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20年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ppt课件

上传人:des****85 文档编号:332427883 上传时间:2022-08-27 格式:PPT 页数:696 大小:21.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版2020年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96页
通用版2020年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96页
通用版2020年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96页
通用版2020年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96页
通用版2020年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用版2020年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版2020年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ppt课件(69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课时声现象第一部分声、物态、光、运动考点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停止,发声停止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声,都可以成为声源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声音可以在体、体和体中传播,但不能在中传播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声波既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声速声速的大小不仅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与介质的温度有关。通常情况下,固体传声最,气体传声最;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m/s声能 声音具有的,例如:声波能使烛焰晃动等振动振动介质固液气真空快慢340能量教材梳理夯实基础重难探究逐个击破【注意】物体吸收热量时温度不一定升高,放出热量时温度不一定降低(例如:晶体在熔化或

2、凝固、液体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点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不能理解为“振动停止,声音消失”。振动停止,只是声音的产生停止,但之前产生的声音的传播并没有停止。教材梳理夯实基础重难探究逐个击破考点二乐音的特性特性概念决定因素举例音调声音的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男低音、女高音响度 声音的声源的,振幅越大,响度越;距声源的震耳欲聋、轻声细语音色 声音的品质声源的材料、结构等辨别不同的声源高低频率高强弱振幅大远近教材梳理夯实基础重难探究逐个击破考点三噪声及其控制定义物理学角度声源做无规则振动时产生的声音环境保护角度凡是干扰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等级

3、划分人们用声强级客观描述声音的强弱,单位:分贝(符号为dB)。0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dB以上的噪声会对人的听力造成损伤控制途径在处防止噪声产生,如在排气管上加消声器;在途中阻断噪声传播,如加隔音设备以及设立屏障或植树造林;在处防止噪声进入人耳,如戴耳罩90声源传播人耳教材梳理夯实基础重难探究逐个击破考点四超声波和次声波项目超声波次声波定义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特点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等特点次声波具有传播远、易于绕过障碍物、无孔不入的特点应用作为信息载体超声测位仪、汽车的倒车雷达、声呐、B超等预报台风、地震,监测核爆炸发生的

4、方位和强度等作为能量载体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超声碎石利用次声波的特性制造出次声武器,可使心脏、肺等因出现强烈共振而受损教材梳理夯实基础重难探究逐个击破教材梳理夯实基础重难探究逐个击破【注意】物体吸收热量时温度不一定升高,放出热量时温度不一定降低(例如:晶体在熔化或凝固、液体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说明】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20000Hz,这个范围之外的声波通常情况下人耳都听不到。教材梳理夯实基础重难探究逐个击破探究一声音概念辨析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2)物体振动停止,发声就停止()

5、(3)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4)雷雨天,总是先看到闪电,稍后才能听到雷声,是由于在空气中光速比声速快()(5)利用回声可以测量月亮到地球的距离()(6)人耳听不到次声波,是因为响度太小()教材梳理夯实基础重难探究逐个击破2.2018徐州人听到蚊子飞行的“嗡嗡”声,是由蚊子翅膀产生的,通过传入人耳。但人听不到蝴蝶飞行的声音,是因为蝴蝶发出声音的不在人耳听觉范围内。振动空气频率教材梳理夯实基础重难探究逐个击破探究二乐音的特性3.2019淮安在音乐会上,我们很容易分辨出二胡和笛子的声音,判断的依据是()A.响度B.音色C.音调D.频率B教材梳理夯实基础重难探究逐个击破4.2018苏州市

6、吴中区一模如图1-1所示,小明将悬挂的轻质小球紧靠音叉,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时,小球弹开的角度不同。比较角度的大小是为了探究()图1-1A.声音产生的原因B.响度和振幅的关系C.音调和频率的关系D.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时间B教材梳理夯实基础重难探究逐个击破5.如图1-2所示,将塑料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拨动塑料尺,使它发声。图1-2(1)声音是由塑料尺产生的。(2)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塑料尺,塑料尺振动的不同,发出声音的也会不同。(3)改变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再次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声音的发生了变化,且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塑料尺振动得越,塑料尺发出的声音越(选填“高”或“低”)。

7、振动振幅响度音调慢低教材梳理夯实基础重难探究逐个击破6.如图1-3所示,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件编钟时,能发出不同的声音;用相同的力敲击不同的编钟,它们发出声音的不同;若其中一件编钟有一裂缝,则它发出声音的会改变。(均选填声音的一种特性)图1-3响度音调音色教材梳理夯实基础重难探究逐个击破7.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现代汽车已经能够支持语音指令。智能机器人通过学习,能接受司机的语音控制,完成部分操作,但不能接受乘客的语音指令。智能机器人能识别是否是司机发出的指令,是依据司机语音的()A.音调B.音色C.响度D.声速B教材梳理夯实基础重难探究逐个击破8.2019常州2016年,美国驻古巴的外交官

8、声称:在房间内遭到“声波武器”的袭扰,科学家发现这是某种蟋蟀发出的声音。如图1-4甲、乙所示为他们在房间内记录的声音和在野外记录的四种蟋蟀声音(横坐标单位为10-4s),经对比,“声波武器”来自()图1-4教材梳理夯实基础重难探究逐个击破答案A解析在房间内记录的声音要与野外蟋蟀的声音相同,则需要音调和音色相同,A选项中蟋蟀品种1和房间内蟋蟀声的声音的波形、频率相同,则它们的音色、音调相同,A选项符合题意。教材梳理夯实基础重难探究逐个击破探究三噪声及其控制9.在医院、学校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有如图1-5所示禁鸣喇叭的标志。在下列方法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图1-5A.在摩托车上安装消

