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词鉴赏 150大题练习题汇编(精选2022年中考真题含答案)

上传人:wen****18 文档编号:332428009 上传时间:2022-08-27 格式:DOCX 页数:116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词鉴赏 150大题练习题汇编(精选2022年中考真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6页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词鉴赏 150大题练习题汇编(精选2022年中考真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6页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词鉴赏 150大题练习题汇编(精选2022年中考真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6页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词鉴赏 150大题练习题汇编(精选2022年中考真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6页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词鉴赏 150大题练习题汇编(精选2022年中考真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词鉴赏 150大题练习题汇编(精选2022年中考真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词鉴赏 150大题练习题汇编(精选2022年中考真题含答案)(1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词鉴赏 150大题练习题汇编2022年中考全国各省市古诗词鉴赏试题汇编1(2022天津中考试题)下面对钱塘湖春行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A首联点题,交代游踪。诗人从孤山寺北到贾公亭以西,远眺西湖,见到了春水初涨,云脚与湖面相接的开阔景象。B中间两联抓住早莺、新燕、乱花、浅草四种景物,描绘了暮春时节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象。C尾联直抒胸臆,写诗人完全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表达了诗人的喜悦之情。D全诗准确抓住景

2、物特征,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加以描绘,形象鲜活,色彩鲜明,富有画面感。2(2022广西中考试题)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A这是一首歌行体古诗。以七言为主,辅以二言、九言,体现了“

3、歌”的特点;连续的韵脚变换,体现了“行”的动感。B本诗根据主题的需要,叙写了“秋风破屋”“群童抱茅”“娇儿踏被”“屋漏床湿”等情节,为后文蓄势。C本诗语言既朴实准确,又形象生动,使诗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如“倚杖”词,准确生动地描摹出诗人年迈、无奈的形象D全诗先叙事,后抒情议论,既写了诗人贫困悲苦的窘状,也表达了诗人甘愿为天下穷苦人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愿望。3(2022广西中考试题)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小题。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下列对这首唐诗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A“塞上”,指边境地区,也泛指北方长城

4、内外:“单车”,一辆车,表明随从不多;“属国”,官职名称,典属国的简称,借指诗人出使边塞的使者身份。B诗人奉命慰问边关守军,如同飘飞的蓬草出了汉塞,如同北飞的大雁进入胡天,行程万里,单车简从,艰苦异常。C一股烽烟在广袤沙漠中笔直向上,一轮圆圆的落日西挂在绵长的黄河之上。这寂寥而坚毅的边塞景色奇特而壮丽,令诗人惊叹且惊喜。D“都护”“候骑”等将士如烽烟和落日般忠于职守为国发光发热,这与杜甫春望中的“烽火连三月”一样,都抒发了诗人对保家卫国将士坚毅的献身精神的赞美。4(2022辽宁沈阳中考试题)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己亥杂诗(其五)清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

5、泥更护花。敷浅原见桃花宋刘次庄桃花雨过碎红飞,半逐溪流半染泥。何处飞来双燕子?一时衔在画梁西。【注释】敷浅原:古地名。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己亥杂诗诗中一、二句,诗人借助“白日西斜”和“广阔天涯”来表达离京的愁绪和回归的喜悦。B敷浅原见桃花诗中三、四句,描写燕子衔得桃花,带到彩绘屋梁之侧,这让落花有了更美好的际遇。C两首诗的落花均独具内涵,己亥杂诗借其表现对友人的依依不舍,敷浅原见桃花则表现对美的追求。D己亥杂诗三、四句的语言自然而朴实;敷浅原见桃花则构思奇巧,自出心裁,诗笔明丽。5(2022辽宁铁岭葫芦岛中考试题)选出下列对杜牧的赤壁赏析有误的一项()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

6、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A这首诗借三国史实,曲折地表达了诗人空有抱负却生不逢时、无从施展的无奈。B诗的前两句写兴感之由,“自将磨洗”和“认”显示了对前朝故事的兴趣和思索。C“东风”一语有意虚指,可以理解为周瑜取胜的条件,表现诗人的不屑和嘲讽。D诗的后两句以小见大,反说其事,以两名女子的可能命运暗指曹刘“势”与“运”。6(2022辽宁盘锦中考试题)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甲】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乙】夕次盱眙县韦应物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

