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北省唐山市董各庄中学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专*** 文档编号:332911664 上传时间:2022-08-3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河北省唐山市董各庄中学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3年河北省唐山市董各庄中学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3年河北省唐山市董各庄中学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年河北省唐山市董各庄中学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河北省唐山市董各庄中学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河北省唐山市董各庄中学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下列不属于动物细胞工程应用的是( )A.大规模生产干扰素用于抵抗病毒引起的感染B.为大面积烧伤的病人提供移植的皮肤细胞 C.大规模生产食品添加剂、杀虫剂等 D.利用胚胎移植技术,加快优良种畜的繁殖参考答案:C2. 如图所示为物质代谢过程中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作用两者间的关系,下列过程可以产生ATP的是 ( )A1、3、5、6 B1、4、6、7 C1、2、7 D1、5、6、7参考答案:B3. 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分化导

2、致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B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可以通过细胞凋亡完成C细胞凋亡虽然不受基因的控制,但有利于生物个体的生长发育D细胞内酶活性增高是导致细胞趋向衰老的主要原因参考答案:B【考点】细胞凋亡的含义;细胞的分化;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分析】1、细胞分化是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在成熟的生物体中,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也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细胞凋亡对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以及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解答

3、】解:A、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细胞的遗传物质不会发生变化,A错误;B、细胞自然更新和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清除都能够由细胞凋亡完成,B正确;C、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C错误;D、细胞趋向衰老时酶的活性降低,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细胞分裂、衰老、凋亡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4. 某些类型的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可通过对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的观察来识别a、b、c、d为某些生物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染色体变异的模式图,它们依次属于A.

4、三倍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体、染色体片段缺失B. 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C. 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D. 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参考答案:Ca中个别染色体多了一条,属于三体;b中染色体片段4增加;c中染色体组有四个,可能为四倍体;d中一条染色体缺失3、4片段,选C。5. 图甲是H2O2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图;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及最适PH(PH=b)条件下, 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若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改变某一初始条件,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pH=c时,e点对应的02量大于0B. pH=a时,e点不移动,d点

5、右移C. H2O2量增加时,e点上移,d点左移D. 适当升高温度,e点不移动,d点右移参考答案:CpH=c时,酶变性失活,但H2O2在常温下也能缓慢分解,所以e点不变,即e点对应的02量大于0,A正确;乙图表示pH=b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当pH=a时,酶的活性减弱,酶促反应速减慢,但化学反应的平衡点不变,所以e点不变,d点右移,B正确;底物(H2O2量)增加时,化学反应的平衡点升高,到达化学反应平衡点所需的时间延长,即e点上移,d点右移,C错误;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pH=b(最适pH)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的曲线,若温度升高,酶的活性会下降,酶促反应速率减

6、慢,达到化学反应平衡所需的时间延长,但化学反应的平衡点不变,即e点不移,d点右移,D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题图,确定e点表示化学反应的平衡点,d点表示到达平衡点所需的时间,d的大小也能代表化学反应的速率。6.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致病机理是2号染色体与9号染色体发生了交换,导致酪氨酸蛋白激酶过度活化,引起细胞增殖失控。此病患者的白细胞数量是正常人的1025倍。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正常人产生白细胞的速度比此病患者的慢B. 染色体之间的交换属于基因重组C. 可以通过神制酪氨酸蛋白激酶的活性来抑制细胞异常增殖D. 氨酸蛋白激酶过度活化是这种白血病的致病原因参考答案:B【分析】根据题

7、干信息分析,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致病机理是2号染色体与9号染色体发生了交换,这种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患者酪氨酸蛋白激酶过度活化,引起细胞增殖失控,则可以通过控制酪氨酸蛋白激酶的活性对该病进行控制。【详解】此病患者的白细胞数量是正常人的1025倍,说明正常人产生白细胞的速度比此病患者的慢,A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已知,患者染色体之间的交换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属于染色体变异,B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可以通过神制酪氨酸蛋白激酶的活性来抑制细胞异常增殖,C正确;染色体变异导致氨酸蛋白激酶过度活化,是这种白血病的致病原因,D正确。7. 下图表示HIV感染人体后,体液中

8、HIV浓度和人体内主要的免疫细胞-T细胞数量的变化过程。据此指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HIV最初侵入人体短时间内迅速下降的原因是免疫系统可以杀灭大部分病毒B第2年后HIV浓度逐渐增加C第9年后人体免疫功能几乎全部丧失D上述过程中机体没有体液免疫参与,这是HIV使人致死的原因之一参考答案:答案:D8. 图a、图b是某细胞结构不同放大倍数的模式图,图b中的是细胞内的相关结构。下列关于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a可能是洋葱的根尖细胞B细胞的渗透吸水能力与内溶液浓度有关C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是D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有参考答案:【知识点】B3 细胞的结构及功能综合【答案解析】B解析:图b是图a的

