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土木工程师专业案例(水利水电)考试试题-考试题库

上传人:文得****题库 文档编号:331601860 上传时间:2022-08-23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册土木工程师专业案例(水利水电)考试试题-考试题库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注册土木工程师专业案例(水利水电)考试试题-考试题库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注册土木工程师专业案例(水利水电)考试试题-考试题库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注册土木工程师专业案例(水利水电)考试试题-考试题库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注册土木工程师专业案例(水利水电)考试试题-考试题库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注册土木工程师专业案例(水利水电)考试试题-考试题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册土木工程师专业案例(水利水电)考试试题-考试题库(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注册土木工程师专业案例(水利水电)考试试题-考试题库1.混凝土用人工骨料质量技术要求,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应大于( )MPa。A.10B.20C.30D.40【答案】:D【解析】:混凝土用人工骨料质量技术要求: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应大于40MPa,常态混凝土人工细骨料中石粉含量以6%18%为宜,其他质量技术指标应符合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 2512015)的相关规定。2.在进行水库浸没复判时,除应复核水库设计正常蓄水位条件下的浸没范围外,还应根据需要计算水库运用规划中的( )下的浸没情况。A.最大洪水位B.校核洪水位C.设计死水位D.其他代表性运用水位【答案】:D【解析】:在初

2、判的基础上进行复判,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核实和查明初判圈定的浸没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获得比较详细的水文地质参数及潜水动态观测资料;建立潜水渗流数学模型,进行非稳定态潜水回水预测计算,绘出设计正常蓄水位情况下库区周边的潜水等水位线预测图,预测不同库水位时的浸没范围;除复核水库设计正常蓄水位条件下的浸没范围外,还要根据需要计算水库运用规划中的其他代表性运用水位下的浸没情况。3.根据水利水电工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SL 312003)规定,试验流量观测应每隔1min2min进行一次,当流量无持续增大趋势,且( )时,观测工作即可结束。A.2次流量观测读数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小于最终值的10%B

3、.5次流量观测读数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小于最终值的10%,或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小于1L/minC.5次流量观测读数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小于最终值的5%,或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小于1L/minD.5次流量观测读数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小于10L/min【答案】:B【解析】:根据水利水电工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SL 312003)规定,试验流量观测一般每隔1min2min进行一次,当流量无持续增大趋势,且5次流量观测读数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小于最终值的10%,或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小于1L/min时,本阶段试验即可结束。取最终值作为计算值。4.天然建筑材料储量计算有用区周边界线应以勘探范围和试验资料为基础

4、,结合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综合分析圈定,延伸至勘探范围以外的边界线距离,不得大于勘探孔间距的( )。A.1/5B.1/4C.1/3D.1/2【答案】:D【解析】: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 2512015)第8.2.5条第1款规定,有用区周边界线应以勘探范围和试验资料为基础,结合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综合分析圈定,延伸至勘探范围以外的边界线距离,不得大于勘探孔间距的1/2。5.某河床新近沉积的中砂层相对密度Dr0.35,以此判断该砂层的密实度为( )。A.密实的B.中密的C.松散的D.极松散的【答案】:B6.砂土试验L6.5cm,在常水头渗透仪中进行试验渗透仪直径d6.2cm,经过2

5、0s后流出的水量为0.945L,测压管中的水位差h3.0cm。则砂土的渗透系数为( )。A.2.91m/dB.2.94cm/sC.5.88cm/sD.3.39cm/s【答案】:D7.某土料料场的储量为9104m3,则初查阶段全分析取样最少组数为( )组。A.3B.4C.5D.6【答案】:A【解析】: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 2512015)第5.2.3条第五款规定,填筑土料、防渗土料应根据分层、分区情况取样进行全分析,防渗土料每一料场(区)全分析试验组数应不少于表5.2.3-1的规定,填筑土料全分析试验组数可适当减少。固壁土料、灌浆土料应按料场储量取样进行全分析,当料场储量大

