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400万平方米FPD光电玻璃精加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上传人:9786****8129 文档编号:333163767 上传时间:2022-09-01 格式:PDF 页数:179 大小:18.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400万平方米FPD光电玻璃精加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1页
第1页 / 共179页
年产400万平方米FPD光电玻璃精加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2页
第2页 / 共179页
年产400万平方米FPD光电玻璃精加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3页
第3页 / 共179页
年产400万平方米FPD光电玻璃精加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4页
第4页 / 共179页
年产400万平方米FPD光电玻璃精加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5页
第5页 / 共1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年产400万平方米FPD光电玻璃精加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400万平方米FPD光电玻璃精加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1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名称建设项目名称年产 400 万平方米 FPD 光电玻璃精加工项目项目代码项目代码2106-341160-04-01-596700建设单位联系人建设单位联系人王晓云联系方式联系方式13855083330建设地点建设地点安徽省滁州市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湖州路以西、铜陵路以南地理坐标地理坐标(118 度 24 分 58.094 秒,32 度 20 分 32.568 秒)国民经济国民经济行业类别行业类别C3979 其他电子器件制造建设项目建设项目行业类别行业类别三十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39、第80 项“电子器件制造 397”建设性质建

2、设性质新建(迁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建设项目建设项目申报情形申报情形首次申报项目不予批准后再次申报项目超五年重新审核项目重大变动重新报批项目项目审批(核准项目审批(核准/备案备案)部门部门(选填选填)滁州经济开发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项目审批(核准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文号(选填备案)文号(选填)/总投资(万元)总投资(万元)50000环保投资(万元)环保投资(万元)700环保投资占比环保投资占比(%)1.4施工工期施工工期10 个月是否开工建设是否开工建设否是:用地(用海)用地(用海)面积(面积(m2)135134.25专项评价设置专项评价设置情况情况环境风险专项评价,项目危险物质厂区最大储存量超

3、过临界值,Q1规划情况规划情况规划名称:滁州承接产业转移集中示范园区总体规划审批机关:安徽省人民政府审批文件: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设立滁州承接产业转移集中示范园区的批复审批文号:皖政秘2012436号2规划环境影响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情况评价情况规划环评名称:滁州承接产业转移集中示范园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机关:原安徽省环境保护厅审批文件:安徽省环境保护厅关于滁州承接产业转移集中示范园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的函审批文号:皖环函20171377 号规划及规划环规划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符境影响评价符合性分析合性分析2014年7月31日滁州市市委常委会议纪要将安徽滁州承接产业转移集中示范园区

4、并入滁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根据滁州承接产业转移集中示范园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示范园区规划范围为北至扬州路滁州大道海宁路、南至扬子路、西至徽州路、东至湖州路,规划区总面积 14.88 平方公里。园区将新能源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作为主导产业重点发展,同步发展新材料和绿色食品两大优势产业。以产业集群的方式对产业进行布局,分布构建新能源产业集聚区、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集聚区、新材料产业集聚区和绿色食品产业片区。本项目位于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滁州承接产业转移集中示范园区)湖州路以西铜陵路以南交界处,根据滁州承接产业转移集中示范园区总体规划产业布局,项目位于滁州承接产业转移集中示范园区的新

5、材料产业集聚区内,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项目产品为 FPD光电玻璃,属于新型显示材料,属于园区的主导产业。项目与示范园区规划环评及审查意见的符合性分析见表 1-1。3表表 1-1本项目与本项目与 滁州承接产业转移集中示范园区总体规划环境影滁州承接产业转移集中示范园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审查意见的相符性响报告书及审查意见的相符性皖环函皖环函20171377 号审查意见号审查意见与本项目相关情况分析与本项目相关情况分析相符相符性性(二)强化水资源管理,提高水重复利用率。制定并实施园区节水规划,积极推进企业内、企业间水资源综合利用和企业用水总量控制,切实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严禁建设国家明令禁止的项目

