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最新的幼儿园小班主题活动12篇

上传人:1588****369 文档编号:332427947 上传时间:2022-08-27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5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最新的幼儿园小班主题活动12篇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2023年最新的幼儿园小班主题活动12篇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2023年最新的幼儿园小班主题活动12篇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2023年最新的幼儿园小班主题活动12篇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2023年最新的幼儿园小班主题活动12篇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亲,该文档总共6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年最新的幼儿园小班主题活动12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最新的幼儿园小班主题活动12篇(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最新的幼儿园小班主题活动12篇小班主题活动探究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主题活动已被许多幼儿园所采用,主题活动的探究过程是幼儿主动发现的过程,它具有自发参与、自主探索、自由表现的特点。幼儿园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内容应遵循“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此,在活动中教师应适时、适宜、适度地鼓励幼儿去和环境中的人、事、物产生有意义的互动,支持他们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主动建构知识和经验。小班幼儿年龄小,有意注意开始萌芽,对周围事物极易产生兴趣进入情景,但又极易分散注意力。这就要求我们在预设或生成主题活动时,应以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2、、生活经验为基础,选择生动有趣,浅显易懂,密切联系生活的内容。那如何使每一位小班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发展,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张扬、潜能得到开发,还教育过程以自然和本色的特性呢?我经过不断的实践了解到应“变关注教育环节为关注幼儿”。 一关注与引发孩子的兴趣 动情激趣是小班幼儿在主题活动中主动学习的前提,情绪化,情境性是小班幼儿典型的年龄特征。因此教师要充分运用情感情绪的感染性,激励性和动力性功能,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助推器,有了兴趣,幼儿才会积极关注、主动思考,并自觉采取行动。比如:主题活动我伴桔儿成长这一活动就是来自于孩子。一次,我组织幼儿去附近的山上散步,当孩子们发现桔子树

3、上结满了一只只绿油油的桔子时,高兴极了,争着围到桔子旁,用他们特有的百种语言:看看、摸摸、唱唱、跳跳等来表达他们对桔子的浓厚兴趣。此时我敏感的意识到孩子的兴趣是如此强烈,我何不动之以情,鼓励他们与桔子做朋友,来渲泄孩子强烈的关爱之情。于是有的孩子抱着桔树做朋友;有的围着说悄悄话;还有的摸着桔子请求快快长大,完全将自己融入了情景,个个乐在其中。我又在孩子的兴趣点上与他们共同设计进行了“我伴桔子做朋友”的活动,孩子们愉快地通过绘画、挂照片等不同的方式来观察、了解、关心、热爱桔子宝宝,以此也拉开了关于“家乡的桔子”主题活动的序幕。 二把握与捕捉孩子的信息 在小班的主题活动中,为了支持、引导幼儿主动学

4、习和发展,教师应确立“以幼儿为本”的理念,重视来自每个幼儿的信息、反馈,包括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从中发掘有价值的内容,并作出相应的反映,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猎手”去倾听孩子的心声、捕捉活动中的教育契机,这正是提高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径。 (一)支持探究行为 小班幼儿喜欢充分利用自己的感官来表达他们对某一事物的好奇心,并产生兴趣。兴趣是活动的前提,而需要是活动的方向。因此我们要支持孩子探究的需求促使他们主动学习。幼儿园纲要指出:教师应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比如:主题活动家乡的果子,在观察梅子时,一名幼儿问:“梅花都会结

5、果子吗?”对此我没有回避,而是饶有兴趣地与孩子们交流,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发表看法。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有的说“红色的梅花会结梅子的”,有的说“白色的梅花会结梅子的”,有的说“所有的梅花都会结梅子”,还有的说“腊梅花不会结梅子的”等等。我把孩子们的看法一一记录下来,鼓励他们继续探索,进一步论证自己的看法。于是,孩子们在家长的帮助下,通过各种途径查询关于梅花结梅子的知识。有的问果农,有的上网,有的翻阅百科全书等,几天后,孩子们带来了不少关于梅花的知识,有的写在了纸上,有的带来了图片,我们一起交流并将这些劳动的成果布置在互动墙上,使孩子体会获得知识的快乐,他们对梅花结果子的认识逐步由模糊变

