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应用实例场景

上传人:姜泥 文档编号:333004708 上传时间:2022-09-0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48.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块链技术应用实例场景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区块链技术应用实例场景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区块链技术应用实例场景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区块链技术应用实例场景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区块链技术应用实例场景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区块链技术应用实例场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块链技术应用实例场景(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DB 31/T XXXXXXXX 8 A A 附录A (资料性)应用实例场景 A.1 司法存证 A.1.1 业务架构 法院法院 检察院检察院 公安(国安)公安(国安)诉讼服务 立案 审判 执行 批捕 公诉 抗诉 案件侦查 报捕 移送起诉 司法司法 监狱、戒毒、矫正监狱、戒毒、矫正 鉴定机构鉴定机构 人民调解 法律援助 律师管理 司法公证 刑罚执行 司法鉴定 行政机关行政机关 公众(当事人)公众(当事人)律所律所 行政执法 证据固化保全 仲裁 调解 诉讼 代理案件 律师阅卷 存证验证存证验证 智能合约智能合约 可信操作可信操作 存证 检验 合约控制 合约计算 可信控制 可信计算 数据加密数据加密

2、 共识机制共识机制 分布账本分布账本 加密 解密 共识算法 共识达成 存储引擎 排序引擎 图A.1 区块链技术司法存证业务架构 司法存证业务主要涉及到国家的侦查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刑罚执行部门、司法鉴定机构、行政机关、公众(当事人)、律所等。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司法存证应用系统参考架构如图A.1所示。司法存证业务参与者关联的场景描述如下:a)侦察机关业务集中在公安、国安、检察院的案件侦查、报捕、移送起诉等场景 b)检察机关业务集中在批准逮捕、提起公诉、抗诉等场景 c)审判机关提供诉讼服务、案件立案、案件审判、案件执行等场景 d)司法行政机关主要开展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律师管理、

3、司法公证等业务。e)刑罚执行部门主要是监狱、戒毒、矫正部门的刑罚执行业务 f)鉴定机构主要承担司法鉴定业务 g)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过程中一旦发现犯罪线索,会移交司法机关进行后续侦办。h)公众(当事人)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证据固化保全、选择仲裁、调解、诉讼等形式的司法活动。i)律所接受当事人的委托代理案件,在诉讼活动中进行律师阅卷。A.1.2 功能描述 区块链技术司法存证应用框架在服务层提供功能描述如下:DB 31/T XXXXXXXX 9 a)配置接入:对上层业务进行业务配置,包括业务流程、业务项和业务字段等;b)用户管理:参与方身份、权限、访问控制管理。针对关键存证操作的多方治理;c)数据校验:

4、通过技术手段验证上传的司法存证数据生成主体的身份、生成时间、数据完整性等;d)留痕审计:保存调用者对存证数据进行全生命周期操作工程中的审计数据,以便事后查阅分析;e)数据存储:特指非结构化的视频、音频、图片等大文件存证的链外存储服务,同时需与区块链锚定关联,保证存证的难篡改等特性;f)隐私授权:通过技术手段保护存证数据不泄露,同时具备授权给监管或业务参与方的功能;g)司法存证登记和查询:提供司法存证登记的最新信息查询以及相关业务流程的查询;h)数字水印:提供给非结构化数据增加数字水印的服务;i)内容安全:提供给非结构化数据进行内容安全检查的服务。区块链技术司法存证应用框架在应用层提供功能描述如

5、下:j)存证服务:各参与方可通过数据采集设备、第三方系统、用户终端系统等方式收集原始司法存证数据,各系统原始数据的获取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源文件,录音、录像、拍照、录屏、网页截屏、认证录入、对接合规系统等;存证过程中需要实名认证;收集的数据关联信息应经过司法存证服务处理,可包括上链数据检查,上链数据格式整理、业务配置、数据隐私保护,内容敏感信息检查等处理后,上传到区块链网络。k)取证服务:应可通过多种方式对区块链上的司法存证数据进行获取,可在应用层实现司法存证数据的查询、公示、核验。l)鉴证服务:区块链平台应具备存证的核验功能,支持当事人、法官、司法人员等在线核验已上链的电子证据。m)第三方证明:

6、接入可信数据来源方,保证数据传输信道的可信,并上传数据来源关联信息,保证上链数据可信。A.2 商品溯源 A.2.1 业务架构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商品溯源应用业务架构如图A.2所示。区块链技术网络由各业务参与方节点共同组成,业务参与方是商品流转过程中涉及到的原料商、生产商、运输商、分销商、检验方等,不同的商品,或者相同商品的不同流转过程,所涉及的业务参与方也不一定相同。各业务参与方在区块链网络登记身份信息后,在商品流转过程中,将原料、商品等信息上链,同时通过区块链交易方式,对各参与方之间的交互活动进行上链和相关方共识。系统可建设溯源查询服务平台,实现与区块链网络对接、链上信息查询和整合功能,面向消

7、费者和监管方实现查询溯源信息服务。DB 31/T XXXXXXXX 10 图A.2 区块链技术商品溯源应用业务架构 A.2.2 功能描述 区块链技术溯源应用信息系统参考功能框架包括物理层、区块链底层平台层、服务层、业务应用层。物理层是信息系统的基础物理资源,包括通用的计算/存储/网络资源,也包括区块链技术溯源应用涉及的专用商品流转作业系统、数据采集等。作业系统是指商品在原料供给、生产、运输、分销等环节涉及的物理空间作业系统,数据采集将作业系统形成的数据接入到溯源信息的途径,可包括自动采集、应用对接和人工填报三种方式。区块链底层技术平台实现与业务无关的基础区块链平台功能。区块链技术溯源应用框架在

8、服务层实现面向溯源信息系统的特定服务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功能:a)标识编码:对区块链技术溯源应用信息系统所设计的业务参与方、信息系统节点、商品及其组件对象等,提供全系统唯一的、可解析的标识。标识编码宜采用 GS1 标识、Handle 标识、OID标识、Ecode 标识等公有标识类型。b)模型配置:配置区块链技术溯源应用信息系统溯源信息模型,溯源信息模型是实现商品可溯源能力的核心数据结构。溯源信息模型一般由多级溯源节点和溯源信息组成,溯源节点应被赋予唯一标识,溯源节点之间的过程转换通过区块链交易完成,溯源信息是溯源数据的基本数据结构,一般包含商品及其子部件的信息。c)数据接入:基于溯源数据模型,接

9、收并管理溯源数据,为溯源提供核心数据支撑,同时保障数据安全性。根据商品流转过程,可能包括原料数据、生产数据、运输数据、分销数据、检验数据等。DB 31/T XXXXXXXX 11 d)溯源查询:通过区块链上存储的溯源数据,提供溯源信息的查询,包括全生命周期业务流程的溯源信息查询或部分业务流程的溯源信息查询。e)审计监管:面向信息系统内部审计方或者外部监管方,提供相应的审计监管数据管理和查询服务,以实现对溯源信息系统自身行为的可回溯,为事件定因提供数据支撑。区块链技术商品溯源应用框架在应用层提供功能描述如下:a)区块链接入服务:提供接入区块链底层技术平台的网络连接、服务排队、数据转换、安全保障等

10、功能服务,可面向溯源查询服务平台或其它应用系统提供接入服务。b)查询服务平台:面向商用消费者、监管方等类型用户,提供基于商品唯一标识的溯源信息查询服务。溯源查询服务平台能够自动的整合商品的全过程信息,并针对查询请求提供的查询条件反馈对应的信息。A.3 数据共享 A.3.1 业务架构 数据共享联盟的相关参与方,基于共识选取适宜的区块链底层技术,组建基于区块链的政务数据共享联盟(以下简称数据共享联盟)。数据共享联盟依据相关规范维护一套数据目录体系,各节点对数据的更新会实时更新对应目录,并依据数据目录进行数据共享。数据共享联盟之内可依据不同的业务或数据共享需求,组建数据共享子链,各子链之间数据隔离,

11、只有加入相关子链的节点才能参与该子链对应的数据共享业务,整体业务架构如图A.3所示。其中用户或机构,通过访问数据共享联盟节点提供的业务系统进行业务办理。图A.3 区块链技术政务数据共享业务架构 A.3.2 功能描述 区块链技术政务数据共享应用框架在服务层和应用层提供功能描述如下:a)身份管理:应提供身份注册管理功能,数据共享联盟各节点应采用共识确认的 CA 进行身份注册和管理,各节点若对接个人用户或机构,应根据联盟规则对用户进行身份管理;DB 31/T XXXXXXXX 12 b)数据目录管理:应提供目录分类、数据编目、审核发布、目录查询及授权管理功能。c)数据上链:应支持共享数据以明文、哈希