6、,严格控制高耗水、高耗能、污水排放量大的项目建设;已建和拟入区建设项目应严格执行水环境保护相关标准和要求本项目为电子器件制造项目,项目配套水洗采用三级逆流漂洗、纯水制备浓水用作抛光、地面清洗和喷淋用水等节水措施,污水接管进入市政污水处理厂处理,符合水环境保护相关标准和要求相符(三)在规划确定的园区产业定位总体框架下,充分考虑与区域产业布局的互补,进一步优化发展重点,严格控制非主导产业项目入园建设。入园项目应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装备,采用高水平的污染治理措施。清洁生产水平现阶段要按国内先进水平要求,并逐步提高,最大限度控制园区污染物排放量和排放强度。本项目符合园区新材料的产业定位,采用先进的生产

7、工艺和装备,酸性废气通过二级酸雾吸收塔处理。清洁生产为国内先进水平。相符(四)坚持环保优先原则,强化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园区污水现阶段全部进入滁州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处理,规划的滁州市第四污水处理厂建成后,园区污水进入滁州市第四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管网随着园区开发同步建设,确保园区内污水全收集、全处理。鉴于园区纳污水体清流河水环境质量不能稳定达标,要结合区域水环境整治方案,落实各项水污染防治措施,确保园区建设不降低水环境质量。加快燃气规划实施进度,全面落实 安徽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各项要求,禁止新建小型燃煤锅炉。本项目废水厂内处理达标后全部进入滁州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处理,项目能源全部采用电,

8、不涉及锅炉建设。相符(五)加强各类固体废物的收集和处理处置。生活垃圾应集中收集后送环卫部门妥善处理;危险废物应按有关规定安全收集、暂存、处置。确定专人对危险废物进行管理,建立危险废物环境管理台账和信息档案,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一般工业固废外售综合利用,危险废物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修改清单要求收集、暂存,并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项目设立专人对危险废物进行管理,并建立危险废物环境管理台账和信息档案,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相符(六)建立健全园区环境监控体系。园区和入园企业要按照有关规范要求,开展日常环境监控工作,建设完善的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本项目按

9、照有关规范要求,开展日常环境监测、监控工作相符4控系统,并与环保部门实现联网(七)坚持预防为主、防控结合,制定并落实园区综合环境风险防范、预警和应急体系,及时更新升级各类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做好应急软硬件建设和储备。建立环境风险单位信息库,入园企业要在园区环境风险应急处置框架下,制定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在具体项目建设中细化落实本项目完成后在开发区环境风险应急处置框架下,制定环境风险应急预案相符(八)加强环境保护制度建设和管理。入园建设项目应认真履行环保法律法规要求,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保“三同时”制度;新增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和重金属的排放总量,应按照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要求严格执行项

10、目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保“三同时”制度。新增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的排放总量按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严格执行相符通过本项目与规划环评及审查意见的对照分析,本项目符合规划环评及审查意见要求的空间布局和产业定位,符合相关节水措施、符合固废收集和处理处置要求,符合开发区对本项目的风险管理的要求,因此本项目的建设与开发区规划环评及审查意见是相符的。其他符合性分其他符合性分析析1、建设项目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建设项目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本项目不属于其中的鼓励类、限制类和禁止类项目,属于允许类项目。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2、“三线一单三线一单”

