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健身步道分级原则、检测表、验收表

上传人:姜泥 文档编号:333004701 上传时间:2022-09-01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45.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登山健身步道分级原则、检测表、验收表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登山健身步道分级原则、检测表、验收表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登山健身步道分级原则、检测表、验收表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登山健身步道分级原则、检测表、验收表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登山健身步道分级原则、检测表、验收表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登山健身步道分级原则、检测表、验收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登山健身步道分级原则、检测表、验收表(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GB/T XXXXXXXXX 7 A 附录A (规范性)登山健身步道分级原则 A.1 登山健身步道分级原则见表A.1 表A.1 登山健身步道检测表 分级分级 A A 级级 B B 级级 C C 级级 属性 完全开发。高度开发。开发。步道环境 通常是郊区。通常是半原始到田园。通常原始。建设程度 大量新建。(新建面积占总面积通常70%)部分新建。(新建面积占总面积通常50%)局部、少量新建;不改变地表形态。(新建面积占总面积通常30%)步道路面 硬化程度 以半硬化或非硬化为主。以非硬化为主,必要时硬化。以非硬化为主。公共基础设施配套 通给水、通电、通讯、通路、平整地面。通给水、通电、通讯、通路。通

2、给水、通讯、通路。步道系统设施 可能高度修整过。有步道服务中心、驿站。有固定露营地以及中转露营地。有广被利用的休息点,通常形式完整。有多个停车场。有热身区。有路边便利设施。可能修整过。有步道服务中心、驿站。有固定或中转露营地。有休息点。有停车场。出入口设有热身区、清洁区。宜有路边便利设施。自然、大部分未修整。有步道服务中心、驿站。有露营地。有必要的休息点。出入口设置有停车场。出入口设有热身区、清洁区。B GB/T XXXXXXXXX 8 附录B (规范性)登山健身步道检测表 登山健身步道检测表见表B.1 登山健身步道检测表 项目名称 项目位置 检测单位 检测时间 建设单位 施工单位 技术服务单

3、位 归口管理单位 登山健身步道基本条件 检测项目检测项目 实际检测情况实际检测情况 评定评定 合格合格 不合格不合格 步道选址 步道分类 步道分级 步 道 本 体 总长度 交通流量 宽度 坡度 断面坡度 路肩清洁 转弯半径 路面 建筑特点及 路面元素 路肩 排水系统(边沟、涵管)配 套 步道服务中心 休息点 GB/T XXXXXXXXX 9 设 施 露营地 停车场 热身区 清洁区 标 识 系 统 一级导视 二级导视 三级导视 警示标识 劝示标识 路书 环境保护系统 安 全 救 援 系 统 预警 避险处 定位灯杆 安全管理机构 救援队 救援设备 应急预案 登山健身步道提升内容登山健身步道提升内容

4、 检测项目检测项目 实际检测情况实际检测情况 评定评定 合格合格 不合格不合格 智 慧 信 息 系 统 WIFI 互联网平台 电子监控设施 客户端软件 电子地图 电子路书 电子导视 智慧导游 电子解说 实时全程定位 实时运动数据 GB/T XXXXXXXXX 10 在线预约 在线支付 使用者评价 使用者交流 其 他 管理 维护 运营 赛事推广 检测意见检测意见 单位:单位:检测组组长:检测组组长:日期:日期:*注 1:步道本体基本要求参见中国登山协会登山健身步道实施细则。*注 2:为简明表格内容,“登山健身步道”在本表中简称“步道”。C GB/T XXXXXXXXX 11 附录C (规范性)登

5、山健身步道验收表 登山健身步道验收表见表C.1 登山健身步道验收表 项目名称 项目位置 验收单位 验收时间 建设单位 施工单位 技术服务单位 归口管理单位 登山健身步道基本条件 验收项目验收项目 设计与建设要求设计与建设要求 实际验收情况实际验收情况 评定评定 合合格格 不合不合格格 步道选址 应选择在海拔 3500m 以下(西藏地区海拔 5000m 以下)山地中。应避开可能发生山体滑坡、山洪暴发、易发泥石流、风雪灾害等易发生地质灾害和自然灾害的危险区域。应尽量避开生态环境脆弱、资源易遭破坏和野生动物经常活动区域。应保证群众健身通达便利性。其他:参见配置要求相关内容。步道分类 1 线状 2 环

6、形 3 网状 步道分级 1 A 级 2 B 级 3 C 级 步 道 本 体 总长度 不小于 30km 交通流量 1 低到中时单行线,中到高时双行线 2 局部流量大设双行线 3 单行线 宽度 1 无荒野路,单行 1-2m,双行 1.5-3m;2 荒野 0.6-0.8m,单行 0.8-1.5m,双行 1.2-2m;3 荒野 0.5-0.6m,单行 0.6-1m,双行1-1.5m。坡度 1 2%-5%,最大 5%-12%,密度 0%-5%;2 2%-10%,最大 15%,密度 5%-20%;3 3%-12%,最大 25%,密度 10%-20%。GB/T XXXXXXXXX 12 断面坡度 1 理想

