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实验室主要试验的试验方法作业指导书

亦***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421.42KB
约152页
文档ID:331572052
实验室主要试验的试验方法作业指导书_第1页
1/152

液塑限联合测定界限含水量1、试验目的使用范围:1.1 本试验的目的是联合测定土的液限和塑限,用于划分土类、计算天然稠度和塑性指数,供公路 工程设计和施工使用1.2 适用于粒径不大于0.5mni、有机物质含量不大于试样总质量5%的土2、编制依据:《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液限塑限联合测定法》(T0118-2007)3、试验仪器:3.1 圆锥仪:锥质量为100g或76g,锥角为30读数显示形式宜采用光电式、数码式、游标 式、百分表式3.2 盛土杯:直径 50nlln,深度 40-50mm3.3 天平:称量200g,感量0.01g3.4 其它:筛(孔径0. 5mm)、调土刀、调土皿、称量盒、研钵(附带橡皮头的研杵或橡皮板、 木棒)、干燥器、吸管、凡士林等4、试验步骤:1. 1取有代表性的天然含水率或风干土样进行试验如土中含大于0. 5mm的土粒或杂物时,应 将风干土样用带橡皮头的研杵研碎或用木棒在橡皮板上压碎,过0. 5mm的筛取0. 5mm筛下的代表性土样200g,分开放入三个盛土皿中,加不同数量的蒸储水,土样的含水 率分别控制在液限(a点)、略大于塑限(c点)和二者中间状态(b点)。

用调土刀调匀,盖上湿布, 放置18h以上测定a.点的锥入深度,对于100g锥应为20mm+0. 2mm,对于76g锥应为17mm测定 c点的锥入深度,对于100g锥应控制在5nini以下,对于76g锥应控制在2nlm以下对于砂类土,用 100g锥测定c点的锥入深度可大于5mm,用76g锥测定c点的锥入深度可大于2mm4. 2将制备的土样充分搅拌均匀,分层装入盛土杯,用力压密,使空气逸出对于较干的土 样,应先充分搓揉,用调土刀反复压实试杯装满后,刮成与杯边齐平5. 3当用游标式或百分表式液限塑限联合测定仪试验时,调平仪器,提起锥杆(此时游标或 百分表读数为零),锥头涂少许凡士林6. 4将装好的土样的试杯放在联合测定仪的升降座上,转动升降旋钮,待锥尖与土样外表刚 好接触时停止升降,扭动锥下降旋钮,同时开动称表,经5s时,松开旋钮,锥体停止下落,此时游 标读数即为锥入深度hi o7. 5改变锥尖与土接触位置(锥尖两次锥入位置距离不小于1cm),重复4. 3与4. 4步骤, 得锥入深度h2,允许平行误差为0.5mni,否那么,应重做取平均值作为该点的锥入深度h8. 6去掉锥尖入土处的凡土林,取10g以上的土样两个,分别装入称量盒内,称质量(准确 至0.01g),测定其含水量31.32 (计算到0.1%)。

计算含水率平均值39. 7重复本规程4. 2至4. 6步骤,对其它两个含水率土样进行试验,测其锥入深度和含水作业指导书试验方法编号:WI03-2015序号:第三章版本:第五版第0次修订 第10页共⑹页定时间,停压按钮合针停止移动注:当采用自动针入度仪时,计时与标准针落下贯入试样同进开始,至5s时自动停止10. .4拉下刻度盘拉杆与针连杆顶端接触,读取刻度盘指针或位移指示器的读数,准确至 0. 5 (0. 1mm)11. .5同一试样平行试验至少3次,各测试点之间及与盛样皿边缘的距离不应少于10mm,每 次试验后应将盛有盛样皿的玻璃皿放入恒温水槽,使平底玻璃皿中水温保持试验温度每次试验应 换一根干净的标准针或将标准针取下用蘸有三氯乙烯溶剂的棉花或布擦净,再用棉花或布擦干12. .6测定针入度大于200的沥青试样时,至少有3支标准针,每次试验后将针留在试样中, 直至3次平行试验完成后,才能将标准针取出13. .7测定针入度指数PI时,按同样的方法在15℃、25℃、30℃ (或5℃) 3个温度条件下 分别测定沥青的针入度五、试验数据有效性验证:5.1 报告要求:5.1.1 标准一:同一试样3次平行试验结果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在以下允许偏差范围内时, 计算3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取整数作为针入度试验结果,以0. Imm为单位。

