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浙江省杭州市康桥中学高三化学测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33026886 上传时间:2022-09-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96.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浙江省杭州市康桥中学高三化学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1年浙江省杭州市康桥中学高三化学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年浙江省杭州市康桥中学高三化学测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浙江省杭州市康桥中学高三化学测试题含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年浙江省杭州市康桥中学高三化学测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无色溶液中:K+、Na+、MnO4、SO42 B含大量Fe2+溶液中:K+、Cl-、NO3-、Na+C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中:Cl-、HCO3-、SO42-、NH4+D在酸性溶液中:Ba2+、Na+、SO42-、Cl参考答案:2. (05年全国卷2)NA代表阿伏加德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同温同压时,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目相同B. 2g氢气所含原子数目为NAC.

2、 在常温常压下,11.2L氮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D. 17g氨气所含电子数目为10NA参考答案:答案:D3. 下列反应常温时能自发进行,并既能用焓判据又能用熵判据解释的是 ( ) AHCl+NH3=NH4Cl B2Na2O2+2H2O=4NaOH+O2 C.2KClO3=2KCl+3O2 D参考答案:B略4. 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现向K2Cr2O7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变为黄色,证明溶液中存在着平衡:Cr2O72-+H2O 2CrO42-+2H+ BCH2CHCHO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证明该分子中一定含有碳碳双键C用相互滴加的方法不能鉴别NaCl、AlCl3、Na2CO3

3、、NaHSO4四种无色溶液DSO2通入Ba(NO3)2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证明BaSO3不溶于水参考答案:A略5. 碳酸铜和碱式碳酸铜均可溶于盐酸,转化为氯化铜。在高温下这两种化合物均能分解成氧化铜。溶解28.4 g上述混合物,消耗1 mol/L盐酸500 mL。灼烧等质量的上述混合物,得到氧化铜的质量是()。A35 g B30 g C20 g D15 g参考答案:C略6. 氯只有35Cl和37Cl两种稳定同位素,它们在氯气中的原子数之比35Cl:37Cl为 3: l,则分子量为70、72、74的氯气分子数之比不可能是 ( ) A. 5:2:l B. 5:2:2 C. 9:3:l D.9:3:

4、2参考答案:BC略7. 用Na2SO3溶液吸收硫酸工业尾气中的二氧化硫,将所得的混合液进行电解循环再生,这种新工艺叫再生循环脱硫法其中阴、阳离子交换膜组合循环再生机理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为直流电源的正极,Y为直流电源的负极B阳极区pH减小C图中的baD阴极的电极反应为HSO32e+H2OSO42+3H+和SO322e+2H2OSO42+4H+参考答案:B解:A根据阴阳离子的移动方向知,阳离子向Pt()电极移动,阴离子向Pt()移动,因此Pt()为阴极,Pt()为阳极,所以X为直流电源的负极,Y为直流电源的正极,故A错误;B阳极上,亚硫酸根离子被氧化生成硫酸根离子,亚硫

5、酸是弱电解质,硫酸是强电解质,所以阳极附近氢离子浓度增大,溶液的pH减小,故B正确;C阳极室中,出来的硫酸中不仅有加入的稀硫酸还有亚硫酸根离子被氧化生成的硫酸,所以ba,故C错误;D该电解池中阴极上生成氢气,应该是氢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D错误;故选B8. 相同条件下,相同浓度的盐酸分别与镁、铝、铁三种金属恰好完全反应,产生相同体积的氢气(相同状况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开始时,产生氢气的速率相同 B所得溶液的pH值相同 C所得溶液的质量相等 D参加反应的金属的质量比为12928 参考答案:D略9. 参考答案:B略10. (2009广东卷)难挥发性二硫化钽(TaS2)可采用如下装置

6、提纯。将不纯的TaS2粉末装入石英管一端,抽真空后引入适量碘并封管,置于加热炉中。反应如下:TaS2(s)+2I2(g)TaI4(g)+S2(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不同温度区域,TaI4的量保持不变B.在提纯过程中,I2的量不断减少C.在提纯过程中,I2的作用是将TaS2从高温区转移到低温区D.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与TaI4和S2的浓度乘积成反比参考答案:C 从方程式分析可知,高温区,反应正向进行,生成的气体在低温区向左进行,以达到提纯的目的,所以A、B均不正确,C正确;平衡常数,所以D不正确。11. 表明金属甲比金属乙活动性强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甲失的电子比乙多 B将甲和

7、乙用导线相连接,一同放入CuSO4溶液中,乙的表面有红色的铜析出C同价态阳离子,甲比乙氧化性强D将甲、乙组成原电池时,甲为正极参考答案:B12. 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活污水使用明矾消毒后再循环使用B严禁使用农药、化肥以防止水体污染C将化工厂的废水直接灌溉农田,以提高水的利用率D推广使用无磷洗涤剂,可有效减少水体的富营养化参考答案:D略13. 2011年12月5日,环保部制定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结束,大家普遍赞成将PM2.5(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接近于2.510 -6m的颗粒物)纳入常规空气质量评价,并增设了臭氧8小时平均浓度限值等,下列

