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体育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33160453 上传时间:2022-09-0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79.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安庆市体育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安徽省安庆市体育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徽省安庆市体育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安庆市体育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安庆市体育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实用类文本阅读余光中传(节选)陈君华余光中并没有随蜂拥的人流涌向大陆,因为香港的十多年生活经验告诉他,并不是近了或回了大陆,自己的中国情结就可以如冰融雪消一般顿时化解的。大陆正如台北,一切都在变啊,变了的世界是回不去的,回去了也解不了打在童年和老年之间的“千千结”。到现在他还清楚地记得,1981年还是在香港中文大学的时候,他第一次接待了大陆出访的代表团,认识了黄药眠、柯灵、辛笛。当时,由于情况很陌生,他在向几位来宾介绍妻子范我存时,竟不知用“妻子”、“爱人”亦或称“太太”“夫人”更合适,着实让他一阵犹疑。而黄药眠

2、等人也脱口称他“余光中同志”。海峡两岸分隔也太久了,这种文化上的差异,带给敏感的他更多的是久别重逢的亲切还是恍若隔世的陌生?他自己也说不太清楚,但他实在害怕后一种场面的出现。所以,在海峡形势逐渐缓和的时候,余光中的“中国结”相反却愈结实了。但为了促进两岸的文化交流,1992年9月初,他还是欣然接受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邀请,首次回大陆北京,并作了为期一周题为龚自珍与雪莱的专题学术演讲。会后,又接受了丁宗浩的采访。在谈到纯文学面对“大众文化”的冲击时,余光中深有感慨地说:“大众文化”对诗歌创作的冲击确实很大,以至于“诗歌溃烂”成了一个全球现象。在台湾,一本诗集能销到2000册就算不错了。可数量和价值

3、往往是不成比例的。“其实,文学只有在封闭、单一的社会形态下,才成为人们精神仅有的出路,而现在社会多元化了,人们可以拥有更多的嗜好。在台清,作家改行当节目主持人的事情很多。”面对这些现象,余光中确信,真正的诗人即使在商业价值取向下,也不会写趣味低下、比较浅易的东西,而宁愿“小众化”,李贺、李商隐现在并没有被抛弃,已经流行一千年了。更何况屈原、李白、杜甫、陶渊明这样的诗人呢?而中国历史上领一时风骚的人也很多,钱橙之、王渔洋都领过,但都没有维持多久。“不过,我们也不必忙于反对或拒绝大众化,因为它里面多少也落含着某种时代精神,所以也不妨尝试去寻找大众化和小众化这两点之间的融点,比如罗大佑就比较成功。他

4、是商业背景下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他的歌既受大众欢迎,又有一定的批判性。”古稀之龄能经常回故乡一探,而不用像国民党元老于右任临终抱憾的那样:“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在旁人看来是幸福的。但余光中明白,其实那浓浓的乡愁不是回了故乡就能解的。世界的变化太快了,故乡也变成了大都市。“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异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乡愁和初恋一样是回不去了的。19请归纳概括“诗歌溃烂”成为全球现象的原因。(4分)20在余光中看来,乡愁是永恒的,即使“回了故乡”,乡愁也不是那么容易化解的,请结合文本,归纳其中的理由。(5分)21余光中认为,文学必须坚持纯文学创作,这样的作品才永恒,但

5、他也不全盘否定文学创作的大众化。对此,你的见解是什么,请列举本文外的一个例子简要阐述。(6分)参考答案:19. (1)大众文化对诗歌创作的冲击很大;(2分)(2)如今的社会是多元化的社会,人们拥有更多的嗜好。(2分)共4分。20在余光中看来,乡愁不只是地理空间的阻隔,这个阻隔其实现在也已经不存在了,更有时光流逝的内涵。(2分)故乡还是那个故乡,但是故乡的人情、风貌等等却随着时间的流逝永远消逝了,(1分)尤其是文化的变迁和发展,使得人与人之间产生了陌生感(使得人与人之间无法沟通)。(2分)共5分。21可以从三个角度(文学作品必须坚持纯文学创作,如冰心;创作可以大众化,如金庸;既要坚持纯文学创作,