一次试验记录3个测 定值计算平均值做为试验结果时)针入度(0. 1mm)允许差(0. 1mm)0-49250-1494150-24912250-50020注:当试验值不符合此项要求时,应重新进行.5.1.2 标准二:精密度或允许差要求:1. 1. 2.1当试验结果小于50(0. 1mm)时,重复试验的允许差为2 (0. 1mm),复现性试验的允许差为 4(0. 1mm)5. 当试验结果大于或等于50(0. 1mm)时,重复性试验的允许差为平均值的4%,复现性试 验的允许差为平均值的8%.X本试验暂按标准2判断X针入度指数、当量软化点及当量脆点的计算:1,对不同温度条件下测试的针入度值取对数,令y=bgp, x二t按(1)式的针入度与温度的直线关系,进行y=a+bx一元一次议程的直线回归,求取我针入度 温度指数A log penlog p=K+ A log pen X TT:不同试验温度,相应温度下的针入度P作业指导书试验方法编号:WI03-2015序号:第三章版本:第五版第0次修订 第100页共161页四、试样⑴ 混凝土抗渗性能试验试件为顶面直径175mm ,底面直径185mm,高度150mm的圆台体或 直径与高度均为150mm的圆柱体试件。

⑵ 抗渗试件以6个为一组每组试件所用拌合物应从同一盘混凝土或同一车混凝土中取样⑶ 试件成型后24h后拆模,用钢丝刷刷去两端面水泥浆膜,然后送入标准养护室养护4)试件一般养护28天龄期进行试验,如有特殊要求,可在其它龄期进行四、试验仪器⑴ 混凝土抗渗仪 应能使水压按规定的制度稳定地作用在试件上的装置⑵ 加压装置 螺旋或其它形式,其压力以能把试件压入试件套内为宜本中心配置:混凝土渗透仪五、检测程序⑴试件的密封① 试件养护至试验前一天取出,将外表烘干并擦试干净,然后将密封材料放在平底小铁盘 内进行加热熔化,待完全熔化后将试件侧面放在熔化的铁盘内进行均匀的滚涂一层② 将试模加热至50C左右,然后将试件用适宜的压力压入试模内,稍冷却后即可解除压力⑵抗渗仪操作步骤① 旋下压力容器上的注水嘴的螺栓,将洁净的清水注入压力容器内,直至注满溢出为止, 再将螺栓装上拧紧② 向进水箱注满清水③ 翻开7只控制阀,向试模内倒入清水,观察“0”控制阀放水管出水流畅,然后关闭“0” 控制阀,继续向试模座注水直至注满为止④ 调节电接点和表至4Mp位置上⑤ 通电、启动电源开关,使水泵能正常运行(应无冲击现象)观察6个试模座出水是否正 常,直至无气泡为止。

