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湖北省各地市中考历史真题试卷(8套附解析)

上传人:送你****花 文档编号:331609466 上传时间:2022-08-23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347.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湖北省各地市中考历史真题试卷(8套附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2022年湖北省各地市中考历史真题试卷(8套附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2022年湖北省各地市中考历史真题试卷(8套附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2022年湖北省各地市中考历史真题试卷(8套附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2022年湖北省各地市中考历史真题试卷(8套附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湖北省各地市中考历史真题试卷(8套附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湖北省各地市中考历史真题试卷(8套附解析)(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恩施州 2022 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3 小题,共 26 分12021 年底,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立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推进教育均衡开展。早在春秋时期,有位大思想家就主张有教无类,追求教育公平,他是A老子B孔子C墨子D孟子【答案】B【知识点】孔子的奉献及评价【解析】【分析】春秋晚期,孔子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打破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先后培养了三千弟子,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开展。B 项符合题意,排除 ACD 三项。故答案为 B。【点评】 此题属于教材根底知识的考查,只要学生熟练掌握教材知识,即可答复好此题,难度较小。2. 陈旭麓说:在当时

2、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创造。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时机。这种制度是A. 分封制B郡县制C科举制D察举制【答案】C【知识点】科举制的创立与完善【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知,这种制度是科举制。结合所学可知,科举制度创立于隋朝,唐朝时期进一步完善。它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可以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各级政府任职。C 项正确,排除 ABD 三项。故答案为 C。【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解题关键是分析题干信息,找准关键语句。3.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找出其中的关联,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材料一: 楚越之地,地广人希

3、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史记货殖列传材料二:苏湖熟,天下足南宋谚语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A. 南宋时期南方手工业兴盛B. 南宋时期南方商业贸易繁荣 C唐朝中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D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答案】D【知识点】宋代的经济开展【解析】【分析】材料一反映江南地区经济比拟落后,苏湖熟,天下足反映了南宋江南地区农业兴旺,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反映当时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故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选项 D 正确;选项 ABC 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 D

4、。【点评】此题考查经济重心南移,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根底知识。4.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以下关于中国古代对外交流的史实,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张骞通西域直接开辟了通往欧洲的路线 B玄奘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奉献 C郑和下西洋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往来D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禁止对外贸易【答案】C【知识点】郑和下西洋【解析】【分析】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联系,宣扬国威和到西洋取宝,1405 年1433 年,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

5、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的奉献,排除 ABD,选项 C 正确;故答案为 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郑和下西洋的相关史实。51987 年,联合国把 6 月 26 日定为国际禁毒日。这与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有关A林则徐虎门销烟B陈化成吴淞抗英C左宗棠收复新疆D左珍贵平壤御敌【答案】A【知识点】林则徐禁烟运动【解析】【分析】1839 年 6 月 3 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前后用了 23 天,销毁鸦片 110 多万千克。虎门销烟是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对抗外来侵

6、略的坚强意志。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林则徐成为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1987 年,联合国决定将 6 月 26 日定为国际禁毒日。国际禁毒日的设立与虎门销烟有,排除 BCD,选项 A 正确;故答案为 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相关史实。6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面对日军大肆侵略,中国军队英勇抗击,筑起了血肉长城。以下抗战史实搭配正确的选项是A彭德怀淞沪会战B谢晋元台儿庄战役C张自忠枣宜会战D李宗仁平型关大捷【答案】C【知识点】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平型关大捷【解析】【分析】据所学可知

7、,1937 年 8 月,日军一名军官带兵强行闯过上海虹桥机场警戒线,别中国守军击毙。日本以此为借口在上海挑起事端,中国军队奋起对抗,淞沪会战爆发。姚子青率全营守卫宝山,谢晋元率部坚守苏州河北岸四行仓库。故排除 AB 选项;平型关大捷是林彪率领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设伏,将日军全部歼灭。取得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排除 D;在枣宜会战中,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壮烈殉国,所以 C 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C。【点评】识记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枣宜会战、平型关大捷等战役的相关知识,并将战役和爱国将领一一对应。72022 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稳住农业根本盘,做好三农工作。以下关于建

