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音版五年级上册小学音乐教案全套

哈***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23.38KB
约60页
文档ID:332457228
人音版五年级上册小学音乐教案全套_第1页
1/60

归纳总结汇总_ - - - - - - - - - xxx 年 最新人音版学校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人音版学校五年级上册教学方案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教学内容为八个单元: 《每天》、《农家乐》、《脚印》、《可爱的家》、《家乡》、《欢 乐的少年》、《雨花》、《冬雪》,包括了人文、地理、风景等各方面的内容;本册歌曲难度、篇 幅相对加大,歌曲内容较广,同学能充分感受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音乐风格,增强了审 美体验;第一单元《每天》由歌曲《早晨》 、《晚风》、器乐曲《晨景》、《渔舟唱晚》四首乐曲组成,描画了自然界周而复始每天的情形,表达了“ 音乐与自然” 的人文性,激发同学对生活的热 爱;其次单元《农家乐》由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苹果丰收》和倾听曲《欢快的农夫》 、《丰收锣鼓》四首反映农家生活的中外作品组成,这是人文性在音乐与社会关系上的表达,让同学在音乐中体验农业丰收带来的欢快;第三单元 《脚印》环绕革命历史文化挑选了歌曲《雨花石》、《我怎样长大》 和倾听曲《红梅赞》、《红星歌》和《唱歌二小放牛郎》 ,让同学在革命歌曲的音乐中,牢记革命传统,懂得 今日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表达了音乐与历史、与民族间的人文性; 第四单元 《可爱的家》 由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牧场上的家》和倾听曲《天黑黑》 、《可 爱的家》、《回家》五首中外反映“ 家” 为题材的作品组成;其音乐风格、题材、体裁均各有 特点,同学可以从中感受到“ 家” 的可爱, “ 家” 的乐趣;第五单元《家乡》与前课是同一主题的内容;“ 家乡” 是“ 家” 的扩大,是大的家;同学从音乐作品中领会爱家、爱家乡的做人基本素养,并通过倾听、表演、画画、写写、讲讲等 多种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爱;第六单元 《欢快的少年》 包括歌曲 《叮铃铃》、《雏鹰之歌》和倾听曲《可喜的一天》 、《罗 马的松树》四首乐曲,由于是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所以音乐的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引导同学用不同的风格与形式,去表现不同层面的少年活泼欢快的心情; 第七单元《雨花》,用音乐活灵活现地表现各种各样的雨景:沙沙的小雨、哗哗的大雨,乃至狂风暴雨⋯ ⋯ 带给人们遐想,同学就能从音乐中感受到各种联想与想象,获得精神上的1 _精品资料_ - - - - - - -第 1 页,共 35 页_归纳总结汇总_ - - - - - - - - - 愉悦; 第八单元《冬雪》通过歌曲《堆雪人》 、《雪花带来冬天的梦》和倾听曲《乘雪橇》 、《踏 雪寻梅》、《打虎上山》,生动展现了冬雪给大地带来的寒冷和雪景给人们带来的银白世界的欢 乐;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同学生活范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进展,体验、感受与探究制造的活动才能增强,对音乐布满深厚的爱好,有肯定的表演欲,但观赏课仍是缺乏耐心的倾听;同学在演唱时基 本上能做到不喊唱,而且熟识到了气息的作用,但在情感表达方面稍有欠缺;老师应当依据 详细情形因材施教,在教学中牢牢把握情感这一原就,不时点燃同学的情感火花,打开同学 的心灵之窗,对他们的表现要多勉励,多查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培育同学对音乐的热忱;三、教学目标 :1. 