⑥ 逐个关闭控制阀,观察压力表压力是否上升,排除•切泄漏故障,使压力能稳定到所调 节的范围内⑦ 将装好试件的试模安装就位,拧上螺母(但不拧紧),翻开各个试模控制阀门,观察各个 试模座泄出水为止拧紧螺母,然后按标准试验方法进行试验⑧ 试验从水压为0. IMPa (1公斤力/平方厘米)开始以后每隔8h增加水压0.1 MPa (1公 斤力/平方厘米),要随时注意观察试件端面的渗水情况⑨ 4)当六个试件中有三个试件端面呈有渗水现象时,即可停止试验,记下当时的水压⑩ 试验过程中,如发现水从试件周边渗出,那么应停止试验,重新密封六、计算结果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试验方法编号:WI03-2015序号:第三章版本:第五版第0次修订 第101页共161页混凝土的抗渗等级以每组6个试件中4个试件未出现渗水时的最大压力计算,其计算式如下:P=10H-l式中:P——抗渗等级;H——6个试件中3个渗水时的水压力(MPa)o七、试验记录及报告.试验记录及报告见附页1 .试验记录应每格填写,填写应及时、清楚,未做工程用划掉八、检测过程中,还应遵守本中心制订的有关程序文件U!卜一、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立方体抗压强度检测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检测2编制依据:《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GB/T11968-2006).《蒸压加气混凝土性能试验方法》(GB/T11969-2008)o3检测工程及技术要求检测工程抗压强度技术标准 (MPa)强度级别A1.0A2. 0A2. 5A3. 5A5. 0A7. 5A101.02.02. 53. 55.07. 510.0表1砌块抗压强度(MPa)表2强度级别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不小于单块最小值不小于A1.01.00.8A2. 02.01.6A2. 52.52.0A3. 53. 52.8A5. 05.04.0A7. 57. 56.0A10. 010.08.03.1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立方体抗压强度在试件含水状态(质量含水率25%〜45%)下进行试验;作业指导书试验方法编号:WI03-2015序号:第三章版本:第五版第0次修订 第102页共161页3.2 如果质量含水率超过上述范围,那么在(60±5) ℃下烘至所要求的含水率;3.3 其他情况下,可将试件浸水6h,从水中取出,用干布抹去外表水分,在(60±5) ℃下烘至所要求的含水率;3.4 恒质:试件在烘干过程中间隔4h,前后两次质量差不超过试件质量的0.5%;3.5 按尺寸偏差与外观质量、体积密度和抗压强度分为优等品(A)、一等品(B)、合格品(C)三个等级。

4试样4.1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立方体抗压强度试件应从尺寸偏差与外观检验合格的砌块中随机抽取砌块,制作3组试件4. 2试件为边长lOOmmX lOOmmX 100mm的立方体试件,一组3块4.3试件外表必须平整,不得有裂缝或明显缺陷受力而必须锂平或磨平4. 4试件承压面的不平度应为每100mm不超过0. 1mm,承压面与相邻面的不垂直度不应超过土1° O4.5 试件尺寸允许偏差为±2mm;4.6 试样必须逐块编号,并标明锯取部位和膨胀方向5仪器设备5. 1压力机要求:5. 1. 1其精度(示值的相对误差)为±2%;5.1 . 2量程应能使试件的预期破坏荷载值不小于全量程的20%,也不大于全量程的80%;5.1.3 应具有加荷速度指示装置和加荷速度控制装置,并应能均匀、连续地加荷5.1.4 应具有有效期内的计量检定证书本中心配置:WE—300B液压万能试验机5.2 托盘天平或磅秤:称量2000g,感量1g本中心配置:(1) TC-30K电子秤5.3 恒温箱要求:最高温度为200c本中心配置:(1) 101A-4鼓风电热恒温干燥箱钢板直尺:规格为300mnb分度值为0.5mm本中心配置:(1)钢直尺。

6检测程序6. 1试验准备:6.1.3 试件从待检区取出后,先将试件擦拭干净,检查其外观6.1.4 测量尺寸,精确至Imm,并据此计算试件的承压面积如实测尺寸之差不超过2加加,可按公称尺寸进行计算6.1.5 根据不同的混凝土强度,选择不同的测量范围作业指导书试验方法编号:WI03-2015序号:第三章版本:第五版第0次修订 第103页共161页2抗压试验:6.1.1 将试件安放在材料试验机的下压板的中心位置,试件的受压方向应垂直于制品的膨胀方向6.1.2 开动试验机,当上压板与试件接近,调整球座,使之接触均衡6. 2.3以(2.0±0.5 kN/ s )的速度连续而均匀地加荷,直至试件破坏,记录破坏荷载(Pi)。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