6、于1104m3时累计试验组数不少于5组,小于1104m3时不少于3组。8.在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地下水长期观测的周期除一些特殊重要地段,如可能产生水库严重渗漏、严重浸没、坝基或坝肩严重渗漏等地段,需要较长观测时间,甚至延续到工程运行以后一段时间外,多数情况下地下水长期观测都规定观测期为( )。A.初步设计阶段勘察结束B.半年C.一个水文年D.两个水文年【答案】:C【解析】: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规定,可行性研究阶段对水库区可能发生严重渗漏或浸没的地段,宜埋设长期观测装置,进行地下水动态观测,观测时间不少于一个水文年或一个丰水、枯水季。9.在库区地震地质

7、背景下,由于水库蓄水所引发的地震称为( )。A.水库诱发地震B.构造地震C.火山地震D.陷落地震【答案】:A【解析】:因蓄水而引起库盆及其邻近地区原有地震活动性发生明显变化的现象称为水库诱发地震,简称水库地震。它是人类兴建水库的工程建设活动与地质环境中原有的内、外应力引起的不稳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诱发地震中震例最多、震害最重的一种类型。10.因水库蓄水而引起库盆及其邻近地区原有( )发生明显变化的现象称为水库诱发地震。A.地质构造B.地形地貌C.水文地质条件D.地震活动性【答案】:D【解析】:水库诱发地震,简称水库地震,是指因蓄水而引起库盆及其邻近地区原有地震活动性发生明显变化的现象。水库

8、诱发地震是人类兴建水库的工程建设活动与地质环境中原有的内、外应力引起的不稳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诱发地震中震例最多、震害最重的一种类型。11.工程地质勘察中,通常用( )确定含水层渗透系数、导水率、储水系数、给水度和导压系数。A.钻孔压水B.钻孔物探C.钻孔灌浆D.钻孔抽水【答案】:D【解析】:A项,钻孔压水试验是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中最常用的在钻孔内进行的岩体原位渗透试验,其成果主要用于评价岩体的渗透特性。B项,钻孔物探是利用一定仪器测定岩土的物理参数,通过测定电阻率、导电性、弹性波速、放射性、磁性等来间接勘察岩土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特征的勘探方法。C项,钻孔灌浆是地基处理的一种方法。D项,

9、钻孔抽水试验是通过测量从试验钻孔中抽出的水量和在距抽水一定距离处的观测孔中量测的水位降低值,根据钻孔涌水的稳定流或非稳定流理论来确定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和判断某些水文地质边界条件的一种野外渗透试验方法。钻孔抽水试验是确定含水层渗透系数、导水率、储(释)水系数、给水度和导压系数的重要方法。12.岩石力学试验项目包括( )等。A.岩石的崩解性B.岩石的应力C.单轴抗压强度D.岩石的耐磨性【答案】:C【解析】:岩石力学试验项目包括:岩石单轴压缩变形、单轴抗压强度、三轴抗压强度、抗拉强度、直剪强度、三轴抗剪、岩石点荷载强度、岩石断裂韧度等。A项属于岩体物理性质试验内容;BD两项属于现场岩体力学试验内容。

10、13.采用单轴抗压缩变形试验研究岩石变形特征,在轴向载荷作用下测定岩石试件的轴向变形和横向变形,但由此不可计算岩石的( )。A.变形模量B.孔隙压力系数C.弹性模量D.泊松比【答案】:B【解析】:岩石的变形性质采用单轴压缩变形试验研究。在轴向载荷作用下测定岩石试件的轴向变形和横向变形,由此可计算岩石的变形模量、弹性模量和泊松比。14.下列物理性质指标中,通过土的基本物理性质试验不可测定的是( )。A.饱和度B.含水率C.比重D.密度【答案】:A【解析】:土的基本物理性质试验可测定含水率、密度、比重三种物理性质。A项,饱和度是依据土的含水率、密度、比重的性质通过换算公式计算取得的。15.地质分析