8、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高空中臭氧层能够吸收太阳紫外线,为地球上的生物提供了天然的保护屏障。但低空的臭氧是污染气体,会给人体造成伤害。B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降低机动车尾气污染,实施绿化工程,某种程度可以减少和防治PM2.5污染。C臭氧是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它可以由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在阳光辐射条件下生成,光化学烟雾对人体健康、植物生长都有严重危害。D PM2.5在空气中形成了气溶胶参考答案:D略14. 按以下实验方案可以从海洋动物柄海鞘中提取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天然产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步骤(1)需要过滤装置B步骤需要用到分液漏斗C步骤(3)需要用到坩埚D步骤(4)需要蒸馏装置参考答案:C【

9、考点】有机物的合成【专题】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分析】步骤(1)是分离固液混合物,其操作为过滤,步骤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需进行分液,要用到分液漏斗;步骤(3)是从溶液中得到固体,操作为蒸发,需要蒸发皿;步骤(4)是从有机化合物中,利用沸点不同采取蒸馏得到甲苯,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步骤(1)是分离固液混合物,其操作为过滤,需要过滤装置,故A正确;B步骤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需进行分液,要用到分液漏斗,故B正确;C步骤(3)是从溶液中得到固体,操作为蒸发,需要蒸发皿,而不用坩埚,故C错误;D步骤(4)是从有机化合物中,利用沸点不同采取蒸馏得到甲苯,需要蒸馏装置,故D正确;故选C【点

10、评】本题以混合物的分离提纯考查有机物的合成,注意合成流程中物质的性质及分离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重实验操作和分离方法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15. 世博园地区改造规划的实施将提升上海的环境质量。位于规划区的一座大型钢铁厂搬迁后,附近居民将不再受到该厂产生的棕红色烟雾的困扰。你估计该棕红色烟雾中含有AFeO粉尘 BP2O5粉尘 CFe2O3粉尘 DSiO2粉尘 参考答案:C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实验室可用MnO2和KClO3混合加热的方法制取氧气:现有下列仪器或装置:(1)AD装置中,用作KClO3为原料制氧气的反应装置是 (填序号)(2)排水法收集氧气,接口顺序是:氧气

11、出口 gh烧杯(填序号)参考答案:(1)A;(2)f;e考点:实验装置综合;常见气体制备原理及装置选择.专题:实验设计题分析:(1)用作KClO3为原料制氧气,选择固体加热装置;(2)排水法收集氧气,则选择装满水的试剂瓶和导管、烧杯等解答:解:(1)用作KClO3为原料制氧气,选择固体加热装置,上述装置只有A符合,B为固体与液体反应,C没有加热,D中试管口没向下倾斜,故答案为:A;(2)排水法收集氧气,则选择装满水的试剂瓶和导管、烧杯等,进入盛满水的试剂瓶应短进长出,则仪器连接顺序为氧气出口fegh烧杯,故答案为:f;e点评:本题考查实验装置综合,为高频考点,把握气体的制备原理及收集方法为解答

12、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排水法收集时气体的进入方式,题目难度不大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8分) 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分子式为C6H8O6)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放置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其含量可通过在弱酸性溶液中用已知溶液的I2溶液进行滴定。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现欲测定某样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具体的步骤及测得的数据如下。取10mL 6molL1CH3COOH,加入100mL蒸馏水,将溶液加热煮沸后放置冷却。精确称取0.2000g样品,溶解于上述冷却的溶液中,加入1mL淀粉指示剂,立即用浓度为0.05000molL1的I2溶液进行滴定,直至溶液中的蓝色持续

13、不褪为止,共消耗21.00mLI2溶液。(1)为何加入的CH3COOH稀溶液要先经煮沸、冷却后才能使用?(2)计算样品中维生素C的质量分数。参考答案:答案: (1)煮沸是为了除去溶液中溶液的O2,避免维生素C被O2氧化,冷却是为了减缓滴定过程中维生素C与液面上空气接触时被氧化的速度。(2)=92.40%18. (10分)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是一个重要的定量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1)配制浓度为 2 mol/L的NaOH溶液100 mL,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固体时,天平读数将(填写代号,下同).A.等于8.0 g B.等于8.00 gC.大于8.0 g D.等于0.2 g(2)要配制浓度

14、约为2 mol/L的NaOH溶液100 mL,下面的操作正确的是.A.称取8 g NaOH固体,放入250 mL烧杯中,用量筒量取100 mL蒸馏水,加入烧杯中,同时不断搅拌至固体溶解B.称取8 g NaOH固体,放入100 mL量筒中,边搅拌,边慢慢加入蒸馏水,待固体完全溶解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00 mLC.称取8 g NaOH固体,放入100 mL容量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振荡容量瓶使固体溶解,再加水至刻度线,盖好瓶塞,反复摇匀D.用100 mL量筒量取40 mL 5 mol/L NaOH溶液,倒入250 mL烧杯中,再用另一量筒量取60 mL蒸馏水,边搅拌边慢慢倒入烧杯中(3)下列操作会使配制的BaCl2溶液浓度偏低的是.A.配制1 L 0.1 mol/L的BaCl2溶液时,将砝码放在左盘上,BaCl2放在右盘上进行称量B.选用的容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