9、声器B.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C.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D.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A教材梳理夯实基础重难探究逐个击破10.2018常州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传播途中控制噪声的是()A.在摩托车发动机上安装消声器B.在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隔音幕墙C.在学校附近设置禁鸣喇叭标志D.机场的地勤佩戴有耳罩的头盔答案B解析在摩托车发动机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在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隔音幕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符合题意;在学校附近设置禁鸣喇叭标志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机场的地勤佩戴有耳罩的头盔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教材梳理夯实基础重难探究逐个击破11.如图1-6所示是城

10、市交通路口常见的噪声监测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图1-6A.它可以在传播途中控制噪声B.它监测的是声音的响度C.它所显示数值的单位是分贝,符号为dBD.若将它安装在树林中,相同情况下,它的示数会变小A教材梳理夯实基础重难探究逐个击破探究四声学综合12.2019连云港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发声的物体一定都在振动B.“脆如银铃”是指声音的响度大C.我们调节电视机的音量改变的是声音的音调D.开会时将手机调为静音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答案A解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A正确;“脆如银铃”是指声音的音调高,故B错误;调节电视机的音量改变的是声音的响度,故C错误;将

11、手机调为静音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故D错误。教材梳理夯实基础重难探究逐个击破13.2018南京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区分的B.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C.中考期间建筑工地夜间停止施工,是在传播途中减弱噪声D.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密闭的广口瓶内,抽出瓶内空气的过程中听到的声音变大教材梳理夯实基础重难探究逐个击破答案B解析“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区分的,故A错误;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故B正确;建筑工地夜间停止施工,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声音的传播依靠介质,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密闭

12、的广口瓶内,抽出瓶内空气的过程中,介质逐渐减少,听到的声音会变小,故D错误。教材梳理夯实基础重难探究逐个击破探究五声学实验14.如图1-7甲所示,小明将衣架悬挂在细绳中间,细绳绕在两手的食指上。图1-7(1)如图乙所示,用食指堵住双耳,敲打衣架,此时声音是通过_传入人耳的,听到的声音响度(选填“大”或“小”)。细绳和手指大教材梳理夯实基础重难探究逐个击破(2)拔出两个食指,保持衣架的位置不变,用相同的力敲打衣架,此时声音是通过传入人耳的,听到的声音响度(选填“大”或“小”)。(3)小明探究的问题是?实验的结论是_。空气小固体和气体哪个传声效果好固体的传声效果比气体好教材梳理夯实基础重难探究逐个

13、击破15.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1)准备的实验器材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其中最适合作声源的是。(2)如图1-8所示,小王将声源放进鞋盒,在其四周塞满待测填充材料,设计了以下A、B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方案较好。鞋盒的作用是_。A.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B.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图1-8机械闹钟B控制不同材料的厚度相同教材梳理夯实基础重难探究逐个击破(3)实验得到的结果如下表所示,则待测材料中隔音性能最好的是。检测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响度较响较响弱距离较长长短泡沫塑料第2课时物态变化第

14、一部分声、物态、光、运动考点一温度及其测量教材梳理夯实基础重难探究逐个击破概念物理学中通常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摄氏温度单位:摄氏度()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将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把它们之间划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某地气温-3.5,读作:_。人的正常体温是左右01001零下三点五摄氏度(或负三点五摄氏度)37教材梳理夯实基础重难探究逐个击破(续表)测量工具:温度计原理液体的测量液体温度时的注意事项使用前要观察量程和分度值;使用时玻璃泡要全部浸入液体中,不要碰触到_或;要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不要在液柱上升过程中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留在液体中,视线与液柱上表面,不要

15、俯视或仰视读数(俯视:读数偏大;仰视:读数偏小)热胀冷缩容器底容器壁相平考点二物态变化教材梳理夯实基础重难探究逐个击破1.六种物态变化名称物态变化吸/放热举例汽化态态热出浴后发冷液化态态热露珠的形成凝固态态热河水结冰熔化态态热冰雪熔化升华态态热冰冻的衣服变干等凝华态态热霜、冰花、雾凇的形成等液气吸气液放液固放固液吸固气吸气固放教材梳理夯实基础重难探究逐个击破【点拨】(1)汽化的方式有蒸发、沸腾;液化的方式有降低温度、压缩体积。(2)对“白气”“白雾”的正确认识:水蒸气是气态物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因此凡是看得见的“白气”“白雾”都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气遇冷后液化成的小水珠。教材梳理夯实基础重

16、难探究逐个击破2.蒸发与沸腾的比较方式蒸发沸腾发生部位 液体液体和同时发生发生条件在温度下达到,持续吸热剧烈程度缓慢的汽化现象剧烈的汽化现象影响因素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气压的大小:气压越高,沸点越温度变化温度降低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相同点都是现象,都需要表面内部表面任何沸点高汽化吸热教材梳理夯实基础重难探究逐个击破3.液化的两种方式(1)降温:即温度,如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2)加压:在一定的温度下,气体体积,如将石油气压缩成液体后储存在钢瓶内。降低压缩教材梳理夯实基础重难探究逐个击破4.晶体和非晶体项目晶体非晶体熔化图像特点AB段物质处于态,温度;BC段物质处于态,温度;CD段物质处于态,温度;整个过程中,持续吸热,物质的内能整个过程持续热量,温度持续,内能固升高固液共存不变液升高增大吸收升高增大教材梳理夯实基础重难探究逐个击破(续表)项目晶体非晶体凝固图像特点DC段物质处于态,温度;CB段物质处于态,温度;BA段物质处于态,温度;整个过程中,持续放热,物质的内能整个过程持续热量,温度不断,内能液降低固液共存不变固降低减小放出降低减小教材梳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