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2022年中考生物试卷附真题解析

上传人:送你****花 文档编号:332548371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85.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泰安市2022年中考生物试卷附真题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山东省泰安市2022年中考生物试卷附真题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山东省泰安市2022年中考生物试卷附真题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山东省泰安市2022年中考生物试卷附真题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山东省泰安市2022年中考生物试卷附真题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泰安市2022年中考生物试卷附真题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泰安市2022年中考生物试卷附真题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泰安市 2022 年中考生物试卷山东省泰安市 2022 年中考生物试卷一、第 I 卷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一、第 I 卷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1将生长状态和大小都相同的甲、乙两棵杨树苗,分别在干旱和水分充足的环境中培养,其它条件相同。几年后,甲、乙树冠大小出现如图差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乙树冠大小差异说明环境影响生物B甲树冠较小主要受非生物因素中水的影响C甲、乙树冠大小的差异是可遗传的变异D甲、乙树冠大小差异是遗传物质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答案】C【知识点】基因、环境与性状的关系;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解析】【解答】A、生长状态和大小

2、都相同的甲、乙两棵杨树苗,分别在干旱和水分充足的环境中培养,其它条件相同,甲、乙树冠大小差异说明环境影响生物,A 正确;B、结合上述分析可知,甲树处在干旱少水环境中,树冠较小主要受非生物因素中水的影响,B 正确;C、结合分析可知,甲、乙两棵杨树苗生长状态和大小都相同,甲、乙两棵杨树苗、乙树冠大小的差异是环境因素影响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改变,是不可遗传的变异,C 错误;D、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而性状的形成同时还受到环境的影响。由此可知甲、乙树冠大小差异是遗传物质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D 正确。故答案为:C。【分析】(1)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

3、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2)生物的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遗传物质的改变有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等)引起的,这种变异能遗传给下一代,称为可遗传的变异。生物的变异是由于环境条件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这种变异一般不能遗传给下一代,称为不可遗传的变异。2下列关于生物观察与探究实践的叙述,错误的是()A制作黄瓜表层果肉细胞临时装片时,滴加生理盐水以维持细胞形态B显微镜对光时,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光圈、通光孔、物镜和目镜C观察根毛时先用肉眼观察,找到幼根上的白色“绒毛”,再用放大镜观察D在“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实验中,温度计下端要浸入

4、水中,不要接触瓶底【答案】A【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根尖的结构及功能;观察植物细胞;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解析】【解答】A、制作黄瓜表层果肉细胞临时装片时,滴加清水(不是生理盐水)可以维持细胞形态,A错误;B、在使用显微镜进行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光线依次要通过反光镜、光圈、通光孔、玻片标本、物镜、镜筒、目镜,才能进入到人的眼睛,B 正确;C、根尖成熟区的表皮细胞的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根毛。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根毛及根尖外形,对着光线先用肉眼观察试管内种子的幼根,找到着生在幼

5、根上的白色“绒毛”,这就是根毛。再通过放大镜仔细观察根毛,C 正确;D、在“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实验中,把温度计穿过瓶塞,插入锥形瓶内,温度计的下端要浸入水中,但不要接触锥形瓶的瓶底,才能正确的测量水温,D 正确。故答案为:A。【分析】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因此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需要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因此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不至于因吸水而膨胀,应向载玻片上滴生理盐水。3下图是动物体的构成模型,数字表示生理过程,字母表示结构层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 通过 1 和 2 形成 b,相同的 b 结合在一起

6、构成 cBd 由不同的 c 按照一定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C青霉的孢子与 c 属于同一结构层次D油菜的种子与 d 属于同一结构层次【答案】B【知识点】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分裂;细胞分化成组织【解析】【解答】A、a 细胞通过 2 细胞分化形成不同 b 组织,几种不同的 b 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 c 器官,A 错误;B、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 c 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 d 系统,B 正确;C、青霉的孢子为生殖细胞,与 a 细胞属于同一结构层次(细胞层次),C 错误;D、油菜的种子属于生殖器官,与 c 属于同一结构层次,D 错误。故答案为:B。【

7、分析】(1)图中:a 细胞,b 组织,c 器官,d 系统;1 是细胞分裂过程,2 是细胞分化过程。(2)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生物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4我国有许多描写植物的优美诗句,如“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钩帘阴卷柏,障壁坐防风”“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春水绿于染”描写了藻类植物大量繁殖的现象B“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描写的植物都能开花结果C“卷柏”能产生孢子,“青松”能产生种子D“卷柏”“牡丹”

8、的根、茎、叶中都有输导组织【答案】B【知识点】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解析】【解答】A、“春水绿于染”是指春天来了,气温升高,水中的藻类大量繁殖,藻类植物生活在水中,靠孢子进行繁殖,A 正确;B、“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描写的是苔藓植物,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体内无输导组织,靠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不能开花结果。而牡丹属于被子植物能开花结果,B 错误;C、“卷柏”属于蕨类植物,靠产生孢子进行繁殖;“青松”属于裸子植物,能产生种子,靠种子繁殖,C 正确;D、“卷柏”属于蕨类植物,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大;“牡丹”属于种子植物,植物体内的