9、局部放大部分,是叶绿体,不可能是根尖细胞,A错误;有液泡的细胞的吸水能力与液泡相关而是液泡结构,B正确;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而是核仁结构,C错误;植物细胞中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图b中是叶绿体,是高尔基体,是线粒体,是内质网,是核膜,不是细胞器,D错误。【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及其功能,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9. 如图为动物的某组织,其中1为毛细血管壁、2为红细胞、3为血浆、4为细胞内液、5为组织液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部位是5B2中的氧气到达作用部位至少需要经过5层膜,2处的氧气浓度高于4处C胰岛素和胰高

10、血糖素可以在人体同一个细胞中合成D尿素,生长激素,淋巴因子,抗原与抗体反应都存在于内环境中参考答案:D【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人体内所有液体统称为体液,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分析图示:1毛细血管壁细胞,2红细胞,3血浆,4组织细胞,5组织液【解答】解:A、二氧化碳在细胞内的线粒体产生,所以浓度最高的部位是4,A错误;B、血浆中的氧气到达作用部位至少需要经过1层红细胞膜,1层毛细血管壁细胞(2层膜),1层组织细胞膜,2层线粒体膜,共6层膜氧气由2向4处扩散,故2处的氧气浓度高于4处,B错误;C、胰岛素在胰岛B细胞中合成,胰高血糖素在胰岛A

11、细胞中合成,C错误;D、尿素,生长激素,淋巴因子,抗原与抗体反应都存在于内环境中,D正确故选:D10. 玉米中,有色种子必须具备A、C、R三个显性基因,否则无色。现有一株有色植株M同巳 知基因型的三株植株杂交,结果如下:MaaccRR50%有色种子;Maaccrr 25%有色种子;MAAccrr50%有色种子。这个有色植株M的基因型是( )AAaCCRr BAACCRR CAACcRR DAaCcRR 参考答案:A11. 给实验兔注射一定量甲状腺激素后,可引起的生物学效应是A. 糖的分解代谢速率降低B. 实验动物对碘的需要量增加C. 饥饿感增强,产热量增加D.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增加参考

12、答案:C【分析】甲状腺激素的作用:促进生长发育,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物质的氧化分解,维持神经中枢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详解】当给兔注射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后,新陈代谢加快,加速物质的氧化分解,糖的分解代谢速率提高,A错误。甲状腺激素是一种含碘的化合物,当甲状腺激素增多时,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使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使甲状腺激素合成过程减弱,则实验动物对碘的需要量减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减少,B、D错误。甲状腺激素增多,会加快物质的氧化分解,使产热增加,饥饿感增强,C正确。12.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心肌细胞内有大量的线粒体

13、,有利于能量的供应B. 浆细胞内有丰富的高尔基体,有利于抗体的分泌C. 小肠上皮细胞细胞膜上有大量突起,有利于附着更多的载体蛋白D. 神经细胞轴突末梢有大量突起,有利于附着更多的神经递质受体蛋白参考答案:D【分析】1、线粒体是有氧呼吸主要场所,线粒体内膜向内凹陷形成脊增大了膜面积,与线粒体的功能相适应。2、分泌蛋白是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的蛋白质,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最初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由氨基酸形成肽链,肽链进入内质网进行加工,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由囊泡包裹着到达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对其进行进一步加工,然后形成囊泡经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该过程消耗的能量由线粒体

14、提供。【详解】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工厂”,心肌细胞中的线粒体数量多,能为心肌的收缩提供大量能量,A正确;抗体属于分泌蛋白,由上述分析可知,高尔基体参与分泌蛋白的加工和分泌过程,故浆细胞内有丰富的高尔基体,有利于抗体的分泌,B正确;小肠是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上皮细胞膜上有许多运输物质的载体蛋白,小肠上皮细胞细胞膜上有大量突起,有利于附着更多的载体蛋白,C正确;神经细胞轴突末梢为突触前膜,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故一般突触前膜没有神经递质的受体蛋白,突触后膜(神经细胞的树突或胞体)有神经递质的受体蛋白,D错误。故选D。13. 玉米糯性与非糯性、甜粒与非甜

15、粒为两对相对性状。一般情况下用纯合非糯非甜粒与糯性甜粒杂交时,F1表现为非糯非甜粒;F1自交,F2有4种表现型,其数量比为9:3:3:1。若重复该杂交实验时,偶然发现一个杂交组合,其F1仍表现为非糯非甜粒,但某一F1植株自交,产生的F2只有非糯非甜粒和糯性甜粒2种表现型。对这一杂交结果的解释,理论上最合理的是A发生了染色体易位 B染色体组数目整倍增加C基因中碱基对发生了替换 D基因中碱基对发生了增减参考答案:A14. 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将口腔上皮细胞置入8的盐酸溶液的主要目的是 A使细胞中的DNA水解成脱氧核苷酸 B用盐酸改变生物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C使细胞中物质全部水解 D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