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附解析)

上传人:送你****花 文档编号:332548386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345.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大庆市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附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附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附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附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附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大庆市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附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大庆市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附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黑龙江省大庆市 2022 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黑龙江省大庆市 2022 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4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90 分。在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4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90 分。在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海内外华人以炎黄子孙自称。每年,满怀虔诚与崇敬的中华儿女会以多种形式祭祀炎帝和黄帝。其原因是()A他们创造了使用至今的汉字B他们带领人们根治了水患C他们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D他们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答案】C【知识点】炎帝和黄帝【解析】【分析】相传距今约四五千年,生活于黄河流域的黄帝部落

2、和炎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因此黄帝和炎帝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C 符合题意;选项 ABD 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故答案为 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中华民族的起源。2西周与夏、商两朝相比,为稳定政治形势、巩固国土而推行的一项重要的制度是()A世袭制B分封制C郡县制D科举制【答案】B【知识点】西周的分封制【解析】【分析】据所学可知,西周为了稳定政治形势,巩固疆土,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周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西周通过分封诸侯

3、,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B 项符合题意;世袭制和科举制不是为了巩固疆土而确立的社会等级制度,排除 AD;郡县制是秦朝为了巩固政权实施的政策,排除 C;故答案为 B。【点评】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3“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高,我无欲而民自朴”。主张“无为而治”思想的是()A老子B孔子C墨子D韩非【答案】A【知识点】孔子的贡献及评价【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具有朴

4、素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排除 BCD,选项 A 正确;故答案为 A。【点评】解答本题要把握老子的历史贡献和思想特点的相关内容,运用所学,分析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4为了抑制大商人牟取暴利、加强国家对经济的控制,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A统一文字B实行盐铁专卖C颁布“推恩令”D兴办太学【答案】B【知识点】汉武帝的大一统【解析】【分析】据所学可知,统一文字是秦始皇完成统一后推行的政策,排除 A;汉武帝为了抑制大商人牟取暴利、加强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实行盐铁官营政策,规定盐和铁只能由官府经营,B 符合题意;颁布“推恩令”、兴办太学与经济无关,排除 CD;故答案为 B。【点评】本题考

5、查的是汉武帝巩固大一统措施,识记历史知识,学会分析题干信息,运用所学知识综合作答。5北魏孝文帝即位后,迁都洛阳,并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用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人联姻。这些措施()A实现了全国统一B消除了民族隔阂C促进了民族融合D激化了民族矛盾【答案】C【知识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解析】【分析】材料“用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人联姻”论述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C 项正确;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没有统一全国,排除 A 项;消除了民族隔阂不符合史实,排除 B 项;材料中措施有利于民族融合,不会激化了民族矛盾,排除 D 项。故答案为 C。【点评】重点掌握北魏孝文帝的一系列汉化

6、措施以及影响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6隋朝和秦朝都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耀眼的光芒,以下关于两个朝代说法正确的是()A都定都长安B都出现盛世局面C都实现制度创新D都推行三省六部制【答案】C【知识点】科举制的创立与完善【解析】【分析】据所学知,隋朝和秦朝都结束了政权并立局面,完成全国统一,都进行了制度的创新,加强了中央集权;隋朝定都长安,秦朝定都咸阳,隋朝出现开皇之治,秦朝没有出现盛世局面。隋朝推行三省六部制,秦朝没有。C 符合题意;选项 ABD 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故答案为 C。【点评】注意识记隋朝和秦朝的相同之处,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7唐朝时期,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北方和西

7、比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为“天可汗”的是()A唐高祖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答案】B【知识点】盛唐民族交往与交融【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当时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唐太宗为各族的“天可汗”,意即各族共同的君长,选项 B 正确;选项 ACD 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故答案为 B。【点评】重点掌握唐太宗与天可汗相关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8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是在()A魏晋南北朝时期B唐朝中期C南宋时期D元朝时期【答案】C【知识点】宋代的经济发展【解析】【分析】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

8、,南方战乱较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那里的劳动人手;再加上自然条件的变化,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较快,逐渐超过北方,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选项 C 正确;选项 ABD 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故答案为 C。【点评】本题考查经济重心南移,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9重文轻武是宋朝时期的一项重要政策,下列对此政策的解读正确的是()A文官的权力不受任何牵制B该政策不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C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D武将只有调动军队的权力【答案】C【知识点】重文轻武的政策【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主要是为了抑