11、符合性分析符合性分析(1)生态保护红线本项目位于安徽滁州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根据滁州市生态保护红线分布图,结合现场勘查,本项目评价范围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特殊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生态敏感区,不在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符合生态保护红线要求。(2)环境质量底线根据2020 年滁州市环境质量公报,滁州市基本污染物中细颗粒物(PM2.5)超标,拟建项目所在地为大气环境空气质量不达标区。滁州市目前已制定滁州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滁州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滁州市规划5建设委大气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相关文件,确保区域环境空气逐渐改善。区域地表水清流河执行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12、(GB3838-2002)中 IV 类水质标准要求。根据滁州市环境质量公报(2020 年),长江流域滁河水系中清流河百道河断面水质符合类标准,水质良好。清流河盈福桥断面水质符合类标准,水质轻度污染,污染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和化学需氧量。清流河乌衣下断面水质符合类标准,水质良好。清流河清流河口断面水质符合类标准,水质良好。根据本报告分析表明:本项目排放的废气经过处理达到相关排放标准后排放,对周围空气质量影响不大;本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废水经分类预处理后接管至滁州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处理,不会降低评价区域水体的水环境功能;本项目噪声设备采取有效的隔声、减振、消声措施,投产后厂界噪声能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

13、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 3 类标准要求,确保不会出现厂界噪声超标现象;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均可得到合理处置,零排放。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具有环境可行性,符合环境质量底线要求。(3)资源利用上线分析项目消耗主要能源为电和水,水由园区供水管网接入,电源由园区供电管网接入厂区,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可满足项目运营需求。区域水、电资源较充足,项目消耗量不会超出资源负荷,项目原辅材料及资源供应充足,生产过程做到了合理利用资源和节约能耗,符合资源利用上限要求,满足资源利用上线的要求。(4)环境准入负面清单根据滁州承接产业转移集中示范园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提出的入区项目环境准入负面清单,详见下

14、表。6表表 1-2环境准入负面清单一览表环境准入负面清单一览表类别类别指标指标本项目情况本项目情况判定结果判定结果一、法律法规角度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2013 年修正)、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5 年修订)、安徽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 本)中的禁止类项目允许类(2019年本)不属于该负面清单具备行业清洁生产标准的项目其清洁生产水平低于国内先进水平的/不属于该负面清单有行业准入条件的,其建设内容不满足对应行业准入条件要求的项目满足要求不属于该负面清单根据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禁止新建含每小时 20 蒸吨以下的燃煤锅炉项目无锅炉不属于该负面清单与国家其它现行法律

15、、法规明显冲突的项目无不属于该负面清单二、从规划角度不符合本园区土地利用规划、排水规划、集中供热规划要求的项目符合规划要求不属于该负面清单与安徽省、滁州市生态红线保护规划要求不协调的项目(占用生态红线等)符合生态红线保护规划要求不属于该负面清单三、从行业选择:入区项目在符合园区产业定位的前提下,从环境准入角度考虑,主导产业类别中禁止入住的项目类型包括:一、新能源类:(1)新能源产业是指:新能源的发现和应用(例如利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类项目)。(2)单晶硅、多晶硅片生产不属于本次产业核定的新能源类;(3)利用煤炭、天然气能源作为基础原料进行延伸生产的二次能源不属于本次规定的

16、新能源范畴内。二、新材料(1)新材料是指新近发展的或正在研发的、性能超群的材料,具有比传统材料更为优异的性能。具体包括:特种金属功能材料、高端金属结构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前沿新材料(例如:纳米粉体材料、石墨烯、超导材料及原料、生物材料及制品、智能材料等产品),不在上述行列的,经论证确属于新材料行业的可以进入(新材料上下游产业链的项目也可入区),不属于上述范围内的材料行业控制入区。(2)投资规模低于 5000 万元(可以和园区商量)的材料制造业禁止入区;三、高端装备制造:(1)禁止容易造成概念混淆的附加值低的、工业化初期的低端装备制造业入本项目生产FPD 光电玻璃,属于新型显示材料,是园区主导产业不属于该负面清单7区,例如:传统工艺,技术水平不高,劳动效率不高,劳动强度大,大多属于劳动力密集和资金密集型产业。(高端制造业的显著特征是高技术、高附加值、低污染、低排放,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2)控制产能过剩的装备制造业入区;(3)禁止含电镀的装备制造业入区;四、现代服务业:(1)基础服务(包括通信服务和信息服务):无。(2)生产和市场服务:禁止大型农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铁路工程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