11、法是围岩稳定分析方法之一,在对地层岩性的分析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只要洞室埋深不大,洞室围岩往往是稳定的B.在坚硬岩石地区,应特别注意在构造带、岩脉、整合及不整合面形成风化带时对稳定的影响C.对于软弱岩石,应特别注意风化后常出现的次生矿物等,它们改变了岩石原来的力学性质,破坏了组成矿物之间及岩块之间的联结力,从而严重削弱了岩体的稳定性D.黏土岩、泥质页岩和易溶岩等遇水发生变化,会使围岩产生较大的变形而破坏【答案】:A【解析】:A项,地层岩性在埋深不大的洞室中,由坚硬岩石组成的岩体,只要构造应力不大,岩体完整,则围岩一般是稳定的。但由很软弱的岩石组成的岩体,围岩往往是不稳定的。16.

12、根据水利水电工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SL 312003)规定,压水试验前应进行地下水位观测,观测每5min进行一次,当水位( )时,观测工作即可结束。A.达到静止B.下降速度连续2次均小于1cm/minC.连续2次值之差小于5cmD.下降速度连续2次均小于5cm/min【答案】:D【解析】:试验前应观测试段的地下水位。观测工作一般在试段隔离后,在工作管内进行。根据水利水电工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SL 312003)规定,工作管内水位观测应每隔5min进行一次。当水位下降速度连续2次均小于5cm/min时,观测工作即可结束。用最后的观测结果确定压力计算零线。17.提出坝基岩土体的渗透系数、允许渗透水

13、力比降和各项物理力学参数,对地基的沉陷、湿陷、抗滑稳定、渗透变形、液化等问题作出评价,应是( )设计阶段土石坝坝址勘察的内容。A.规划B.项目建议书C.可行性研究D.初步设计【答案】:D【解析】:初步设计阶段,土石坝坝(闸)址应勘察以下内容:查明坝基基岩面起伏变化情况,查明河床深槽、古河道、埋藏谷的具体范围、深度,以及深槽或埋藏谷侧壁的坡度;查明坝基河床及两岸基岩与覆盖层的层次、厚度和分布,重点查明软土层、粉细砂、湿陷性黄土、架空层、漂孤石、基岩中的石膏夹层等工程地质性质不良土层的情况;查明影响坝基、坝肩稳定的断层、破碎带的分布、规模、产状、性状、渗透性和渗透变形条件;查明坝基的水文地质结构,

14、查明含水层或透水层和相对隔水层的岩性、厚度变化和空间分布,以及岩土渗透性和地下水、地表水对混凝土的腐蚀性,重点查明可能导致强透水和坝基、坝肩渗透变形的集中渗漏带的具体位置;查明岸坡的风化带、卸荷带的分布、深度及稳定条件,重点查明坝体、面板堆石坝趾板、防渗体与地基和岸坡连接地段有无断层破碎带及其变形特性和允许渗透水力比降;查明坝区喀斯特发育规律、主要喀斯特通道的分布与规模、相对隔水层的埋藏条件,提出建议的防渗处理范围;查明坝基岩土体的渗透系数、允许渗透水力比降和各项物理力学性质参数,对地基的沉陷、湿陷、抗滑稳定、渗透变形、液化等问题作出评价,并提出坝基处理的建议。根据需要可进行原位载荷试验、可能液化土的三轴振动试验等专门性工作。18.某水电站通过可行性研究阶段勘察,预测库周有一较大面积的农田区可能发生浸没。为查明该地段水文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条件,初步设计阶段按规定布置勘探剖面线,勘探剖面线上钻孔布置原则为( )。A.钻孔间距应为200500m,每个地貌单元钻孔不应少于2个,水库正常蓄水位线附近应布置钻孔,孔深应达到相对隔水层以下1mB.钻孔间距应为5001000m,每个地貌单元钻孔不应少于2个,水库正常蓄水位线附近应布置钻孔,孔深应达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水利工程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