6、得清晰,收集信息的能力得到了提高。通过这一活动,我体会到:支持孩子具有积极意义的需求,提供相应的环境,鼓励孩子积极探索,自主学习是十分重要的。 (二)反思教育行为 幼儿是学习的主体,他们选择探索活动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不可直接控制,而应以尊重和支持,引导幼儿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探究活动。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不难发现他们选择探究活动的方法往往与成年人不同,这时教师应及时、定时地审视和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对活动有效地展开进行重要的推动。比如:在主题活动小蝌蚪中,自然角摆放了许多孩子自发带来的小蝌蚪,孩子们十分乐意照料他们,但时间一长,便有几名孩子对小蝌蚪不客气起来,有的用手去捉它们,有

7、的将积木、小纸片扔在盆中,孩子的这种行为受到了批评。可是,事后我问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原来他们发现有的小蝌蚪已经长出了后腿、前腿,想让这些小蝌蚪在小纸头、雪花片上练习跳的本领。是啊!我主观地认为他们在搞破坏是大错特错了,该受教育的应该是我自己。小班幼儿自控能力差,凡事都想亲自动手来证实自己的想法,他们出现这种行为是正常的,这其实也是一种探究行为,在以后的活动中,我开始注意不用成人的价值标准来判断孩子的行为,而是先问个为什么,倾听他们的想法,再同孩子们一起观察、求证、探索。这样教师在支持和保护幼儿主动探究的同时,又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行为中不合理的地方,丰富了幼儿的生活经验。 (三)捕捉教育契机

8、幼儿园纲要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小班幼儿生活经验日益丰富,但主动生成活动的能力还不够,这就需要教师细心观察孩子在自发、非正规的活动中的表现,及时发现与捕捉教育契机,生成有价值的主题内容。如:我伴桔儿成长中,我组织幼儿去学校的桔林散步,路过桔子树旁,大家热情地同桔子宝宝打招呼,当孩子们发现校园内的桔子长得又青又小时,都十分着急,强烈的求索欲望促使他们争论着。有的说:肯定桔宝宝没吃饭。有的说:他们没喝牛奶,所以长不大。还有的说:喝不到水所以长不大。如果在以前,我往往会迫不及待地告诉幼儿是肥料与阳光的原因,但是现在我首先想到的是:

9、孩子们为什么会这样?这说明了什么?有没有教育价值?因此我抓住机会让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进行进一步猜想,引导展开讨论:你认为对不对,为什么?你觉得怎样?幼儿兴趣盎然,各抒己见。最后通过询问家长,查找资料,观察讨论,终于发现真正的原因是整天见不到太阳,吃不到营养。于是我趁热打铁,带着孩子们给桔子树施肥,浇水,激发关心别人的情感,及初步的劳动意识。由此可见,这个探究过程是非常有益的,幼儿在互相争论中学会了主动表达、分析、判断;在寻找答案中提高了收集信息的能力,在集体的劳动中培养了吃苦耐劳的品质。 三分享与交流孩子的经验 在主题活动中,小班幼儿经验的分享大多以回忆为主,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引导幼儿向更高更

10、深层次发展来获取更多的有益经验。经验的分享是直接的,但却具有较强的“过去式”性质,创造成分不多。因此生成活动更应注重经验的创新及多种多样的分享方式。比如:主题活动我伴桔儿成长,当幼儿帮农民采摘完桔子后,我组织幼儿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有的说:爬到树上采桔子,有的说:跳起来摘桔子,有的说:拉住枝条摘,还有的说:挑着桔子下山等。幼儿的感性经验一下子增加了,对桔子丰收的范围也扩大了。因此孩子们将采摘桔子的经验带入了游戏中,体育区的游戏内容日趋丰富:摘、运桔子,玩得不亦乐乎,创新的思维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提高;表演区的活动也活跃起来,各自模仿着摘桔子的情景,在我的引导下幼儿还学习运用篮子、绸带、果子、鲜花等道

