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江西省上饶市叠山中学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33023696 上传时间:2022-09-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96.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江西省上饶市叠山中学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1年江西省上饶市叠山中学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年江西省上饶市叠山中学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江西省上饶市叠山中学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年江西省上饶市叠山中学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用来分离蛋白质溶液和蔗糖溶液的方法是A、蒸发结晶 B、加CCl4萃取C、盐析过滤 D、加浓硝酸微热参考答案:C2. 常温条件下,pH和体积均相等的氨水和烧碱溶液中,c(NH4)和c(Na)的关系正确的是A.c(NH4) c(Na) B.c(NH4)c(Na) C.c(NH4)c(Na) D.无法判断参考答案:B3. A与足量NaOH溶液共热后,再通入CO2B溶液加热,通入足量的SO2C与稀硫酸共热后,加入足量NaOH溶液D与足量

2、稀硫酸共热后,加入足量NaHCO3参考答案:AD略4. 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200 mL,平均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溶解19.2 g(已知硝酸只能被还原为NO气体)。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或结果错误的是A混合液中NO3-的物质的量为0.2mol BOA段产生是NO,AB段反应为2Fe3+Fe = 3Fe2+,BC段产生氢气C溶液中最终溶质为FeSO4 Dc(H2SO4)为5molL1参考答案:D5. 在装有水的容器中,用棉线悬挂一个在水中保持平衡的金属棒,该棒由铁和铜焊接而成,棉线系在两种金属接缝处(如图),再向水中

3、加入少量CuSO4,经过一段时间应看到的现象是( )A. 铁端将附着铜增重下沉 B. 铜端将附着铜增重下沉C. 铁端将变细减重上升 D. 铜端粗细不变将下沉参考答案:B略6. 将3.20gCu跟30.0mL10.0molL-1的HNO3充分反应,还原产物有NO和NO2,若反应后溶液中有a molH+,则被还原的HNO3物质的量是 A0.5a mol B C D参考答案:B7. 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方面作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烯烃复分解反应”是指在金属钼、钌等催化剂的作用下,碳碳双键断裂并重新组合的过程。如两分子烯烃RCH=CHR用上述催化剂作用会生成两种新的烯烃R

4、CH=CHR和RCH=CHR。则由CH=CHCHCH和CH=发生“烯烃复分解反应”,生成新烯烃种类为A2种 B.3种 C.4种 D.5种参考答案:C8. 锑(Sb)在自然界一般以硫化物的形式存在,我国锑的蕴藏量占世界第一。从硫化物中提取单质锑一般是先在高温下将硫化物转化为氧化物,再用碳还原: 2Sb2S33O26FeSb4O66FeS Sb4O66C4Sb6CO 关于反应、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ks5u A反应的氧化剂是Sb2S3,反应的氧化剂是Sb4O6 B反应中每生成3molFeS时,共转移6mol电子 C反应说明高温下Sb的还原性比C强 ks5u D反应的氧化产物是Sb4O6和FeS,反应

5、的氧化产物是CO参考答案:B略9. 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金属钠与水反应 B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混合的反应C盐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 D甲烷在空气中燃烧参考答案:B略10. 下列各组在溶液中反应,不管反应物的量是多少,都能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AFeBr2与Cl2 BBa(OH)2与H2SO4 CHCl与Na2CO3 DNaHCO3与Ca(OH)2参考答案:B11. 在含有Na+、Fe2+、Fe3+和Cu2+的溶液里,加入铁粉,恰好完全反应,滤出金属残渣,其质量是加入铁粉的质量的4/5,则原混合溶液里的Fe3+与Cu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7:4 B6:7 C7:8 D3:7参考答案:

6、B略12.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ACO2的比例模型: BF离子结构示意图:C氢化铵(NH4H)电子式: DHCN分子的结构式:HCN参考答案:D略13. 实验室常利用以下反应制取少量氮气:NaNO2+NH4Cl=NaCl+N2+2H2O关于该反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每生成lmolN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6mol CNH4Cl中的氮元素被还原 D被氧化的氮原子与被还原的氮原子之比为1:1参考答案:D略14. 为达到相应的实验目的,下列实验的设计或操作最合理的是( )A为测定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放置空气中是否部分转化为Na2CO3,用酚酞作指示剂,用