要求会唱、唱好课本上的16 首歌曲;学会用正确的方法演唱,会唱二部合唱,做到声部间的和谐,均衡,看得懂简洁的指挥手势;通过歌曲的学唱,增进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学习、爱生活的情感;2. 把握教材中显现的乐理学问,如:八六拍的含义、强弱规律、指挥图示和变拍子等内 容;3. 上好观赏课;通过观赏,明白几种常见的演奏形式,培育同学对音乐的速度,力度,节奏、节拍、音色的感知才能,培育音乐想象力;熟识、明白格里格、肖邦、黄自等音乐家生平及 代表作; 4. 学习课堂乐器的演奏方法,使同学关注并乐于参与音乐活动,培育肯定的伴奏才能,增进群体意识,锤炼合作与和谐才能;5. 通过音乐教学,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育渗透到教学中,启发聪明,培育合作意 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同学成为有抱负、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全面进展的新人;四、教学重难点:1. 会唱、唱好课本上的 16 首歌曲;学会用正确的演唱方法演唱; 2. 班级合唱教学;本册教学歌曲共 16 首,其中合唱歌曲 8 首,如何进行班级合唱训练,既是重点,也是难点;2 _精品资料_ - - - - - - -第 2 页,共 35 页_归纳总结汇总_ - - - - - - - - - 五、教学措施: 1. 认真学习、贯彻音乐新课标,认真争论教材,全面明白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备教材、备同学、备教法,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2. 认真上课;课堂是老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阵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完成教学任务 的主要手段,课堂教学力求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符合同学的熟识规律,教同学动形象,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让孩子们听起来津津有味,学而不厌; 3. 积极参与组里的教研活动,多听同行老师的课,吸取他们的特长,不断提高自己的业 务和教学才能;4. 积极大胆地使用现代化的电教设备,加大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成效; 5. 亲密联系同学,常常征求同学对老师的看法,不断改进教法,提高教学成效; 6. 针对教材中显现的难度较大的合唱歌曲,依据同学实际情形进行适当改编,可以化难 为简,让同学可以更好的完成歌曲学习,增加学习乐趣;教学进度表周次日期教学内容课时数备注1 9.9~9.16 始业训练、2 第一课《每天》、葫芦丝2 9.19~9.23 第一课《每天》2 3 9.26~9.30 其次课《脚印》2 4 10.1~10.7 国庆放假2 5 10.10~10.14 其次课《脚印》2 6 10.17~10.21 第三课《农家乐》葫芦丝教学3 _精品资料_ - - - - - - -第 3 页,共 35 页_归纳总结汇总_ - - - - - - - - - 7 10.24~10.28 第三课《农家乐》2 葫芦丝教学8 10.31~11.4 期中复习2 9 11.7~11.11 期中表演2 10 11.14~11.18 第四课《可爱的家》2 葫芦丝教学11 11.21~11.25 第四课《可爱的家》2 葫芦丝教学12 11.28~12.2 第五课《家乡》2 葫芦丝教学13 12.5~12.9 第五课《家乡》2 葫芦丝教学14 12.12~12.16 第六课《欢快的少年》2 葫芦丝教学15 12.19~12.23 第六课《欢快的少年》2 葫芦丝教学16 12.26~12.30 第七课《冬雪》2 葫芦丝教学17 1.3~1.6 第七课《冬雪》2 葫芦丝教学18 1.09~1.13 期末表演2 4 _精品资料_ - - - - - - -第 4 页,共 35 页_归纳总结汇总_ - - - - - - - - - 第 1 课每天教学内容 1、 通过钢琴和伴奏带教唱同学《早晨》和《晚风》两首歌曲;2、 对比歌曲观赏描画早晨的《晨景》和描画夜幕的中国筝曲《渔舟唱晚》 . 