7、2%-3%,最大 3%;2 理想 3%-7%,最大 10%;3 理想 5%-10%,最大15%。路肩清洁 1 0.45-0.6m;2 0.3-0.5m;3 0.3-0.5m。转弯半径 1 1.8-2.4m;2 1.2-2.4m;3 0.9-1.8m 路面 1 沥青或其他外来材料硬化;2 就地取材或使用外来材料修建;也许硬化;3 就地取材或外来材料修建。建筑特点及路面元素 1 建筑普通或连续,通常使用外来材料,可包括桥梁、木栈道、路肩、扶手、路边便利设施及类似设施;2 建筑普通或大量,就地取材或使用外来材料;可设桥梁、路边便利设施;3 建筑常见,就地取材,涉水路面自然或人工,可架设桥梁。路肩 必

8、须表面平整密实,不易积水。可使用石、木、金属等材质修建。压实度、平整度、宽度、横坡均不小于设计值。排水系统(边沟、涵管)线条顺滑、沟底平整、排水通畅。沟底高程、边沟断面、铺砌厚度均不小于设计值,坡面坡度不陡于设计值。涵管进出水口、涵身应密实不漏水,浆砌结构应抹面。为防止泥沙堵塞,可增设网状拦泥栅。配 套 设 施 步道 服务 中心 应设立步道服务中心。有条件可设置多处。视条件,可提供咨询、住宿、补给、垃圾处理、救援、医疗等服务。休息点 应尽量就地取材。建筑物的形态颜色宜与周边环境保持协调一致。应设置固定座位。可设置遮雨篷、固定桌子、厕所等设施。设置间隔以 1h 路程长度为宜。露营地 单程超过 8

9、h 路程应设露营地。GB/T XXXXXXXXX 13 应建在山体地质结构稳定、无上方威胁、无洪水危险、干燥平整、靠近水源地的安全地区。应设置帐篷区、用火区、卫生区。根据环境及使用需要,可设置取水区、用餐区、娱乐区、休息区等。应设有厕所。厕所的设立应避开水源地 60m 以上。停车场 应在主出入口设置停车场。有条件的可设置多处。清洁区 B 级、C 级步道终点应设置清洁区,配备气流除尘设备。有条件的可配备衣物烘干设备。热身区 应设置热身区。标 识 系 统 一级导视 步道的整体介绍、使用说明和线路图。设置于主出入口。二级导视 步道线路全图和当前位置说明、区域重要信息介绍。设置于关键节点和重要功能区。

10、三级导视 承担定位功能、实现引导作用。每500m 等距设置。警示标识 安全、紧急救援、环境及动植物保护等警示性信息。劝示标识 科学健身、运动教育、环境保护、科普教育等劝告性信息。路书 基本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步道线路图、步道服务中心、出入口、起止点、长度、高差、健身系数、登山运动指数、装备指南、沿途景观、补给点、服务点等介绍、导视系统使用指南、各附属配套设施介绍、科学登山健身指南、环保指南、安全和紧急救援指南、以及所在地概况、休闲旅游指南。环境保护系统 依照环境容量和流量控制原则进行步道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步道区域内的建设、土地利用或开发等行为不得对野生动物或植被构成重大影响。步道使用中产生的垃

11、圾应带到指定地点并进行集中分类处理。GB/T XXXXXXXXX 14 安 全 救 援 系 统 预警 步道应尽可能修建在移动电话信号覆盖区域。避险处 设置于步道沿线。定位灯杆 设置于步道沿线。安全管理 机构 登山健身步道救援系统应包括安全管理机构、救援队、救援设备。救援设备应符合国际、国家相关规定,并定期养护、更新,保持良好的功能状态。救援队 救援设备 应急预案 应制定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登山健身步道提升内容登山健身步道提升内容 验收项目验收项目 设计与建设要求设计与建设要求 实际验收情况实际验收情况 评定评定 合合格格 不合不合格格 智 慧 信 息 系 统 WIFI 全面覆盖 互联网平

12、台 有 电子监控设施 监控覆盖步道全域 客户端软件 有 电子地图 有 电子路书 有 电子导视 有 智慧导游 有 电子解说 有 实时全程定位 支持 实时运动数据 支持 在线预约 支持 在线支付 支持 使用者评价 支持 使用者交流 支持 其 他 管理 步道归口管理单位应设专人负责步道管理,制定管理手册、巡查制度、使用者准则、维护计划等。维护 定期对路面、路基状况、植被干扰、重要配套设施、防灾救灾设施设备等进行检查、维护,使步道维持在良好状态。GB/T XXXXXXXXX 15 运营 在步道内从事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取得步道主管部门许可,在规定的时间、地点从事约定范围内的经营活动,接受步道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赛事推广 基于步道制定长期赛事、活动推广计划 验收意见验收意见 单位:单位:专家验收组组长专家验收组组长:日期:日期:*注 1:步道本体基本要求参见中国登山协会登山健身步道实施细则。*注 2:为简明表格内容,“登山健身步道”在本表中简称“步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