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柳州调查队招考2名工作人员模拟考核试卷(7)

上传人:嘀嘀 文档编号:331562276 上传时间:2022-08-23 格式:DOCX 页数:115 大小:78.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统计局柳州调查队招考2名工作人员模拟考核试卷(7)_第1页
第1页 / 共115页
国家统计局柳州调查队招考2名工作人员模拟考核试卷(7)_第2页
第2页 / 共115页
国家统计局柳州调查队招考2名工作人员模拟考核试卷(7)_第3页
第3页 / 共115页
国家统计局柳州调查队招考2名工作人员模拟考核试卷(7)_第4页
第4页 / 共115页
国家统计局柳州调查队招考2名工作人员模拟考核试卷(7)_第5页
第5页 / 共1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家统计局柳州调查队招考2名工作人员模拟考核试卷(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统计局柳州调查队招考2名工作人员模拟考核试卷(7)(1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家统计局柳州调查队招考2名工作人员模拟考核试卷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试题:共200题姓名:_ 学号:_ 题型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公文写作总分得分一.单选题(共100题)1.“打开抱怨中的心结、理顺问题里的矛盾,负情绪就会转化成正能量”。这句话蕴含的哲 学道理是_。矛盾双方会向对方自然转化推动事物发展需要直面和解决矛盾意识对人的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前进性和曲折性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A: B: C: D: 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面对矛盾需要打开心结、理顺矛盾,才能推动亊物发展,故正确;负面悄绪转化为正能量,表明意识对人的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2、,故正确。故本题答案选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2.晚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14至15世纪)的历史大事是_。A: 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B: 哥白尼提出“日心说”C: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D: 英国的工业革命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D【解析】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时间是13世纪(1206年),应排除;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属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应排除;英国工业革命发生在18世纪,故为正确选项;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在宋仁宗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也应排除。故选D。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3.现代化学的元素周期律是下列哪位科学家首创的?_A: 门捷列夫B: 波尔C: 舍勒D: 道尔顿参考答案: A

3、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了元素周期表。故本题答案选A。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4.根据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界定,生物多样性的概念涵盖了_。遗传多样性生命形式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景观多样性生物物种多样性生物群落多样性A: B: C: D: 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它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故答案选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5.英国哲学家休谟认为:我们知觉到两个观念在空间相继重复出现,我们就会把先发生

4、的观念称为原因,把后出现的称为结果。久而久之,形成习惯:每当看到一个观念时便联想到另一个,这种通过联想而形成的关系就是因果关系。休谟的观点_。A: 割裂了原因与结果B: 否认了因果关系的客观性C: 没有看到因果关系的主观性D: 只用理性解释因果关系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事物都处于因果联系的链条中,因果联系是普遍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某一事物时,既要看到它的产生是有客观原因的,又要看到它还会引起一定的结果。而休谟认为人们的经验知识是以因果联系为基础的,但是世界上并无客观的因果联系,有的只是两个知觉印象前后伴随出现的系列,其真正来源和本质是“习惯性的联

5、想”。故本题答案选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6.生命细胞中,水的含量一般在_以上。A: 50%B: 60%C: 80%D: 90%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水在细胞中不仅含量最大,而且由于它具有一些特有的物理化学属性,使其在生命起源和形成细胞有序结构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水是构成细胞的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含量一般为60%90%,其中,幼年时可能在90%,但是成年人一般稳定在75%。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7.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是_。A: 请示B: 通报C: 意见D: 办法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从文意来看,可以知道该公文是为了表彰优秀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应当属于表彰性

6、通报。故本题答案选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8.控制活动是确保管理阶层的指令得以执行的政策及程序,控制活动在企业内的各个阶层和职能之间都会出现。管理人员在事故发生之前就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称为_。A: 现场控制B: 前馈控制C: 即时控制D: 风险控制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现场控制是指在某项活动或者工作过程中,管理者在现场对正在进行的活动或行为给予必要的指导、监督,以保证活动和行为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的管理活动。前馈控制是指管理人员在事故发生之前就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的管理活动。即时控制是指在得到反馈信息后,立即采取相应的对策,纠正偏差的一种管理活