7、标准盐酸溶液滴定B为观察Mg条在CO2气体中的燃烧,在一个集气瓶中收集满CO2气体,取一小段除去表面氧化膜的Mg条用坩埚钳夹持点燃后迅速投入上述集气瓶底部。C为比较Cl与S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相同条件下,测定相同浓度的NaCl溶液和Na2S溶液的pH值D 给盛有铜与浓硫酸的试管加热,发现试管底部出现灰白色固体,为检验其中的白色固体为无水硫酸铜,可直接向试管中加入适量水参考答案:A解析:A、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都呈碱性,故可选用酚酞做指示剂进行测定,正确;B、应用坩埚钳夹持燃烧,不能投入上述集气瓶底部,错误;C、比较非金属性强弱,应用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进行比较,NaCl溶液和Na2S溶液的pH值

8、不同,只能说明硫化氢是弱酸,错误;D 给盛有铜与浓硫酸的试管加热,发现试管底部出现灰白色固体,为检验其中的白色固体为无水硫酸铜,在检验白色固体时,不能直接向其中加水,错误。 15. 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 B海水蒸馏 钾在空气中的燃烧C D测定中和热 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参考答案:B解:A图中蒸馏装置,冷水应从下口进入,冷却效果好,而图中下口流出热水,则操作不合理,故A错误;B在坩埚中可完成K的燃烧反应,图中实验操作合理,故B正确;C缺少环形玻璃搅拌棒,不能测定反应的最高温度,则不能测定中和热,故C错误;D由外加电源可知,Zn为阳极,Fe为阴极,Fe被保护,则该方法为外加电源的阴极

9、保护法,故D错误;故选B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9分)工业生产无铁硫酸铝,以硫酸浸取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还有少量的Fe2O3、SiO2)得含铁(Fe3+)的硫酸铝溶液,加热到一定温度,搅拌,加入一定量高锰酸钾溶液和硫酸锰溶液,在溶液中生成活性二氧化锰,调节溶液的pH,反应一段时间,二氧化锰和Fe (OH) 3发生吸附共沉作用,最终得到无铁硫酸铝产品。(1)硫酸浸取铝土矿时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完成高锰酸钾溶液和硫酸锰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KMnO4+3MnSO4+2H2O= ;(3)调节pH的作用是 ;(4)操作1的名称为 ,实验室进行操作2用到

10、的陶瓷质仪器有 ;(5)下列有关工艺的说法正确的是 (双选,填字母)。A可以向溶液中再加入铝土矿粉等调节pHB溶液的碱性越强,则除铁效果越好,而且不会影响硫酸铝的产率C活性二氧化锰生成量应适宜,不足时铁的去除率较低,过量时会增加成本D可以直接向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粉末以除去Fe (OH) 3参考答案:(1)Al2O3+ 6H+ = 2Al3+ 3H2O (2)5MnO2+ K2SO4+2H2SO4 (3)使铁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除去 (4)过滤 蒸发皿(泥三角) (5)AC略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7分)有一硫酸和硝酸的混合溶液,取出其中的10 mL,加入足量的BaC

11、l2溶液,过滤、洗涤、烘干后得到9.32 g固体;滤液跟4 molL1的NaOH溶液反应,用去35 mL碱液时恰好中和。(1)求混合溶液中硫酸、硝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2)另取10 mL原混合酸溶液,加入3.2 g Cu粉共热,在标准状况下收集到多少毫升气体?参考答案:(1)H2SO4BaSO41 233x 9.32 gx=0.04 molc(H2SO4)=0.04/0.01=4 molL1 (2分)又H+ OH1 1Y0.01 40.035Y=14 molL1c(HNO3)=1442=6 molL1 (2分)(2)3Cu+2NO+8H+=3Cu2+2NO+4H2On铜=0.05 mol N

12、O、H+均过量 (2分)VNO=0.0522.4=0.747 L (1分)略18. (6分) PCl5的热分解反应如下:PCl5(g) PCl3(g) + Cl2(g) (1) 写出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2) 已知某温度下,在容积为10.0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00mol PCl5,达到平衡后,测得容器内PCl3的浓度为0.150mol/L。计算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参考答案:19. 为了检验某含有杂质的样品的纯度,现将M1克样品加热,其质量变为M2g,,求该样品的纯度(质量分数)参考答案:2NaHCO3 Na2CO3 + CO2 + H2?O m (减少) 284 106 62 x (M1- M2)解得x=,将其带入下式可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