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安徽省宿州市程庄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专*** 文档编号:332912143 上传时间:2022-08-3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05.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安徽省宿州市程庄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3年安徽省宿州市程庄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3年安徽省宿州市程庄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年安徽省宿州市程庄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安徽省宿州市程庄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安徽省宿州市程庄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下列关于物质的分类中,均正确的是 ( ) ACu丝电解质;氢氧化钾电解质 B二氧化硫电解质;氧化钙电解质 CNaCl溶液非电解质;酒精非电解质 D氧气不属于电解质或非电解质;熔融的MgCl2电解质参考答案:D略2. 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的类型相同的是A HCl MgCl2 NH4Cl B H2O Na2O ? CO2 C CaCl2 ? NaOH H2O D NH3 H2O CO2参考答案:D3. 已知反应4NH35O24NO6

2、H2O,若反应速率分别用v (NH3)、v (O2)、v (NO)、v (H2O)(molL1min1)表示,则下列正确的关系是 Av (NH3)v (O2) Bv (O2)v (H2O) Cv (NH3)v (H2O) Dv (O2)v (NO)参考答案:D略4. 下列物质在水中可以分层,且上层是水层的是 ( ) A苯 B乙醇 C溴苯 D乙酸参考答案:C5. 把NaOH溶液和CuSO4溶液加入某病人的尿液中,微热时如果观察到红色沉淀,说明尿液中含有 A食醋 B白酒 C食盐 D葡萄糖参考答案:D6. 如图所示是298 K时,N2与H2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

3、热化学方程式为: N23H22NH3H92 kJ/molBa曲线是加入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曲线C加入催化剂,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热改变D在温度、体积一定的条件下,若通入2 mol N2和6 molH2 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Q kJ,则184Q参考答案:DA、该反应放出的能量大于吸收的能量,所以放热,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注物质的聚集状态,该热化学方程式未标注物质的状态,A错误;B. 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路径,使发生反应所需的活化能降低,,b曲线是加入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曲线,错误;C.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活化能,但不能改变反应热,C错误;D、反应是可逆反应,在温度、体积一定的条件下,通入2molN2和6mo

4、lH2充分反应后放出的热量小于184kJ,大于2Q1,D正确;选D。7. 下列8种有机物CH2=CH2; ;C2H5OH;CH3CH2Br;CCl4;CH3COOCH3;CH3COOC2H5;CH3COOH.据官能团的不同可分为()A4类 B5类C6类 D7类参考答案:C略8. 某有机物分子式为C3H6O2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得一元酸A与一元醇B,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则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AA中含碳26.09% BA具有还原性 CB经氧化也可得到一元酸且酸性比A强 DB分子结构中有甲基参考答案:C9. 苯环结构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结构,可以作为证据的事实是 ()苯不能使KMnO4(H)溶液褪

5、色苯分子中碳原子之间的距离均相等苯能在一定条件下跟H2加成生成环己烷经实验测得邻二甲苯仅一种结构苯在FeBr3存在的条件下同液溴可以发生取代反应,但不因化学变化而使溴水褪色 A B C D参考答案:C略10. 下列关于Na和Na+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它们相差一个电子层B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C钠原子、钠离子均为同一元素D灼烧时,它们的焰色反应都呈黄色参考答案:B11. 要对热稳定的高沸点液态有机物和低沸点的杂质的混合物进行提纯一般使用的方法是A重结晶 B蒸馏 C过滤 D萃取参考答案:B略12. 某有机物分子,仅由 C、H、O 三种元素组成,分子中含13个原子,其分子中的电子总数为42。充分燃

6、烧该有机物,所生成的 CO2 和水蒸气在相同状况下的体积之比为 3 : 4,则其分子式为:AC3H8O BC4H8O CC3H8O2 DC6H6O参考答案:C略13. 2016年朝鲜进行氢弹试验,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下列关于H的说法正确的是A. 质子数是2 B. 质量数是1 C. 电子数是3 D. 中子数是2参考答案:DA. 该核素的质子数是1,A错误;B. 质量数是3,B错误;C. 电子数等于质子数,是1,C错误;D. 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是质量数,则中子数是312,D正确,答案选D。14. (2015?镇江模拟)向500mL稀硝酸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铁粉,铁粉完全溶解后,放出NO气体5.6L

