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安徽合肥市公安局第一批招考聘用警务辅助人员591人模拟考试练习卷及答案(5)

上传人:嘀嘀 文档编号:331598637 上传时间:2022-08-23 格式:DOCX 页数:121 大小:147.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安徽合肥市公安局第一批招考聘用警务辅助人员591人模拟考试练习卷及答案(5)_第1页
第1页 / 共121页
2022年安徽合肥市公安局第一批招考聘用警务辅助人员591人模拟考试练习卷及答案(5)_第2页
第2页 / 共121页
2022年安徽合肥市公安局第一批招考聘用警务辅助人员591人模拟考试练习卷及答案(5)_第3页
第3页 / 共121页
2022年安徽合肥市公安局第一批招考聘用警务辅助人员591人模拟考试练习卷及答案(5)_第4页
第4页 / 共121页
2022年安徽合肥市公安局第一批招考聘用警务辅助人员591人模拟考试练习卷及答案(5)_第5页
第5页 / 共1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安徽合肥市公安局第一批招考聘用警务辅助人员591人模拟考试练习卷及答案(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安徽合肥市公安局第一批招考聘用警务辅助人员591人模拟考试练习卷及答案(5)(1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安徽合肥市公安局第一批招考聘用警务辅助人员591人模拟考试练习卷及答案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试题:共200题题型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公文写作合计统分人得分一.单选题(共100题)1.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文化轨迹,以下关于孔子的说法正确的是_。A: 著作论语,记录孔子本人及弟子言行B: 孔子在教育学上的贡献是打破公学,创办私学C: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孔子一跃成为当时名家D: 孔子核心思想是“仁政”,提出“民贵君轻”观点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解析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而非孔子本人的著作,A项错误;孔子在春秋战国时期即

2、是名家,并非“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其成名,C项错误;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而非“仁政”,“仁政”是孟子的学说,“民责君轻”也是孟子提出的,D项错误;B项所述正确。2.水蒸发时的温度应在_。A: 0C以上B: 任何温度C: 100C以上D: 100C以下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B【解析】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发生在液体表面的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所以选B。3.首先提出“无为而治”主张的是_。A: 孔子B: 孟子C: 老子D: 庄子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解析】儒家主张仁政,倡导“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道家提倡“无为而治”,主张“任性自然”。“无为而治”的最早提出者,当属老子。故

3、选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4.下列不属于行政监察范围的是_A: 受理对国家公务员违反行政纪律的控告B: 调查处理国家公务员违反行政纪律的行为C: 国家公务员与他人的民事纠纷D: 受理国家公务员不服行政处分决定的申诉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行政监察法第18条规定:“监察机关为行使监察职能,履行下列职责:(一)检査国家行政机关在遵守和执行法律、法规和人民政府的决定、命令中的问题;(二)受理对国家行政机关、届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违反行政纪律行为的控告、检举;(三)调查处理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违反行政纪律的行为;(四)受理国家公务员和

4、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不服主管行政机关给予行政处分决定的申诉,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由监察机关受理的申诉;(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由监察机关履行的其他职责。故本题答案为C本题所属考点-行政法5.以鸟喻志,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用来形容自己的楚国的国君是_A: 楚庄王B: 楚穆王C: 楚成王D: 楚灵王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公元前613年,楚成王的孙子楚庄王新即位,做了国君。晋国趁这个机会,把几个一向归附楚国的国家又拉了过去,订立盟约。楚国的大臣们很不服气,都向楚庄王提出要他出兵争霸权。无奈楚庄王登位三年,不发号令,终日郊游围猎,沉湎声色,并下

5、命:“有敢谏者,死无赦!”大夫伍参冒死进谏,逢庄王左抱郑姬,右抱越女,坐钟鼓之间。伍参请猜谜语“有鸟止于阜,三年不飞不鸣,是何鸟也?”庄王答:“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但数月之后,庄王依然依旧,享乐更甚。大夫苏从又进谏。庄王抽出宝剑,要杀苏从。苏从无所畏惧,坚持劝谏。苏从说:“我知道。只要大王能够听我的意见,我就是触犯了禁令,被判了死罪,也是心甘情愿的。”于是,庄王罢淫乐,亲理朝政,并举伍参、苏从担任要职。这就是“一鸣惊人”的来历,后任用孙叔敖为令尹,讲求得失,稳定了政局,发展了生产,从而为楚国的争霸奠定了基础。【考点】历史 中国古代史 历史人物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6.决定

6、必须由_。A: 党政机关联合发文B: 会议讨论之后才能发文C: 政府部门制发D: 党委,政府领导机关制发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系统解析:决定是领导机关使用的指挥性公文,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作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故选D项。本题所属考点-公文写作与处理7.政府职能转变的根本途径是_。A: .政事分开B: 政资分开C: 政社分开D: 政企分开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要求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并提出转变的根本途径是政企分开。故本题答案选D。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8.蓄积器官是毒物