9、制武将,防止武将跋扈,因为宋太祖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夺权建立了宋朝,且当时五代时期下属推翻上司夺权称帝的现象相当普遍,所以对武将非常不放心,重视文职官员而轻视武职官员,C 项正确;重文轻武不表示文官的权力不受任何牵制,排除 A 项;重文轻武在 一定程度上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排除 B 项;重文轻武任用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要职,武将权力大大受限,武将没有调动军队的权力,排除 D 项。故答案为 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的具体措施与影响。10某同学选用了如下图片对宋元时期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确立的研究主题应该是()泥活字版 南宋持罗盘陶俑 宋

10、代火器(模型)A科技发展B商业繁荣C民族交融D政权并立【答案】A【知识点】宋元时期的科技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解析】【分析】图片反映的是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北宋时期,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制成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使用。故某同学确立的研究主题应该是科技发展,排除 BCD,选项 A 正确;故答案为 A。【点评】本题考查四大发明,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11元朝时许多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族,维吾尔等民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A满族B藏族C壮族D回族【答案】D【知识点】元朝的建立与统一【解析】【分析】唐朝以来,有不少信仰伊斯兰教的波

11、斯人、阿拉伯人在我国一些地方定居,元朝时又有大批迁入中国,他们同汉、蒙、畏兀儿等各族长期杂居通婚,到元朝时逐渐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融合。故 D 符合题意;选项 ABC 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故答案为 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元朝时期回族的形成的相关史实。12明朝北京城是典型的大一统王朝的都城,他有四重,其中被称为紫禁城的是()A外城B内城C皇城D宫城【答案】D【知识点】明朝的建筑与文学明长城和北京城、小说和戏剧【解析】【分析】明朝北京城是典型的大一统王朝的都城,他有四重,其中被称为紫禁城的是宫城。

12、明朝北京城有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宫城即紫禁城,今称故宫,它是由木匠出身的蒯祥等人设计的,占地面积 72万平方米,是北京城的核心,排除 ABC,选项 D 正确;故答案为 D。【点评】本题考查北京紫禁城,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132022 年是看港回归祖国 25 周年,香港不回归,不仅洗雪了中国的百年国耻,更促进了香港的持续稳定繁荣,我国香港问题的形成开始于()A 南京条约B 天津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答案】A【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主要内容如下:割香港岛给

13、英国;赔款 2100 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故答案为 A;BCD 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但与割占香港无关,故排除 BCD;故答案为 A。【点评】本题考查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识记条约内容并且知道这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4海洋历来是各国争夺的焦点,为“开拓万里波涛”,1894 年,日本联合舰队突袭北洋舰队。随后双方在黄海海面上发生激战。此战役中为国捐躯的清朝将领是:()A林则徐B李鸿章C邓世昌D曾国藩【答案】C【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解析】【分析】1894 年 9 月,中国北洋舰队执行护航任务,返航

14、途中,在黄海大东沟,遭到日本舰队袭击。致远舰管带邓世昌指挥舰队沉着应战,壮烈殉国。C 项符合题意;ABD 均没有参加海战,排除 ABD;故答案为 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知识的了解。识记历史知识,理解并分析题干信息进行作答。15国共两党关系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历史上两党两度合作都推动了民主革命的进程,第二次国共合作取得的重大成就是()A建立黄埔军校B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C打败日本法西斯D推翻资产阶级在中国的统治【答案】C【知识点】抗日战争的胜利【解析】【分析】据所学可知,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是九一八事变,1937 年国共第二次合作的意义是国共团结御侮,建立抗日民族

15、统一战线。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了近代中国在外敌入侵时屡战屡败的历史。故 C 正确,ABD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灵活掌握抗日战争中的重大事件以及意义。16下表中民族工业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变化统计表年份拥有厂家拥有资本工人人数1913689 家33 亿元27 万多19201795 家50 亿元55 万多A19 世纪六七十年代,洋务运动的兴起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B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C五四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数的统治地位D对外开放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答案】B【知识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

16、展【解析】【分析】据“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变化”统计表 可知,在 19131920 年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发展迅速,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列强放松侵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发展机会,进入“黄金时代”,选项 B 正确;ACD 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答案为 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和准确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相关史实。17一场战争的伟大胜利,印证了毛泽东在 1950 年曾说过的一句话“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该战争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这场战争是()A北伐战争B抗日战争C解放战争D抗美援朝战争【答案】D【知识点】抗美援朝【解析】【分析】“这场战争的伟大胜利,印证了毛泽东在 1950 年曾说过的一句话“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可以看出这场战争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D 符合题干的特点;ABC 选项中的战争都是新中国成立之前,排除 ABC;故答案为 D。【点评】解答本题要搞清楚抗美援朝战争的特征和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