11、具进行表演,并饶有兴趣地探索出了许多采摘桔子的动作。他们在回忆式的创造中得到了满足,享受到了快乐,更发展了孩子的创新能力,获取了更多有益的经验。 怎样的方式才是幼儿主动学习的方式?怎样的时机才能成为最好的教育契机?这些都是我们在积极思考的问题。因此在小班主题活动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应学会理解孩子,学会欣赏孩子,学会关注孩子的寻常时刻,学会支持孩子,学会用自己的热情去感染孩子,适时启发孩子学会学习。 幼儿园小班主题活动(2) 小班主题活动我的动物朋友 主题由来:小班幼儿对小动物十分感兴趣。一天,班里的一位小朋友谈论起到动物园的经历,她说:“老师我到动物园去了,看到了老虎,狮子、还有猴子呢!其

12、它小朋友听到了,也争着说着她也去过动物园,看到过许多小动物看到孩子们对小动物这么感兴趣,于是开展了我的动物朋友这个主题活动,通过了解小动物逐步激发幼儿热爱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网络图 主要活动: 1、 动物相册 2、 走路 3、 叫声 4、 寻找食物 活动一:动物相册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动物的照片,了解动物的外形特点,激发幼儿对小动物的 爱。 2、能用较完整的语言说出动物的典型特点。 活动形式:分组 活动准备:参观动物园的录像、各种动物的照片、图片 设计意图:1、帮助幼儿进行原有经验的回忆 2、了解动物较突出的外形特点 3、发展幼儿语言引导幼儿使用语言进行讲述,鼓励幼儿之间的交往与朋友一起

13、体验快乐,幼儿的经验提升 活动过程: 1、观看小朋友参观动物园的录像,引发幼儿参观时的乐趣,以及见到的动物。 小朋友看到了录像后非常开心,他们不仅对看 到的动物印象深刻,在看到画面中自己时也格外兴奋。 2、出示各种动物的照片、相册与幼儿一起分享,总结出动物明显的外形特征。 教师与幼儿一起观看照片有重点的观察大象的鼻子,长颈鹿的脖子、斑马身上的条纹。 3、引导幼儿根据照片用较完整的语言进行表述。 幼儿一边看着照片一边说如:长颈鹿有长长的脖子,大象有长长的长鼻子,斑马身上有花纹一条一条的。 4、分享讨论观看动物相册,进一步巩固幼儿对动物相册的了解。 教育反思:引导幼儿大胆的表达,学习观察的正确方法

14、。在活动中利用边看,边说、边回忆边说的形式加深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的经验交流,使幼儿更轻松、自然的掌握相关经验。 活动目标: 1、通过模仿常见小动物的动作,激发幼儿爱小动物的情感。 2、引导幼儿在音乐伴奏下积极的模仿。 活动形式:小组活动 活动准备:大班幼儿扮演:兔子、乌龟、鸭子 活动三:叫声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正确分辨动物的叫声,对各种动物的叫声感兴趣。 2、鼓励幼儿大胆的表现自己模仿动物的叫声,并有简单的节奏。 活动形式:小组进行 活动准备:录音机以及录有鸭子、山羊、狗、猫叫声的磁带 猫、狗、鸭子、羊的头饰 活动四:寻找食物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形式,让幼儿知道在哪里能找到小动

15、物的食物。 2、能正确找到小动物爱吃的食物,并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述出来。 活动形式:集体活动 活动准备: 1、小熊请客故事的情境表演 2、大森林图片 3、班内环境布置(小河里的鱼,菜地里的萝卜,竹林里的竹子,大树上的树叶,池塘里的害虫) 活动五、活动六我学小动物 活动时间1课时 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大胆的用自然音说话、唱歌。2、引导幼儿在模仿小动物的活动中获得快乐。 3、指导幼儿表演出几种典型动物的叫声和动作。4、培养幼儿主动同别人打招呼、问好的习惯。 活动准备:动物卡片、头饰、动物挂链和精美包装礼品若干,录音机、魔术棒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 小朋友们在教师带领下模仿小鸟飞入活动室并入座。 2 师:“小朋友们,今天荣老师跟你们一起玩,好么?”“我们玩什么游戏呢?诶,有了,回音的游戏!”(教师喊话,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