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行业绿色工厂评价指标表、绩效指标的计算方法、针织产品的生产流程

上传人:姜泥 文档编号:333004389 上传时间:2022-09-01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295.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针织行业绿色工厂评价指标表、绩效指标的计算方法、针织产品的生产流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针织行业绿色工厂评价指标表、绩效指标的计算方法、针织产品的生产流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针织行业绿色工厂评价指标表、绩效指标的计算方法、针织产品的生产流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针织行业绿色工厂评价指标表、绩效指标的计算方法、针织产品的生产流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针织行业绿色工厂评价指标表、绩效指标的计算方法、针织产品的生产流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针织行业绿色工厂评价指标表、绩效指标的计算方法、针织产品的生产流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织行业绿色工厂评价指标表、绩效指标的计算方法、针织产品的生产流程(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6附录A(规范性)针织行业绿色工厂评价指标表序号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评价要求要求类型分值得分0一般要求合规性与相关方要求企业依法设立,在建设和实际生产过程中遵守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近三年(含成立不足三年)无重大安全、环保、质量等事故或事件,对利益相关方的环境要求做出承诺的,应满足有关承诺的要求。针织企业在培育期和创建期若有政府发出的违规记录,应说明违规的原因及解决的方式。必选一票否决运营需持有有效运营许可;工厂生产规模和能力、工艺和设备选择、产品、环境保护等符合国家、地方现行产业政策,设备优先选用国家鼓励的节能环保设备。企业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水资源利用等达到国家标准 GB/T 18916

2、.4、FZ/T 07019、FZ/T 01105等的规定。各种污染物排放指标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或当地生态环保部门的要求,水污染物排放应符合 GB 4287 的要求。企业涉及多种类型特定的化学品应遵从有关法律或法规的采购、存储和使用规范等。管理职责最高管理者最高管理者负责制定企业绿色发展远景,承诺建设绿色工厂,确保将绿色工厂要求融入到组织的业务之中。相关的职责和权限应由最高管理者直接主管,确保相关资料的获取,并承诺满足绿色工厂评价要求。必选一票否决为了创建绿色工厂,最高管理者要首先对工厂进行绿色工厂评估,找出差距以便实施改进措施。确定绿色工厂建设体系架构,明确职责和权限,提高全员绿色工厂建设

3、意识;开展培训工作,支持员工对绿色工厂的建设作出贡献;将工厂领导与工人参与绿色工厂建设计入绩效工作;收集并保持工厂满足绿色工厂评价要求的证据;定期主持绿色评审,确保绿色评价体系的有效性;确保工厂实现其开展绿色制造的预期结果;批准有关绿色工厂创建文件的发布实施。管理职责工厂设有绿色工厂创建管理机构,负责有关绿色工厂的制度建设,建立目标责任制、定期考核奖惩制度等,制定落实具体的实施方案,确保职责和权限;7序号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评价要求要求类型分值得分必选一票否决有创建绿色工厂的中长期规划及可量化的年度目标、指标和实施方案;实行岗位责任制,定期进行诊断、检查、分析和识别改进时机,开展绿色工厂持续改进工

4、作;应投入资金和力量开展绿色制造研发、技术创新等活动,创建绿色工厂,确保实现预期目标;制定绿色宣传培训计划,全员定期进行绿色工厂相关教育和培训,并组织开展有关生态、绿色、环保方面的公益活动;依据 GB 17167、GB 24789 等要求,配备、使用和管理能源消耗和水消耗计量器具,对能源和水进行分类计量;建立能源消耗和水消耗计量和统计制度,健全重点用能、用水设备和设施的管理规程。1基础设施(满分 20分)建筑(满分 6分)工厂的建筑满足国家或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的要求,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从建筑面积、建筑材料、建筑结构、采光照明、绿化及场地等方面进行建筑节地、建筑节材、建筑节能和节水、使用

5、可再生资源以及能源多级利用等等,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必选1.2建筑设计符合 GB 50187、GB 50425、GB 51245 及相对应的针织工厂设计规范标准的要求,在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下,满足采光、通风、保温、防水、隔热、防结露、防腐蚀等的要求。建筑物的防火和防爆设计,符合 GB 50016、GB 50565 和 GB 50058 的有关规定。0.8工厂在新建、改建和扩建建筑时,遵守环境保护法、劳动法、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消防法等规定的“三同时制度”、“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及国家、地方相关产业政策和要求,同时开展安全