6、又要汲取大众化创作的积极因素,如余秋雨)中任选一个角度答题,这三个角度没有高下优劣之分。例子必须是文章以外的。观点2分,阐述3分,语言I分,共6分。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快乐俄罗斯库普林一个大皇帝召他国中的许多诗人和哲人到他的面前。他用这个难题问他们:“怎样才是快乐了?”第一个人慌忙答道:“是这样,要常常能看见上帝般的脸上的光辉,还要永远感觉。”大皇帝冷冷地说道:“挖去他的眼睛。换一个上来。”第二个上前高声奏道:“有权力才是快乐。您大皇帝陛下,是快乐的。”但是皇帝答了他一个苦笑说:“不相干,我身子害病,可没有权力去医好他。拔去他的鼻子,这个光棍。换一个。”接着上来的害怕地说道:“快乐

7、就是财产。”但是皇帝答他说:“我很富有,却偏是我问这句话。给你一块黄金和你的头一样重好不好?”“啊呀,陛下!”“你应该得的。替他在头上缚一块黄金和他的头一样重,把这个叫花子抛在海里。”皇帝焦躁着喊道:“第四个。”于是有一个人穿着褴褛的衣服、火红着眼睛匍匐上前,吃吃的说道:“唉!至聪明的陛下!我盼望得很少。我很饿,给了我满足,我就可以快乐了,要跑遍天下的去传扬陛下的仁德。”皇帝很嫌恶地说:“喂他,他若饱死了的时候,报给我知道。”又另外上来了两个,一个是壮健的运动家,玫瑰红的肌肤,低平的额头。他叹息一声说道:“快乐是在诗的中间哩。”还有一个是枯瘦憔悴的诗人,两颊正在发烧,他说:“快乐是在健康中间。

8、”但是皇帝惨然微笑告诉他们说:“我若有本领交换了你们两个人的命运,那么,诗人啊,你不到一个月就会哀求要才思。而你,海格尔士(古勇士)的化身,就要到医生那边去讨丸药请他减轻你的体重了。都安安稳稳地去吧。还有什么人?”第七个身上佩着水仙花傲然地喊道:“还有一个浮生在此。快乐是在太虚之中的。”皇帝懒懒的传谕道:“割去他的头。”那蒙罪的人立刻变得比他的水仙花更灰白了。他哆嗦着说道:“皇帝,皇帝陛下,饶恕我吧!我说的不是这个意思啊。”但是皇帝很厌倦地摇他的手,呵欠着柔声说道“带他下去,割去他的头。皇帝的话是和玛瑙一般硬的。”又来了许多旁的人。有一个人只说了几个字:“女人的恋爱。”皇帝准了他,说道:“很好

9、。把我国境内最美丽的妇人和女郎挑一百个给他。但是再给他一杯毒药酒。等那时候到了来报给我知道,我要看看他的尸体。”另一个说:“我所有的欲望若能立刻办到,那就快乐了。”皇帝很狡猾地问他:“那么你现在有什么欲望呢?”“我么?”“是啊你。”“陛下这问题太出我意料之外了。”“活埋了他。唉,还有聪明的人么?好,好,走近些,你恐怕知道快乐在那里吧?”这聪明的人因为他实在是一个聪明的人答道:“快乐是在人类思想的可爱。”皇帝的眉毛皱锁了,他怒声喊道:“喝!人类思想!什么是人类思想?”但是这聪明的人因为他真是一个聪明的人只温然地微笑,并不回答。于是皇帝命令他到地下的监狱里,那边只有永远的黑暗,并且没有一些外边的声

10、音可以给他听见。一年之后,他变了聋盲的人,并且不能站立了,他们带他去见皇帝,他回答皇帝:“哦,你现在还快乐么?”那个问题,用下面这几句话:“是的,我快乐。在牢狱的时候,我是一个皇帝,是一个富人,是在恋爱之中,我饱食,我饥饿凡这些都是我的思想给我的。”皇帝很不耐烦地喊道:“那么,思想到底是什么东西呢?你好生记着,再延长五分钟我就要绞死你,把唾沫唾在你那张狗脸上。到那时你的思想还能够安慰你么?到那时你在地面上浪费的思想还能够存在么。”这聪明的人坦然回答,因为他是一个真聪明的人,说:“蠢材,思想是不朽的。”(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该小说以说理寓意为主,以诙谐幽默的口吻