8、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到 1952 年底,全国大陆全部完成了土地改革B农业合作化运动确立了农民土地所有制 C人民公社化运动改变了我国农业落后面貌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没有改变土地性质【答案】D【知识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析】【分析】到 1952 年底,除局部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根本完成了土地改革,故 A 错误; 农业合作化运动确立了土地集体所有制,故 B 错误;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没能改变我国农业落后面貌,故 C 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没有改变土地性质,土地仍然属于国家公有,故 D 项正确。故答案为 D。【点评】此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建国后农村生产

9、关系的调整相关知识。8. 尼克松在他的回忆录中说,宣读公告只用了三分半钟,却成了本世纪最出人意料的外交新闻之一。这则公揭发布之后A. 中国加强了与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B中美关系开始逐步走向正常化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D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答案】B【知识点】中美建交【解析】【分析】1972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开始走向正常化。故这则公揭发布之后,中美关系开始逐步走向正常化。故 B 符合题意,同时可排除 CD;A 是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影响,排除; 故答案为 B。【点评】此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

10、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和正常化的标志。9. 分清史实与观点是学习历史的根本能力之一。以下表述属于观点的是A. 深圳是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B1984 年,开放大连、天津等 14 个沿海城市C1990 年,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起来D1992 年,开放了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答案】A【知识点】经济特区【解析】【分析】史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不带有作者自己的感情色彩;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状态,带有明显的个人情感。题干选项中选项 BCD 是对当时的历史事件的客观描述,反映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属于史实,排除;选项 A 不是描述某个历史事件,而是表达了一种观点和看法,属于观

11、点,选项 A 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什么是史实,什么是观点的相关史实。10. 文物古迹见证历史。如图反映的文明成果起源于哪一地区A. 古代埃及B两河流域C古代印度D古代希腊【答案】C【知识点】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解析】【分析】题目中释迦牟尼佛像是佛教雕塑。种姓制度激化了社会矛盾,引起人民不满,反对婆罗门特权的情绪不断高涨;公元前 6 世纪,古代印度百姓生活困苦,社会矛盾锋利,佛教就在这种形势下产生了。佛教的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又称释迦牟尼。C 项符合题意,排除 ABD 三项。故答案为 C。【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

12、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佛教的相关史实。11. 法国史学家米西勒认为,14-16 世纪欧洲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以下选项与这一时代相符的是A. 巴尔扎克的小说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时代风貌B莎士比亚的神曲表达了人文主义者的生活理想C哥伦布向东横渡太平洋,发现新大陆美洲 D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答案】D【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开辟新航路的航海家及其成就【解析】【分析】文艺复兴出现于 1416 世纪,巴尔扎克是 19 世纪法国著名作家,排除 A;神曲的作者是但丁,排除 B;哥伦布向西横渡大西洋,发现新大陆美洲,排除 C;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证明了

13、地圆学说的正确 符合题意,选项 D 正确; 故答案为 D。【点评】此题考查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根底知识。12. 如果不是可以得到改进蒸汽机的相对无限的动力,工业革命完全有可能会在仅仅增加纺织品生产速度后便逐渐消失。以下创造能论证这个观点的是A. 哈格里夫斯的珍妮机B斯蒂芬森的火车C卡尔本茨的汽车D莱特兄弟的飞机【答案】A【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解析】【分析】如果不是可以得到改进蒸汽机的相对无限的动力,工业革命完全有可能会在仅仅增加纺织品生产速度后便逐渐消失。能论证这个观点的创造是哈格里夫斯的珍妮机。最初的珍妮机一次能纺出

14、 8 根纱线,经过改进后,能同时纺出 80 根纱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选项 A 正确;斯蒂芬森的火车使用蒸汽机作动力,排除 B; CD 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创造,排除。故答案为 A。【点评】此题考查两次工业革命,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根底知识。13. 改革是社会开展进步的动力。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苏俄和美国都通过改革来应对危机,这两次改革的相同点是A. 都从根本上解决了危机B都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C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D都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答案】D【知识点】苏维埃政府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比拟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的异同【解析】【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20

15、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苏俄和美国都通过改革来应对危机,苏俄实行了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实行新政。苏俄新经济政策是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过时,为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开展而在 1921 年实施的。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在维护根本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到 1925 年,取得一定的成效。美国罗斯福新政是在 19291933 年经济大危机,资本主义制度受到冲击,为使美国渡过危机而实施的,罗斯福新政是在不触及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为其他各国政府提供了借鉴和经验。题干这两次改革都是在本国出现严重经济困难的背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