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河南省郑州市第六十中学高二地理模拟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33026548 上传时间:2022-09-0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河南省郑州市第六十中学高二地理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021年河南省郑州市第六十中学高二地理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年河南省郑州市第六十中学高二地理模拟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河南省郑州市第六十中学高二地理模拟试卷含解析(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年河南省郑州市第六十中学高二地理模拟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2016年5月湖北连续下雨,武汉多地积水(如下图)。早在2011年夏季,“到武汉来看海”就成为网络流行语。近年来,武汉逢雨必涝,主城区渍水严重,严重影响市民出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 关于近年来武汉城市内涝原因的说法,表述错误的是A. 武汉市灾害性天气发生频次逐年增高B. 地势低平,地表硬化面积大,排水不畅C. 城市化建设大面积填埋湖泊,导致湖泊调蓄功能减弱D. 城市规划不合理,排水管网建设落后8. 关于缓解武汉城市内涝的措施,可行的是在城市人行道建设中推广使用渗水砖 增加绿地面积 加强排水系统建

2、设将湖区附近的建筑物拆移,退建还湖 市郊实行退田还湖A. B. C. D. 参考答案:7. A 8. A【7题详解】读材料可知,城市内涝的发生主要和极端天气的出现和城市化的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和不合理的城市规划有关,因此BCD选项是城市内涝的成因,极端的灾害性天气与城市内涝有一定关系,但灾害性性天气并没有出现逐年增高的规律,故A项表述错误,故选A。【8题详解】缓解城市内涝可以从城市的合理规划来解决,一方面增加城市水体的下渗,例如,在城市人行道建设中推广使用渗水砖,增加绿地面积。正确; 另一方面增加城市的排水功能和蓄水功能。 例如加强排水系统建设,正确;将湖区附近的建筑物拆移,退建还湖,经济损失

3、太大,不可行,市郊实行退田还湖,对失去的内涝作用不大,因此错误;故答案选A。2. 右图为亚欧大陆东部某季节大气运动图,读图回答2题。14图示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气状况可能是A阴雨连绵的梅雨天气 B炎热干燥的伏旱天气C受热带气旋的影响 D受强冷空气的影响15当P天气系统最强盛时,A印度半岛一年中凉爽的时候 B地中海沿岸高温多雨C上海降水最多的时候 D西南季风来得早,造成严重洪涝灾害参考答案:D A3. 下图1、图2分别是我国某地地形图和气温降水图,读图完成2021题。20P地某日的降水类型可能为 A对流雨+台风雨 B地形雨+对流雨 C台风雨+锋面雨 D锋面雨+地形雨21此次降水对P地的地质作用

4、主要表现为 A风化、侵蚀作用 B侵蚀、搬运作用 C搬运、堆积作用 D风化、堆积作用参考答案:D B4. 下图为世界某大洲局部地区某月等温线(单位:)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26. M地气温最有可能是A. 18B. 22C. 28D. 3227. 导致甲、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 纬度位置B. 海陆差异C. 地形起伏D. 洋流性质28. 图示季节.影响圣地亚哥的大气环流是A. 东南信风B. 副热带高压C. 盛行西风D. 东南季风参考答案:26. A 27. B 28. B26.因为M地外围等值线未标数值,故M地的气温有两种可能性:25M30,15M20。但因为南美的西海岸是安第斯山脉

5、,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故只能15M20。符合条件的只有A。故选A27.两者纬度相近,故A错误。甲深居内陆,乙在沿海受海洋的影响大。根据等温线的“陆南点南”规律(即陆地等温线向南凸出,则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可判断出当地为夏季。由于海洋比热容大,夏季升温慢,故乙气温要低些。陆地比热容小,升温快.故甲的气温要高些。所以主要是受海陆差异的影响,B正确。甲乙都在潘帕斯草原上,地势差异小,故C错误。流经乙附近洋流的主要是巴西暖流,对沿岸的气候起增温增湿的作用。但乙气温却比甲要低,说明主要不是受洋流的影响,故D错误。故选B28.根据所学知识,圣地亚哥位于南纬30-40的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图示为夏季,受

6、副热带高气压的影响,B正确。故选B5. 读某地地貌图,回答7-8题。7图中地貌名称为A三角洲 B沙丘C冲积扇 D冲积平原8图中地貌一般位于A山坡 B山口C河流拐弯处 D河流入海口参考答案:7.C 8.B略6. 下图表示某日四地的昼夜长短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28、若图中有一地位于南半球,这一地是()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29、若甲地位于东八区的中央经线上,乙地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当甲地日出时,可能乙地的地方时是()A4时40分 B8时40分 C16时40分 D21时40分参考答案:28.B 29.B7. 现代旅游六要素中核心要素是:( )A. 宿 B. 娱 C. 游 D. 行参考答案