7、动。风险控制是指采取各种措施和方法,消灭或减少风险事件发生的各种可能性,或者减少风险事件发生时造成的损失的管理活动。故本题答案选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9.明朝医有百药中说:“古之圣人,其为善也,无小而不崇;其于恶者,无微而不改。改恶从善,是药饵也。”这句话意在说明_。A: 人的善恶观念决定其善恶行为B: 道德教育是中医治病的主要方式C: 善恶相对,有恶方有善,有善才有恶D: 人的思想道德观念影响其身心健康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观念不能决定行为,只能影响人的行为,故排除A项;B项表述与事实不符;C项说明的是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题干没有反映。“改恶从善,是药饵也”体现了意识

8、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即人的思想观念影响其身心健康。故本题答案选D。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0._是公文的生效时间,是公文生效的重要标志。A: 成文日期B: 印制日期C: 发文日期D: 定稿日期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成文日期是会议通过或者发文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是公文的生效时间。本题选择A选项。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1.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1个月不满1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_的工资。A: 1倍.B: 4倍C: 3倍D: 2倍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解析劳动合同法第82条第1款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

9、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由此可知,本题正确答案应选D。本题所属考点-经济法12.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_。A: 目前我们所掌握的天气科学技术还远远不能满足现有的需求。B: 目前根据气候变化趋势进行的未来天气预测难道不足信吗?C: 那根据气候变化趋势来预测未来的天气还有个准吗?D: 偶然性因素及有限的科技水平是影响未来气象预测准确度的短板。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由“如此说来”可知,横线处所填句子应是对前文内容的总结和提升。分析四个备选项,从总结的精练度及用语风格可知,C项最适合填入横线处,故当选。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3.

10、某国有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张某,故意指使他人虚报保险事故,并由自己亲自理赔骗取保险金20万元与他人私分。张某构成_A: 保险诈骗罪B: 虚假理赔罪C: 贪污罪D: 职务侵占罪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贪污罪的认定。刑法第183条规定:“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故意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进行虚假理赔,骗取保险金归自己所有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国有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和国有保险公司委派到非国有保险公司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刑法第271条规定的是职务侵占罪,刑法第382条、第3

11、83条规定的是贪污罪。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和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职务侵占罪与贪污罪、受贿罪的区分1.主体要件不同,本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无论是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还是国有公司、企业、中外合资、中外合作、集体性质企业

12、、外商独资企业、私营企业等中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一切职工都可成为本罪的主体,贪污罪的主体则只限于国家工作人员。其中包括在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公司、企业中行使管理职权,并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包括受国有公司、国有企业委派或者聘请,作为国有公司、国有企业代表,在中外合资、合作、股份制公司、企业等非国有单位中,行使管理职权,并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2.犯罪行为不同,本罪是利用职务的便利,侵占本单位财物的行为。而贪污罪是指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盗窃、骗取公共财物的行为。3.犯罪对象不同。本罪的对象必须是自己职权范围内或者是工作范围内经营的本单位的财物。它既可能是公共财物,也可能是私有

13、财物。而贪污罪则只能是公共财物。4.情节要件的要求不同。本罪的构成必须是侵占公司、企业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数额较小的不构成犯罪。但法律对贪污罪没有规定数额的限制。当然如果犯罪数额较小,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贪污行为不应认为是犯罪。5.法定刑上有所不同。本罪的最高法定刑只有十五年有期徒刑,而贪污罪的最高法定刑为死刑。6、1999年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中分别对贪污罪、受贿罪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涵义进行了解释,其第一条第二款规定:“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指利用职务上主管、管理、经手公共财物的权力及方便条件。”由于贪污罪和职务侵占罪只是主体和侵犯客体的不

14、同,故其重合部分“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解释基本可为职务侵占罪所用。具体说来,职务侵占罪中的“职务上的便利”可理解为根据法律、法令、政策、单位章程以及单位有关负责人员赋予特定权力的人员利用主管、管理、经营、经手单位财产的便利条件。14.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指_。A: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总和B: 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C: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及运行方式D: 社会主义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体系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解析】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指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所采取的具体形式。所谓经济体制,是指一定社会生产关系借以实现的形式,即生产关系的具体组织形式和经济管理制度,反映社会经济采取的资源配置方式。故选C。15.“声东击西”“围魏救赵”这些成语典故反映的道理是_。A: 事物有真象和假象之分B: 真象反映事物本质,假象不反映事物本质C: 真象是客观的,假象是主观的D: 没有现象就没有本质参考答案: A本题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