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刘梦溪学术与学术思想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上传人:文档****分享 文档编号:332200747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刘梦溪学术与学术思想阅读练习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中语文刘梦溪学术与学术思想阅读练习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中语文刘梦溪学术与学术思想阅读练习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刘梦溪学术与学术思想阅读练习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刘梦溪学术与学术思想阅读练习题及答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刘梦溪学术与学术思想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学术与学术思想刘梦溪1911年,梁启超写过一篇文章叫学与术,其中有一段写道:“学也者,观察事物而发明其真理者也;术也者,取所发明之真理而致诸用者也。例如以石投水则沈,投以木则浮。观察此事实以证明水之有浮力,此物理也。应用此真理以驾驶船舶,则航海术也。研究人体之组织,辨别各器官之机能,此生理学也。应用此真理以疗治疾病,则医术也。学与术之区分及其相关系,凡百皆准此。”这是迄今看到的对学术一词所作的最明晰的分疏。学与术连用,学的内涵在于能够揭示出研究对象的因果联系,形成建立在累积知识基础上的理性认知,在学理上有所发明;术则是这种理性认知的具体运用。他反对学与术相混

2、淆或者学与术相分离。严复对学与术的关系也有相当明确的界说,此见于严译原富一书的按语,其中一则写道:“盖学与术异。学者考自然之理,立必然之例。术者据既知之理,求可成之功。学主知,术主行。”用知与行的关系来解喻学与术两个概念,和任公先生的解释可谓异曲同工。中国古代还经常讲道术。“道”标识着学问的方向。对一个学人来说,为学的目的是最为重要的。严复在为涵芬楼古今钞作序时指出,做学问的目的就在学术本身,学术以外没有也不应该有目的,因而也可以称作“为己”之学。而诗词书法一类传统文士人皆能详的技能,不过是一种工具,也就是术。他认为,如果一个人为学的目的是为了猎取功名利禄,所掌握的术再精良,也只能是“为人”之

3、学,真正的学者必不取此种态度。中国传统学术,既讲学,又讲道。道这个概念,用现代一点的说法,不妨可以看作是天地、宇宙、自然、社会、人情、物事所固有的因果性和规律性,以及人类对它的超利害的认知。学术思想则是人类理性认知的系统化,而且须有创辟胜解,具备独到性的品格。系统又独到,属于思维的成果,具有形上之学的特点。“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造学之途有百,而其要期于明道。”学术思想的根本特征应该是“即器以明道”。元朝时,罗马教皇以七大术介绍给元世祖,包括文法、修辞、名学、音乐、算数、几何、天文。然而此七项大都关乎技艺,也就是器,属形下学的范畴,与学术思想迥然有别。学术思想是否发达,是一个国家

4、或者民族文化发达与否的标志。当我们习惯地称某些国家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的时候,其实就是说这个国家的学术思想发达。既顺世而生又异世而立,是学术思想的另一个特点。顺世而生,自不待言。没有哪一种学术思想不是特定时代和世代的产物,连虚幻的不结果实的花朵也可以振叶寻根,找到它赖以开放的或直接或间接的社会环境的根源。但我们需要注意,是顺世而生,可不是顺势而生。学术思想与权柄和势力天然地缺少缘分。不仅如此,它顺世却不随俗,就其发生来说有顺世的一面,而就其存在来说又有异世甚或逆世的特点。覆按历史,一种学说或一种学术思想的遭遇却没有我们想象的那般幸运。往往越是具有独创性的思想,越不为当世所重。所以孔子有陈蔡之厄

5、,孟子有“不得已”之辩;韩非饮鸩,孙子膑足,史迁宫刑,班氏狱死;阮籍临歧而痛哭,嵇康佯狂而不羁;罗什折翮于北国,玄奘历险于西土;韩愈受黜行三千里路,苏轼遭贬困琼海之滨;阳明承廷杖之辱,朱子遇罢祠之变;戴震中岁衣食不济,颜元苦行骨肉难全;李卓吾幽铁窗自刎而死,王夫之筑土屋匿于深山。一部学术史,可以说是一批批学者为创造学说为追求真理而献身的历史。这种情况说明,对待学术思想,是不可以功利计的。“正其谊而不谋其利,明其道而不计其功”,董仲舒这句被后世目为近乎愚狂的话,恰恰道出了学术思想的真谛。而学人、思想家被目为愚妄、狂癫,为世人所窃笑,历史上屡见不鲜。正因为他们先觉、异世或逸世而独立,世人才有充分理

6、由疏远他们。天才的归宿到头来总逃不过红楼梦中的一支曲“世难容”。(选自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总序,有删改。题目为编者所加)1、下列各项中,属于文中“术”的范畴的一项是(3分)、劝学中的“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舟楫而绝江河”。、奥斯忒从磁针无端转动的现象中,发现了电流磁感应定理。、化学家凯库勒由梦境中“盘曲的蛇”而发现了苯的环形结构。、辛弃疾的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词,借助想象,直悟月轮绕地之理。2、在对“学术”的理解上,梁启超和严复存在哪些异同之处?(3分)3、如何理解学术思想“既顺世而生又异世而立”这一特点?(3分)知识点文学类试题解析1“术”是对“理”的具体运用。、三项,三种行动,都是对物理

7、原理的具体运用,是对“理”的探寻。2解答该题,结合文章的第一、二段分析即可,相同点:梁启超“这是迄今看到的对学术一词所作的最明晰的分疏”“术则是这种理性认知的具体运用”;“严复对学与术的关系也有相当明确的界说”,“学者考自然之理,立必然之例。术者据既知之理,求可成之功”。不同点:梁启超“他反对学与术相混淆或者学与术相分离”;严复“做学问的目的就在学术本身,学术以外没有也不应该有目的,因而也可以称作为己之学”、“如果一个人为学的目的是为了猎取功名利禄,所掌握的术再精良,也只能是为人之学,真正的学者必不取此种态度”。3解答该题,可以结合文章的第四段分析。如文中的“顺世而生,自不待言。没有哪一种学术

8、思想不是特定时代和世代的产物,连虚幻的不结果实的花朵也可以振叶寻根,找到它赖以开放的或直接或间接的社会环境的根源。但我们需要注意,是顺世而生,可不是顺势而生。学术思想与权柄和势力天然地缺少缘分。不仅如此,它顺世却不随俗,就其发生来说有顺世的一面,而就其存在来说又有异世甚或逆世的特点”等信息,据此概括即可。答案1A2相同:梁、严两人都对“学术”作了明确的界说。都认为“学”是对理的探寻,“术”则是理的具体运用。不同:梁启超更强调“学”与“术”的不分离;严复则强调“学”的目的性,倡导“为己”之学而反对“为人”之学。3就其诞生而言,任何学术思想都是特定时代和世代的产物,所以是“顺世而生”。就其存在而言,任何学术思想有其独创性,它不阿附权势,不媚世随俗,所以又是“异世而立”。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