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最新的带修辞手法的好段落14篇

上传人:1588****369 文档编号:332425933 上传时间:2022-08-27 格式:DOCX 页数:225 大小:175.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最新的带修辞手法的好段落14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25页
2023年最新的带修辞手法的好段落14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25页
2023年最新的带修辞手法的好段落14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25页
2023年最新的带修辞手法的好段落14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25页
2023年最新的带修辞手法的好段落14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年最新的带修辞手法的好段落14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最新的带修辞手法的好段落14篇(2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最新的带修辞手法的好段落14篇修辞手法 教学目标:系统了解修辞手法的定义和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能辨别各种修辞手法的不同之处 教学重难点:能简要分析修辞方法在具体语言环境里的表达效果的作用,并且在写作中运用各种修辞手法 一、修辞手法的定义:一一一 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的方式或方法。 二、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比拟、排比、夸张、对偶、反复、引用、设问、反问、顶真、回环。注意:有些句子,不单单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1、比喻(打比方):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比方另一个抽象的、深奥的事物。两者必须是有相似之处但本质不同的事

2、物。 窗体底端 运动员像离弦的箭一般向终点跑去。 字典就好像一个不开口的老师一样。 窗体底端 小弟弟的脸胖乎乎、红扑扑的,看上去真像一个可爱的大苹果,我真想去咬上一口。 柔情似水、冷若冰霜、胆小如鼠、力大如牛、如花似玉、如胶似漆、恩重如山 作用: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2、比拟:把一个事物当做另外一个事物来描述和说明,可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种。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拟人) 我不想说我很清洁, 我不想说我很安全, 可是我不能拒绝人们的误解, 看看紧闭的圈数数刚下的蛋, 等待被扑杀的危险. 吃我的肉我没意见, 拿我的蛋我也情愿, 可是我不能容忍被当作污染, 想想命运的苦擦擦含泪

3、的眼, 人的心情我能理解。(拟人) 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跟开花。(拟物) 是什么风把你吹来了?(拟物) 拟人的作用: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事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 的效果 3、排比:把三个或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组成的句子。 看的是书,读的却是世界;沏的是茶,尝的却是生活;斟的是酒,品的却是艰辛。 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作用:条理清晰,

4、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 4、夸张:对描述的客观事物故意“言过其实”,把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夸大或缩小,突出印象。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李白夜宿山寺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一手遮天 、一步登天 、壮志凌云 、垂涎三尺、怒发冲冠 、沉鱼落雁 、胆大包天 作用: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5、5、对偶:窗体底端 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 对偶主要是从结构形式上说的,它要求结构相称,字数相等。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

5、关心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作用: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反复:句子中连续出现2个或以上的词语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朱自清 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 你在哪里?你在哪里? 你可知道,我们想念你。十里长街送总理 作用:强调某种意思,抒情强烈,富有感染力。 7、引用(用典):写文章时,有意引用现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 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说明自己对新问题、新道理的见解。 爱国是什么?是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是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以祸福避趋之”。 记得“满招损,谦收

6、益”,你可不要因为一时的胜利就骄傲得忘了学习! 作用:增强说理的说服力,增加文采。 8、设问:先提问题,再回答案,无疑而问,自问自答,目的在于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独具特色的北京胡同在新世界还存在多少?经过调查,北京日报的记者得出的答案是:459条。 英雄需要什么?有人问,英雄需要什么?有人答:能力?机遇?朋友?而我说:英雄,需要对手! 狼的本性会突然改变吗?不会,绝对不会! 作用: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9、反问:无疑而问,明知故问,答案在问句之中。 花木兰代父从军,决战沙场的飒爽英姿又岂是一般男子可以相提并论的? 你自己呢,难道没有该责备的地方么?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7、 塞翁失马,焉之非福?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作用:加强语气 10、顶针:上文的词语、句子用来作为下文的起头,前后首尾相连,上递下接。 看我作我,我看我,我也作我 装谁像谁,谁像谁,谁就像我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愚公移山)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作用:结构严密,气势连贯,步步推入,揭示事物内在联系 11、回环(回文):利用词语相同或基本相近而顺序不同的语句,来表现两种事物之间的关系。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弟弟很贪玩,每天在阳台那里跑上跑下,跑下跑上,玩得不亦乐乎。

