【参考答案】此说法错误。皮亚杰根据对自己的孩子的观察研究提出认知发展阶段论,将个体的认知发展从低到高

16、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 岁)、前运算阶段(2-7 岁)、具体运算阶段(7-12 岁)、形式运算阶段(12-15 岁)、这四个阶段都有对应的年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年龄特征,是具有不可逾越性和不可逆性。4、【参考答案】错误。程序教学是指一种能让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和水平,学习自我教学性材料(以特定顺序和小步子安排的材料)的个别化教学方法。而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四、材料分析四、材料分析(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2 2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1818 分,共分,共 3636 分)分)1、(1)考试焦虑的典型表现包括:心情极度紧张,情绪波动,比如“时常感觉心烦意乱”生理反应强烈,比如“心跳剧烈”,“身体不舒服的燥热”,“几天前就会睡不着觉连续失眠”思维刻板,比如“思维不受控制,注意力不集中”等心情慌乱,比如“整天惴惴不安”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比如“学习有好有坏”害怕老师提问,比如“然经常被老师提问,却还是消除不了这种胆怯心理。”(2)产生考试焦虑的原因:学校方面的原因,比如班级的排名,老师的关注等等。第 6 页 共 7 页家庭方面的原因,比如父母的期待,望子成龙,望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