6、风险评估、水资源评估。注:“三同时制度”是指相应设施与工业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1.0工厂总体布局合理,人流和物流分开,各功能区分明显,雨污分流,企业内生产废水清污分流,通风设施、除尘装置、废气处理装置、噪声防护措施及消防设施等。可选0.5工厂合理利用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并充分考虑工厂绿化。0.5对建筑规划、布局、材料、结构、采光照明、绿化及场地、再生资源及能源利用方面进行建筑0.58序号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评价要求要求类型分值得分的节地、节材、节能、节水及保护环境等功能进行综合评价,具体可参考 GB/T 50878 要求。工厂的建筑材料选用蕴能低、高性能、高耐久性的建材,减少

7、建材在全生命周期中的能源消耗。0.5厂区内绿化优先种植乡土植物,采用少维护、耐候性强的植物,减少日常维护的费用。绿化面积占总占地面积不低于 8%;室外透水地面面积占室外总面积的比例不小于 8%。0.5针织行业绿色工厂应建有专用的化学品仓库或化学品中间仓库、废弃物存储库房等。必选0.5照明(满分2 分)针织企业的车间照明宜采用一般照明,验布和修布等工段可采用混合照明。车间一般照明应采用高光效光源、高效灯具和节能器材;混合照明可根据用途及环境采用适用的光源。必选0.7工厂厂区及各房间或场所的照明照度要求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GB 50034 规范附录关于车间照度的要求,照明功率密度不高于现行国家标准

8、GB 50034 的规定值;0.7合理设置调节的照明控制系统,有条件时采用智能照明系统。可选0.6给排水(满分 2 分)贯彻国家节约水资源的原则,落实节水措施,降低水资源消耗和污水排放量,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并满足生产、生活和消防给水及厂区排水要求。必选0.5针织企业不得使用国家明令限期淘汰的高耗水设备和技术。污水处理与废水回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GB 50425 的规定或企业的实际需要。0.4用地下水作为供水水源时,应有确切的水文地质资料,取水量必须小于允许开采量,严禁盲目开采。地下水开采后,不应引起水位持续下降、水质恶化及地面沉降。0.3废水的处理或综合利用,采取防止二次污染的措施。回用水

9、管必须采取防止误接、误用、误饮措施,严禁与生活饮用水管连接。0.3消防设施的设置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GB 50016、GB 50974 和 GB 50084,以及有关纺织工业企业防火标准的规定。0.3有非常规水资源(雨水、废水处理回用水)作为绿化用水,并占绿化水用量 20%以上。可选0.2按照“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原则,尽量采用技术先进、节能环保、优质高产的工必选2.09序号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评价要求要求类型分值得分专用设备(满 分 4分)艺流程和设备,以提高设备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同时实现节能环保要求。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缩短工艺流程,以减少生产设备的数量,降低生产成本。可选

10、0.5工艺流程的选择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能在一定范围内适应产品多品种的加工要求。0.5工艺流程应选择先进、成熟、高效、便捷、连续化和自动化的工艺技术,满足生产工序之间的配套要求。0.5设备配台计算应以产品方案和生产规模为依据,保证连续生产、产量平衡和品种调整,根据设备工艺参数,结合各工序消耗定额、停台率、生产效率等参数,通过计算,确定工艺设备的配台数量。0.5通 用 设 备(满 分 4分)通用设备设施应采用节能型产品或效率高、能耗低的产品。用能设备的实际运行效率或主要运行参数应符合该设备经济运行的要求。可选2.0通用设备的能效值应符合下列要求:锅炉效率达到国家标准 GB24500 规定的

11、 2 级及以上工业锅炉能效等级;电力变压器效率达到国家标准 GB24790 规定的 2 级及以上能效等级;配电变压器的能效限定值达到现行国家标准 GB20052 的规定等。必选2.0计 量 设 备(满 分 2分)依据 GB 17167、GB 24789 的要求,配备、使用和管理能源消耗和水消耗计量器具。能源消耗和水消耗要分类计量。必选1.0计量仪器应按照相关标准要求进行定期检定校准。能源消耗和水消耗要满足三级计量要求。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采用能源消耗和水消耗数据自动化和在线采集。可选1.02管 理 体 系(满 分 15分)质量管理体系(满分 2分)建立、实施并保持满足 GB/T 19001 的