11、来阐释“快乐”的含义,侧面揭示出思想至上的主题。B.小说以对话的形式展开,在不断的对话中加快了行文的节奏,一定程度上对于反映人物主题有所作用。C.在不同人对于快乐的回答中,作者以不同人的态度回应了皇上,旨在揭示社会上许多人对于权利仍是献媚的态度。D.作者在小说中赞扬了最后一个人,以其思想不死的态度讥讽皇上这类当权者的昏庸无道,有一定的现实批判意蕴。E.不同人的回答相应代表着人的欲望以及生活状态,作者以赞美皇上开头直至思想回应结尾,一步步深入探析“快乐”。(2)从皇帝应答不同人的态度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3)请运用恰当的方式分析文中划线句子。(4)请结合文本分析“快乐

12、”究竟是什么,并说明你的理由。参考答案:(1)DE(2)蛮横,不管回答的人答案如何,都要将这些人处死。刁钻,不管回答的人用多么隐晦的词语,他都要问到实处。自卑,他所找的人都是诗人和哲人,害怕他们的思想。无知,认为思想乃至人的追求都是无用的。(3)结构上:承上启下,与上文讲快乐是“太虚”的人相呼应,启“思想是不朽的”。表明“快乐”其实是一种抽象的存在。主题上:侧面烘托出文章的主题思考,思想是否能够永生。人物上:从皇帝的无知侧面烘托出有思想人的伟大。内容上:将文章叙事节奏推至高潮,引发读者的思考。(4)我认为快乐是有思想力。理由:有思想力的人能创造一切物质、精神财富,从而收获快乐。有思想力的人可以

13、化烦恼、疑惑为微不足道,以此体会满足之乐。有思想力的人可以真正学会生活,不受外界事物的干扰,安享清静之乐。(1)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A项,文章并不是以说理为主;B项,对话并没有加快文章的行文节奏;C项,主旨分析有误,该小说旨在揭示思想至上。(2)本题考查欣赏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要从人物的正侧面描写入手,正面描写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外貌、动作、心理等,侧面描写要抓住环境烘托、其他人物陪衬等。本文以对话的形式展开,抓住皇帝对回答者的提问及追问可看出他刁钻、难以应付;从他不管回答者的答案是什么,都要处以刑罚或处死可看出他蛮横、残忍;从他找的回答者的身份都是诗人和哲人

14、又可以看出他的自卑,他害怕这些人的思想;从小说最后皇帝对思想的鄙弃以及最后“聪明人”的反衬可看出他的无知。(3)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可从内容、结构等角度来分析该句:内容上要突破关键词句的含义,这是皇帝对聪明人说的话,可联系到皇帝这一人物形象及小说的主旨。“到那时你的思想还能够安慰你吗”“你在地面上浪费的思想还能够存在吗”写出了皇帝的无知也反衬出了有思想人的伟大,且故事到这里达到了高潮,突出了主旨;从结构上看,该句上承“快乐是在太虚之中”的言论,下启聪明人“思想是不朽的”回答。(4)本题考查对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本题虽为开放题型,但离

15、不开对文本主旨的解读;可以联系现实适当拓展,但绝不能脱离文本。本文揭示的是思想至上的主题,借聪明人之口说出“思想是不朽的”,那么真正的快乐就应该属于有思想的人,有了思想才能充实心灵,抵抗欲望,摒弃烦扰,收获快乐。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儒家很早就提出“仁民爱物”观念,如孟子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仁民爱物”,在如何对待人的问题上,体现了仁道的道德意识;在如何对待物的问题上,体现了生态伦理的意识。“仁民”主要涉及仁道原则与人的关系,它意味着把这一原则运用于处理和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儒家的仁道原则基于孔子的思想:孔子思想系统中最重要的概念便是“仁”, 基本含义则是“爱人”。当孔

16、子的学生樊迟问何为“仁”时, 孔子的回答便是:“爱人” (论语?颜渊) 。所谓“爱人”, 其基本含义即肯定人之为人的内在价值, 并把人作为有自身价值的对象来对待。论语?乡党中记载:一次孔子上朝回来, 听说马厩失火, 马上急切地探询“伤人乎?”。“伤人乎”所蕴含的真正意义,是把人看作与物或工具不同的、具有内在价值的对象。这同时体现了仁道的原则, 而 “仁民”, 也意味着用这样的仁道原则来对待他人。 “爱物”则是将这一仁道原则进一步加以扩展、引申,运用于处理人与物的关系。对儒家来说, 物虽不同于人, 但它依然应当成为人珍惜、爱护的对象,对物的这种珍惜、爱护, 与注重自然本身的法则及整个自然环境的保护联系在一起。对人类的活动, 如捕鱼、狩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