7、白。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注释】盱胎:曾是淮南西道的属地,也称淮镇。逗:短暂停留。秦关:韦应物的故乡。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甲】诗一、二句点题,“青山”指“北固山”,“客路”是旅人前行的路,表明船到镇江后,诗人还要换乘驿车到别处去,暗含奔波之意。B【乙】诗五、六句写城池暗黑,人们纷纷归家,大雁飞藏的芦苇丛,在晚霞余光的映照下,闪现出一片耀眼的白色。C两首诗三、四句都是写景,【甲】诗用“正”“悬”写出了平野开阔的大景;【乙】诗用“波涛”“夕阳”等意象营造了浩渺、壮阔的意境。D两首诗都是羁旅之作,【甲】诗借大雁传书表达思乡之情;【乙】诗借钟声烘托旅思之情,但比【甲】诗的情思更

8、浓。7(2022辽宁抚顺中考试题)选出下列对曹操的观沧海赏析有误的一项()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A诗歌的开篇两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交代了观海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采用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描写了海水和山岛。C“日月之行”和“星汉灿烂”中的“日月”“星汉”都具有宏大的特点,给人以壮美的感觉。D本诗是曹操北征乌桓获胜后所作,表现了他统一全国的雄心壮志和昂扬奋发的精神。8(2022内蒙古通辽中考试题)请你选出对这首词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

9、()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A这首词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所作。宋神宗熙宁七年,苏轼由杭州通判迁为密州知州,次年冬天与同僚出城打猎时写此词。B“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引用典故,语出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作者以冯唐自许,希望得到朝廷重用,建功立业。C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场面,运用虚实结合的写法,融叙事、用典、言志为一体,由“狂”字贯穿全篇,委婉表达词人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和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D这首词是苏轼的一首豪放词,上片

10、叙事,下片抒情。全词用语刚劲,通过密州出猎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突出词人的豪放英勇。9(2022新疆中考试题)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唐代是诗的时代”,这首五言律诗以叙事开端,交代了地点和事由,诗人将乘舟离开楚地去往蜀国,表达诗人外出游历的喜悦之情。B颔联以雄健的笔力,化静为动,写出了景物的变化,看似无理,却正是行舟观景时的真实体验,也符合江水进入楚地后一马平川的特征。C颈联以静观的视角描摹江上美景,富有画面感:朗月映照下江水澄净明澈,黄昏天边云朵高高堆垒,犹如海市蜃楼

11、,变幻多姿,让人陶醉。D尾联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思乡之叹,诗人用多情的笔调,写出了家乡水的情深意重,将全诗用一根无形的线收束在一起,余音袅袅。10(2022浙江丽水中考试题)小组用下边这幅摄影作品学习如何选取有情韵的景致。请在下列选项中选择一首诗,默写与这幅作品相匹配的一联诗句,并简要分析这幅作品蕴含的诗情画意。A王湾次北固山下B李白渡荆门送别C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022北京中考试题)阅读饮酒(其五),完成下面小题。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11依据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在下

12、面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诗的开头,诗人虽然“结庐在人境”,却感受不到“_”;诗的结尾,诗人已得“_”,却“欲辨已忘言”。12“心远地自偏”一句中的“心远”意指远离俗世生活。依据这首诗的内容,你认为诗人理想的生活场景是怎样的?用自己的话描述。(不得抄写原文)(2022福建中考试题)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定风波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1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序写

13、时间,地点及词人出游的独特感受,交代写作缘由。B从“吟啸且徐行”中可以想见沙湖道上词人率性洒脱的情貌。C“竹杖芒鞋轻胜马”一句,表达词人对权贵的蔑视与抗争。D这首词以风趣幽默的笔调,写出途中遇雨的所感所思。14“也无风雨也无晴”是词人对天气的态度,更是对生活的态度。请简要分析。15(2022甘肃兰州中考试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秋日田园杂兴(其八)宋范成大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睛。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注】连枷:农具,由一个长柄和一组平排的竹条戏木条构成。使用时,操作者将连枷把上下甩动,使连枷拍旋转,来拍打敲击晒场上的作物穗头,使之脱粒。诗中农人秋季收获打稻的场景有

14、什么特点?请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2022甘肃武威中考试题)阅读下面三首诗,完成题目。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16从“空山不见人”“深林人不知”“涧户寂无人”三句中,你读出了诗人王维的 心境。17苏轼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你最喜欢上面哪首诗中的“诗画”之境?请简要分析。18(2022广东广州中考试题)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1)请找出诗中体现山西村民俗的诗句。(2)请阐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蕴含的理趣。19(2022广西柳州中考试题)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俭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1)首联中“浑”字的意思是_,尾联中的“无时”应该理解为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