7、在体内的蓄积部位,毒物在蓄积器官内的浓度高于其他器官,但对蓄积器官不一定显示毒作用。这种毒作用也可以通过某种病理生理机制,由另一个器官表现出来,这种器官叫作效应器官。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A: 大气污染物中的铅经肺吸收后可转移并积存于人的骨骼中,损害骨骼造血系统,所以铅的蓄积器官是肺B: 大气污染物中的二氧化硫经人体的上呼吸道和气管吸入人体,并直接刺激上呼吸道和气管,所以上呼吸道和气管是蓄积器官C: 有机磷酸酯农药作用于神经系统,会造成神经突触处乙酰胆碱蓄积,使人产生流涎、瞳孔缩小等症状,所以神经系统是有机磷酸酯的效应器官D: 沉积于网状内皮系统的放射性核素对肝、脾损伤较重,引起中毒

8、性肝炎,所以网状内皮系统是蓄积器官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考点多定义判断解析第一步:抓住定义中关键词蓄积器官的关键词有“浓度高于其他器官”、“不一定显示毒作用”、“由另一个器官表现出来”。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A项“铅经肺吸收后可转移并积存于人的骨骼中”没有体现“浓度高于其他器官”、“不一定显示毒作用”,也没有“由另一个器官表现出来”。B项“上呼吸道和气管是蓄积器官”为真,那么“直接刺激上呼吸道和气管”没有体现“浓度高于其他器官”、“不一定显示毒作用”,也没有“由另一个器官表现出来”。C项“使人产生流涎、瞳孔缩小等症状”,符合“由另一个器官表现出来”。神经系统符合蓄积器官的定义,神经

9、系统应是蓄积器官而不是效应器官。D项“对肝、脾损伤较重,引起中毒性肝炎”符合“浓度高于其他器官”、“通过某种病理生理机制,由另一个器官表现出来”,符合定义。故正确答案为D。本题所属考点-定义判断9.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_。A: 地理环境B: 人口因素C: 政治制度D: 生产方式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生产方式是特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它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生产方式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第二,生产方式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第三,生产方式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第四,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

10、制度的更替。生产方式尤其是作为生产方式主要方面的生产力的变化,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故本题答案选D。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是_。A: 民主法治B: 公平正义C: 安定有序D: 要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考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1.下列可以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的是_。A: 由未成年人作出的各类证言B: 当事人李某的妻子向法院作出的有利于李某的证言C: 原告提出的字迹清晰的合同文书复印件,但原件已丢失,且被告否认有该合同文件D: 原告王某向法院提供的其采取

11、偷录的方法获取的证明被告杨某借其人民币2000元的录音带,但有些关键内容不清楚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D【解析】根据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有关司法解释,只有D选项相对符合要求。此题严格来说存在一定的缺陷,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六十九条规定,下列证据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一)未成年人所作的与其年龄和智力状况不相当的证言;(二)与一方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有利害关系的证人出具的证言;(三)存在疑点的视听资料;(四)无法与原件、原物核对的复印件、复制品;(五)无正当理由未出庭作证的证人证言。根据这五条,A、B、C显然不准确。D项“关键内容不清楚”与司法解释中“存在

12、疑点”的规定不一致,只有D项比较符合题意。故选D。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2.张某未满十四周岁,因无证驾驶机动车在公路上行驶被查扣,依法应当_。A: 给予行政处罚B: 从轻行政处罚C: 减轻行政处罚D: 不予行政处罚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行政处罚法第25条规定,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责令监护人加以管教;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故本题答案选D。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_。A: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B: 实现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C: 充分发挥

13、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D: 有领导、有步骤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故本题答案选A。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是_。A: 宋词分豪放、婉约两大流派,前者以苏轼为代表,后者以柳永为代表。辛弃疾的词以沉雄豪放见长,但他的清平乐茅檐低小却很清新活泼B: 琵琶行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江州司马”指的是杜牧C: 吴沃尧是清末著名作家,长篇小说官场现形记是他的代表作品D: 关汉卿是元代著名戏剧家,他的作品长生殿是元杂剧的名作

14、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解析B项,“江州司马”指的是琵琶行的作者白居易。C项,官场现形记的作者是李宝嘉。D项,长生殿的作者是清代的洪昇。本题所属考点-人文历史15.上访,这样一种有着浓郁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社会认同的社会纠纷解决方式,尽管给当下的法治建设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但若对其进行一种情绪化、一无是处的批判,不屑一顾的否认和鞭笞,都不是真正要解决问题的理性态度。当代中国法治实践中诸多问题产生的根源其实就在于我们的法文化本身。甚至可以这样说,中国的法治建设,其核心就是一个法治文化建设的问题。与上述文字观点一致的是_。A: 上访在中国由来已久B: 上访不利于中国的法治化进程C: 当前的上访问题需要通过法治手段来治理D: 现代法治目标的推进,需要现代法治文化的铺垫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文段先指出上访虽然给法治建设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但一味否定也不是真正的理性态度。然后指出当代法治实践中很多问题的根源在于我们的法文化本身。最后指出法治建设的核心是法治文化建设问题。A、B、C三项均与文意不符,排除。D项与文段最后的论点呼应,为正确答案。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6.黑格尔认为,实践就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去“规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务员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