7、(标准状况),同时溶液质量增加9.3g,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原溶液中投入铁粉物质的量是0.25molB原溶液中的HNO3浓度是2.0mol/LC反应后的溶液中还可以溶解9.6g铜D反应后的溶液中c(Fe2+):c(Fe3+)=1:2参考答案:B考点: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分析:溶液质量增重为参加反应Fe的质量与生成NO的质量之差,再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列方程计算溶液中n(Fe2+)、n(Fe3+),进而计算该题解答:解:生成NO的物质的量为=0.25mol,设Fe2+、Fe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由溶液质量增重9.3g,则:(x+y)mol56g/mol0.25mol30g/mol

8、=9.3g,由电子转移守恒,则:2xmol+3ymol=0.25mol3,联立方程,解得x=0.15、y=0.15,反应后c(Fe2+):c(Fe3+)为=0.15:0.15=1:1,A原溶液中投入铁粉物质的量是0.15mol+0.15mol=0.3mol,故A错误;Bn(HNO3)=2n(Fe2+)+3n(Fe3+)+n(NO)=20.15mol+30.15mol+0.25mol=1mol,c(HNO3)=2mol/L,故B正确;C由反应2Fe3+Cu=2Fe2+Cu2+可知,还可溶解0.075molCu,质量为0.075mol64g/mol=4.8g,故C错误;D由以上计算可知反应后的溶液

9、中c(Fe2+):c(Fe3+)=1:1,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查,利用电子转移守恒计算,难度中等15. 下列类型的反应中,一定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化合反应 B置换反应 C分解反应 D复分解反应参考答案:D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10分)实脸室采用MgCl2、AlCl3的混合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制备MgAl2O4二主要流程如下: (1)为使Mg2、Al3同时生成沉淀,应先向沉淀反应器中加入 (填“A”或“B),再滴加另一反应物。(2)如右图所示,过滤操作中的一处错

10、误是 。(3)洗涤沉淀的方法是 ;判断流程中沉淀是否洗净所用的试剂是 。高温焙烧时,用于盛放固体的仪器名称是 。(4)无水AlCl3(183升华)遇潮湿空气即产生大量白雾,实验室可用下列装置制备。写出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装置B中盛放饱和NaCl溶液,该装置的主要作用是 。F中试剂的作用是 。用一件仪器装填适当试剂后也可起到F和G的作用,所装填的试剂为 _。参考答案:(10分) (1)B (2)漏斗下端尖嘴未紧贴烧杯内壁 (3)加蒸馏水至刚好淹没沉淀,过滤,重复几次;AgNO3溶液(或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坩埚 (4)方程式略;除去HCl;吸收水蒸气;碱石灰略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

11、题,共30分)17. (8分) 常温下,某水溶液M中存在的离子有:Na、A2、HA、H、OH,存在的分子有H2O、H2A。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酸H2A的电离方程式_,_。(2)若溶液M由10 mL 2 molL1NaHA溶液与2 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而得,则溶液M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顺序为_。(3)若溶液M由下列三种情况:0.01 molL1的H2A溶液;0.01 molL1的NaHA溶液;0.02 molL1的HCl与0.04 molL1的NaHA溶液等体积混合液,则三种情况的溶液中H2A分子浓度最大的为_;p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 (填序号) 。参考答案:(1)H2A

12、HHA,HA HA2(2) c(Na) c(A2)c(OH)c(HA)c(H)(3)略18. 有机物的结构式中,四价的碳原子以一个、两个、三个或四个单键分别连接一、二、三或四个其它碳原子时,被分别称为伯、仲、叔或季碳原子。若其数目分别a、b、c、d用表示:(1)对烷烃(除甲烷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的数目与b的数目的大小无关 Bc增加1,a就会增加3 Cd增加1,a就会增加2 Db增加1,a就会增加2(2)若某烷烃分子中,b=c=d=1则满足此条件的该分子的结构可能有 种,写出其中一种的名称参考答案:(1) AC(2)3 , 2,2,3三甲基戊烷(或2,3,3三甲基戊烷或2,2,4三甲基戊烷)19. (8分)A、B、C、D、E均为可溶于水的固体,组成它们的离子有阳离子Na+、Mg2+、Al3+、Ba2+、Fe3+阴离子OH-、Cl-、CO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