12、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必选1.4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第三方认证。可选0.6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满 分 2工厂建立、实施并保持满足 GB/T 28001 的要求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必选1.4通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第三方认证。可选0.610序号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评价要求要求类型分值得分分)环境管理体系(满分 4分)工厂建立、实施并保持满足 GB/T 24001 的要求的环境管理体系。必选1.4通过环境管理体系第三方认证。可选0.6工厂识别当前工厂内与运营相关的重大环境影响,建立系统,确保遵守相关法规;增强环保意识,促进企业减少污染,摸清企业自身环境状况,增强对保护环境的责任感;0.6环境管理重点在

13、废水、废气以及固体废弃物;从最初设计到最终的产品充分考虑污染物的产生、排放和对环境的影响,配置必要的废水和废气处理设备,保证废水和废气达标排放,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处理;0.6企业在培育期和创建期通过设定目标、指标、管理方案以及运行控制对重要的环境因素进行控制,在培育期和创建期应每年公布环境信息,说明工厂履行利益相关方环境责任的情况。0.8能源管理体系(满分 4分)工厂建立、实施并保持满足 GB/T 23331 的要求的能源管理体系。必选1.4通过能源管理体系第三方认证。可选0.6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应充分考虑企业自身特点,充分融合企业现有的管理体系,如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以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14、体系等,从而保证企业管理体系的集成与统一。1在建立能源管理体系时要考虑企业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带、面积以及生产工艺流程、生产设备、生产操作、能源种类、能源的转换与输送、能源的使用与消耗等因素,能源方针应形成文件,传达到全体员工,可以多种形式进行培训和讲解。1测量管理体系(满分 2分)通过测量管理体系第三方认证。可选2社 会 责 任(满 分 1分)企业宜发布年度社会责任报告,说明履行利益相关方责任的情况,特别是环境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社会责任报告公开可获得。可选111序号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评价要求要求类型分值得分3能源资源投入(满分 15分)能 源 投 入(满 分 4分)应根据行业现实情况优化用能

15、结构,在保证安全、质量的前提下减少能源投入,应采用能源梯级利用、能源回收利用,使用可再生能源替代不可再生能源,并逐步提高其所占比例。必选1.0工厂电力系统的电压偏差、三相电压不平衡指标均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电力谐波治理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的限值和允许值;用电系统的功率因数优于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规定的限定值。0.7不得生产和使用国家有关部门明令限期淘汰的高能耗高水耗设备。用能设备实际运行效率或主要运行参数应符合该设备经济运行的要求。0.7建有能源管理中心,或在其他信息管理系统中建有能源管理相关内容。通用用能设备采用了节能型产品或效率高、能耗低的产品。可选0.8重视“能级匹配、按质按需

16、用能”,推广分布式能源的应用。针织企应采用行业通用节能技术,如:废热水热量回收技术、废气热量回收技术、新能源利用技术。0.8资 源 投 入(满 分 5分)宜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减量化优先,以提高资源产出效率为目标,着力加强纺织制品纤维再生循环利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必选1.5满足 GB/T 18916.4、FZ/T 01105 中对针织行业的取水定额要求,提高用水效率和水的循环利用率,采用国家鼓励的工业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目录中的技术。1.5实行多级用水,冷却水循环利用、冷凝水回收利用,生产废水分级处理、分质回用;运用通用节技术,如:染整用水循环利用技术、高效水洗技术、清污分流和分质用水技术、中水回用技术。可选1.0应回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边角废料,对不合格产品进行回收再利用,降低产品废弃率;要采取措施减少染料、助剂及化学品的使用量。对废弃的包装材料进行分类存放、注明标识,以便于处理及回收利用。1.0采购(满分2 分)树立绿色采购理念,改进和完善采购标准和制度,并贯穿于原材料、产品和服务的全过程中。工厂应确定并实施对采购产品进行确认、检验或其他必要的活动,以确保采购的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