8、 “有困难找民警”岂能变成“找民警有困难”? 作用:揭示事物内在联系,表示动作行为的来回往复,具有讽刺效果。 带修辞手法的好段落(2) 一、比喻 1、定义:俗称打比方。用具体的、浅显的、人们比较熟悉的事物来形容抽象的、难懂的、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 2、作用:使表达更加形象生动 3、结构: 本体(被比喻的事物) 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 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4、要求: 本体和喻体不能是同一类事物! 据感情选择合适的事物。 5、分类 6、判断,下面的几个句子分别属于哪种比喻句? (1)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2)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 (3)飞跃的羚羊,勇夺奥运金

9、牌。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5)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6)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有五种“像”字句并不是比喻句。 一、表示比较 1、江上的轮船像一叶叶扁舟。 句中的“轮船”和“扁舟”是同一类事物,通过比较,突出长江水的浩大。 2、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 句中以前的奶奶和现在的奶奶形象,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情况下的比较。 3.他还是像过去一样喜欢打乒乓球。 这句中的“像”表示相同,故不是比喻句。 二、表示举例 1、“你骗谁,像你这样的大官会没有钱?” 2、“像您这样的高个儿干不了这重活儿” 3.“老师就像我们的妈妈一样” 三、表示猜测 1、珊迪

10、听了,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好像表示感激。 2、小丽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 四、表示联想 1、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 2、鸡咯咯地叫着,用嘴啄着木板,好像说:“小主人,快放我出去吧!” 五、表示说明 1、猎人微笑着说:“在大森林里,你不能像个客人,得像个主人” 2、狼连忙半闭着眼睛,说:“我是狼狗,所以有些像狼” 两个条件: 一是“像”字前后要有两个不同类的事物; 二是这两个事物要有相似点。如果同时具备了这两个条件,那就是比喻句。 找出比喻句,在括号里打 “ ”。 我们好像在哪见过面。( ) 他瘦得像一只小猴子,可跑起来特别快。( ) 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

11、) 威尼斯的小艇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 二、拟人 1、定义:把本来不具备人的动作和感情和事物变得和人一样。 2、作用:让事物有感情、有语言、有动作。 3、分类: 把生物拟人化 把非生物拟人化 把抽象概念拟人化 4、区分一下,下面的句子都属于拟人句吗?为什么? 弟弟快活地眨着眼睛。 夜空中,无数星星顽皮地眨着眼睛。 5、判断,下面的几个句子分别属于哪种拟人句? (1)春尚浅,几处山顶上的梅花却挣扎着吐出红苞来。 (2)收音机天天说个不停,令邻居十分讨厌! (3)真理它却不会弯腰。 (4)一捆捆的稿纸从屋角的两只麻袋中探头探脑地露出脸来 (5)油蛉在这

12、儿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6)资本就是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渗透着血污来到世间的。 三、夸张 1、定义: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 2、作用:突出事物特点,加强作者感情,引发读者联想。 3、分类: 扩大夸张。故意把事物说的“大、多、高、深、强”等的夸张形式。 例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实说的“小、少、低、浅、弱”等的夸张手法。 例如:乌蒙磅礴走泥丸 超前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的超前。 例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翠绿的麦田,就都嗅出白面包子的香气来了。 4、判断,下面的几个句子分别属于哪种夸张? 力拔山兮气盖世。 ( ) 滴水不漏 ( ) 她

13、还没有端酒杯,就醉了。 ( ) 3、排比 1、定义: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意思相近或者相关而且语气相一致的词组成句子,成串排列。 2、作用:写人更全面、写景更优美、抒情更强烈。 3、分类:部分排比 整句排比 段落排比 4、要求: 不同事例、不同方面; 字数基本相同,感情一致。 5、例文: 秋 你悄悄走来,默默无声。你向人们展示出一幅绚丽的美景,你给人们带来了一派丰收的景象。 你悄悄走来,走进花园。霎时万紫千红、千姿百态的菊花盛开了。它们有的把波浪似的金发披在肩上,有的把美丽的长裙系在腰上,光彩夺目,美不胜收。 你悄悄走来,走进田间。秋风过处,五谷飘香。那一片片庄稼,远看,好似翻滚的千层波浪;近看,稻谷笑弯了腰,高粱涨红了脸,玉米乐开了怀。这时候,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