7、:C“吃、住、行、游、购、娱”是现代旅游活动的六要素,其中以游为核心。所以ABD错误,故选C。8. 下图中,属于注记的是()1 729天堂寨和1 729A BC D参考答案:B9. 读图6。回答1819题。18下列气象灾害与其形成的天气系统组合,正确的是 A干旱 B飓风 C暴雨洪涝 D寒潮19天气系统可能形成于 A25N的洋面上 B赤道地区的洋面上 C25s的洋面上 D40S的洋面上参考答案:18B 19A10. 某游客在日记中记录:北京时间2时15分,旭日的霞光就洒满了三江平原的乌苏镇。在这个有我国“东方第一镇”美誉的边境小镇的市场上,早已集聚了大量的相邻国家的境外商人进行木材、大豆、小麦等

8、交易。据此回答下列问题。3. 我国“东方第一镇”乌苏镇位于A. 图 B. 图 C. 图 D. 图4. 依据日记内容判断,当时的季节是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5. 小镇市场上集聚的境外商人,最可能来自的邻国是A. 朝鲜 B. 韩国 C. 俄罗斯 D. 蒙古参考答案:3. A 4. B 5. C试题分析:【3题详解】读图可知:为我国三江平原地区、为印度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为内蒙古北部、为新疆北部,乌苏镇位于三江平原东部,因此A正确。【4题详解】从题干得知该地区2时15分日出,昼长大于夜长,应为夏季。【5题详解】因为乌苏镇与俄罗斯相邻,故C正确。11. 地中海气候的特点是( )

9、A.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B. 全年温和多雨C. 全年高温多雨D.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参考答案:D地中海地区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少雨;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故D项正确。12. 下图为我国历史时期森林遭破坏地区分布图。读图,回答1415题。14目前bc地区的森林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A乱砍滥伐 B兴修水利C建设宫殿和陵墓 D毁林开荒15图中a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有()A植树造林 B建立保护区C退耕还湿 D禁止人类活动参考答案:14.A15.B解析:第14题,目前b(横断山区)、c(长白山地)两地森林破坏的原因是乱砍滥伐。第15题,图中a地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10、其环境保护措施主要有建立自然保护区。13. 关于环境问题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城市地区,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B、在广大的乡村地区,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C、从全球看,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展中国家严重D、有些环境问题不只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而且可能影响到其他国家甚至全球参考答案:D14. 防治害虫是提高农业产出的手段,在现代农业生产中,最能体现杜绝化肥、农药的滥施, 又能保证食品达到卫生标准的是 ( ) A 处方农业 B有机农业 C 节水农业 D精确农业参考答案:A15. 下图为某城市主要道路分布图,标注数字表示道路长度。读图回答下面小题。28. 图中科技馆位于学校的A.

11、正西 B. 正南 C. 西南 D. 东北29. 几位同学从学校乘车到科技馆参观,到路口 A 时为保证到科技馆的距离最短,车辆 应选择的行驶方向为A. 东 B. 南 C. 西 D. 北30. 该城市的盛行风向为A. 西北 B. 东北 C. 东南 D. 西南参考答案:28.C 29.C 30.A28. 结合图中指向标,可判断出科技馆位于学校的西南,C正确。29. 由材料可知图中标注数字表示道路长度,注意图例中的断道施工路段;结合图中指向标可算出,向正东方向行驶道路长度为109(24252040),向西为101(1517192327),向南为103(33202327),向北就又回到学校了,向西距离最

12、短,C正确。30. 结合图例和指向标,可读出该城市的盛行风向为西北风,A正确。16. 郭川是我国首位创造单人无助力(帆船纯靠自然力量驱动)不间断环球航海世界记录的船员。下图示意郭川的环球航海线路。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1. 此次环球航海中,郭川经受自然环境的考验有北大西洋的热带风暴炎热的赤道无风带阴冷潮湿的南印度洋波涛汹涌的合恩角A. B. C. D. 12. 郭川环球航行经过合恩角时向海中投下了象征航海里程碑的一个漂流瓶,下列四个地点中可能最先发现漂流瓶的是A. 澳大利亚西海岸 B. 非洲西南海岸 C. 南美洲东南岸 D. 马六甲海峡参考答案:11. B 12. B11. 读图可知,图中郭川航行路线没有经过北大西洋海域,赤道地区纬度低,气温低,盛行上升气流,水平运动微弱,南印度洋海域纬度较低,气温较高,合恩角位于西风带,风力到,海浪汹涌,故选B。12. 在合恩角投下漂流瓶,最早发现的是顺着洋流方向,距离最近地区,读图可知,好望角地区可能最早发现,故选B。【点睛】世界洋流分布规律:1.中低纬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