9、根、茎、叶中都有输导组织,D 正确。故答案为:B。【分析】植物根据生殖细胞的不同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着,其外没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能形成果实。5图中动物是海生毛虫,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体节上有疣足,用来游泳和爬行。该动物属于()A环节动物B节肢动物C线形动物D扁形动物【答案】A【知识点】环节动物【解析】【解答】A、海生毛虫的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体节上有犹足,用来游泳和爬行,因此属于环节动物,A 正确;B、节肢动物的体表有

10、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代表动物有:各种昆虫、甲壳动物、蜘蛛、蜈蚣等,B 错误;C、线形动物的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代表动物有:蛔虫、秀丽隐杆线虫、钩虫、丝虫、蛲虫等,C 错误;D、扁形动物的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代表动物有: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绦虫、涡虫等,D 错误。故答案为:A。【分析】环节动物的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代表动物有:蚯蚓、水蛭、沙蚕等。6为探究光对绿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学生选择优质绿豆种子进行实验,测量幼苗根和茎的长度,结果如下表,幼苗的生长状况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根的平均长

11、度(毫米)茎的平均长度(毫米)培养时间(天)光照组黑暗组光照组黑暗组18.911.37.28.0310.219.88.315.1517.320.216.115.4720.825.620.322.3932.743.926.832.8A有光无光绿豆种子都可萌发,光影响幼苗的生长B光照组幼苗的茎相对较粗,幼苗不易倒伏C黑暗组幼苗叶片呈黄白色是由于缺乏光照无法形成叶绿素D相同实验条件下茎的伸长速度大于根的伸长速度【答案】D【知识点】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生物的影响【解析】【解答】A、分析表格数据,发现光照组和黑暗组的茎的长度和根的长度最短都在 7 毫米以上,并且光照组普遍短于黑暗组,说明:有光无光绿豆种

12、子都可萌发,光影响幼苗的生长,A 正确;B、分析表格数据,光照组茎的平均长度小于黑暗组,由题图可知光照组茎的直径大于黑暗组,所以在抗倒伏上光照组的幼苗就更有优势,B 正确;C、叶绿素的合成需要光,而无光条件下,叶绿素不能合成,但能合成类胡萝卜素,所以幼苗呈黄色或黄白色,C 正确;D、分析表格数据,相同培养时间,相同实验条件(同为光照或黑暗),茎的伸长长度大于根的伸长长度,原叙述缺少相同培养时间,D 错误。故答案为:D。【分析】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

13、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7下图是叶片横切面结构示意图,数字表示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1 属于上皮组织,细胞排列比较紧密B2 内有输导组织,能够运输营养物质C4 是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D5 属于营养组织,细胞内含有大量叶绿体【答案】A【知识点】叶片的结构;观察叶片的结构【解析】【解答】A、1 上表皮、3 下表皮为保护组织,作用是保护内部组织,减少体内水分的蒸腾,控制植物与环境的气体交换,而上皮组织是动物体中的组织,不

14、会出现在植物体中,A 错误;B、2 叶脉里有导管和筛管,导管能够向上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能够向下运送有机物,因此 2 叶脉具有运输营养物质的功能,B 正确;C、4 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气孔是由一对 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保卫细胞控制气孔的张开和闭合。保卫细胞吸水,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气孔闭合,C 正确;D、结合分析可知,5 叶肉内含有大量的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故叶肉属于营养组织,D 正确。故答案为:A。【分析】(1)叶片的结构包括:叶肉、叶脉、表皮三部分。表皮包括上表皮和下表皮,有保护作用,属于保护

15、组织;叶肉属于营养组织,靠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排列比较紧密,含有的叶绿体较多,颜色较深,属于栅栏组织;靠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排列比较疏松,含有的叶绿体较少,颜色较浅,属于海绵组织;叶脉里含有导管和筛管,可以运输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具有支持和输导作用,属于输导组织。(2)图中:1 是上表皮,2 是叶脉,3 是下表皮,4 是气孔,5 叶肉。8下图表示同一名受测者在奔跑、休息、慢跑三种活动中吸入气体体积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 CD 段,受测者每分钟呼吸的次数是 18 次Ba 点到 b 点表示吸气过程,受测者的肋间肌和膈肌收缩CAB 段、CD 段、EF 段依次进行的是慢跑、休息、奔跑D在 EF

16、 段,受测者吸入气体总量增加是呼吸频率增加导致的【答案】B【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解析】【解答】A、在 CD 段,15 秒时间内,完成 4 次呼吸运动,所以 1 分钟完成:44=16 次呼吸,A 错误;B、a 点到 b 点,肺内气体体积增大表示吸气过程,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胸廓体积增大,肺也随之扩张,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B 正确;C、AB 段呼吸深度浅、呼吸频率小,为休息;CD 段呼吸深度较大、呼吸频率较快,为慢跑;EF 段呼吸深度大、频率快,为奔跑,C 错误;D、在 EF 段,受测者呼吸肌收缩力量得到加强,可以扩大胸廓的活动范围,使呼吸的深度加大、加深,吸入气体总量增加是呼吸深度和频率增加导致的,D 错误。故答案为:B。【分析】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即肺的通气)。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肌顶部升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