12、值、密文等形式单一或混合形式上链,并提供相应的密钥管理及分发服务;d)数据存储:共享数据除存储在区块链账本中,应支持传统数据库对链上数据进行备份,以便构建聚合数据或仪表板时提升数据存储和查询的性能。针对数据哈希上链,应支持源数据存储在链下文件资源服务器。e)数据授权:数据拥有不同的权利形态:采集权、可携权、使用权、收益权、修改权、管理权及所有权等,应当提供根据不同应用场景的数据授权功能,不限于角色和权限控制授权、基于密码学的授权形式、基于属性的权限控制。f)区块链浏览器:提供链上信息实时展示、查询及统计区块链信息的功能;g)区块链底层平台:提供节点管理、合约管理、私钥管理、系统管理与监控、事件

13、管理等功能。A.4 资产交易 A.4.1 业务架构 资产交易的区块链应用场景主要面向数字资产和实物资产的交易。数字资产是指企业或个人拥有或控制的,以电子数据形式存在的,以备出售或处于生产过程中的非货币性资产。实物资产是指经济生活中所创造的用于生产物品和提供服务的资产,包括但不限于土地、建筑物、商品、机械设备等有形固定资产。该场景业务参与方是资产交易和资产发布过程中涉及到的组织和机构,包括但不限于资产评级机构、交易中心、律师事务所、监管机构、第三方评级机构、托管机构、增信机构等,这些机构参与构建区块链平台,不同节点具有不同的操作权限,并通过智能合约实现资产交易相关业务流程。各业务参与方在区块链上

14、完成身份登记和核验,区块链各参与方可获取实时的数字资产信息与操作记录,实现资产登记、资产评估、资产交易和产权示证等功能,为数字资产发布、交易及管理提供审议和决策依据。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资产交易系统业务框架如图A.4所示。图A.4 区块链技术资产交易业务架构 A.4.2 功能描述 区块链技术资产交易应用框架在应用层提供功能描述如下:DB 31/T XXXXXXXX 13 a)资产发布:对于符合系统身份与合规要求的用户,可自定义发布自身的数字资产或实体资产,通过审核后,资产发布并登记区块链系统,同时拥有相应的存取权限 b)资产审核与溯源:系统对上链资产的审核,上链的资产通过主体合规、内容合规的的审核

15、才可上链登记,同时审核的操作过程与主体也应登记区块链系统,系统通过区块链系统可完整溯源任一区块链资产,同时具备一定开放和透明性,一定权限下可追踪完整的交易路径。c)数字身份认证:平台内的主体通过实名身份认证以及实体审核后方可参与系统交易、资产发布等核心功能。d)资产上架与定价:数字资产的拥有者有权限自主控制数字资产的上架销售以及市场操作过程。e)资产交易:参与者可在线进行交易,实现实时资产权益转移,交易功能满足互联网在线交易平台的各类标准和要求,交易过程以及各类明细应存档并存证区块链系统。f)交易监管:平台对所有资产的发布、交易功能进行监管,通过区块链智能合约实施相应的合规监管审查,支持前端审

16、核,过程监管以及事后审查等基本功能,支持对监管机构开放相应的交易数据与明细。A.5 供应链金融 A.5.1 业务架构 区块链应用在供应链中有效解决供应链管理面临的信任困难,防止链上数据被窜改,提供方便的追溯手段,减少冗余供应链信息的存储,提高供应链的效率,为政府、企业、消费者对供应链监管提供了可靠的保障。通过区块链技术可实现对供应链管理提供数据保障和追溯手段,提高区块链运转的效率。通过监管机构介入,不仅提高法律的约束力,而且在供应链出现问题时,监管机构也能通过信息追溯,迅速查找问题源头,实现取证便捷、问责可靠。区块链在供应链应用中的业务架构体现了应用区块链技术的多个参与方之间交互关系,供应链业务主要参与方包括,如图A.5所示:a)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通常包含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等,它们是信息平台的主要发起者,同时,也是平台的主要服务对象。可通过区块链信息平台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直接交易,交易信息记录打包为区块并记录在平台中,并以分布式方式存储,为供应链管理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支持,也可根据信息共享约定随时查看供应链数据。b)金融机构。区块链信息平台能够真实完备地记录供应链商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