3、 制造性地表演及编配打击乐为歌曲伴奏;教学目标:1、通过观赏挪威作曲家格里格的管弦乐《晨景》感受极为纯朴,具有牧歌风格的音乐;2、通过观赏外国的晨景,学唱描画中国晨景的歌曲《早晨》中国器乐描画夜幕的音乐风格;3、 对比国内、国外描画早晨和夜幕的不同音乐风格;4、唱好二声部合唱,提高合唱表现才能 5、体验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对生活的宠爱 教学重难点;学唱俄罗斯歌曲《晚风》 ,感受1、 《早晨》因四段歌词太长,所以挑选 1、3、4 段唱,第 2 段由同学课后自己学唱;2、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唱《早晨》其次乐段的曲调,重点是音准 3、 《晚风》第一小节的弱起部分,低声部合唱部分的演唱,以及全曲 6/8 拍的强弱对比;4、 唱歌为主,观赏为辅;教材分析:1.管弦乐《晨景》挪威作曲家格里格于 1888 年为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五幕评剧《培尔· 金特》写了二十三段配乐;后挑选其中八段改编为两个组曲;本曲就是《培尔· 金特》第一组曲中的第一首;这原 是诗剧第四幕中主人翁培尔· 金特流浪到摩洛哥时,描写日出和早晨景色的音乐;乐曲的主题仅在五声音阶范畴内活动,极为纯朴,具有牧歌风格;2.筝曲《渔舟唱晚》这是近代古筝家娄树华在 20 世纪 30 岁月中期依据古曲《归去来辞》的素材加工改编而成的 一首传统筝曲,表现了夕阳西照、湖面歌声四起,满怀丰收欢快的渔民,驾着片片白帆,纷纷而归的动人画面;标题取自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中“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句;乐曲大体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用慢板奏出韵致悠扬而富于唱歌性的旋律,美丽而舒缓;乐曲的其次部分清跃轻盈, 通过复式递升递降的旋律进展手法使旋律线循环往复、 跌宕起伏;5 _精品资料_ - - - - - - -第 5 页,共 35 页_归纳总结汇总_ - - - - - - - - - 筝是我国古老的民族弹拨乐器之一,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就流行于当时秦国〔今陕西一带〕,因此人们称它为古筝,筝的外形狭长而扁平,琴风光板的音柱上架有很多条弦,均按五声音阶排列;筝的传统奏法是用右手弹奏琴弦,把握音高和节奏,左手就在音柱左侧用按、滑、揉、吟等手法来调剂弦音变化,美化音色,装饰旋律,双手亲密协作就能奏出音色精妙、韵味浓郁的音乐来;3.歌曲《早晨》这是一首曲调规整,旋律明快而又流畅的歌曲;2/4 拍,宫调式,三段体结构;歌曲的第一部分由四个方整的乐句组成,第一、第三乐句是旋律的重复,其次、第四乐句旋律相同只,是 在尾音上作了上移四度的变化,其句中插入的一小节间奏,更使曲调轻欢快泼,富有动感,它生动地表现了人们早起迎着晨曦锤炼身体的情形;其次部分是歌曲的插入部,旋律美丽舒 展,与前段形成了对比;歌曲通过了对春天的草原、绿油油的秧苗、丛丛的山林等布满生气 的大自然景色的描画,不仅表现了人们对大自然的宠爱之情,也充分地表现了人们只争每天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随后,歌曲在“的气氛中终止全曲;4.歌曲《晚风》D· S” 反复后又重复了第一部分的曲调,在轻松活泼这是一首富有田园风格的歌曲;歌曲以“ 晚风” 为题材,生动地描画了大自然的漂亮景象;“ 夕阳的晚上” 、“ 树丛中的夜莺在唱歌” ⋯ ⋯ ;抒发了孩子们对大自然的宠爱;歌曲为 6/8 拍,大调式,由三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曲调美丽抒情,委婉悦耳;第一乐句在弱起小节进入后以平稳的节奏绽开,在第1 小节和第 3 小节只作了上移一度的小变化,使得曲调在平稳中稍有起伏,好像音乐一下子就把人们带到了黄昏时刻、当晚风吹来时四周田野一片安静的 情形之中,富有诗情画意;其次乐句在四度跳进后,显现了全曲的最高音,旋律由上而下形 成了一个较大的起伏,抒发了人们在漂亮的大自然的情形之中象树丛中的夜。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